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B卷.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46886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B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本卷共50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这些年来,正是这个叛逆集团把大清帝国的统治推到了被颠覆的边缘”。然而,“这两兄弟”却“扮演了希腊战神阿伽门农和斯巴达王的角色”,“各种荣誉和官职像流星雨般落到他们头上”,“如此高贵的爵位一直是属于满族独享的荣耀,在满族人征服汉人以后,还没有把这种称号授给汉人的任何先例”。这段材料可以佐证 A义和团运动的蓬勃发展 B晚清中央集权危机出现 c“民族主义”的巨大作用 D选官制度发生重大改变2从秦二世时赵高指鹿为马,到宋代童贯统辖禁军,再至晚清李莲英飞扬跋扈,宦官乱政问题一直很严重。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出中国古代 A监察制度弱化 B官僚缺乏监督 C宦官职权扩大 D专制皇权放大 3中国近代,“在种族观念上,以汉族的我者,打起驱除满族的他者,可是又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挑战中国的儒佛道三家,却又是颠倒了我者与他者的相对地位”。这一观点反映的是 A太平天国挑战清廷统治 B洋务运动存在矛盾现象 C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儒教 D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权4根据罗马的习惯和法律,代表共和国权力与尊严的元老贵族不得从事包括航运与金融在内的商业活动。共和末年,元老们常常通过亲属参与商业活动,同时,大量经商致富的“新人”也进入了元老院。政治权力便从各种不同的渠道,被引进到流通领域中去。这里论述的是 A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B商品经济发展对罗马产生双重影响 C元老院职能发生了重大改变 D。公民法比万民法更灵活实用5“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备物及银钱亦然。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对这个方案理解正确的是A对解放农村生产力有积极作用 B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C体现农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D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需要6.钱穆先生指出:古罗马奴隶多半来源于战俘,而汉代的奴隶则是农民主动离开土地,参加大规模的工商新生产;不是出卖自由,而是对国家法规的一种逃避。汉代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小农经济的形成 B庄园经济的盛行C编户制度的消亡 D工商食官的出现7、后汉书有载:(工景)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古代水利工程)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是: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B当时已有铁犁牛耕C当时农作物种类较多 D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8、xx 年7 月,在东阳巍山镇白坦村诸永高速公路所经的顾家山(又称干草山)发现了西周古墓群4 号坑。其中出土器物中有铜环、陶器、玉器等,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原始三脚瓷鼎,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判断较为合理的是 A.反映西周时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墓葬主人地位不高C.反映了西周时期私营手工业有一定发展 D.此三脚瓷鼎应该是一种釉陶 9、宋史食货志载,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7年)“界率赠造(交子,以给陕西 沿边籴买及募兵之用,少者数十万缗,多者或至数百万缗,而成都乏用,用请印造, 故梅每岁书放亦无定数。”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北宋时交子已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B、交子使用范围主要局限于我国西部 C、北宋政府缺乏有效管控货币发行量的体制 D、交子已丧失信用和流通功能10、春秋时期孙武认为:“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千万之师举矣。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由此可见,孙武的国防观是( ) A.兵民乃胜利之本 B.经济是国防命脉 C.经济军事化 D.兵农合一11、唐代曾有“钱荒”现象,即铜钱欠缺,民间在进行商业交易时没有铜币可以使用。历史学家说成因之-是人们将铜币溶化变成铜金属。对于这个现象,如何理解较为恰当() A.纸钞已取代铜币成为民间通行货币,故人们将铜币溶铸成其他器物以牟利 B.飞钱已取代铜币成为民间通行货币,故人们将铜币溶铸成其他器物以牟利 C. “钱荒”原因不可能是人们将铜币溶铸成它物,如同现代人不可能将纸钞变成纸浆,是历史学 家误信史料 D.当时发生铜币面额低于金属价值的现象,故人们将铜币熔铸成其他器物以牟利12唐代田令中规定:“诸买地者,不得过本制(一夫百亩)。虽居狭乡,亦听依宽制。若无文牒辄卖买,财没不追,地还本主。”此规定 A有利于限制土地兼并 B防止了农民卖地逃税 C防止了豪强占农民的土地 D保护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13苏东坡认为:“且平时大商所苦以盐迟而无人买,小民之病以僻远而难得盐。今小商不出税钱则所在争来分买,大商既不积滞,则轮流贩卖,收税必多。”可见其 A主张抑制大商人势力B强调税收要用之于民C关注商业流通D提出农商皆本14、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A小农经济的发展 B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C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新航路开辟15、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西城市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而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如盐铁官营)。以下作为上述材料的研究主题合适的是 A中国封建主义专制集权体制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体制的比较 B中世纪西方的城市化进程快于中国之现象分析 C中国官营手工商业和西方城市商业发展的对比 D西方人治和中国法制观念下的中西城市面貌16、旧唐书崔融传记载:“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货往来,昧旦永日”。该材料说明唐朝A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水陆交通B发达的交通有力地促进了货物流通C交通的发展促进海外贸易繁荣D重视发展国内商业却忽略海外贸易17、在汉书食货志里,班固:“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 同时该书上篇概括了先秦各家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如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丘的“先富后教”,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商鞅的“急耕战之赏”。可见 A班固对“食”与“货”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的分析解释B“食”是指农业生产,“货”是指农家副业的生产C表明了作者继承战国以来的重农抑商的思想D该书上篇为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全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18、“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宥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 A秦都咸阳 B宋代东京 C唐都长安 D明代苏州19、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唐)高祖即位,仍用隋之五铢钱(“铢”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位称为一钱),径八分。”这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据此可推断,唐朝 A政府垄断铸币权限 B货币贬值严重 C货币改革适合经济发展 D藩镇威胁解除20.读图7,导致1849到1885年数据变化的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B戊戌变法的深刻影响C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D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21、关于中国近代某企业,有人这样评价:“由国库支付其开销,以调拨分配产品,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在下列企业中,最有可能符合这类性质的是()A上海轮船招商局 B开平矿务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天津机器织布局22、下表为19世纪7090年代中国丝织品出口情况,对于表中数据认识正确的是年份 绸缎出口值年份 绸缎出口值年份 绸缎出口值年份 绸缎出口值1873 24330381874 25801421875 41988081876 41584381877 46202961878 47499671879 47489451880 56554881881 48511941882 39383021883 46794271884 48765191885 47452291886 66605591887 67435961888 81177661889 74592011890 55631611891 68156161892 74790731893 83824811894 8604866A中国开始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 B中国丝织技术仍领先于世界C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国际市场需求推动丝织业发展23、周积明的最初的世纪写道:“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建的铁路占46%,贷款修建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铁路为总率的14%。”下列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甲午战后,铁路事业发展迅速 反映了列强新的侵华方式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客观上推动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A B C D24、德国学者韩博天说:“中国政府经常运用一种试点的方法,即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功的地方经验会被吸收到中央的政策中,继而在全国推广。”这种方法体现在: 社会主义工业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A. B. C. D. 25、1978年11月24日晚,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间破草屋里,18个衣衫破旧、面色饥黄的农民,借助一盏煤油灯,面对一张契约,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小岗村,是中国改革的起点。这份包干契约,被认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小岗村的做法A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C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D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26、1983年国家有关部门指出,去年国有企业首钢创利润41亿,交国家2862亿元后,在当年新增利润中拿的太多。首钢领导则认为,企业去年上交利润又递增了6%,不应该 “只知取蛋,不想养鸡”。材料说明当时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急需A政企分开,建立企业承包责任制 B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的自主权C搞活企业,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D释放活力,取消计划管理体制27、80年代我国东西部经济对比调查统计表:年代工农业总产值差距农村人均收入差距1981年2561.6亿元72.07元1985年4359.9亿元170.67元1986年5390.7亿元259.07元1987年6785.9亿元331.62元产生上述情况的时代因素是A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 B商品观念和市场意识的差异C地理位置和资源开发程度 D经济发展基础不同28读图8中的两幅图片 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点是 A改变了土地所有制 B改变了生产经营方式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29、美国某知名生物科技公司推出一项“宏伟计划”:收购全球种子公司利用转基因技术加以“改良”用申请了专利的转基因种子替代天然种子控制全球食品供应。该公司目前已收购全球21%的种子公司,控制93%的转基因食品市场。该材料主要说明A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增长B跨国公司控制了国际技术贸易C全球化与单一民族经济难以共存 D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30、经济学家丹尼尔R福斯菲尔德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由此可知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思想是A.国家保护私营企业与个人合理利润 B. 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C. 国家调控取代自由企业制度 D.建设福利国家稳定社会秩序31、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与该观点相吻合的是 A. 工业革命改变了政府管理方式 B. 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C. 工业革命改变了经济结构 D. 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结构32、18世纪初,一位名叫伯纳德曼德维尔的荷兰医生写了一本蜜蜂的寓言,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整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于被对手打败而逃散。 后来,某学者根据这则寓言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这一理论是A.经济民族主义 B. 凯恩斯主义 C. 自由放任主义 D.重商主义33、1826年,伦敦大学学院的建立拉开了英国新大学运动的序幕。在这一运动中,曼彻斯特的欧文学院、伯明翰学院、利物浦学院等纷纷成立。它们都由民众办理,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面向中产阶级招收学生,招收学生没有教派及性别限制,采用住宿与走读两种制度。关于这一运动的认识,错误的是( )A反映了工业革命的需求 B反映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C体现了自由平等的思想 D说明英国工人运动获得了新发展34、15001800年欧洲各地区麦子每粒种子的平均收获量资料:英国,克里德特,农民、地主和商业资本家上述组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新航路开辟后,土地出产率较之前有较大提高 B.土地出产率与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呈正相关关系C.西欧农民长期普遍地参与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实现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推动土地出产率的提高35、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普遍出现工资上扬的情势,不少重商主义者在寻求解决之道时认为,“节省劳力的技艺、铣具和器械是减少劳动和降低价格的方法,尽管受雇使用工具的人们的工资不应该减少”,更有人指出,“降低了穷人的工资,结果是减少了产品的价值。这将永远是贸易的真理,因为你付出的工资越少,工作干得就越糟”。这些观点最有可能直接影响 A.英国获得世界殖民霸权 B.英国工业革命蓬勃兴起 C.英国最终成为世界工厂 D.英国工人运动迅速发展36、“外交的失败更进一步损害了他在其同事们之间的声望。他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一鲁莽计划成为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材料中的“他” A始终是斯大林政策的忠实拥趸 B致力于援助中国的经济建设 C开展了以农业为突破口的改革 D把重工业发展到了新的高度37、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块内陆的土地价格从8000美元上升到20 000美元,面向大海的土地则从15 000美元升至25 000美元,而海滩边的土地更是从20000美元跳到75 000美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土地供应紧张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B. 新政实行国家干预提高了消费能力C.炒房投机直接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D. 分期付款造成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38、1936年,日本东京申办1940年奥运会成功,然而两年后日本决定放弃举办这届奥运会。其原因可能是A受经济危机打击,无力举办 B深陷中国战场泥潭,无心举办C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带头反对D发动侵略战争,遭到国际社会抵制39、钟祥财在和谐与大同:中国古代两种经济发展思路中说:“先秦时期的和谐理念及经济主张以个体差异性为基础,达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目标。而西汉以后的大同构想则相反,它们秉承整体主义的信念”,以此观点来理解近现代中国的经济,符合“大同构想”的是A近代中国的经济 B计划经济C新民主主义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0、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就此事件,某小组展开美国开历史倒车的研究性学习,能论证该课题的最有效材料是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C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D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41、据下图美国19611998年菲利浦斯曲线(失业与通胀率曲线)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有a段时期的指导思想是凯恩斯主义,它特别重视解决失业率b段时期通胀率和失业率均提高,说明凯恩斯主义逐步失灵C段时期指导理论为供给学派与货币学派,很好地解决了失业与通胀率问题C段的走势反映了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某些深刻变化ABCD42、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总统胡佛在一篇演说中说:“我们的银行家和准备金体系确保了这个国家渡过信贷风暴而没有任何损失。在商业中,我们主要考虑了维持工资率、分配就业和加速大规模建设。政府扩大了公共建设,为农业提供了信贷,同时又限制了移民。这些措施维持了较高程度的消费,而这也是从来没有过的。只有这样,这些措施才能阻止大范围失业的发生。”下列评论不符合材料观点的是A经济崩溃是因为向商业借款人提供的信贷太少B联邦储备系统是增强经济稳定的重要工具C公共建设成为解决经济萧条的有力手段D政府应该扩大权限,控制劳动者工资水平43、某同学把区域性合作组织几种模式的特点作了如下归纳。下列模式对应组织,正确的是模式1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模式2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模式3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模式4结伴而不结盟、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A模式1北美自由贸易区 B模式2上海合作组织C模式3亚太经合组织 D模式4 欧洲联盟44、哈佛商学院教授卡特原来只是一个教授,后来成为西部最大的零售公司总经理,持有该公司100万美元的股票,成为最大的股东之一。这种现象在二战后的美国日益普遍,其造成的主要影响是A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避免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B促成职业经理人的出现,有利于中产阶级壮大C股权分散使资本家丧失政策决定权D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率越来越高4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对该内容的理解,错误的是A提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B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C明确了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心任务D反映了领导人对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的认识46、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它规定:“每一个采取托拉斯形式或其他形式的联合组织,而且目的在于控制州际贸易或对外贸易者,均是非法的;任何人,如果他独占或企图独占州际或对外贸易的任何部分,都被认为是犯罪行为。”其主要目的在于A.安抚中小资产阶级B. 防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推行自由贸易政策D. 维护资本主义经济秩序47、“我们汲取文革的教训,现在就要建立一个机制,要能不断地调整政策,另外要容忍对手,就是保护对方的权利。”这表明我们应当A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改革开放和完善民主法治C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D坚持文化上实行“双百方针”48、经济学家卡尔波拉尼认为:20世纪前半期造成社会危机的根源在于市场自由化与全球化的构想。这种构想通过一条能有效分割经济活动与社会关系的无情的市场逻辑,使商业利益逐渐控制了社会。自由市场原则摧毁了彼此负责的社会关系最终使市场变成了强权国家的附属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经济全球化削弱了民族主义意识 B市场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C.经济全球化破坏了人类的公共价值观 D.自由市场原则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根源49、意大利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说:“(18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在漫不经心的观察者看来,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实际上它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这里的“大变动”主要指()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自由主义思潮兴起和发展 资产阶级控制生产和市场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法、德等国确立ABCD50、英国学者伊恩克拉克说:“冷战的最终作用是一体化而不是非一体化。虽然它造成东西方深刻的分裂,但是这种分裂潜在地为冷战后形成单一的全球体系作出了贡献。”下列史实能够证明这一论断的是()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经互会的形成ABCD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5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商人经营和贩运的商品主要是各地的土特产和一部分手工业品。农民的家庭生产多样化程度也在提高,特别是传统棉织技术普及后耕织结合的程度加强。自然经济得到新的生产技术的支持而更趋稳固。那些手工业专业地区的产品长途贩运并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销量并不大,在农村更没有销路。这就限制了商业资本对制造业投资的兴趣,阻碍了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转化。明清民间商人虽富有,但最能累积巨额财富的却是盐商、茶商、洋商、票号、铜商等特许商人,他们凭借着特权独占市场可以获得远比普通商人高的利润。清代广东的“十三行”行商靠垄断外贸,其商业利润也十分惊人,巨富者家产达二三千万。江南的一些丝商、盐商依靠与官府的关系敛财暴富。 论明清经济演进的内向化倾向材料二在维新人士和朝廷官员的这些建议下,清廷对于旧有洋务企业下旨明示:“亟应从速变计,招商承办,方不致有名无实”。对于新办工商事业,如在关于修建芦汉铁路的谕旨中表示:“各省富商如有能集资千万两以上者,著准其设立公司,实力兴筑。事归商办,一切赢绌,官不与闻。如有成效可观,必当加以奖励。”设立矿务铁路总局,颁布矿务铁路公共章程,旨在倡导和保护商办路矿事业,又设立商务局、农工商局等机构,以“查明各该处所出物产,设厂兴工,果使制造精良,自能销路畅旺,日起有功”为职责。到1903年,又成立商部,商部成立以后,“纲举目张,以保商为己任”。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清商业资本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历史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工商政策的新变化。(6分)52(1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它是由一群有影响力的商人所组成,英国皇家给予他们贸易专利特许,公司共有l25个持股人,资金总额72万英镑。这家公司更像是一个政府而不是一个公司。鼎盛时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拥有超过30万人的武装力量,这个数字是当时英国军队的两倍凭借国家权力,公司在各个殖民地发动了残酷的战争,争抢和占有当地的资源。公司和特权的结合达到了一个辉煌的顶点。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以来,现代意义上的公司逐渐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一批规模庞大的“巨型企业”。1870年,31岁的洛克菲勒把两座炼油厂和石油输出商行合并,创建了美孚石油公司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不靠天赐的运气活着,但我靠策划运气发达。从1872年2月17 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6家炼油厂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炼油集团。 材料三 世界财富“500强”跨国公司情况表国家(地区)年份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美国 167 157 159 153 175 欧盟 128 134 126 148 155 日本 1ll 119 135 141 112 中国 0 0 0 2 4 其它 47 48 41 14 10(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的时代背景。(6分)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东印度公司、美孚石油公司的不同点。(4分) (2)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代跨国公司的认识。(9分)53(12分)近代中国,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社会各阶层提出了各自的救国方案。材料方案一:孙中山的共和救国论 “余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故于政治之精神,执共和主义夫共和主义岂平手而可得,余以此一事而直有革命之责任者也。” 一一l897年孙中山与日本友人宫崎寅藏的谈话方案二:张謇的实业救国论 “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根本则在实业。若骛其花与果之灿烂甘美而忘其本,不知花与果将何附而何自生。” 一一张謇对于救国储金之感言 方案三:陈独秀的民主科学救国论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一一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评材料中关于近代中国救国论的观点。(12分)(要求:选择材料中的任意一种观点加以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河北冀州中学xx-xx年上学期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答案A卷:1-10 DACAB BBDDB 11-20 CDCCC DACCB 21-30 BCDCD DDCCC31-40 DCDBB CBDCB 41-50 BDCAC BBBADB卷:1-10 BDABC BCDCB 11-20 DACBC BABCD 21-30 BDDBD BACDB31-40ABDBB CDDBB 41-50 CDCBC DBADC51. (12分)(1)特点: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受到阻碍;商业资本依附于封建政权获取暴利。影响:巩固了自然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6分)(2)变化:从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到官商分离并由政府引导、保护私人工商业的经济活动;从抑商到从法律上确立了私人工商业经济活动的地位;政府保护、鼓励商业发展的职能逐渐制度化并付诸实践。(6分)52. (16分)(1)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重商主义思潮盛行。(6分) 前者集政治、军事和经济功能于一体,国家权力直接参与公司运营,带有殖民色彩; 后者属于私人企业,通过市场机制形成垄断组织。(4分)(2)跨国公司得到迅速发展;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各地区之间发展是不均衡的。(6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53(12分)示例一:孙中山的共和救国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时提出的一种救国方案,其爱国性是值得肯定的;借鉴了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顺应了世界民主共和的历史潮流,具有历史进步性;直接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开展,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在不改变中国半殖半封社会性质的大背景下,这种方案是行不通的。示例二:张謇提出的“实业救国论”,是民族资本家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提出的一种救国方案,其爱国性是值得肯定的;这种救国思想在民族资本家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抵制外来经济侵略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不改变中国半殖半封社会性质的大背景下,这种方案是行不通的。示例三:陈独秀提出“民主与科学救国”的思想,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中国革命道路的积极探索,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他们以此作为向封建主义进行斗争的武器,具有进步意义,应予充分肯定;陈独秀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是陈独秀所说的“民主”,照搬了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不改变中国半殖半封社会性质的大背景下,这种方案是行不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