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46298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4.“今上下之接,无子父之泽,而欲以行义禁下,则交必有郄(隔阂)矣。且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以下关于韩非子这一言论的评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抨击了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的主张B.君臣关系就像父子那样亲密无间C.不能仅靠情感和榜样来确立等级关系D.认为孔子主张的“仁”是虚假的靠不住的24.【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家韩非子的主张。他抨击的是主张“义”的儒家思想,A项错误;韩非子认为君臣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如果按照父子关系那样相处必然会产生隔阂,B项错误;韩非子并没有针对孔子的言论进行评价,D项与题干无关,排除。答案为C。【参考答案】C25.沈约撰宋书地理志曾感慨道:“地理参差,其详难举,实由名号骤易,境土屡分,或一郡一县,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有离合,千回百改,巧历不算,寻校推求,未易精悉。”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郡县制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B.北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C.对地方郡县的记载比较模糊D.北宋的地方行政区划变动比较频繁25.【解题思路】由题干材料“千回百改,巧历不算,寻校推求,未易精悉”可知,北宋时期地方志对郡县区划的记述比较模糊。这与当时的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动比较频繁密切相关,故D项正确。A、B两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是材料的表象并非本质。【参考答案】D26.雍正五年,废除南洋贸易的禁令,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乾隆二十九年弛禁生丝及丝织品出口(实只准出口少量粗丝)。国内商人可以东洋换铜的名义搭配少量绸缎出口。嘉庆年间又在透过行商卖给外国名义下取消茶叶出口禁令。材料实质上反映了清代在康乾以后 A.坚持闭关锁国政策B.海禁松弛仍有诸多限制C.官府垄断外贸D.正缓慢走向对外开放26.【解题思路】 A与材料表述有矛盾;材料主要反映了清朝在闭关锁国的政策下,对部分商品实行有限制的出口,B正确;C表述不准确;D与材料相悖。【参考答案】B27.1832年,一艘英国商船“阿美士德”号遍游中国沿海要地,6月20日,该船进入吴淞,甚至游弋于吴淞炮台周围,尽窥守军虚实。船上的一位传教士说:“如果我们是敌人,那么这里的军队的抵抗不会超过半小时。”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上海等地的鸦片走私比较猖獗 B.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蓄谋已久C.清政府没有放弃闭关锁国政策D.鸦片战争前夕的清军海防松弛27.【解题思路】1832年正处于鸦片战争前夕。由“甚至游弋于吴淞炮台周围”和“这里的军队的抵抗不会超过半小时”可知,清军对外国商船毫无警戒之心,体现了清政府的海防比较松弛,故D项正确。A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B项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清政府的海防松弛与闭关锁国政策没有直接联系,C项错误。【参考答案】D28.孙中山是近代坚定的民主革命家,但他同时又说:“纯用革命手段不能完全解决经济问题。” “夫今日立国于世界之上,犹乎人处于社会之中,相资为用,互助以成者也。”在这里,孙中山主要强调的是A.革命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手段B.民生问题解决要立足和谐互助C.国内各民族要平等、团结、互助D.以和平方式实现财富国有,国民共享28.【解题思路】A与孙中山的观点相矛盾,错误;C在材料中不能完整体现;D在材料中无法体现;综合理解材料,不能全用革命手段解决经济问题就是要用革命斗争之外的调和手段,同时“相资为用,互助以成者也”就是还要用互助手段,故答案为B。【参考答案】B29.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1927年国共分裂以后,毛泽东所采取的非正统做法,令他处在了与莫斯科和中共政治局对立的地位;然而他最终取得了共产党采用的所有策略中最大的成功。”毛泽东采取的“非正统做法”A.以土地革命为核心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B.建立了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C.实现了革命中心地区由南方向北方的转移 D.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才因形势变化而改变29.【解题思路】材料所说的毛泽东的“非正统做法”是指他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部队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核心是开展旨在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的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支人民军队是南昌起义时建立的;实现革命中心地区转移的是长征;毛泽东的“非正统做法”被共产国际和中央政治局否定,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遵义会议后才又回到毛泽东的“非正统做法”上来。【参考答案】A30.下图“滑稽魂”漫画,为民国初年画家周慕桥所绘。画中人物手拿一杆旱烟枪在楼梯口对着电灯泡,仿佛在说:“取个火吧。”漫画的内容反映出A.民国初年电灯已经在中国普遍使用B.当时的民众生活深受西方科学影响C.清末民初的广大民众生活贫困落后 D.民众接触西方文明时出现认知反差30.【解题思路】综合漫画和题干信息解题。从漫画人物对电灯“取火”,可见A项不符合当时情况;从漫画信息无法得出B项结论;仅从一幅漫画的滑稽内容,不能得出清末民初的广大民众生活贫困落后的整体评价,故A、B、C三项均排除。这位清末民初着装的男子,对着电灯借火,表明他对电灯的无知,故D项正确。【参考答案】D31.1959年5 月中旬,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陈云在写给毛泽东的信中提出:“说把生产数字定得少一点 (实际是可靠数字),会泄气,我看也不见得。正如少奇同志在政治局讲的,定高了,做不到,反而会泄气。”并得到毛泽东的同意。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 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大跃进”运动的错误B. 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C. 左倾思想已引起了党的高度关注D. 中共中央开始调整经济建设方针31.【解题思路】由“定高了,做不到,反而会泄气。”可知,陈云认为将生产数字降低不会使人泄气,反而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说明当时“大跃进”的左倾思想在党内引起了争论,由此推理可知C项正确。陈云的建议并不能说明党中央的集体认识,A项拔高了材料的主旨;生产指标的高低属于经济建设的速度问题,属于“大跃进”运动的范畴,B项不符合材料要求;D项出现于1960年,与题干时间不符。32.英国史学家梅因指出“(罗马法)仪式和允约本身有同样重要性,甚至比允约更为重要”。如果一个固定形式被遗漏或误用,法律行为便告失效。相反,如果所有程序和仪式均已正确进行完毕,即具有法律效力,至于法律行为是否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法律并不关注。这表明罗马法A.具有明显的习惯法痕迹 B.不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缺乏判决的客观性和公正性D.存在过分注重形式的缺陷【参考答案】C32.【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罗马法特点的理解,根据“甚至比允约更为重要”“固定形式被遗漏法律行为便告失效”等信息,可知其特点是注重形式,这有时会导致不能反映当事人真实意思,所以D项符合题意。讲究形式、程序并不是习惯法的痕迹,排除A项;B项材料没体现;C项表述过于绝对,均可排除。【参考答案】D33.“不应该得出结论,殖民扩张对于世界,甚至对于诸从属殖民地民族是十足的灾难。其历史作用在于将工业革命推进到其逻辑上必然的结局使工业资本主义能以世界性的规模起作用。这导致了对世界物力、人力资源的远为广泛、协调和有效的利用。”对材料中关于殖民扩张的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否定殖民扩张给殖民地带来灾难B.殖民扩张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C.殖民扩张是工业革命的巨大动力D.殖民扩张具有建设性和破坏性33.【解题思路】 材料认为殖民扩张不是十足的灾难,并没有否定灾难,故A项说法错误;B项符合材料信息;C、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参考答案】B34.李荣忠在吉他与流行音乐潮中指出:黑人是非常擅长歌舞的,在日落以后常聚集在康果广场上,拿着从非洲带来的皮鼓、五弦琴(即班卓琴),敲着、奏着、唱着,用故乡的音乐怀念失散了的亲人,用强烈、刺激性的音响发泄胸中的激愤,在狂欢中求得暂时的超脱。该种音乐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存在种族歧视现象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D.罪恶的黑奴贸易的推动34.【解题思路】由“拿着从非洲带来的皮鼓”和“用故乡的音乐怀念失散了的亲人,用强烈、刺激性的音响发泄胸中的激愤”可知,这里的黑人音乐表达的是对非洲故土的怀念,对美国黑人奴隶制的抨击。因此,黑奴贸易是出现该种风格音乐的根源,D项正确。其他三项从材料无法得出。【参考答案】D35.下图创作的背景是xx年伊拉克战争后伊拉克国内政治经济的混乱局面。从图中可以看出,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是A.冷战影响下的局部热战 B.伊拉克恐怖主义的泛滥C.多极化趋势形成过程中的动荡 D.美国插手别国事务使国际冲突加剧35.【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国际局势。从时间上来看,xx年冷战早已结束,排除A项;从画面内容来看,给伊拉克带来灾难的是象征美国的死神之手,C项与本题无关,而B项不是主要原因。【参考答案】D本卷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共160分。40.(2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西周商业被列为“九职”之一,目的是通四方之珍异,主要为统治阶级服务。市场上主要商品不外是奴隶、牛马、珍宝等。国家对市场有一套管理制度,规定体现贵族地位等级和权威力量的礼器和兵器不准入市;贵族买东西只能通过手下的管事和仆役人等去办,自己不能入市,以免有失身份。市设专职官吏“司市”来进行管理,下面有:分区管理、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维持秩序的“司虣”,稽查盗贼的“司稽”,验证“质剂”(契约)、并管理度量衡的“质人”,征收商税的“廛人”。周礼一书中对此有详尽的记载。这套做法一直为后世所仿行,影响久远。摘引自吴慧中国古代商业材料二 这航海法制定的时候,英、荷两国虽实际上没有战争,然两国间的仇恨,已达极点。这仇恨在制定这法律的长期议会统治时期已经开始,不久在克伦威尔王朝及查理二世王朝的荷兰战争中爆发了出来。所以,说这个有名法令的有几个条目是从民族仇恨出发的,也不是不可能的。航海法对国外贸易,即对因国外贸易而增加的财富,是不利的。一国对外国的通商关系,像个别商人对他所交易的人的关系一样,以贱买贵卖为有利。但是,在贸易完全自由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最可能有贱买的机会,因为贸易完全自由,鼓励一切国家,把它所需的物品,运到它那边来。由于国防比国富重要得多,所以,在英国各种通商条例中,航海法也许是最明智的一种。摘引自亚当斯密国富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王朝对市场管理的举措及意义。(11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制定航海法的背景条件,并说明亚当斯密的写作意图。(14分)40.【参考答案】(1)举措:对进入市场的人员和商品有严格的限定;设 “司市”等专职官吏进行管理。(3分)意义:促进交易规范化,增加了政府的收入;更好地满足统治阶级对奴隶、牛马和珍宝的需求;防止偷抢欺诈等状况的发生,维护了度量衡的公平、质量规格的统一,维护了市场秩序,维持物价的稳定;对后世影响久远。(8分)(2)背景条件: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卷入殖民争霸和贸易竞争;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英国积极进行殖民扩张;重商主义政策的推行;英国革命后,资产阶级开始掌权,资本主义经济和海军实力迅速发展;英荷两国在殖民、贸易等方面的“民族仇恨”。(10分) 写作意图:以史实说明重商主义不利于经济交流与发展,不利于国家之间的和平;希望通过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加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4分)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下面是某学者撰写“辛亥革命讲义”内容的目录摘编。第六章思想战线上的斗争第七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清起义和群众自发斗争第八章晚清的立宪运动第九章保路风潮第十章黄花岗起义第十一章全国规模的革命高潮第十二章“南北和谈”和南京临时政府第十三章辛亥革命的失败第十四章余波为挽救共和国而斗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41.【参考答案】建议:将第十章“黄花岗起义”改为“武昌首义”理由:黄花岗起义就是1911年4月27日,黄兴发动的广州起义这次起义虽然影响巨大,但以失败而告终,且出现在保路运动之前。从第十一、十二章标题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已进入高潮这是武昌起义之后革命形势发展的结果。因此,改为“武昌首义”从时间、内容上与前后两章相衔接。(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