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第四节 数字地球习题 湘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39133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第四节 数字地球习题 湘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第四节 数字地球习题 湘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第四节 数字地球习题 湘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第四节 数字地球习题 湘教版必修31数字地球的基本含义。2数字地球各项技术的作用及各项技术的关系。3利用生活实例分析数字地球对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影响。一、数字地球的含义1含义数字地球是信息化的地球地球的虚拟对照体。2制作将有关地球上每一点的信息,按地球的地理坐标加以整理,然后构成一个全球的信息模型。3优点可以快速、形象地了解地球上的任何一点、任何方面的信息。4核心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并使人们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有关地球的信息。5关键技术(1)信息高速公路与高速网络技术。(2)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3)空间信息技术与空间数据基础设施。(4)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5)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6)高性能计算能力。二、数字地球与我们的生活(1)利用数字地球的数据,可掌握各地的治安状况,有助于恰当部署警力打击犯罪。(2)可模拟环境变化对濒危物种的影响,以便于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3)掌握作物病虫害及其生长情况,科学施药、施肥,可以提高作物产量。(4)学者们可以利用数字地球开展学术研究。知识点一数字地球的含义问题探究读教材P105图356,探究下列问题。探究据图分析怎样理解高分辨率?提示:分辨率分为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是指影像上所能看到的地面最小目标尺寸,用像元在地面上的大小来表示;光谱分辨率指成像的波段范围,分得越细,波段越多,光谱分辨率就越高;时间分辨率是指重访周期的长短,目前一般对地观测卫星的重访周期为1525天。总结深化1数字地球的概念2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3RS、GIS和GPS与数字地球之间的关系拓展延伸数字地球不等于“3S”技术的综合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再认识,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虚拟技术、网络技术等各种技术的综合利用。“3S”技术仅仅是数字地球的部分支撑技术。对点演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Google Earth是一款由Google公司开发的虚拟地球仪文件,它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Google Earth使用了公共领域的图片、受许可的航空照相图片、KeyHole间谍卫星的图片和很多其他卫星所拍摄的城镇照片。(1)Google Earth所需的数据是如何存储的?这些最基本空间数据是如何获得的?(2)Google Earth的空间数据的基础设施是什么?(3)在Google Earth中,可视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有何区别?(4)根据你的理解,Google Earth涉及到哪些关键性技术?解析:第(1)题,Google Earth所需数据异常庞大,已不可能通过单一的数据库存储,需要分散在数以万计的数据库中;作为数字地球的一种,其最基本的空间数据来自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第(2)题,空间数据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空间数据管理体系、空间数据交换网、空间数据交换标准等。第(3)题,可从含义、与人之间的关系两个角度归纳。第(4)题,Google Earth是一种网络化的数字地球形式,它的建立需要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科学技术的支撑。答案:(1)分散在不同机构的数据库。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2)空间数据管理体系、空间数据交换网、空间数据交换标准。(3)可视化技术:将计算机中的抽象数据具体化,以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它是实现数字地球与人交互的窗口和工具。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生成虚拟环境;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感官与人体的自然技能感受逼真的虚拟环境,与虚拟世界进行交互,完成各种虚拟过程。(4)信息高速公路与高速网络技术、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空间信息技术与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等。知识点二数字地球的应用1.数字地球的应用前景应用前景具体表现可持续发展应用空间分析与虚拟现实技术,建立数字化空间实验室,从全球角度研究可持续发展政府决策为大型工程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为政府对城市的管理提供依据百姓生活接受远程教育,网上购物,交互娱乐项目,游览风景名胜2.数字地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可视电话:不仅可闻其声,而且可见其人。(2)网络购物: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络浏览世界各地的商品,办理商品邮购。(3)无纸交易:利用互联网实现方便、清洁、安全的电子结算和信用卡付账,纸币将逐渐退出流通领域。(4)电视会议:多媒体会议系统将在世界各地的与会者组织在一个虚拟的会议大厅里,人们远隔万里也可以举行会议。(5)视频点播:不受电视台播放节目限制,可随时向网上视频库点播自己所喜爱的节目。(6)居家办公:利用家庭计算机网络和办公自动系统,完成承担的工作任务。(7)远程教育:通过互联网实现老师、媒体、学生的自主交流,任何人均可享用网上的教育资源。(8)远程医疗:利用多媒体的三维图像信息处理与传输技术,进行远程医疗。对点演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xx年8月2629日,第八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在马来西亚古晋市举办。本次会议以传播数字地球新理念、交流数字地球新技术,实践数字地球新应用为宗旨。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方面有着广阔的研究前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等。例如,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测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量进行估测,根据所得数据制定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1)根据材料推断,“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2)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利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解析:第(1)题,关于“数字地球”及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的工作,一方面要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技术改革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分析“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对这些影响因素所能产生的良性影响,再就是要消除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它应用于农业的布局、灾情预报、污染状况、解决措施等方面。第(2)题,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其他领域也可以运用“数字地球”相关技术解决问题。如全球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破坏、地震分布、地形遥感、全球生态环境监测、全球气候预报、生物分布、生产结构监测、矿产监测等。答案:(1)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的遥感调查,合理布局农业;监测预报气候变化、旱涝、作物长势和产量预测,提高抗灾能力;农业污染环境状况监测与预报,提出解决措施等。(2)全球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破坏、地震分布带、地形遥感、全球生态环境监测、全球气候预报、生物分布、生产结构监测等。(答三点即可)数字地球需要很多学科,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支撑,根据其技术特点完成13题。1数字地球提供的信息量主要取决于()A存储的信息量多少B网络的通讯能力C应用需求D用户的技术水平2实现数字地球与人交互的窗口和工具是指()A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B空间信息技术C可视化技术D虚拟现实技术3信息高速公路与高速网络技术在构建数字地球系统中的作用有()A传输分散在众多数据库中的数据B把卫星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输送到地球C传输计算机网络中的抽象化数据D传输和模拟地球上图像的数据信息解析:1.A2.C3.A第1题,数字地球提供的信息量主要取决于其存储信息的多少。第2题,可视化技术能够将计算机中抽象的数据具体化,以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它是实现数字地球与人交互的窗口与工具。第3题,信息高速公路与高速网络技术结合,可以传输分散在数以万计机构的数据库中的数据。中国政府和学术界在数字地球的基础上提出“数字中国”的构想。构想中的“数字中国”将建立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公用信息网。它集成了国家经济信息网、国土资源信息网、长江流域监控网等网络的信息,并将促进这些系统的综合利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5题。4有关“数字中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数字中国”就是指因特网B“数字中国”就是“信息高速公路”C“数字地球”是用数据通信技术使中国某些基本信息的表达方式数字化D“数字中国”只能方便人们的生活,并不能创造实实在在的财富5下列不属于“数字中国”服务领域的工作是()A查询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情况B查询股票行情C通缉罪犯D设计时装解析:4.C5.D第4题,“数字中国”是“数字地球”的一种形式;信息高速公路、网络技术等是支撑“数字中国”的技术;“数字中国”提供了人们生产、生活中很多必需信息;它可以减少污染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因此同样可以创造实实在在的财富。第5题,时装设计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之一。精确农业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是实现农业低耗、高效、优质、安全的重要途径。读精确农业系统工作示意图,回答68题。6精确农业决策支持系统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PS BGISCRS D数字地球7为了制作农田的产量电子图,需要获取田间作物生长情况和产量的空间分布信息,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PS BGISCRS D数字地球8根据肥力电子图对农田进行精确施肥,需要借助的技术是()AGPS BGISCRS D数字地球解析:6.B7.C8.A第6题,读图可知,精确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利用肥力电子图、土壤状况电子图、产量电子图等进行技术评估,由此判断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IS。第7题,RS(遥感)的主要功能就是获取各种地理信息。第8题,精确施肥就是根据不同地块土壤的肥力、农作物生长情况,进行精确定点的投放肥料,需要借助的技术是GPS。9“3S”技术之间密切相联,它们都为数字地球提供了技术支撑。结合“3S”技术的综合应用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技术的不同应用功能,其中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_和_,表示“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的是_和_,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的是_。(2)图中各个圆的重叠部分分别代表RS、GPS、GIS不同组合的综合应用,其中重叠部分乙代表GIS与RS技术的组合,丙代表_技术组合。在图中所示的各个综合应用中任选一种组合,写出应用实例。(3)目前我国建设的北斗导航系统和各种地理信息系统都是我国“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说说“数字中国”对我国国土整治的意义。解析:第(1)题,结合“3S”技术各自的功能分析。第(2)题,由图可知,丙为GIS与GPS相交重叠处,应用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分析作答。第(3)题,明确题干要求“对国土整治的意义”。答案:(1)(2)GIS与GPS甲:RS获取矿床露头信息,GIS分析矿产种类,GPS确定矿床露头位置。乙:RS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GIS分析水灾损失。丙:装载GPS接收机的运钞车发送位置信息到监测中心,GIS监测运钞车是否偏离预定线路。丁:RS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并可判断火势蔓延方向,GPS获取火场精确位置,引导消防队员及时、准确到达灭火地点。(甲、乙、丙、丁任答一点)(3)促进土地资源的调查,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库;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有利于国土规划、国土发展、国土管理等国土整治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