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必修2).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41393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必修2)一、(18 分,每小题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青荇(xng) 百舸(g) 鼎铛(dng) 亵渎(xi d)B蜷伏(jun) 寥廓(ku) 罗绮(y) 暴戾(l)C骊山(l) 后裔(y) 参商(shn) 舳舻(zh l)D愀然(qio) 枕藉(j) 刑笞(ch) 呱呱而泣(g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眼花瞭乱 沧海一栗 万籁有声 横槊赋诗B意气相投 偃仰啸歌 如丧考妣 融洽无间C食不裹腹 扃牖而居 不绝如镂 旌旗敝空D奴颜婢膝 流金砾石 酾酒临江 功亏一匮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C周工程师召集各车间主任开会,讨论如何完成本月生产任务的问题。D基础知识究竟扎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医院的竞争说到底要靠人才,要靠诚信服务。所以不如把钱花在刀刃上,下大力气培养人才。B每个人只要有真本事,就不怕丢饭碗,丢了旧的,还能找到新的,说不定更好。C我满以为他俩是明白人,谁知竟是两个糊涂虫,一点也不懂事理。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自从他因为贪迷网吧,成绩下滑被老师严厉批评后,这段时间,再也不敢进网吧了。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作用。B这是一个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C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需要对语言进行长期的实践和积累。D不管天气极端恶劣,但他们还是一起如约而至。6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一排留宿的小店,没有名号,只有标记。 。 地方宽敞的摆着茶桌 地方狭小的只有炕几 前墙正对着万丈深渊 后墙紧贴着峥嵘的山丘 有的是一条金牛 有的门口挂着一只爪篱 有的是一根棒槌 有的窗口放着一对鹦鹉A B C D 二、(12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 一10 题。在蛾子的世界里,有一种蛾子名叫“帝王蛾”。 以“帝王”来命名一只蛾子,你也许会说,这未免太夸张了吧?不错,如果它仅仅是以其长达几十厘米的双翅赢得了这样的名号,那的确是有夸张之嫌。但是,当你知道了它是怎样冲破命运的苛刻设定,艰难地走出恒久的死寂,从而拥有飞翔的快乐时,你就一定会觉得那一顶“帝王”的冠冕真的是非它莫属。 帝王蛾的幼虫时期是在一个洞口极狭小的茧中度过的。当它的生命要发生质的飞跃时,这天定的狭小通道对它来说无疑成了鬼门关。那娇嫩的身躯必须拼尽全力才可以破茧而出。太多太多的幼虫在往外冲杀的时候力竭身亡,不幸成了“飞翔”这个词的悲壮祭品。有人怀了悲悯恻隐之心,企图将那幼虫的生命通道修得宽阔一些。他们拿来剪刀,把茧子的洞口剪大。这样一来,茧中的幼虫不必费多大的力气,轻易就从那个牢笼里钻了出来。但是,所有因得到救助而见到天日的蛾子都不是真正的帝王蛾它们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只能拖着丧失了飞翔功能的累赘的双翅在地上笨拙地爬行!原来,那“鬼门关”般的狭小茧洞恰是帮助帝王蛾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所在,穿越的时刻,通过用力积压,血液才能顺利送到蛾翼的组织中去;唯有两翼充血,帝王蛾才能振翅飞翔。人为地将茧洞剪大,蛾子的翼翅就失去充血的机会,生出来的帝王蛾便永远与飞翔绝缘。没有谁能施舍给帝王蛾一双奋飞的翅膀。我们不可能成为统辖他人的帝王,但是我们可以做自己的帝王!不惧怕独身越狭长墨黑的隧道,不指望一双怜悯的手送来廉价的资助,将血肉之躯铸成一支英勇无畏的箭镞,带着呼啸的风声,携着永不坠落的梦想,拼尽全力去穿透命运设置的重重险阻,义无反顾地射向那寥廓美丽的长天。7下面关于“帝王蛾”名称来源因素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帝王蛾”是因其双翅长达几十厘米而获此美名的。B“帝王蛾”是因其冲破命运的苛刻设定而获此美名的。C“帝王蛾”是因其艰难地走出恒久的死寂,从而拥有了飞翔的快乐而获此美名的。D“帝王蛾”美名的由来,一是因其双翅长达几十厘米,二是因其勇敢冲破命运的苛刻设定,并冲破死亡的封锁,从而拥有了快乐的飞翔而获得的。8下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帝王蛾的幼虫生活在一个洞口极狭小的茧中。B当帝王蛾的幼虫将要成为成虫时,这狭小的通道就会使它丧失生命。C成了“飞翔”这个词的悲壮祭品是说很多的幼虫在通过那个狭小通道时,因力竭而身亡。D有人怀了恻隐之心,将幼虫的生命通道修得宽阔一些,结果却适得其反。9以下判断符合文意的正确的一项是A经人加宽的幼虫的生命通道,有利于其幼虫的生命转化。B经人工修剪的生命通道出世的蛾子,都不是帝王蛾了。C经人工修剪的生命通道出世的蛾子,短时间内很难飞翔。D帝王蛾的幼虫只有自己通过那狭小的生命通道,才能够自由飞翔。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有关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帝王蛾幼虫只有在穿越狭长通道时,才能使血液挤压到蛾翼的组织中去。B只有两翼充血,才能使帝王蛾振翅飞翔。C文章最后两段意在提醒人们不要去帮助帝王蛾。D“但是我们可以做自己的帝王”意在提示人们,只有靠个人的努力奋斗,才会获得成功。三、(12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一14 题。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11对下列词语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 南亩:泛指农田九土:即九州,指全国呕哑:难听的音乐独夫:孤单的人 骄固:骄奢顽固楚人:指刘邦 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A B C D12对下列两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A句的两个“之”相同,句的两个“而”不同。B句的两个“之”不同,句的两个“而”也不同。C句的两个“之”相同,句的两个“而”也相同。D句的两个“之”不同,句的两个“而”相同。13对第二段中加“ ”的句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人,文中指秦皇。不暇自哀,指没有空余的时间哀痛自己。B不鉴之,即不之鉴,不以为鉴;鉴,“作为教训”的意思。C句中的三个“之”都是指代前文中秦王的骄奢淫逸。D句中第一、二、四个“后人”同义,指秦以后的统治者,可以理解为主要是指唐朝统治者;第三个“后人”指更后的统治者。1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D在第二段中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第二部分(共108 分)四、(18 分)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译文: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译文: 。(3)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译文: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注:故园:指长安,诗人曾住于此龙钟:湿漉漉,泪水很多的样子(1)根据诗句,能推断出诗人是在向什么方向行进的途中遇到入京使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 分)(1)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 。(3)如怨如慕, , ,不绝如缕。五(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 一21 题。 老 家 孙犁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最近几天,又接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请假不准,总是难以成行。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种种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也好,醒了也就不再着急,我还是躺在原来的地方,原来的床上,舒一口气,翻一个身。其实, “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已经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了。二是,村中和我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前两次回去:一次是陪伴一位正在相爱的女人,一次是在和这位女人不睦之后。第一次,我们在村庄的周围走了走,在田头路边坐了坐。蘑菇也采过,柴禾也拾过。第二次,我一个人,看见亲人丘陇,故园荒废,触景生情,心绪很坏,不久就回来了。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实在说不清楚。我是从十二岁离开故乡的。但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还是我固定的窠巢,游子的归宿。中年以后,则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及至晚年,不管怎样说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是的,从我这一辈起,我这一家人,就要流落异乡了。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已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对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前不久,我写信给一位青年作家说:“写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但我甚不愿因为写文章,得罪乡里。遇有此等情节,一定请你提醒我注意!”最近有朋友到我们村里去了一趟,给我几间老屋拍了一张照片,在村支书家里,吃了一顿饺子。关于老屋,支书对他说: “前几年,我去信问他,他回信说,也不拆,也不卖,听其自然,倒了再说。看来,他对这几间破房,还是有感情的。”朋友告诉我:现在村里,新房林立;村外,果木成林。我那几间破房子,留在那里,实在太不调和了。我解嘲似的说: “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村中的一户。人们路过那里看到那破房,就会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18(1)作者在文章开头描写梦境中回家有哪些“困扰”?试分条概述。(2)描写这些梦境有什么作用?(6分)答:(1)“困扰”: 19作者在文章中多次写到老屋,这对表现文章中心有什么作用?(4分)答: 20综观全文,作者对老家有什么样的复杂心情? (4分)答: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作者以自己的两句诗作为文章的开头,入题很自然。这两句诗也委婉地解释了自己这些年没有回老家的真实原因。B“文化大革命”后作者曾两次回老家,两次的情况不同,作者的心绪也不同。可见他对故乡的感情深浅取决于当时的心情。C作者在第九段中运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老家的河流、风沙、炊烟以及灶下做饭的人等,表现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伤感情绪。D从文章倒数第二段来看,作者坚持“老屋也不拆,也不卖,听其自然,倒了再说”主要是怕老屋不在了而被家乡父老乡亲遗忘。E文章的最后一段表明,故乡面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作者的老屋最终也将会消失。作者对老屋的消失虽伤感却又能理解。六语言表达题(12 分)22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淋巴细胞”下定义。(3 分)医学界称淋巴细胞为“免疫细胞”白细胞中的一种叫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产生于脾脏、淋巴结等器官淋巴细胞具有消灭外来入侵病毒的功能淋巴细胞是 。23用不超过35 个字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3 分)(语文的诗意)让我再一次想到语文教育的三重境界:“人技教育”、“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人技教育”侧重于给学生以生活技能,“人格教育”注重将语文养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人生教育”则引导学生最终把“语文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思想、精神、人格、信念等等)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如果说“人技教育”给学生以“真”,“人格教育”给学生以“善”,那么,“人生教育”则将学生引向生命之“美”。答:24仿照下面的例子,请另选事物进行仿写。要求符合该物特征,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感情。(6分) 小草 没有花朵的艳丽,没有身躯的伟岸,却以破土的力量昭示什么是顽强。 仿写: 七、(60 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说多读书的好处,清代诗人画家郑板桥又说:“读过万卷书,胸中无适主。”是说书读得太多,无所适从,缺乏主见,反而有害。请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题目自拟。 不少于800 字。 不得抄袭。参考答案一、(每小题3分,共18分) 1C A舸 铛;B蜷 绮;D藉 呱2B A瞭-缭 栗-粟;C裹-果 镂-缕 敝-蔽;D砾-铄 匮-篑)3C A连词“和”放在并列短语之间作用与逗号、顿号相同,去掉顿号;B“三四里”是邻近两个数字的连用,表示大致的距离,数字之间不需停顿,去掉顿号;D该句表示询问语气,不表疑问语气,故中间的问号应改为逗号)4D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偶然受到一次挫折,或在次要方面出现闪失,从此索性放弃不干,含有消极色彩,不合语境5C A去掉“关键问题”或“在起决定作用”,句式杂糅;B失足青年不能培养,不合逻辑;D“不管”改为“尽管”,关联词语搭配不当)6B二(每小题3分,共12分)7D8B9D10C三(每小题3分,共12分)11B12B13A14C四(18分)15(8分)(1)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的统治者拥有无数的金玉珠宝。(2分) 评分标准:译出大意给2分 (2)(秦王)把宝鼎当作铁锅,美玉当作石子,金子当作土块,珍珠当作沙子,随手抛掷,满地狼藉。(3分)评分标准:译出大意给1分,“铛”、“石”、“块”、“砾”译对各给0.5分(3)戍卒(首先发出)呼喊,(刘邦指挥的军队)攻占函谷关,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偌大的阿房宫变成了焦土一片。(3分)评分标准:译出大意给1.5分,“举”、“炬”、“可怜”译对各给0.5分16(6分) (1)(3分)根据“故园东望”可知诗人是在向西行进途中遇到入京使的。(2)(3分)表达了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情感。17(1)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 , 钩心斗角 。(3)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18(1)“困扰”: 请假不准 迷失路途 旅途艰难 (每空1分)(2)作用: (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因回家不得而产生的焦急心情,(1分)真实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难以割舍的感情,(1分)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3分) 19作者在文章中多次写到老屋,这对表现文章中心有什么作用?(4分)答: (1)寄托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1分) (2)表达了作者对故园荒废的感伤 (1分) (3)写老屋与新房对照,与末段意思照应 (1分)(整体1分)20综观全文,作者对老家有什么样的复杂心情? (4分) 答:作者思念家乡、尊重家乡,却不想再回去。(1分)一是因为家里已没有亲人;(1分)二是因为所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的人都不认识;(1分)三是因为新的正在兴起,旧的终究要消失。(1分)因此作者只能以不断的梦境和悠悠的回忆来化解这种矛盾。21 C E (4分)22淋巴细胞是 一种产生于脾脏、淋巴结等器官,具有消灭外来入侵病毒功能的被医学界称为“免疫细胞”的白细胞。(3分)评分标准:根据大致内容酌情给分23(3分)语文“人技”“人格”“人生”三重教育境界教给学生真、善、美。评分标准:根据大致内容酌情给分24(6分)仿写: 水滴 垂柳 没有大海的浩瀚, 没有松柏的挺拔, 没有江河的奔腾, 没有梅花的孤傲, 却以穿水的不懈告白 却以柔枝的依依告白 什么是执著。 什么是多情。 评分标准: 句式2分(仿对一句0.5分),语言2分(是否用得恰如其分),内容2分(是否写出了该事物的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