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的历史发展》PPT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39440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4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宪法的历史发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宪法的历史发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宪法的历史发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宪法的历史发展,第一节 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一、“宪法”一词的起源 在西方,“宪法”一词源于拉丁文constitutio,意为按一定规则组织、确立及结构、命令之意。 古罗马帝国时代,“宪法”一词被用来表示皇帝的各种建制和他所发布的诏令、谕旨等,借以区别由市民会议和元老院通过的法律文件。 中国古代,“宪”或“宪法”,主要是指最高社会规范或国家根本制度准则。 表示一个社会或国家中对于社会秩序具有根本性的价值观念或规范体系。,二、近代宪法产生的条件,古代宪法与近代宪法的区别:,(一)社会经济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宪法产生的经济基础 (二)政治条件 推翻不合理的封建专制统治以及为反抗这种专制而形成的社会的民主或民主趋势 (三)思想理论条件 古典自然法学说也就成了制定和实施宪法的理论基础,三、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一)相对于封建专制,近代宪法的特点: 规定了民主的政治制度,普遍确认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承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人民。 确认以政治权利和个人自由为基础的基本人权。 确立了法制主义原则。 普遍确认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自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建立共和国并颁布宪法,一直到20世纪初,西方各国宪法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建立和巩固一种自由主义的社会秩序。,(二)现代宪法 宪法从近代向现代转变的标志是1919年的德国的魏玛宪法。,四、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生,1918年7月在第五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俄罗斯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宪法(根本法)简称苏俄宪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24年1月召开了全联盟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第一部苏联宪法,即1924年苏联宪法。 1936年12月全苏非常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新宪法,即1936年宪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宪法。,1936年苏联宪法的特点-社会主义宪法的特点: 用法律形式确认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成的事实; 确认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消灭的事实和苏联社会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原则; 确认了苏联社会的阶级基础是工农两大劳动阶级的联合及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权; 确认一切民族、种族在社会生活各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 确认公民不分财产状况、民族、出身、职业差别,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权利保护的重点放在为实现这些权利的制度的、法律的和物质的保障上。,社会主义宪法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没有认真重视民主的程序和对个人民主权利的保障,没有发挥作为国家主人的广大人民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侵权行为普遍存在。 没有加强社会的民主化,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政治生活,集权化和个人崇拜成了国家政治生活的形式。 在经济上形成了一成不变的僵化模式,并以宪法 和法律强制性地予以保护。 由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诸多错误,造成国家瓦解,宪法失效。,五、宪法 的一般发展趋势,“宪政民主”建设将成为各国宪法发展的方向。 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制度将在各国普遍建立。 在社会保障、就业、教育等方面将做出越来越多的规定。 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再生利用成为世界性课题,对主权国家及其宪法的限制日渐增多。 宪法规定的主权已非绝对,对主权的限制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 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来制定、修改或实施宪法,将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愿望。,第二节 旧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一、宪法问题在中国历史上的提出 (一)戊戌变法 (二)清末的立宪活动 11908年9月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 21911年11月公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即 十九信条,(三)孙中山的宪法思想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五权宪法: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 监察权 实施宪法的三阶段:军政、训政、宪政,二、民国时期诸宪法和宪法性文件,(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颁布,共7章56条,主要内容: 1确立民主共和的国家制度 2确认了人民的民主权利和自由。,(二)中华民国约法即“袁记宪法” 1914年5月1日正式公布施行 共10章68条 它取消了临时约法中的责任内阁制的规定和国会对总统权力的限制,确认了大总统至高无上的权力,从而为袁世凯日后的登基称帝奠定了基础。,(三)中华民国宪法 又称曹锟宪法或“贿选宪法” 共13章,141条 是我国自戊戌变法提出宪政主张以后正式公布的第一部宪法。,(四)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1931年6月颁布 共分8章89条。主要内容是: 1国民党掌握国家的统治权; 2国民党掌握行政权和其它国家权力; 3实际确认将介石的个人独裁统治; 4规定了有限的公民权利 从本质上说是一部反民主的、由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宪法性文件。,(五)中华民国宪法 1946年通过,1947年元旦公布, 共14章175条内容和特征: 1确认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扩大了总统的权力; 2国民大会毫无实权,只是选举总统、副总统的机关; 3五院实际上是总统的工作机构; 4很难保障宪法规定的地方自治; 5无法保障和实现宪法规定的人民的广泛权利和自由; 6规定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原则,实际上为四大家族在经济上的利益加上了一层宪法的保护膜。 7是国民党在大陆制定的比较完备的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宪法。,三、人民革命根据地的宪法性文件,(一)基本文件 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931年江西瑞金 全国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颁布,全文17条 ,规定了共和国的性质、任务、根本政治制度和劳动群众的基本权利。1934年1月全国第二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进行了修改。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人民代表机关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的宪法性文件,(一)基本文件 2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的宪法性文件,共21条。 确认了“三三制”原则,规定了抗日民主政权的任务和抗日人民的各项权利和自由,确认了抗日政权更为广泛的民主基础。,3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1946年4月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通过,它规定了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基本原则、政权组织形式和各项基本政策。,(二)根据地宪法性文件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提出了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政治纲领、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根本意志和利益。 确认了根据地政权的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 规定了根据地人民的广泛的政治经济权利。 规定了根据地内的各项政策,如经济、文化和司法等方面的政策。,第三节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 除序言外,分为总纲、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共7章60条。,共同纲领的基本内容: 肯定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宣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统治时代的结束和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确认新中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规定新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并建立了整个国家机关体系。 宣布取消外国列强在华的一切特权,没收官僚资本,进行土地改革,并且规定了其它各项基本社会政策。 规定保护除封建经济和官僚资本以外的其它各种经济形式。 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二、1954年宪法,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除序言外,分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旗、国徽、首都共4章106条。 1与共同纲领的关系: A是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产生的; B是对共同纲领的发展。,2主要内容:,A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制度。它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规定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确认了单一制的国家结构,确认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制度。,B确认了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和资本家所有制;规定了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国家保证优先发展国营经济。 C规定了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方法、步骤。 D确认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规定了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3人民民主原则在国家生活中的体现:,A人民选举产生人民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有权监督并有权依法撤换不称职的人民代表; 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本级人民政府,政府必须向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C一切国家机关都要实行民主集中制,接受群众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D宪法所确认的民主是一种极为广泛的民主。,4宪法所确认会主义原则,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任务,规定要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明确规定全民所有制的国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和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要优先发展; 规定国家用计划经济指导国民经济的改造和发展。,5对1954年宪法的评价:,总结了人民革命的历史经验和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以根本法的形式巩固了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并且规定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为我国进一步发展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和道路。 它的基本原则和结构及关于国家组织的基本结构为以后的几部宪法确立了基本的模式。 无论它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还是文字等都是比较正确的,是一部很好的宪法。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一部完全的社会主义宪法。到20世纪50年代末就被束之高阁,形同废纸。,三、1975年宪法,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除序言外,有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旗、国徽、首都共4章30条。,存在的缺陷,把无产阶级专政的科学理论改为“全面专政”,并把这一专政绝对化。 确认了文化大革命中国家机构的混乱状态,打乱了国家机构的合理分工和正常活动。,3规定了一些左的城乡经济政策。 4减少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评 价,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它反映了文化大革命中德作的路线的严重干扰。他把文化大革命中德许多错误理论和做法加以法律化、制度化,使之成为国家生活的最高准则,并为“四人帮”篡夺权力提供了法律根据。 条文较少,内容简单,规范疏漏,文字上也有许多不确切、不协调之处,是一部很不完善而且有着严重缺点和错误的宪法。 它保留了1954年宪法的某些原则,因而从形式上看它仍是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只存在了三年,既无法实施,也没有实施。,四、1978年宪法,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除序言外,分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旗、国徽、首都 共4章60条。,进步之处,继承了1954年宪法的一些基本原则,增加了“全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总任务。 去掉了1975年宪法关于“全面专政”的规定,强调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参加民主管理; 恢复了检察机关的设置,增添了1954年宪法中规定的关于国家机关的某些职权,以及公民的一些权利和自由; 强调了发展科学文化事业。 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1975年宪法中反映左的指导思想的条文,比1975年宪法前进了一步。,不足之处,在许多关键问题上仍是1975年宪法的延续。如关于全国人民在新时期总任务的提法上仍然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观点,仍然要“以阶级斗争为纲”,并且充分肯定了而不是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在宪法内容上也非常不完善,仍有许多不符合现实和民主建设要求的规定。总体上不能适应新时期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五、1982年宪法,(一)修改的背景 国家开始了民主化进程; 经济上实行了“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重视商品生产和市场调节的作用; 整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人民民主专政得到巩固,一个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已经形成。 1978年宪法没有反应这些变化。,(二)修改过程,(三)对现行宪法的修改 1988年4月12日第7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两条修正案; 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又通过了9条宪法修正案; 1999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低2支7条宪法修正案,对宪法序言有关部分和宪法第5条、第6条、第8条第1款、低1条、第28条进行了修改。,1999年修宪的主要内容: 江邓小平理论写入宪法,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指导思想地位; 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确立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 确立了“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私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明确规定了“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认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将宪法第28条中的“反革命活动”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四)现行宪法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宪法中的体现 1、充分尊重和保护公民权利和自由是国家的基础; 2、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3、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6、指导和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五)现行宪法的意义 正确地总结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经验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并且注意吸收了国际上的有益经验; 明确规定了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通过立法程序完整地上升为宪法规范,使工人阶级的总政策和各项重要政策有了宪法的依据和保障; 它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保证; 它是人民权利的保证书; 它为全面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基本原则,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清除封建主义遗毒和各种腐朽思想的有力武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