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重大改革回眸 专题二商鞅变法教案 岳麓版选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40924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重大改革回眸 专题二商鞅变法教案 岳麓版选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重大改革回眸 专题二商鞅变法教案 岳麓版选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重大改革回眸 专题二商鞅变法教案 岳麓版选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重大改革回眸 专题二商鞅变法教案 岳麓版选修1【学习目标】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教材导学】一、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主要的改革有哪些?这些改革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变法各有何特点?(一)主要改革: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鲁国的初税亩;战国时期李悝改革、吴起改革和商鞅变法。(二)时代背景1、政治: 遭到破坏,社会转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2、经济: 提高了生产力, 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加深, 阶级壮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变法的根本原因。3、军事:称霸天下的欲望是改革变法的直接动力。4、思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学说成为改革的思想武器 (三)特点1、春秋时期改革特点:主要针对经济基础方面,未改变社会性质,仍然是奴隶制国家。2、战国时期改革特点:在春秋改革的基础上进行,更加彻底,根本任务是废除世卿世禄制。走进封建社会。二、商鞅克服重重阻力,于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两次实行变法。商鞅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变法的?1秦国的落后。秦国无论是在经济上、政治上还是文化上,都落后于六国2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公元前362年,秦孝公继位,下达 ,商鞅就在这时来到秦国3商鞅的变法宣传。商鞅向秦孝公阐述 家富国强兵之术,并提出 的主张,得到赏识。三、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有哪些,有何作用?1、军事:强军力,保兵源(1)措施: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 。立有军功的 ,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依此享受一定的经济、政治特权。 严肃军纪。 编民为什伍组织:将百姓按五家伍、十家为什的单位进行编制,以适应 的需要。凡是被编入什伍组织的在籍成年男子都是国家的 ,战时从军作战,战事一完,则解甲归田,可谓全民皆兵。(2)作用: 新法把 和 结合起来,增强了士兵作战的勇气,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新法打击了 ,树立了 的政治、经济优势。 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兵源得到了可靠保证。2、经济:保财政,增国力(1)措施:废除井田,奖励耕织 下令“ ”。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许 。 新法规定凡是 ,可免除其 。 商鞅还从 地区招徕无地农民到秦国 ,给田宅,免三世的劳役和兵役。 (2)作用: 废除井田制,推动 的发展。 免除徭役以奖励耕织的办法有利于提高人们的 ,为稳定国家 ,增强国家实力提供了保证。3、政治:强化中央集权 (1)政体制度:废分封,行县制 新法把秦国划为41个县,各县设有 和 ,由 任免,从而使从地方到中央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力集中于国君一人,强化了 。 (2)法律制度: 为了加强管理和控制,切实有效地行使政府权力,新法在乡里和 推行了 。 新法规定 ,强化法律意识,保证变法的彻底执行。 (3)经济领域: ,是在经济领域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 (4)思想文化:为了加强思想文化统治,新法采取了 的措施。四、商鞅被车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变法产生了哪些影响?(一)原因: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二)影响1、积极影响 (1)对秦国而言:收 之效,为秦 奠定基础。 经济:发展 经济,推动社会发展。 政治:打击旧贵族,推动 向 转型。 军事:壮大军事力量,扭转 的局面。 (2)对后世而言:产生深远影响,“ ”。2、消极影响 (1)变法施行的轻罪重刑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世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2)重农抑商政策,到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知识结构】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二、商鞅变法的背景1、秦国的落后2、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3、商鞅的变法精神和准备三、商鞅变法的内容1、军事2、经济3、政治四、商鞅变法的结果1、地位2、影响【问题拓展】一、商鞅变法的特点1核心内容为“农战”和“法治”。2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3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增加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的统治。4商鞅变法的许多措施,不仅为泰国完成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与国家政治基础,对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二、商鞅变法的成功因素1.顺应变法的潮流,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合乎秦国国情,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所在。加上秦位处西陲,避开外力干扰;且秦固有文化低落,易吸收较高的文化;2法家思想的传播,商鞅对守旧势力的论战,奠定了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扫除了变法的阻力。 3.秦孝公全力支持,绝对信任商鞅;变法措施执行坚决,改革措施全面彻底。4.有充裕的时间,施行十年,令百姓能适应及接受;5.厉行法治,赏罚分明,人民知所遵守;6.重农抑商,令百姓温饱,故获人民拥护;7.商鞅具全盘计划,充分的舆论宣传,取信于民如徙木立信,先奖励生产与军功,然后才迁都求出击。 【课堂巩固】一、选择题1、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对社会发展共同的直接作用是A促进了铁器使用和牛耕推广 B导致土地所有制发生重大变化C逐步确立起新兴的封建制度 D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2、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相比,主要的不同点是A是否加速井田制瓦解 B是否涉及赋税制度C是否涉及军事制度 D是否触及上层建筑3、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平民能够提高自身社会政治地位的途径有勤奋劳作,努力耕织创办手工作坊,从事工商业活动英勇善战,争立军功努力读书,精通四书五经A B C D 4、一般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其最主要的依据是A废井田,开阡陌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5世人对战国时期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造成这一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采取了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焚烧诗书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6商鞅变法中废除的旧制度,不包括A井田制B王位世袭制C贵族世袭特权D分封制7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受爵赐田8商鞅变法在社会经济方面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废除井田制 B奖励耕战 C重农抑商 D统一度量衡9商鞅变法时期,有人当面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 “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基本治国要领。下列能够说明上述观点的是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什伍连坐法焚烧诗书A BC D参考答案1、B 2、D 3、C 4、A 5、D 6、B 7、D 8、C 9、A二、材料解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人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他们最初是与“戎狄”有许多共同之处,文化、风俗都受到戎狄的影响。公元前771年,秦襄公带领军队救援周王朝,并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因为护送立功,襄公被平王封为诸侯,直到此时秦才成为一个诸侯国。但因秦地处西部边陲,长期以来与中原各国的交往较少,经济文化上落后于中原各诸侯国,在与中原各国外交上,秦国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被各国以“夷狄遇之”,不能参加中原各国的盟会。人民版选修教材材料二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材料四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商鞅变法的必要性。(3分)(2)据材料二逐条列出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3分)(3)材料三、四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何共识?(2分)(4)材料四中“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2分)据材料二、四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特点。(2分)参考答案:(1)地处偏僻;经济文化落后;外交上处于弱势地位。(3分)(2)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奖励军功;重农抑商;废除井田制;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任意三点得3分)(3)变法使秦国富强。(2分)(4)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2分)是一次措施全面、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2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二 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死,商君车裂於秦。韩非子材料三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家给人足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四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钜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前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请回答:(1)摘录材料中最能反映商鞅变法促进社会转型的语句(不得大段抄写)。(2分)(2)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的积极影响。(4分)(3)上述材料是从哪些角度来批评商鞅及其变法?任选一角度,举材料中的一例说明。(4分)(4)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上的改革?(2分)答案要点:(1)材料一中的“决裂阡陌”,材料四中“坏井田,开阡陌”即废除井田制。(2分) (2)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4分) (3)从商鞅的性格、措施及其影响。(3分)材料三“天资刻薄”(性格),材料四“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措施),“庶人之富者累钜万,而贫者食糟糠”(影响)。(任1点1分)(4)把改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运用生产力的标准;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任意2点2分)【课后提升】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齐威王当上霸主以后,燕、赵、韩、魏等国都来朝贡,只有西方的秦国没有来。中原各国叫它“西戎”把它看作野蛮民族,瞧不起它,很少跟它来往,还不时派兵侵夺它的土地。秦孝公求贤令: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郡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材料二 商鞅变法规定,“编民为什伍”,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什。又规定什、伍之内各家互相纠察,“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他认为“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至,则重者无从至矣”。即对轻罪严厉处罚可以杜绝犯重罪。“燔史书而明法令”。认为“诗、书、礼、乐、善、修、仁、廉、辩、慧,国有十者,必至贫弱。”还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说成了“六虱”,反对个根据这六种情况授予官职。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凡从事末业及游手好闲致贫者,全家没入官府,罚为官奴婢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回答:(1)根据材料一,扼要分析秦孝公变法图强的原因。(6分)(2)历史上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依据材料二中的变法内容,简要评价商鞅变法的功过是非。(6分)答案:(1)秦地处西陲,位置偏僻,思想保守,手中元各国鄙视。经济落后,国力较弱。为实现富国强兵,秦孝公决定变法。(6分)(2)商鞅变法实行“法治”,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新的社会秩序的确立,但同时严刑峻法激化了社会矛盾;思想文化专制毁坏了传统文化,专制独裁也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变法有利于经济发展,实现了富国强兵,但对商业发展的抑制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是古代东西方比较典型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侧待遇有所不同。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以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材料二 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邻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两次改革内容所涉及的共同之处。(2分)分别说明实行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4分)(2)两次改革分别对本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造成什么影响?(4分)答案:(1)共同之处: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等。(2分)目的:梭伦改革:缓和平民与贵族矛盾激化,挽救贵族政治面临的严重危机;(2分)商鞅变法;顺应社会大 变革形势,实现富国强兵。(2分) (2)不同影响:梭伦改革: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2分)商鞅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