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学情检测试题(五四制).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45378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学情检测试题(五四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学情检测试题(五四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学情检测试题(五四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学情检测试题(五四制) 1. 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表述题)两部分。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一、(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纤(qin)夫 哈(h)达 泥浆(jing) 返璞(b)归真 B. 沮丧(sng) 血(xu)液 倾吐(p) 绵亘(gn)蜿蜒 C晕(yn)船 胆颤(zhn) 气氛(fn) 瓜秧拖蔓(wn) D. 肆虐(n) 慷慨(ki) 藐(mio)视 怅(chng)望灰天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伫立 崛起 陡峭 辨认 B追溯 烦躁 竣工 荒唐 C沧桑 睿智 治理 筹划 D寒喧 滥用 魁悟 张皇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匆忙地赶路。) B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整天的遗恨。) C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自己做了事,自己敢作敢当。) D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滋润我们的心田,养育我们的子子孙孙。(增添水分,使不干枯。)4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B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C下岗后,她开了一个小饭馆,整日兢兢业业,惨淡经营,收入还不错。 D我上小学五年级那年,学校不远处的书摊是我放学后流连忘返的地方。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能胡编乱造。 B两年前,来到宝石岛上,建立起这个新的阵地。 C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 D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风貌,可谓两全其美。6下列各句子与原文表述不一致的一项是 A轻诺必寡信。(老子) B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 C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圆情。(李白) D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7下列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A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B电话里传来了我熟悉的声音,我说,“苏珊!你能告诉我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 吗?” C走进张家界的索溪峪,脑子里只剩下了一个字:野。 D我推推坐在身旁的的小高,笑着说:“你那个纸箱的秘密,现在该公开了。”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B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表达方式有抒情和描写) C怀念母亲的作者是季羡林,本文主要抒发了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D穷人的作者是德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二、(10分,每小题2分) 阅读怀念母亲中节选的文字,完成913题。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A】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B】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为了说明当时的感情,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摘抄几段: 1935年11月16日: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里,引用了这几段。实际上,类似的地方还有很多,从这几段中也可见一斑了。一想到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我就心潮腾涌,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几个月以后,我写了一篇散文,题目叫寻梦。开头一段是: 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下面描绘在梦里见到母亲的情景。最后一段是: 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我在国内的时候,只怀念,也只有可能怀念一个母亲。到国外以后,在我的怀念中增添了祖国母亲。这种怀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时候异常强烈。以后也没有断过。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我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9文中【A】【B】两处应填的分别是 A依然 于是 B依旧 因此 C仍然 从此 D依旧 从此10文中没有表现出作者对生身母亲情感的一项是 A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B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C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 D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11对文中第三段画线句子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频来入梦”,频,屡次,连续几次,意思是生身母亲经常到梦中来。 B“这个母亲”指的是我的生身母亲。 C句子中虽然有一个“也”字看似很巧妙地将祖国与母亲联系起来,实际在作者心目中两者的地位不是重要的。 D作者远离祖国母亲,身居异国他乡,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12对文中第四段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中的“凄凉”与“甜蜜”相互矛盾,难以表达。 B作者通过比较的方式,将自己对祖国母亲的怀念表达得非常充分。 C作者身在异国小城,感到自己与母亲、祖国的距离远了,心中有忧愁、思念。 D虽在异国,但能回忆起故国生活及故国的亲朋好友,心中多了一丝安慰、一点甜蜜。1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同样的敬意和爱慕。 B作者只借助日记,描述了漫长的留学生涯,这是文章的重点所在。 C作者开门见山,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同时引出下文对两位母亲的描述。 D文章结尾呼应开头,说明为什么会有对两位母亲不变的情怀,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三、(8分,每小题2分) 阅读穷人中节选的文字,完成1417题。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在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渔夫说着,把网拖进屋里,坐在炉子旁边。 “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14“在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对句中“温暖而舒适”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温暖而舒适”用得非常准确。小屋跟外面相比是温暖而舒适的。 B渔夫随时都可能有生命的危险,而桑娜坐在家里,孩子们都安静地睡着。因此,跟外面比,家里相对来说是温暖而舒适的。 C文章表面上写渔家“温暖而舒适”,实际上是反映渔家生活的艰难和贫穷。 D“温暖”和“舒适”用在这里不够准确。外面寒风呼啸,渔家的小屋里只有一个没有熄的炉子,不可能是温暖舒适的。15节选文字对渔夫的描写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对渔夫进行了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 B对渔夫进行了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C对渔夫进行了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D对渔夫进行了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16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对句中省略号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B表示说话声音延长。 C表示语意的跳跃。 D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17“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中对“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忍受艰苦的生活。B“熬”字反映出渔夫明知困难大,也宁愿自己多受苦。但体现不了渔夫的坚强精神。 C他为了抚养邻居家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劳动。 D说明渔夫同桑娜一样有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四、(8分,每小题2分) 阅读只有一个地球中的文字,完成1821题。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的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A】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B】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邀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18文中【A】【B】两处应填的分别是 A因为 所以 B由于 因此 C如果 从此 D因为 不但19具体描写地球美丽壮观的句子是 A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B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C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D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20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群星璀璨的字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打比方) B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列数字) C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作诠释) D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举例子)21.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中对“至少”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 B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精确和严谨。 C这个词进一步说明了距离的遥远。 D这个词说明了“40万亿公里”是目前可以确定的最小的范围,也告诉我们这个范围以外的情况,科学家能确定。五、(8分,每小题2分) 阅读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中的文字,完成2225题。 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还有那浓密丛林中的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青草、绿叶、花朵是我们的姐妹,麋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树汁流经树干,就像血液流经我们的血管一样。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个倒影,反映了我们的经历和记忆;那潺潺的流水声,回荡着我们祖辈的亲切呼唤。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滋润我们的心田,养育我们的子子孙孙。河水运载我们的木舟,木舟在永流不息的河水上穿行,木舟上满载着我们的希望。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印第安人喜爱雨后清风的气息,喜爱它拂过水面的声音。喜爱风中飘来的松脂的幽香。空气对我们来说也是宝贵的,因为一切生命都需要它。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同样,空气也会给我们的子孙和所有的生物以生命。你们要照管好它,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经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没有了动物,人类会怎样?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也会灭亡。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 告诉你们的孩子,他们脚下的土地是祖先的遗灰,土地存留着我们亲人的生命。像我们教导自己的孩子那样,告诉你们的孩子,大地是我们的母亲。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你们要像我们一样热爱它,照管它。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我们深知: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22“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是指 A印第安人认为这片土地是神赐予的。 B印第安人认为这片土地养育了他们。 C印第安人认为这片土地资源丰富。 D印第安人认为这片土地是他们祖先留下来的。23印第安人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土地!在这篇文章中,有一句话,最能体现他们与土地的关系,是哪句话? A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B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C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D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24“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句话不应读出 A深深的无奈。 B万分的不舍。 C不放心的叮嘱。 D压抑的愤怒。25对这篇文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使用拟人、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 B文章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神圣的土地的眷恋之情。 C这篇文章属于总分的说明结构,先总后分。D是一篇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情感充沛。第卷 表述题(共70分)六、(28分) (一)阅读詹天佑中节选的文字,完成2629题。(14分)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轰动,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各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多了。26詹天佑的爱国精神着重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答: _27詹天佑修筑铁路过程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克服的?(4分) 答:_28“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各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这句话中“无论如何”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答:_29那些嘲笑我们的帝国主义者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会怎样?请展开合理的想象,描述一下他们的表情及语言。(3分)答: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033题。(14分)阳光的香味林清玄 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 那时是春末了,一期稻谷刚刚收成,春日阳光如雨线倾盆地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楝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涨破土地。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里非常幸福的感觉。 农夫和我坐在稻场旁边。稻子已经铺平张开在场上。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场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我在农夫家作客,刚刚是我们一起把谷包的稻子倒出来,用犁耙推平的也不是推平,是推成小小山脉一般,一条棱线接着一条棱线,这样可以让山脉两边的稻谷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似乎几千年就是这样晒谷子。因为等到阳光晒过,八爪耙把棱线推进原来的谷底,则稻谷翻身,原来埋在里面的谷子全部翻到向阳的一面来这样晒谷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简直是一种阴阳的哲学了。 农夫用斗笠扇着脸上的汗珠,转过脸来对我说:“你深呼吸看看。”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他说:“你吸到什么没有?” “我吸到的是稻子的气味,有一点香。”我说。 他开颜地笑了,说:“这不是稻子的气味,是阳光的香味。” 阳光的香味?我不解地望着他。 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埕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得嗅,那时稻子成熟的香气整个扑进我胸腔,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是没有香味了。这个实验让我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只有晒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稻谷晒太阳时发现的,那时他还是大学学生,暑假偶尔帮忙农作,想象着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自从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竟使他下决心要留在家乡。我们坐在稻场边,漫无边际地谈起阳光的香味来,然后我几乎闻到了幼时刚晒干的衣服上的味道,新晒的棉被、新晒的书画,阳光的香气就那样淡淡地从童年流泄出来。自从有了烘干机,那种衣香就消失在记忆里,从未想过竟是阳光的关系。 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 我说:“那夜来香和昙花的香又作何解呢?” 他笑得更得意了:“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 我便那样坐在稻场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30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3分) 答:_31文中画线的句子说:“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里非常幸福的感觉。”作者为什么说“想着成长的声音,就是人间幸福的感觉”?(4分) 答:_32文章第段分别写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4分) 答:_33文末写道:“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 你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吗,给你的启示是什么?(3分) 答:_七、(2分)34请将下面一句话,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田字格内。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八、作文(40分)35自然界的山川草木使我们流连忘返;文学作品中的精彩世界令我们心驰神往。家乡的风土人情,丰富的人文内涵值得感悟;课余的琴棋书画,无穷的生活乐趣值得回味。探究,给我们带来发现的惊喜;合作,使我们得到收获的愉悦花季如诗,生活如画诗情画意,令人陶醉。 请以“_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写出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果需要,请用“”代替。【试题答案】一、1. D2. D3. B4. C5. D6. C7. B8. D二、9. C10. D11. D12. A13. B三、14. C15. B16. D17. B四、18. D19. A20. C21. D五、22. B23. C24. D25. C【评分】每小题2分,共50分。第II卷表述题(共70分)六、(28分)(一)(14分) 26. 【答案】为维护祖国尊严勇敢受命;克服困难勘测线路;创造性地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评分: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7. 答案:勘测线路:天气恶劣环境恶劣。坚持野外工作。开凿隧道: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八达岭:隧道长;中部凿井法。青龙桥铁路:坡度大,设计“人”字形线路。评分:4分,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28. 答案:不能删。因为“无论如何”充分表现了外国人瞧不起中国人,将外国人的一种夜郎自大地蔑视中国人的神情活灵活现地勾画出来,如果去掉这个词或用其他词语替代,整句话意就会逊色了。评分:3分,意思对即可。 29. 答案:抓住“目瞪口呆,哑口无言”即可。评分:3分,意思对即可。(二)(14分) 30. 答案:文章叙写了“我”在与农夫一起晒稻谷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天赋之香,表达了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保护自然的深刻立意。评分:3分,意思对即可。 31. 答案:想象中“成长的声音”会让人感觉到是一种生命力,生机勃发;“想着成长的声音”比“听着”更有想象力,这是一种更高品位欣赏大自然的手段,自然是人间非常幸福的感觉。评分:4分,意思对即可。 32. 答案:农夫劳作时偶然发现阳光的香味。农夫下决心要留在农村。我幼时感受阳光香味。作用:丰富了文章内容,表现了劳动创造智慧,亲近自然,远离尘嚣,向往自然的思想感情。评分:4分,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33. 答案:抓住现代人正逐渐远离自然即可。启示:要与生活紧密相联,不要远离生活环境;对事物不要麻木,要学会欣赏,提高欣赏品味。评分:3分,意思对即可。七、(2分) 34. (评分)书写不完整、写错字不得分。书写正确、工整、结构匀称、笔画流畅的2分;书写正确、比较工整、结构比较匀称、笔画流畅得1分八、作文(40分) 35. 评分项目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内容20分2016分1511分106分5分以下表达15分1512分129分86分4分以下文面5分5分4分3分2分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