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46887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应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2、客观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按要求填涂完整,主观题须用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保持卷面清洁,不破损。3、请按照各题在各自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汉代的印章,在印章史上历来被人们称为是古代玺印艺术的巅峰。汉初的官私印都继承了秦印的制度,官印仍用田字格和日字格,私印也带有框栏。汉初官印作为当时官方的法物,所用的文字均为小篆结构,结体方正平直,不做任何增损处理,以示严肃。这类文字,笔画都比秦官印文字粗壮。它们被用在带框格的布局中,整体显得庄重浑穆,平整规矩。汉初的官印布局尽管套用秦制,但印文面目有了改进,印风自有异于秦,为汉代后来印章的风格起了奠基的作用。汉初官印在布局中取消田字格,应不晚于吕后二年。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的“轪(di)侯之印”殉葬印,布局已不用田字格,便是有力的见证。轪侯卒于吕后二年,离汉开国(公元206年)仅20年。汉官印的布局和风格并不因用田字格二显得单调,有的作多字一排或二排布局,有的作四字二排布局,有的作四字以上的三排布局。在风格方面,铸印印文布排严实整齐,笔画圆润浑穆;凿印印文布排活泼,笔画生涩,转折处时见锋芒和棱角。汉私印在脱离秦制后,多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这种发展首先表现在印文方面。它们运用了增损之法,笔画繁者省,简者增,按印文布排的疏密需要,应情而定,非常灵活。这类印文与小篆相较,结构很不规范,但被大量使用,约定俗成,得到了当时社会的认可,成了作为专用于印章中的文字,称为缪篆,被列为汉六书之一。此外,还用装饰感极强的鸟虫书入印。鸟虫书的笔画,往往带有鸟形、虫形、鱼形,因此得名。所谓鸟虫,放大后,鸟即鸾凤,虫即螭龙。按汉人习惯,以龙凤形象入印,象征吉祥辟邪,以鱼入印象征相思和爱情,并非仅为美化印文。其次,表现在形式结构上,敢于创新,敢于变化,重艺术效果和装饰趣味。白文印,不论满白或细白文,均朴实大方,印文布排或匀称、或对比。朱白相间的印,在同一方印中,或用一半朱文一半白文,或用三朱一白,或用三白一朱,通常将笔画少的字作朱文,笔画多的字作白文,使朱文笔画的粗细近同于白文笔画的间隙,使朱白二者的量感接近。还有一种在印文周围加饰图案的印,常见图案为代表四方神灵的青龙、白虎、朱雀(凤)、玄武(龟),有饰四边的,也有饰二边或三边的,统称四灵印。1、下列各句中,对汉代印章的特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汉初官印的文字都用小篆,形成庄重浑穆,平整规矩的整体格调。B 汉官印的印文在文字布排上有铸印和凿印两种风格迥异的排法。C 汉代的私印,从一开始就脱离秦制,印文以笔法灵活的缪篆为主。D 汉私印将鸟虫书入印,既美化了印文,又隐含了较深的文化意蕴。2、 下面对“汉私印在脱离秦制后,多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解说无误的一项是(3分)( )A 增损笔法的运用,依印文疏密需要而定,排布灵活有致,完全突破了秦的格式。B 结构很不规范的,成了印章专用文字的缪篆,被列为与小篆齐名的汉字六书之一。C 朱白相间的印章中,因笔画的交错相映,构成一种较为匀称的印文文面。D 把借鸟形、虫形、鱼形而形成的鸟虫书用入印章,增强了印章外观的美感。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 汉印在印文周围加饰常见的四灵图案,喻示大印是权力的象征。B 汉代印章风格的变化,首先从汉初官印印文面目的改进开始。C 秦代官印文字与汉初官印文字相比,线条相对纤细。D 秦代印章有较为统一的制度,官印用田字格和日字格。二、 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慈圣光献曹皇后,真定人,枢密使周武惠王彬之孙也。明道二年,郭后废,诏聘入宫。景祐元年九月,册为皇后。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 庆历八年闰正月,帝将以望夕再张灯,后谏止。后三日,卫卒数人作乱,夜越屋叩寝殿。后方侍帝,闻变遽起。帝欲出,后闭閤拥持,趣呼都知王守中使引兵入。贼伤宫嫔殿下,声彻帝所,宦者以乳妪殴小女子绐(di,欺瞒)奏,后叱之曰:“贼在近杀人,敢妄言耶!”后度贼必纵火,阴遣人挈水踵其后,果举炬焚帘,水随灭之。是夕,所遣宦侍,后皆亲剪其发,谕之曰:“明日行赏,用是为验。”故争尽死力,贼即擒灭。閤内妾与卒乱当诛,祈哀幸姬,姬言之帝,贷其死。后具衣冠见,请论如法,曰:“不如是,无以肃清禁掖。”帝命坐,后不可,立请,移数刻,卒诛之。 初,王安石当国,变乱旧章,后乘间语神宗,谓祖宗法度不宜轻改。熙宁宗祀前数日,帝至后所,后曰:“吾昔闻民间疾苦,必以告祖宗,因赦行之,今亦当尔。”帝曰:“今无他事。”后曰:“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宜罢之。安石诚有才学,然怨之者甚众,帝欲爱惜保全之,不若暂出之于外。”帝悚听,垂欲止,复为安石所持,遂不果。 苏轼以诗得罪,下御史狱,人以为必死。后违预中闻之,谓帝曰:“尝闻仁宗以制科得轼兄弟,喜曰:吾为子孙得两宰相。今闻轼以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捃(jn,拾取)至于诗,其过微矣。吾疾势已笃,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宜熟察之。”帝涕泣,轼由此得免。 晚得水疾,侍医莫能治。元丰二年冬,疾甚,帝视疾寝门,衣不解带。旬日崩,年六十四。及崩,帝哀慕毁瘠,殆不胜丧。有司上谥,葬于永昭陵。 (节选自宋史慈圣光献曹皇后列传,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阴遣人挈水踵其后 阴:暗地里 B 姬言之帝,贷其死 贷:推卸C 帝哀慕毁瘠,殆不胜丧 殆:几乎 D 帝悚听,垂欲止 垂:接近,将近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曹皇后性格仁慈的一组是 (3分) ( ) 常于禁苑种谷、亲蚕 后皆亲剪其发,谕之曰:“明日行赏,用是为验。” 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宜罢之 捃(jn,拾取)至于诗,其过微矣 谓祖宗法度不宜轻改 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曹彬的孙女因为仁慈、节俭,重视并经常亲自参与劳动而在郭后被废后应诏入宫,后被册封为皇后。B 在面对作乱的贼子时,曹皇后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胆识和智慧,但在处理参与作乱的宫女时,也表现了她的阴险与毒辣。C 王安石变法因触犯的皇后的利益儿被阻挠,但因为王安石的坚持而使皇后的计谋未能得逞。D 曹皇后在病中仍然关心苏轼一案,充分体现了她的仁慈。苏轼最终绝处逢生于自己的才识也有关系。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安石诚有才学,然怨之者甚众,帝欲爱惜保全之,不若暂出之于外。 (5分)(2)今闻轼以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8-9题。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8、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9、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在离骚中,屈原用“ , ”两句自白心志,表示自己要像古代圣贤所崇尚的那样,保持清白,献身正道。李白的蜀道难中,“ , ”句描写了飞流直下,瀑布喧嚣,水石激荡的动人场景。世事无常,生命如雨如花,生活却时有不如意,每每感伤之余,我们往往会借助琵琶行中的“ , ”两句来抒发自己和他人境遇相似的感慨。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并在答题卡中标明。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25分)快阁的紫藤花徐蔚南细雨,百无聊赖之时,偶然从花间集里翻出了一朵小小的枯槁的紫藤花,花色早褪了,花香早散了。啊 ,紫藤花!你真令人怜爱呢!岂令人怜爱你; 我还怀念着你的姊妹们一架白色的紫藤,一架青莲色的紫藤在那个园中静悄悄地消受了一宿冷雨,不知今朝还能安然无恙否? 啊,紫藤花!你常住在这诗集里吧;你是我前周畅游快阁的一个纪念。快阁是陆放翁饮酒赋诗的故居,离绍兴城西南三里,正是鉴湖绝胜之处;去岁初秋,我曾经去过了,寒中又重游一次,前周复去是第三次了。但前两次都没有给我多大印象,这次去后,情景不同了,快阁的景物时时在眼前显现尤其使人难忘的,便是那园中的两架紫藤。 快阁临湖而建,推窗外望,远处是一带青山,近处是隔湖的田亩。田亩间分出红黄绿三色:红的是紫云英,绿的是豌豆叶,黄的是油菜花。一片一片互相间着,美丽得远胜人间锦绣。东向,丛林中,隐约间露出一个塔尖,尤有诗意,桨声渔歌又不时从湖面飞来。这样的景色,晴天固然极好,雨天也必神妙,诗人居此,安得不颓放呢!放翁自己说: “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翁。”是的,确然天叫他称放翁的。 阁旁有花园二,一在前,一在后。前面的一个又以墙壁分成为二,前半叠假山,后半凿小池。池中植荷花;如在夏日,红莲白莲盖满一地,自当另有一番风味。池前有春花秋月楼,楼下有匾额曰“飞跃处”,此是指鱼言。其实,池中只有很小很小的小鱼,要它跃也跃不起来,如何会飞跃呢? 园中的映山红和紫竹都很鲜妍,但远不及山中野生的自然。 自池旁折向北,便是那后花园了。 我们一踏进后花园,便有一架紫藤呈在我们眼前。这架紫藤正在开最盛的时候,一球一球重叠盖在架上的,俯垂在架旁的尽是花朵。花心是黄的,花瓣是洁白的,而且看上去似乎很肥厚的。更有无数的野蜂在花朵上下左右嗡嗡地叫着乱哄哄地飞着。它们是在采蜜吗?它们是在舞蹈吗?它们是在和花朵游戏吗? 我在架下仰望这一堆花,一群蜂,我便想象这无数的白花朵是一群天真无垢的女孩子,伊们赤裸裸的在一块儿拥着,抱着,偎着,卧着,吻着,戏着;那无数的野蜂便是一大群的男孩,他们正在唱歌给伊们听,正在奏乐给伊们听。渠们是结恋了。渠们是在痛快地享乐那阳春。渠们是在创造只有青春只有恋爱的乐土。 这种想象决不是仅我一人所有,无论谁看了这无数的花和蜂都将生出了种神秘的想象来。同去的方君看见了也拍手叫起来,他向那低垂的一球花朵热烈地亲了个嘴,说道:“鲜美呀!,呀,鲜美!”他又说:“我很想把花朵摘下两枝来挂在耳上呢!” 离开这架白紫藤十几步,有一围短短的东青,穿过一畦豌豆,又是一架紫藤。不不定期这一架是青莲色的,和那白色的相比,各有美处。但是就我个人说,却更爱这青莲色的,因为淡溥的青莲色呈在我眼前,便能使我感得一种和平,一种柔婉,并且使我有如饮了美酒,有如进了梦境。 很奇异,在这架花上,野蜂竟一只也没有。落下来的花瓣在地上已有薄薄的一层。原来这架花朵的青春已逝了,无怪野蜂散尽了。 我们坐在架下的石登上,观看那正在一朵一朵飘下的花儿。花也知道求人爱怜似的,轻轻地落了一朵在膝上,我俯下看时,颈项里感得飕飕地一冷,原来又是一朵。它接连着落下来,落在我们的眉上,落在我们的脚上,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在这又轻又软又香的花雨里几乎睡去了。 猝然“骨碌碌”一声怪响,我们如梦初醒,四目相向,颇形惊诧。即刻又是“骨碌碌”地响了。 方君说;“这是啄木鸟。” 临去时,我总舍不得这架青莲色的紫藤,便在地上拾了一朵夹在花间集里。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每取出这朵花来默视一会儿。、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啊,紫藤花!你真令人怜爱呢!”这是作者触景生情,直抒胸臆,情感抒发得真切动人。B、作者叙述自己曾经三次去过快阁,但前两次都没有多大印象,是为了突出紫藤的美丽,紫藤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回忆。C、文章第4自然段,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了快阁的美景,使人如临其境。D、“那无数的野蜂便是一大群男孩,他们正在唱歌给她们听,正在奏乐给她们听。他们是结恋了。他们是在痛快地享乐那阳春。他们是在创造只有青春,只有恋爱的乐土。”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E、文章在描写紫藤时融情于景,储蓄隽永,使全篇笼罩着由于紫藤花落而引发的悲凉心境。、文章从题目来看是要写紫藤花的,作者为什么用了很多文字写快阁周围的景物?(6分) 、作者在写到快阁时,用到了陆游的典故,有什么作用?(6分) 、这篇散文以“快阁的紫藤花”为题,请分析其妙处。(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韩 爽1988年,平凡的世界乘着央广的电波飞入无数青年人内心。27年后,平凡的世界电视剧版登陆卫视频道,岁月流转,感动常在。路遥,这位离开了20多年的上世纪作家,从来没有消失在人们的书单上,即便评论界并不怎么看好他的作品。 终生与贫穷为伴 路遥1949年12月3日出生于陕西清涧县,原名王卫国。他的家庭是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为了生存,在路遥七岁时,父亲就决定将这个长子过继给他的哥哥远在延川县的王玉德。对于在父母家的生活,路遥最深刻的印象是饥饿与屈辱。当时,路遥衣衫褴褛,裤子破了不敢到别人面前,有人搞恶作剧,专门把他拉到人群里,惹得人们哄堂大笑。贫困艰难的生活给路遥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创伤。 1973年,路遥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上大学。大学里,路遥的生活是很简朴的。同学白正明说,一身灰的卡服是他的礼服,“老三样”(白、黄、玉米发糕)、饭后一碗开水冲菜汤是他很喜欢的美味佳肴。 路遥的人生在全国获奖了,但他到北京领奖的路费还是跟四弟王天乐借的。路遥曾对朋友说过,平凡的世界那点稿费,还不够他那几年抽烟的钱。茅盾文学奖的奖金除了应酬文学界的朋友,就是还债。 文学殿堂的艰难跋涉路遥一直在追求着自己的人生梦想,可他的文学之路并不平坦。当中央还没有对“文化大革命”作结论、别人还在喊“文化大革命”好的时候,他逆风而动,以超常的勇气与远见卓识,写出一篇声讨“文化大革命”的六万字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他寄给了全国各大刊物,可都给退回来了。没有人理解他的小说,也没有人敢发。后来,当代慧眼识珠,尤其是得到老作家秦兆阳的欣赏,惊心动魄的一幕才得以在这个杂志上发表并获得全国第一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惊心动魄的一幕的获奖,增强了路遥前所未有的自信,这部作品成了他向更高目标攀登的基石。1981年6月,不到32岁的路遥,以顽强的毅力,用了21个昼夜,创作完成了13万字的中篇小说人生。他自己认为这是可以开创一个时代的作品,写出来后先后寄给几家刊物,可还是被退稿。但他坚信并预言:要么取得巨大成功,要么彻底失败。结果人生果然让路遥一举成名。 平凡的世界这座辉煌艺术大厦,路遥建造得并不轻松。第一部全部完稿了,过去发表过他的作品的一些刊物(都是些有影响的大刊物),看过这部作品后,都纷纷退稿了(大多认为不适应时代潮流,属老一套“恋土派”)。稿件辗转了几个编辑部,最后由谢望新主编的花城杂志表示愿意接受。平凡的世界(第一部)问世之后,路遥没有赢得掌声与喝彩,相反,却遭遇文学评论人士的当头棒喝,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研讨会上,绝大多数评论人士都对作品表示了失望,认为这是一部失败的长篇小说。很多评论家认为平凡的世界相较人生而言,是个很大的倒退。呕心沥血创作的一部长篇,居然没有得到主流的认可,路遥的心情灰暗到了极点。 路遥对好友白描说他要继续写下去,写第二部,写第三部。可就在抄写平凡的世界第二部时,路遥本来就没有恢复好的身体再次出现了问题,吐了血。 六年的文学远征,流血、流汗。平凡的世界终于在他顽强毅力的支撑下圆满完成,并一举夺得中国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但此时的路遥已明显感觉到了死神的侵袭,感觉自己不久就要离开人世了。这位原准备站在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台上发表演讲的作家,又坚持完成了不朽的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而后带着未竞的事业,离开了这个平凡的世界。 路遥的成功与失败“路遥是一个成功与失败的悖论。”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李星这样评价。他和路遥是文学刊物延河的同事,目睹了路遥的成长和上升,灿烂的生和光辉的死,作为同时代的文学评论工作者,他说路遥在生前似乎就不断以超乎常人的勇气和野心,一步一步地建构着自己非凡的人格形象,尽管生命短暂,但他却成功了。 从路遥文学馆馆长、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厚夫的新书路遥传可知,这种勇气和野心在路遥10岁的时候就已见端倪:在延川“顶门”的他,成为了村小学里的孩子王,因为他曾因口音问题被冷落嘲笑;在与养父上不上中学的斗争中胜利,把握住了命运之船的航向。他曾经用这样一句话解释他创作的初衷:“我起点太低。我要改变命运,要成大事,就得付出比常人多数倍的努力甚至牺牲。”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 A平凡的世界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都对人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评论界并不怎么看好路遥的作品,因此降低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B路遥是位让人敬佩的作家,他在文学创作上取得骄人成绩,是他艰难跋涉、坚持不懈的结果,也可以说是他用生命奋斗的结果。 C路遥的文学创作之路并不平坦,是因为他逆风而动,也正是这个原因,使他的惊心动魄的一幕遭到多次退稿。 D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刚问世就遭遇文学评论人士的当头棒喝,他们认为这本书不适应时代潮流,属老一套“恋土”派。但路遥没有退缩,毅然完成了写作。 E这篇传记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文章整体上采用了总分的结构,主体部分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显得新颖别致。 (2)文章以“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3)本文二、三段记述了路遥童年和大学里的生活经历,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4)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谈谈路遥的人生经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世界杯走过80 多年历程,欧洲球队和南美球队的对抗,一直是贯穿其中的主旋律。在前18 届世界杯中,来自欧洲和南美的球队刚好各夺得9 次冠军, 。美联储内部对加息与不加息的争论一直存在,美联储决策委员会投票官员近期评论预示,倾向9月加息与不加息的两方 。安德罗西克大胆预言,在今后5 年内,俄与亚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将有大幅提升,甚至可能上升至与欧贸易额 。A.势均力敌 旗鼓相当 平分秋色 B.平分秋色 势均力敌 旗鼓相当 C.平分秋色 旗鼓相当 势均力敌 D.旗鼓相当 平分秋色 势均力敌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要关注一些行业战线过长、生产力过剩、造成新的资源配置不合理。B、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C、让坝上地区的人们讨厌多年的西北风,如今恰恰给当地带来了实惠,迎风转动的“大风车”不仅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而且还带来了绿色能源风电。D、早上出门的时候,他看到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机、装载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挖土。1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春天为我们的心灵提供了能享受的一切,轻松地解除了心头的焦虑和感情上的纷扰, , , ,从大自然的微笑中,显露出来。 让我们充满了闲适欢愉 让我们感受到了闲适欢愉 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令人沉醉的馨香,到处倾泻着春天的歌 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春天的歌,到处倾泻着令人沉醉的馨香 大地整个一副快乐的神态 整个大地一副快乐的神态A B C D 16、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给“科学发展观”下个定义。 (5分)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一种方法论。 它的前提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 它主张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它的总体要求是实行统筹兼顾。17、阅读下面一段话,仿照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三句,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生活中出现了那么多的东西使人眼花缭乱,让人眼红耳热,又令人无所适从。当越来越多的新奇事物令我们无从选择时,我们为何不选择拒绝呢?有拒绝才有追求:拒绝热闹,是为了追求宁静的生活; , ; , ; ,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一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避 免作者:顾城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要求:根据诗歌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凯里一中洗马河校区xx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考试语文答案一、 1C(“一开始就脱离秦制”与第一段不符) 2C(A 绝对化“私印也有框格”。 B 曲解文意,“汉”指汉代,不是“汉字”。D 偷换概念 原文是“为美化印文”不是“印章外观”。) 3A(1,“汉印”扩大语意,四灵图装饰的是私印;2,无中生有。)二、(一)4、选B,贷:饶恕。 5、选B, 是曹皇后激励侍从护驾的办法,与“仁慈”无关,因此可以排除A、C两项; 是说她因循守旧,可以排除D项 6、选D,(A项因果关系不成立;项“阴险与毒辣”不恰当;C项没有依据。) 7、王安石确实有才干学问,但是怨恨他的人很多,皇上要是爱惜他,想保全他,不如暂且让他到外地去做官。 现在听说苏轼因为作诗而被关进监狱,难道不是受到仇人的诬陷吗? (二)8、(1)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2)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怡人。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9、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 10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三、11、DE(选对一个3分,两个5分) 、快阁中的紫藤令作者陶醉,可是作者在开宗明义后,宕开一笔,先描绘了快阁周围的湖光山色,为描写紫藤渲染了环境,创造了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在写自然景物中运用陆游的典故,能使文章的文化底蕴丰厚,丰富作品的思想内涵,增添文采和趣味性。 主要从主题思想、作者情感、作用等多方面的考虑。(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篇,陈述观点并作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四、 略五、 13、.B 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势均力敌:双方实力相等,不分高低。平分秋色:指双方各占一半。14、选B( A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补上宾语中心语“等问题”; C项,不合逻辑,应改为“不仅带来了绿色能源风电,而且还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 D项,搭配不当和表意不明,只有“挖掘机”才能“挖土”,这些机器车辆,也不可能自动听指挥,可改为:“他看到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机、装载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工作。”)15、选B 16、科学发展观是在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前提下,按照统筹兼顾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17、示例:拒绝名利,是为了追求淡泊的心境;拒绝时尚,是为了追求独立的个性;拒绝华丽,是为了追求质朴的天性;拒绝放纵,是为了追求完善的自身;拒绝烦恼,是为了追求恬适的人生 六、写作(略)文言文翻译 慈圣光献曹皇后,是真定人(今河北正定)人,也是枢密使周武惠王曹彬的孙女。明道二年,郭皇后被废,曹皇后被聘入宫中。景佑元年九月,她正式被册封为皇后。曹皇后性情慈善节俭,重视农耕,常在皇家宫苑中种植谷物,亲自养蚕。农历八年闰正月,仁宗皇帝准备在闰正月十五晚再一次陈设彩灯过灯节,被曹皇后劝住了。过了三天,几个卫士作乱,乘着夜间穿房越舍,直趋仁宗皇帝的寝室。曹皇后当时正在侍奉皇帝,听说事情有变,慌忙起来。仁宗皇帝打算出逃,曹皇后关闭殿门,抱住皇帝,急忙呼唤都知王守忠,命令他带兵入宫平乱。乱兵在殿前杀伤宫中的嫔妃侍女,叫喊声响彻皇帝的住所,太监们假报是奶妈打年纪小的宫女,曹皇后申叱道:“乱兵就在附近杀人,你们还敢胡说!”她估计乱兵必定会放火,暗地派人带着水跟在他们后面,果然乱兵点火烧着帘幕,跟着的人随即用水将火泼灭。这一夜,凡是派出去的太监侍从,曹皇后都亲手剪掉他们的头发,对他们说:“明天论功行赏,就以头发为证。”因此,人们都争先出力,乱兵很快被消灭。宫女参与卫卒变乱的,论罪当死,她们向仁宗所宠爱的妃嫔哀求免死,这位宠姬转告仁宗后,仁宗饶恕她的死罪。曹皇后便穿戴上正式的服饰,进见皇帝,请求依法处理作乱的宫女,并说:“不这样,无法肃清宫中(的坏人)。”仁宗让她坐下,曹皇后不坐,站着坚持自己的要求,过了不久,最后还是把宫女杀掉了。起初,王安石当政的时候,变革了旧的典章制度,曹皇后在适当的机会对神宗皇帝说祖宗留下来的法律制度不应该轻易改动。熙宁年间祭祀太庙的前几天,神宗皇帝来曹皇后的住所。曹皇后说:“以前我每当听说老百姓有什么苦处,一定要告诉仁宗皇帝,仁宗皇帝就推行减租政策,现在也还是应该这样。”神宗皇帝说:“现在没有什么事。”曹皇后说:“我听说老百姓对于青苗法、助役法叫苦不迭,这两种法令应当停止实行。王安石确实有才干学问,但怨恨他的人太多了,皇上要是爱惜他,想保全他,不如暂且放他到外省去。”神宗皇帝听了很吃惊,几乎已经准备停止施行这些法令,但还是被王安石操纵了,这件事无果而终。苏轼因为写诗犯了法,被关在御史台的监狱中,大家都以为他必死无疑。曹皇后听说此事,便对神宗皇帝说:“我想起仁宗皇帝在殿试中取中苏轼兄弟时,高兴地说:我为子孙们找到两位宰相。现在听说苏轼因为作诗而被关进监狱,该不会是受了仇人的诬蔑吧?从诗句中搜寻过错,即使有错也是小错。我的病已经很重了,不能再因为冤枉好人、滥加罪名而伤害天地的中正和平之气。对苏轼一案,还要仔细审查才好。”神宗皇帝流下眼泪。苏轼因此而得以免罪。曹皇后晚年时候患了水疾,医生都没有办法治。元丰二年的冬天,她病得很重了,神宗皇帝到她的寝宫来探病,甚至睡觉时都不脱外衣。病了十天左右,曹皇后去世了,享年六十四岁。曹皇后死,神宗皇帝哀伤过度而消瘦,几乎坚持不到办完丧事。主管官员为曹皇后报谥号,葬在永昭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