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10月课堂练习试题 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40489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10月课堂练习试题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10月课堂练习试题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10月课堂练习试题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10月课堂练习试题 苏教版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o) _ 游 (m) _ 捐 姹紫(yn) _ 红 故弄(xun)_虚2下列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4分) 时光流转,世人对于苏州的认识,也有了分岐。多半游客是来寻那个粉墙带瓦、班驳迷蒙的苏州街巷的,却只觅得一个摸糊的背影,于是遗憾的说,那个苏州早已走远。但也有人说,繁华时尚的现代苏州骨子里没变,依然精致入微,柔润至极,那种苏州的味儿还在。错别字改 正3名句默写。(10分)_,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_。 (_春望)人生自古谁无死, 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_,干戈寥落四周星。 (_过零丁洋)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_)五岭逶迤腾细浪,_。 (毛泽东七律 长征4. 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 困境无可避免。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_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_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B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 C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 D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第二部分 (78分)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完成56题。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5“零丁洋里叹零丁”一句中的两个“零丁”意思是否相同?说说你的理解。(4分)6“山河破碎风飘絮”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说明。(6分)阅读晏子使楚选文,完成710题。(8分)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7下面哪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或用法相同?(4分)( ) A晏子将使楚 B 齐之习辞者也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计之曰:“技止此耳”黔之驴 C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D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 于土墙凹凸处幼时记趣8下面哪一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一样?(4分)( ) A王曰,何为者也? B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C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赵普 D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9楚国君臣采用了怎样的计谋来侮辱晏子的?(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_ _ _10通读全文,请举例说说本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刻画了晏子的什么形象?(8分)_ _ _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1题。(8分)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孰能用是?”宣王悦之。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岂不悲哉?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 (选自吕氏春秋)【注】说:同“悦”。石(dn):重量单位,一石为120斤。关:同“弯”,指拉满弓。中关,指弓只拉了一半的弧度。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8分) 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 非王孰能用是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214题。(16分)节的联想梁衡丰富多彩的节日点缀着我们的生活,也引发了我们许多的联想。节者,接也。事物都是接续前进的,有节有序,走走停停,走过一节,再拔一节,这是一个生命动态的过程。这首先是宇宙运行的规律,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因所处位置不同,就分出二十四个节气。从春到冬节节递进,就这样走过了一年。人的成长也有“节”,从孩童时节、学生时节、工作时节、直到退休后的晚年时节,所以社会规定了儿童节、青年节、老人节,从小到老就这样一节一节度过了一生。植物的生长也有“节”,最典型的是竹子,竹管中空外直,美则美矣,但每隔尺许必得有一停顿,然后接着长,是为一节,如果一直到顶,就不成材,就不堪为用。务过农的人都知道玉米拔节,夏季的夜晚浇过一场透水,你在玉米地旁听吧,劈啪作响,那是田野里生命的交响。节者,结也。古人在无文字之前就发明了结绳记事。顺顺溜溜的绳子上打了一个结,必是有事要记住,平平常常的日子里规定了一个节日,必是有事值得纪念。值得纪念的有好事也有坏事,好事如“八一五”日寇投降纪念日,坏事如“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好事纪念,是为发扬光大;坏事不忘,是为警惕小心。节是一个社会运行中的坐标。一个国家规定国庆节,是让国民知道立国不易,忘了国庆日就是忘国;一个民族用最典型的风俗礼习来过自己的节,是提醒同胞不要忘祖。节,是在时间的长绳上打了几个结,叫我们一步一回头,积累过去,创造未来。节者,截也。它专截取生活中最有意义的日子,再以这日子为旗帜,去选择截取一定的地域,一定的人群,从而强化生活中不同的个性。青年人有青年节,老年人有老人节,妇女有妇女节,基督徒有自己的圣诞节。节有最小者是每个人自己的生日,最大者是全地球人每365天过一个元旦节。我有时突发奇想,现在人们还没有找到宇宙大爆炸诞生的那一日,如果找到了那一天,又找到了外星人,大家同庆宇宙的元旦节,不知会是什么样子。知道了节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就会格外地珍惜它。节既是时间的概念,就是在提醒我们生命的流失。我曾发问,是谁发明了“年”这个东西,直将我们的生命寸寸地剁去。我们一方面要节约生命,勿使岁月空度;另一方面又要承认节序难违,不强挽流水,而要重在享受生命的过程。节又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就是要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群、多少民族、国家和组织就有多少个节日,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个生日。它提醒我们每当节日来临时不要忘了相互庆贺,邻国国庆要发个贺电,亲友生日要送束鲜花,青年人不要忘了父亲节、母亲节和重阳节。节是我们这个世界上互相联系的纽带,是一个爱的纽结。 (选自先方后圆,有改动)12文章第段是从哪三个方面阐明“节者,接也”的。(6分)答: 13联系上下文,体会文章第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剁”的妙处。(4分)答: 14请根据文中“节的联想”三个方面的内涵解读“端午节”。(6分)_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519题。(24分)园花寂寞红季羡林楼前右边,前临池塘,背靠土山,有几间十分古老的平房。整整四十年以来,一直住着一对老夫妇:女的是德国人,北大教员;男的是中国人,钢铁学院教授。我在德国时,已经认识了他们,算起来到今天已经将近六十年了,我们算是老朋友了。三十年前,我们的楼建成,我是第一个搬进来住的,从那以后,老朋友又成了邻居。逢年过节,互相拜访,感情融洽。我每天到办公室去,总会看到这个个子不高的老人,蹲在门前临湖的小花园里,不是除草栽花,就是浇水施肥;再就是砍几竿门前屋后的竹子,扎成篱笆。嘴里叼着半只雪茄,笑眯眯的,忙忙碌碌,似乎乐在其中。他种花很有一些特点。除了一些常见的花以外,他喜欢种外国种的唐菖蒲,还有颜色不同的名贵的月季。最难得的是一种特大的牵牛花,比平常的牵牛花要大一倍,宛如小碗口一般。每年春天开花时,颇引起行人的注目。我是颇喜欢花的。但是我既少空闲,又无水平。买几盆名贵的花,总养不了多久,就呜呼哀哉。因此,为了满足自己的美感享受,我只能像北京人说的那样“蹭”花,现在有这样神奇的牵牛花,绚丽夺目的月季和唐菖蒲,就摆在眼前,我焉得不“蹭”呢?每天下班或者开会回来,看到老友在侍弄花,我总要停下脚步,聊上几句,看一看花。花美,地方也美,湖光如镜,杨柳依依,说不尽的旖旎风光,人在其中,顿觉尘世烦恼,一扫而光,仿佛遗世而独立了。但是,世事往往有出人意料者。两个月前,老友在夜里患了急病,不到几个小时,就离开了人间。我简直不敢相信,然而这又确是事实。我年届耄耋,阅历多矣,自谓已能做到“悲欢离合总无情”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我有情,有多得超过了需要的情,老友之死,我焉能无动于衷呢?“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一句浅显而深刻的词,又萦绕在我心中。几天来,我每次走过那个小花园,眼前总仿佛看到老友的身影,嘴里叼着半根雪茄,笑眯眯的,蹲在那里,侍弄花草。这当然只是幻象。老友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我抬头看到那大朵的牵牛花和多姿多彩的月季花,她们失去了自己的主人,朵朵都低眉敛目,一脸寂寞相,好像“溅泪”的样子。她们似乎认出了我,知道我是自己主人的老友,知道我是自己的认真入迷的欣赏者,知道我是自己的知己。她们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向我点头,向我倾诉心中郁积的寂寞。现在才只是夏末秋初。即使是寂寞吧,牵牛和月季仍然能够开花的。一旦秋风劲吹,落叶满山,牵牛和月季还能开下去吗?再过一些时候,冬天还会降临人间的。到了那时候,牵牛们和月季们只能被压在白皑皑的积雪下面的土里,做着春天的梦,连感到寂寞的机会都不会有了。明年,春天总会重返大地的。春天总还是春天,她能让万物复苏,让万物再充满了活力。但是,这小花园的月季和牵牛怎样呢?月季大概还能靠自己的力量长出芽来,也许还能开出几朵小花。然而护花的主人已不在人间。谁为她们施肥浇水呢?等待她们的不仅仅是寂寞,而是枯萎和死亡。至于牵牛花,没有主人播种,恐怕连幼芽也长不出来。她们将永远被埋在地中了。我一想到这里,就不禁悲从中来。眼前包围着月季和牵牛的寂寞,也包围住了我。我不想再看到春天,我不想看到春天来时行将枯萎的月季,我不想看到连幼芽都冒不出来的牵牛。我虔心默祷上苍,不要再让春天降临人间了。如果非降临不行的话,也希望把我楼前池边的这一个小花园放过去,让这一块小小的地方永远保留夏末秋初的景象,就像现在这样。15.作者为什么在第段叙述与一对老夫妇的交往过程?(6分) 16.文章前后两次描写老友在花园侍弄花草,写法有何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7.说说第段“我焉得不蹭呢”中的“蹭”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4分) 18.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觉得“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一词句“浅显而深刻”?(6分) 19.从全文看,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寂寞”之情的?(4分) 答案1遨 募 嫣 玄2错别字岐带班摸改 正歧黛斑模3略4B5前一个“零丁”是地名,指“零丁洋”(2分),后一 个“零丁”指诗人孤苦伶仃的心情(2分)。6比喻,南宋的江山像被风吹散的柳絮一样支离破碎,形象写出了在元军的侵略下,南宋王朝行将破亡的局面,表达了作者忧时伤世的沉痛之情。(写出比喻2分,写出比喻义2分,写出作者的感情2分)7D8B9楚王手下人预先安排抓住齐人偷盗的情境,当晏子到来时,故意带到楚王面前,以此把矛头指向所有齐人都善偷,从而戏弄晏子。10语言描写,如“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 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 耶?”表现了晏子的机智善辩、不卑不亢。 动作描写,如“避席对口”显示了晏子的郑重。11 喜欢别人夸耀他能够拉开强弓。不是大王(除了大王以外),谁还能够使用这张弓呢12宇宙运行的规律;人的成长也有“节”;植物的生长也有“节”。13“剁”是一个动词,将“年”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时间流逝之快,无法挽回。14端午节是我国农历的5月5日,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纪念这个节日是让人们发扬光大屈原的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节日,有着我们民族特有的文化色彩。(意思对即可) 15突出了他们相识时间之长,感情之融洽;为下文写老友猝然离世而感到悲伤寂寞作铺垫。16前一次是实写,后一次是虚写。由实而虚,既突出了老友爱花、乐观的形象,又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老友深切的怀念。17略18老友在世时,他种花,我赏花,聊天,觉得都是寻常事;现在老友去世了,就觉得当时的寻常事,弥足珍贵,难以忘怀。19用往日的花美人乐来反衬今天花开人亡的寂寞。用失主之花的低眉敛目来映衬失友的作者的寂寞。通过想象故人的园花在今冬明春的悲惨命运,来表现内心的寂寞。结尾用貌似不合情理的祈祷(不要再让春天降临人间)来强化寂寞。译文:齐宣王爱好射箭,喜欢别人夸耀他力气大能够拉开强弓,其实他使的弓只用三成的力气就能够拉开了,他常拿弓让众臣拉,那班大臣为了讨好宣王,个个装模作样地接过来试一试,大家都故意把弓拉开一半,便故作惊讶地说:“哎呀,要拉开这弓的气力,不少于,拉一千多斤啊,不是大王又有谁能用这么强的弓呢!” 齐宣王听了非常高兴。 然而,齐宣王使用的力气不过能拉三百多斤,可是他却一辈子以为是能拉一千多斤。三百多斤是真实的,一千多斤是徒有其名,齐宣王只图虚名却不顾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