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22部补习班.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48318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22部补习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22部补习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22部补习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22部补习班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题3分,共75分)1. 在分析刘邦与项羽胜负的原因时,刘邦的重要将领都武侯高起、安国侯王陵认为,“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项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以下解读准确的是A. 分封仍是当时重要的政治观念 B. 分封制平衡了中央与地方关系C. 分封制符合秦汉历史发展趋势 D. 欲稳固统治必先满足部将利益2. 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A. 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 中外文化的交融性C. 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 艺术内容的时代性3. 中国人的宗教观念相当淡薄,而民间信仰非常强烈。如刘猛将军是驱蝗英雄,所以在北方蝗灾区最受重视;二郎神是李冰化身,善治水,得到四川人供奉;江南司桑发达,有蚕神庙,崇拜蚕华娘娘;福建沿海信奉妈祖,祈求航海平安。这反映了A. 民间信仰与农耕文明休戚相关 B. 北方地区的经济出现急剧衰退C. 民间信仰与地方利益密切相关 D. 儒学的思想对民间的影响有限4. 从两汉至宋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趋势是A博采众长,引领世界潮流 B植根自然经济,逐渐落后于世界C传承发展,服务专制皇权 D直面社会现实,逐渐关注民生5. 明代中后期,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则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这反映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C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D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6. 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由此可见,在古代雅典A. 必须人人参政 B. 宣扬平等意识 C. 政治自由有限 D. 强调依法治国7. 有学者指出:“尽管(启蒙思想家)在其理性信仰中承继了固有的平等倾向,但他们仍旨在接管占支配地位的文化高地,并自上而下地启迪。这个战略导致他们集中精力攻克沙龙和研究院、日报和戏院、共济会地方分会和主要咖啡馆,他们在那儿能争取富人和权势们赞同他们的事业”这揭示出启蒙运动A是由平民广泛参与的运动 B利用一切公共场所来宣传C具有广泛的社会动员的特征 D在权贵和富人支持下进行8. 1842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在国内几无反响,印数不过千册。二十年后,在日本畅销的海国图志已在中国绝版。这突出反映了当时A. 近代中国印刷业滞后 B. 清政府实行文化钳制政策C. 中国社会变革意识淡薄 D. 魏源的思想主张脱离中国实际9. “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这场改革A. 率先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口号 B. 基本实现了向工业文明转型C. 从经济领域深入到政治领域 D. 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0. 维新变法期间,中国出现了强学会、保国会、时务学堂等一大批组织。他们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公开揭露和批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向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从近代化角度上看,其反映了A中国社会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 B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C抵抗西方入侵的近代爱国主义内容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停滞不前11. 以中学比附西学是晚清“西学东渐”中常见的现象。下列著作中最能体现该现象的是A.四洲志 B.天演论 C.孔子改制考 D.文学革命论12. 维新变法初期,康有为曾倡导民权说,但到光绪帝召见时,“即变其说,谓非尊君权不可”“今日开国会,尚非其时,民智不开,遽用民权,则举国聋瞽”,前后态度转变说明康有为A. 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较大 B. 已彻底放弃君主立宪主张C. 维新与守旧思想的矛盾 D.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 13. 下表是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年均进出口贸易指数,通过表格可以得出的结论是18901894年18951899年19101914年出口100142315进口100153417C实业救国思潮空前高涨 D西方资本主义冲击中国市场14. 1919年6月,北京晨报就政府派军警抓捕上街演说的学生发表时评:“打雷,闪电,下雨,一时天地如晦。记者这个时候,不禁发了悲天悯人的感想,何以故呢?因为老天大怒的时候,正是那几百位青年学生被围的时候。”鲁迅日记记载当日:“晴,下午昙(多云)晚大风一阵后小雨。”两者对当日天气说法不尽相同,对此正确的看法是A前者是记者的亲历见证,晨报叙述应为准确 B时评带有明显政治倾向,存在夸张描述可能C后者是新文化运动先驱,记述应为真实可信D日记具有个人主观色彩,鲁迅记载不能采信15. 霍布斯认为,现有的国家体制解散时,人类将恢复到初民状态。初民状态中,公众的权力尚未展开,既无政府亦无法律;既无法治,也谈不上公平与不公平。在作战的条件之下,只有强权与欺诈算数。下列时期,与这一特征最为相似的是哪一时期A洋务运动 B北洋军阀混战 C工农武装割据 D维新变法16. 1930年,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的头脑和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置他的最后死命。这一斩断统治阶级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的残酷争斗,主要是靠工人阶级的最后激烈斗争武装暴动。”这表明A. 是对中国国情正确分析基础上做出的结论 B. 中共未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C. 实际上是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否定 D. 强调农村与城市革命协调发展17.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指出,党必须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并号召全党同志必须用全力学习工业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学习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其主要目的是A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B争取解放战争尽快取得胜利C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彻底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度18. 1949年召开的新政治协商会议在起草讨论共同纲领草案时,有人提出将“社会主义”写入共同纲领,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没有同意这个提议,对党中央所持态度最合理的解释是A. 中共正确分析了我国的国情 B. 中共照搬苏联的斯大林模式C. 共同纲领只是临时宪法 D. 政协会议不是最高权力机关19. 1955年3月,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农民迁徙需要政府审批。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或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入的证明”。这反映了A.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要求 B. 大跃进时期工业化建设的要求C. 构建经济体制的时代要求 D.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要求20. 俄罗斯历史上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政策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 该政策的制定明显脱离苏俄的国情C. 斯大林想借助该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D. 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21. 1976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通过了IMF协定第二修正案,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同时IMF继续对各国货币汇率政策实行严格监督,并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这说明A. 布雷顿森林体系影响不复存在 B. 美国丧失了经济霸主地位C. 发展中国家经济获得双重保障 D. 各国经济发展独立性增强22. 万科、联想、海尔这几个在中国风云驰骋的企业都诞生在1984年。这一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 公私合营的全面展开 B. 家庭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23. 国家主席习近平说:“深化农村改革要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三大改造时期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其相似之处是A. 都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 B. 都加速了中国农业的集约化发展C. 都改变了中国广大农村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D. 都使广大农民获得了自主生产的权利24. 萧功秦认为现代化有三种模式:原生型在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次生型原封不动地被殖民者从其母国带入;感应型一些传统君主国在承受西方挑战后开始了现代化。下列国家现代化模式对应准确的是A美国、法国次生型 B日本、英国原生型C美国、德国感应型 D中国、日本感应型25. 为反对学院派独霸艺坛,也为争取艺术独立,一群美国画家在20世纪初走到了一起,他们以真挚、热情的态度描绘贫穷肮脏的现代城市角落,被评论家称为“传播丑陋的人”,被嘲讽为“垃圾箱画派”。从艺术风格上,他们应属于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现代主义 D. 独立主义二、(25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我国传统社会,国家的政权统治在最基层乡土社会中的作用微乎其微,由此也产生了国家法与民间法(以伦理道德为主的民间调解),即二元性法秩序。近代晚清以来,伴随着西方法律移植,中国传统的法秩序开始接受现代化的改造,但是制度的先行和观念的滞后,中国的法秩序依然呈现二元性。在现实中,不论是中国的古代社会还是近现代社会,并没有因为民间法和国家法性质的不同而造成法律秩序的内在紧张调解作为由第三方主持下的双方合意达成的纠纷解决方式,在法律秩序的选择上,更具有自主性,因此,从理论上讲,调解更能体现自发秩序和人为秩序的组合,大小传统的沟通与弥合。摘编自王彬、褚晓琳乡土社会秩序形态与调解史迁材料二 18世纪初,治安法官成为英国地方名副其实的“统治者”。治安法官的权力涵盖治安、行政、司法多方面。18世纪中后期起,在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巨大改变的同时,争取民主、自由、平等的改革运动兴起,由于治安法官贵族“家长式”的统治方式,如行使权力的专断与任意,利用治安权力对激进改革派与工人退动的镇压,对地方的管理松驰,落后等等这些弊端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文化与需求。19世纪,治安法官逐渐走向衰落与转型,英国通过地方政府改革,逐渐剥夺治安法官的行政权、治安权,通过司法改革使其最终蜕变成为纯粹的司法官员,负责简单的刑事案件。摘编自顾荣新12世纪-19世纪英国治安法官的起源与流变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法律秩序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10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19世纪治安法官转型的原因。(9分)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近代中英法律秩序的认识。(6分)xx届高三二部下学期补习班周练(2)历 史 答 题 卡班级_ 学号_ 姓名_ 得分_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法律秩序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10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19世纪治安法官转型的原因。(9分)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近代中英法律秩序的认识。(6分)xx届高三(历届)周练(2)历 史 答 案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ADCCBCCCDACDD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BCAACDDCADB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25分)特点:国家法和民间法的二元性法秩序依然存在;中国传统的法秩序开始进行现代化改造。(任答2点,4分)原因:政治:西方法律的移植(西学东渐);清政府和民国政府对于司法体系的改革;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小农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思想:对于传统思想(儒家思想和宗族观念)及司法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任答3点,6分)原因:政治:英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经济: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工业化下社会问题的复杂性,比如阶级矛盾的尖锐,统治阶级内部贵族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斗争);思想:自由平等民主思想和公民权利意识的逐渐传播;其他:治安法官贵族家长式的管理弊端。(任答3点9分)认识: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传统影响着各自的法律秩序(或各自的法律秩序符合国情);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两国的法律秩序都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曲折的转型过程(或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进行调整);两国的民间调解和治安法官依然在现实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任答2点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