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07 诗三首(练)(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41794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07 诗三首(练)(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07 诗三首(练)(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07 诗三首(练)(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07 诗三首(练)(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2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随着汉乐府的流行,文人开始仿作五言诗,到汉末便呈现五言诗大兴的局面。 。这些诗语言浅近自然,诗境清远平和。后人把它们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如刘勰誉之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明诗),钟嵘称其“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诗品)。古诗十九首主要表现了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思,士人宦游失意之感。这是中国诗歌史上民歌影响文人创作的一件值得彰明显著的大事。有的作品还流露出感叹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汉末的许多五言诗,因为作者姓名不可考,自晋代以后就被称为“古诗”。其中有十九首被南朝梁萧统编入文选,代表了当时五言诗创作的最高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在东汉后期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环境下知识分子的心态。A B C D【答案】C【解析】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离骚是战国时代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晚年的作品,是楚辞的代表作。B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C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抒情诗,它与木兰诗齐名,合称为“乐府双璧”。D归园田居共有五首,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叙事诗。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3下列古代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的内容以风、雅、颂来划分,而赋、比、兴指诗经的艺术手法,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B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由西汉刘向编辑,是我国最早的文人诗集。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C王羲之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为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兰亭集序的书法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D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的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是五言诗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号称“五言之冠冕”。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涉江采芙蓉通过写“采芙蓉”送给所思之人来抒发思念之情和内心的痛苦与惆怅。起首“涉江采荚蓉”一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花草娇嫩美丽,以之赠亲朋,可传达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祝福等感情。B古诗十九首是西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它反映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主要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相思之情,抒发了诗人对于命运、人生的看法。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C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他的诗歌内容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汉末的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和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D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末期杰出的田园诗人,其作品的特点是简洁自然,质朴平实,清新含蓄,韵味隽永。归园田居写的是他摆脱污浊的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答案】B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注】弃捐:抛弃,抛开。5“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5分)【答案】这两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2分)。胡马在北风中嘶鸣,越鸟在朝南的枝头上筑巢。凡物都有眷恋乡土的本性,可是远游的人啊,你还不归来啊!表面上喻远行君子,说明物尚有情,人岂无思的道理,实则暗喻思妇对远行君子深婉的恋情和热烈的相思。(3分)【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6请结合诗中语句简析本诗抒发了主人公哪些情感。(8分)【答案】初叙离别之苦路远会难,以及别后日渐消瘦,衣带宽松,表达思妇相思之苦。以胡马、越鸟眷恋故土起兴,进而想象他乡游子心灵蒙蔽不想回归,流露出女主人公因思念而产生对游子的猜测、怀疑。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暗喻女主人公因相思而产生对青春流逝、红颜衰老之感慨。最后以期待和宽慰结束。坐愁相思无益,与其憔悴自弃,不如努力加餐,保重身体,留得青春容光,以待来日相会。(每点2分 )【解析】试题分析:“与君生别离”,这是思妇“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回忆,更是相思之情再也压抑不住发出的直白的呼喊。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思妇说:自别后,我容颜憔悴,首如飞蓬,自别后,我日渐消瘦,衣带宽松,游子啊,你还不归来啊!正是这种心灵上无声的呼唤,才越过千百年,赢得了人们的旷世同情和深深的惋叹。猜测、怀疑,当然毫无结果;极度相思,只能使形容枯槁。这就是“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老”,并非实指年龄,而指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心情,是说心身憔悴,有似衰老而已。“晚”,指行人未归,岁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谢,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红颜老的迟暮之感。坐愁相思了无益,与其憔悴自弃,不如努力加餐,保重身体,留得青春容光,以待来日相会。故诗最后说:“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至此,诗人以期待和聊以自慰的口吻,结束了她相思离乱的歌唱。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7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分析它的作用。(4分)【答案】本句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1分),先写了“呦呦叫着的群鹿自在地穿梭于原野吃着艾蒿”这一自然景象引出自己对嘉宾的礼遇(2分),表达了自己对贤才的渴望(1分)。【解析】试题分析:“兴”的手法是指“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意思是在空旷的原野上,一群糜鹿悠闲地吃着野草,不时发出呦呦的鸣声。这里是用这一自然现象引出自己对嘉宾的礼遇,表达了自己对贤才的渴望。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8诗的结尾用了“周公吐哺”的典故,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答案】作者以“周公”自比,用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2分),表达了作者宽广的政治胸怀,永不满足的求贤之心(2分)。【解析】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美文赏析重峦叠嶂间的田园余秋雨现在有不少历史学家把陶渊明也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他出生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别。他对三国群雄争斗权谋的无果和无聊看得很透,这一点与魏晋名士是基本一致的。但如果把他与魏晋名士细加对比,我们发觉他可能会觉得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的做作,这就与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他可能还会觉得,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都邑贵族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于互相依赖,过于在乎他人的视线,而真正彻底的放达应该进一步回归自然个体,回归僻静的田园。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非常重要的三段跳跃:从漫长的古代史到三国群雄,中国的文化人格基本上是与军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可分的;魏晋名士用极端的方式把它解救出来,让它回归个体,悲壮而奇丽地当众燃烧;陶渊明则更进一步,不要悲壮,不要奇丽,更不要当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的视线之外过自己的生活。安静,是一种哲学。在陶渊明看来,魏晋名士的独立如果达不到安静,也就无法长时间保持,要么悽悽然当众而死,要么惶惶然重返仕途。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立誓找回自我,并确实作出了奋斗的人物,但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安排合适的去处,因此,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陶渊明说了,这个合适的去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在陶渊明之前,屈原和司马迁也得到过被迫的安静,但他们的全部心态已与朝廷兴衰割舍不开,因此即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些不安静的所在。陶渊明正好相反,虽然在三四十岁之间也外出断断续续做点小官,但所见所闻使他越来越殷切地惦念着田园。回去吧,再不回去,田园荒芜了。他天天自催。照理,这样一个陶渊明,应该更使民众感到陌生。尽管他的言词非常通俗,绝无魏晋名士的艰涩,但民众的接受从来不在乎通俗,而在乎轰动,而陶渊明恰恰拒绝轰动。民众还在乎故事,而陶渊明又恰恰没有故事。因此,陶渊明理所当然地处于民众的关注之外。同时,也处于文坛的关注之外,因为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学不了他的安静,他们不敢正眼看他。他们的很多诗文其实已经受了他的影响,却还是很少提他。到了唐代,陶渊明还是没有产生应有的反响。好评有一些,比较零碎。直到宋代,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苏东坡是热闹中人,由他来激赞一种远年的安静,容易让人信任。细细一读,果然是好。于是,陶渊明成了热门。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民众心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