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41891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2做第卷选择题时,请按照涂卡要求涂黑相应位置,交卷交机读卡。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山西省简称晋,山东省简称鲁,历史文化渊源应追溯到 A大禹治水 B商代制度 C西周分封 D春秋诸侯争霸2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 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习俗3下面是某学校高一年级同学对分封制、宗法制的认识,请你对此判断正误:甲同学认为分封制是把包括镐京、洛邑在内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乙同学认为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一现象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了分封制的瓦解 丙同学认为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丁同学认为在周王室中周王正妻所生之子一定能够成为大宗 A正确错误 B正确错误C正确错误 D正确错误4王国维先生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到:“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下面与“宗法”无关的是 A“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 B“太子死,有母弟则立之,无则长立。” C “为之君,为之大宗也。”D“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 5“簋”是中国古代一种非常重要的食具,在祭祀和宴飨时,“簋”以偶数组合,它与奇数组合的“鼎”配合使用,天子用九鼎八簋。据此判断“每食四簋”的规制属于 A天子 B诸侯 C卿大夫 D士6左传记载,西周初年,周王责令鲁国国君赴镐京贡献鲁国特产;春秋初年,周桓王、周顷王曾先后派人去鲁国求丧葬费、“告饥”、“求车”。这一转变突出体现了 A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B周王室衰微 C鲁国国君服从周王的调遣 D鲁国是当时实力最强的诸侯国7Atisas of World History一书中写道:“The old feudal(封建的)system of government was abolished and a system of prefects(官员)was introduced by Qin Shi Huangdi(秦始皇)。”这里的“feudal system”指的是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制8“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该文表明班固认为秦统一的意义是 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 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C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使人民从事生产有了安定的环境9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A皇帝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0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汉朝政府的统治经过大约100年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统治权从正规的政府高级机关转移到一个私人性质的尚书手中。”这说明 A汉朝政府走向私人化 B汉武帝废除丞相职权 C尚书拥有最高决策权 D汉朝君主专制的强化11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A郡县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12剑桥中国史中关于西汉的地方组织写道“随着一个单一帝国政体的重建,高帝设法调和这两种完全对立的制度,以便满足那些有功于他的人。这样,秦的模式就用于中国中部,但是其他地方则以另一种安排为主。”这种安排导致了 A宗法制得到发展 B郡县制出现C郡国并行 D分封制日臻完善1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对材料的理解不准确的 A汉初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分封同姓宗室建立诸侯国 B西汉前期郡国参半,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 C“七国之乱”反证了郡县制的合理性 D汉景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14李世民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但他通过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害弟,夺取了皇位,所以常常被人所非议。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他违反了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C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D封建社会中的礼乐制度15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16武则天当政时期部分年份的中举者出身表(单位:人) (据王定保:唐摭言)基于当时“能进入国子学的几乎都是勋贵和高级公卿子弟”的情况,上面表格意味着 A武则天政府依靠门第选官B唐朝中央政府高度集权 C科举考试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失去了选拔人才的功能 D扩大统治基础需要制度设计的进一步合理化17隋唐以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他们“老死于文场而无所恨”,由此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B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C削弱了显贵的特权 D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18629年唐太宗下了一道对地方官吏进行考核的诏令,这道诏令的出台或执行不可能经过 A尚书省、中书省 B尚书省、吏部C礼部、户部 D门下省、尚书省19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这主要反映当时统治者A渴望收复幽云地区B以崇武抑文为国策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D以轻武重文为国策20朱子语类中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这段话主要说明宋初加强中央集权 A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 B导致了国家财政危机 C过分削弱了地方权力 D造成了边疆地区危机21史载“悉有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这反映出 A明朝内阁大臣实际上承担宰相的职责B议政王大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C清初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D军机大臣掌握中央决策权力22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人答“金榜题名”。有人说“功成名就者快活”。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万钢说“畏法度者快活”时,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23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大宗正院,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改称宗人府,负责管理皇室宗族的谱牒、爵禄、赏罚、祭祀等项事务。它应该隶属于 A宣政院 B礼部 C枢密院 D户部24观察下图:两汉时官员上朝可以坐着奏事,到宋朝时官员须站着奏事,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说明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皇权不断加强C封建等级制度不断强化D古代礼仪不断发展完善25学完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有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B唐朝藩镇割据的成因浅析C略议元朝行省制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26如果一个艺术家要在欧洲举办一场“法律蜡像”展览,当他要表达“成文法”这个主旨时,他的灵感应该取材于 A十二块青铜板 B皇帝哈德良画像C罗马大竞技场 D民法大全抄本27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说:“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雅典没有不参政的男人 B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的利益 C雅典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D雅典民主政治是大多数人的民主28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此时的雅典 A所有的雅典居民都能跻身统治阶层 B陪审法庭是最高的司法与监察机关 C五百人议事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商定城邦重大事务 D妇女和外邦人经过斗争获得了公民权29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B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 C波斯的政治制度受到希腊影响 D古希腊民主很不健全30公元前5世纪前后,中国和希腊都经历了一次文化大爆发时期。与中国相比,古希腊文化繁荣的独特原因是 A经济发展较快 B邦国众多 C民主政治发达 D学者辈出31十二铜表法使得平民利益得到了保护,依据是 A内容广泛,条文清晰 B这部法典使得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 C它是在平民和贵族斗争中产生的 D这部法典是由平民单独制定的32雅典人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年前456年)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有“悲剧之父”、“有强烈倾向的诗人”的美誉。如果他在晚年时期陷入到了财产纠纷之中,他应该求助于 A公民大会 B公民陪审法庭C四百人议事会 D五百人议事会33罗马法第一条规定:“假如法院需要你到场时,你有义务要去,假如你不去,传唤你的人有义务在两名证人的协助下强迫你去;假如你犹豫或企图逃走,传唤者有权将你抓去。假如被告因年老或生病无法移动,传唤者有义务为他准备交通工具。假如原告及被告已到场,诉讼必须在日落前完结。”材料说明A罗马法是人类第一部成文法典 B罗马法的规定详细琐碎、不实用C罗马法是比较完备系统的法律 D罗马法主张轻罪重罚,显示法律尊严34古罗马大将凯撒进军到埃及后,与埃及女王克丽奥佩特拉一见钟情,并有了一个私生子,取名托勒密凯撒。凯撒归国执政后,克丽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凯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按照罗马公民法,法官会判决 A克丽奥佩特拉享有罗马籍B托勒密凯撒享有罗马籍 C克丽奥佩特拉和托勒密凯撒都享有罗马籍D克丽奥佩特拉和托勒密凯撒都不享有罗马籍35下列未受到罗马法影响的是A雅典的民主政治 B美国独立宣言C法国人权宣言 D英国权利法案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共2小题,其中第36题18分,第37题12分。共30分。36(18分)阅读下列中国不同时期关于中央政权的论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的话说:“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及或到)以治天下也。”贞观政要政体记载唐太宗对此的看法是:“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不亡何待!” 材料二: 黄佐南雍志引明太祖语:“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于是,(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材料三: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1)依据材料一,指出汉唐统治者是如何看待丞相一职的?(2分)材料二反映明太祖又是如何看待丞相一职的? (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在君权和相权的关系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6分)从唐代中央政治特点看,各机构间虽有分权和制约关系,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制度,请说明主要理由。(2分)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二、三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变化? (4分)上述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什么趋势? (2分)3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官吏的任用与选拔,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国家机器是否能够正常运转,它历经三代,至于隋唐,几经变化才臻于完善。 材料一 夏、商、周三代,尤其是西周,“奴隶主贵族按血缘关系的远近分封自己的亲属,由嫡长子继承,世代相传,不能任意任免,故称世卿世禄。与宗法制度相联系,宗法制度确定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从王位到诸侯、卿、大夫,都必须由嫡长子世袭继承。”(简明政治学词典)“世卿者,父死子继也。”“世禄,世食官邑。” 材料二 商鞅变法,在秦国实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史记商君列传)这种制度一直沿用到汉初。(中国文化史三百题) 材料三 到汉武帝时,才明确形成选官制度。当时主要实行“察举”和“征辟”。所谓“察举,是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吏,将经过考察的优秀人才向朝廷推荐,经过朝廷考核后,授予不同的官职。所谓“征辟”,是朝廷和地方高级官吏选拔任用属员的一种制度。高级官吏把有声望、有才干的人推荐给朝廷,由朝廷任为官的称为“征”,由地方高级官吏将人才聘为自己幕僚属官的称为“辟”。(中国文化史三百题) 材料四 “延康元年(220年)吏部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通典卷十四,选举二)此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 材料五“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取士”“命诸州岁贡二人”。“炀帝时设进士科,又制百官不得计考增级,其功德、行能有昭然者,乃擢之。”(通典卷十四,选举二)此制一直沿用至清末。(1)结合材料分别指出三代、秦国、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及其以后实行的用官、选官制度。(5分)(2)汉初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有何局限性?(2分)座号(3)隋唐实行的选官制度有何进步意义?(分)郑州四中xx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历史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答案CCCACBADDDBCDCADDC题号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DCABBBDACBBCBBCDA36(1)汉唐:认为丞相可以帮皇帝巩固统治、减少决策失误。(2分) 明:认为丞相专权会危及君主统治,应废丞相。(2分) (2)措施: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唐太宗:规定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和监督; 宋太祖:设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使分割相权。(6分) 理由:三省分权和制约,实际上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2分) (3)新变化:材料二:废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分)。材料三:雍正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分) 趋势:相权不断被削弱直到丞相被废除,君主专制不断加强。(2分)37.(1)三代:世卿世禄制。 秦国:军功授爵制。 汉代: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科举制。(5分)(2)不利于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2分)(3)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打破世家大族对官吏选拔的垄断,扩大官吏来源,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将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这一制度为以后历朝所沿用,影响深远。(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