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6.1文言实词基础词义推断技法课时作业.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37120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6.1文言实词基础词义推断技法课时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6.1文言实词基础词义推断技法课时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6.1文言实词基础词义推断技法课时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6.1文言实词基础词义推断技法课时作业教材重要实词回顾训练(1)左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信陵君窃符救赵)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慢)旁门左道(成语)意见相左【推导助记】“左”的本义是“左边(的手)”(甲骨文其字形是左手朝上的形状)。一般人左手更不灵活,故引申出“不合、不帮助”之义。由“不合”义又引申出“不正”之义。答案:车上的尊位东面,地理方位上以东为左不正,邪僻不合(2)坐项王、项伯东向坐(鸿门宴)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停车坐爱枫林晚(山行)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项王则受璧,置之坐(鸿门宴)安能行叹复坐愁(拟行路难)【推导助记】“坐”的本义是人在席子上的跪跽之形,即“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跟上”。既是“坐”自然就有“座位”,“坐”是不动的,故又有“止息、停留”义。答案:坐着,坐下通“座”,座位因为,由于因为因犯罪通“座”,座位徒然,空(3)归四方之民归之,若水归下也(勾践灭吴)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官传序)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推导助记】“归”的基本义是“女子出嫁”。出嫁就是成年女子回到另一个家,故有“回家”“回国”之义,也即“归附、附属”于夫家了。出嫁含有把女儿送给别人之义,故又借作“馈”字而有“赠送”之义。答案:归附,趋向、归向去女子出嫁(4)质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触龙说赵太后)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廉颇蔺相如列传)质明,避哨竹林中(指南录后序)【推导助记】“质”的基本意义有两个:一是“抵押”,一是“本质、本体”。事物的“本质”是“朴实”“正直”的。由“正,正直”义引申出“向别人求正,以定是非”,要“向别人求正”自然是需要“询问、责问”的。答案:人质或抵押通“贽”,信物底子,质地通“锧”,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正,刚刚(5)治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列传)今治水军八十万众(赤壁之战)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推导助记】“治”的本义是“治水”。引申出一般“处理,进行某项工作”,处理国家大事是“治理”,处理病人是“治疗”,处理坏人是“惩治”。其他情况依此法译之。还引申出“治理好的”,特指国家太平。答案:安定,有秩序,与“乱”相对整顿、训练医治惩处,处置治理(6)诸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廉颇蔺相如列传)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推导助记】“诸”有两个意义:一是“众多、各个”,一是“之于”。答案:各,众多“之于”合音词“之乎”合音词(7)贼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论积贮疏)忍能对面为盗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会荆轲为贼(史记)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指南录后序)【推导助记】“贼”的本义是“伤害、杀害”。引申出“强盗、杀人者”“狠毒”等意义。“强盗、杀人者”当然是“祸害、祸患”。答案:祸害,危害偷盗的人刺客敌人(8)族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师说)族庖月更刀,折也(庖丁解牛)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六国论)【推导助记】“族”的本义是“同姓亲属”。作动词是“灭族”。亲属都是同一“种类”(同姓直系亲属)。物以类聚,所以又引申出“聚结”之义,进一步引申出“众、一般”之义。答案:家族,同姓的亲属,引申为“类”众,一般的灭族(9)走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石壕吏)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窃计欲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赋)【推导助记】“走”的本义是“跑、逃跑”。(古代的走叫“行”)引申出“奔向”。答案:古代指疾行,即跑逃跑使逃跑投奔走向(10)宜将军禽操,宜在今日(赤壁之战)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推导助记】“宜”的本义是“适合、适宜”,既是“适合、适宜的”那就“应该、应当”这样做了。答案:适宜,合适应当,应该当然(11)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过秦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石钟山记)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湘夫人)【推导助记】“遗”的本义是“失掉、遗失”。用作名词则是“遗失之物”;遗失东西往往是“忘掉、忽略”了;失掉了的东西只好“留下来”给别人拣;由“失掉之物”的意义又可特指“排泄大小便”。由“留”义引申出“死者留下的”“送给”“送信”“赠送”等义。答案:遗失,丢失遗漏,忽略遗留,特指死去的人留下的遗踪:遗迹,旧址wi,赠送(12)贻作师说以贻之(师说)我之怀矣,自贻伊戚(诗经)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柳毅传)【推导助记】“贻”的本义是“赠给、送给”,引申出“遗留、留给”。答案:赠送遗留造成(13)易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廉颇蔺相如列传)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伶官传序)【推导助记】“易”的基本意义有两个:一是“改变、变更”(从日从月,意为日月变换);一是“容易”(也许古人认为日月变换是平常容易的事吧)。由“改变”引申出“交换、互换”“修治、治理”的意义;由“容易”引申出“平坦”(平坦的路不是容易走吗?),进一步引申出“安稳”(平坦的路走得安稳)。答案:换,换取改变,更改容易(14)阴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岳阳楼记)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察今)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张衡传)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登泰山记)【推导助记】“阴”的本义是“山北或水南”(与“阳”正好相反),这里是太阳照不到的地方,故引申出“没有阳光,阴天”。由此引申出“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暗中、暗地里”(阴天当然暗喽)。答案:阴暗阴冷,寒阴影,树阴暗中,暗地里山的北面,水的南面(15)右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蔺相如列传)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张衡传)【推导助记】“右”的本义是“右边(的手)”(甲骨文字形是一只右手的正面的形状。金文则加了一口,意为:这是一只吃饭的手,即右手)。“右手”的首要功能是吃饭时把食物送到口中去,所以“右”字有了“帮助”(这一意义后由“佑”体现)之义;古人又以右为尊,故引申出“尊尚”之义。答案:右边,与“左”相对秦汉以前以右为尊,因而指较高的地位古称世家大族为“右族”“右姓”(16)知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如寡人者,安与知耻(勾践灭吴)【推导助记】“知”的本义就是“知道、懂得”,知道多了当然有“知识”,变得聪明即“知识丰富,见解高明”(后写作“智”)。答案:知道,懂得了解识别通“智”,智慧主持,管理感觉,感到(17)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隆中对)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逍遥游)乃能衔哀致诚(祭十二郎文)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推导助记】“致”的本义是“给予、送给、献出”,引申出“导致”。答案:到达招致,招引,引来招纳,招引致使尽,极到达使致表达情趣,情致2阅读下面的文段,解释加点词的含义,并想一想它们在课文中的用法。羊斟怒而华元虏郑公子归生率师伐宋。宋华元率师应之大棘,羊斟御。明日将战,华元杀羊飨士,羊斟不与焉。明日战,怒谓华元曰:“昨日之事,子为制;今日之事,我为制。”遂驱入于郑师。宋师败绩,华元虏。夫弩机差以米则不发。战,大机也。飨士而忘其御也,将以此败而为虏,岂不宜哉!(吕氏春秋先识)(1)宋华元率师应之大棘应(2)羊斟御 御:(3)羊斟不与焉 与:(4)昨日之事,子为制 制:(5)夫弩机差以米则不发 机:答案:(1)迎敌(2)驾车(3)参加(4)掌握(5)弩的部件名【参考译文】郑公子归生率领军队攻打宋国。宋国的华元率领军队在大棘迎敌,羊斟给他做驭手。第二天将要作战,华元杀了羊宴飨甲士,羊斟却不在宴飨的人中。第二天作战的时候,羊斟愤怒地对华元说:“昨天宴飨的事由你掌握,今天驾车的事该由我掌握了。”于是把车一直赶进郑国军队里。宋国军队大败,华元被俘。弩牙相差一个米粒就不能发射。战争正像一个大的弩牙。宴飨甲士却忘了自己的驭手,将帅因此战败被俘,难道不是应该的吗?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白重赞,宪州楼烦人,其先沙陀部族。重赞少从军,有武勇。汉初,自散员都虞候三迁护圣都指挥使。宋初,加检校太师,改镇泾州。有马步军教练使李玉,本燕人,凶狡,与重赞有隙。遂与部下阎承恕谋害重赞,密遣人市马缨,伪造制书云重赞构逆,令夷其族。乃自持伪制并马缨,以告都校陈延正曰:使者致而去矣。延正具白重赞,重赞封其书以闻。太祖大骇,令验视之,率皆诞谬,遂命六宅使陈思诲驰赴泾州,禽玉及承恕鞫问,伏罪弃市。延正擢领刺史以赏之,太祖诏诸州,凡受制书,则详验印文笔迹。俄改泰宁军节度。乾德四年,又为定国军节度。(选自宋史列传第十二,有删改)(1)解释文中加点实词。与重赞有隙隙:使者致而去矣 致:延正具白重赞 白:延正擢领刺史以赏之 擢:俄改泰宁军节度 俄:答案:隔阂送达禀告、告诉提拔不久(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密遣人市马缨,伪造制书云重赞构逆,令夷其族。译文:遂命六宅使陈思诲驰赴泾州,禽玉及承恕鞫问,伏罪弃市。译文:答案:(李玉)暗中派人购买马缨,伪造制书说白重赞谋反,(希望)下令诛杀他的家族。(关键点:“市”“构逆”“夷”)(太祖)于是命令六宅使陈思诲快马赶往泾州,擒获李玉及阎承恕进行审问,李玉及阎承恕认罪后被处死。(关键点:“驰”“禽”“鞫问”“弃市”)【参考译文】白重赞,宪州楼烦人,其祖先为沙陀部族,重赞年少即从军,武艺高强,作战勇猛。后汉初年,由散员都虞候多次升迁,官至护圣都指挥使。宋初,白重赞被加授检校太师,改任泾州节度使。马步军教练使李玉,本是燕州人,性情凶悍狡诈,与重赞有些小矛盾。便与他的部下阎承恕陷害白重赞,李玉暗中派人购买马缨,伪造制书说白重赞谋反,(希望)下令诛杀他的家族。李玉拿着伪造的制书和马缨去见都校陈延正,说:朝廷的使者将此送来后便走了。陈延正把情况告诉了白重赞,重赞不置一词,将制书和马缨密封起来,并使皇上知晓此事。宋太祖大为惊骇,命拆封验看,发现全都是伪造的。(太祖)于是命令六宅使陈思诲快马赶往泾州,擒获李玉及阎承恕进行审问,李玉及阎承恕认罪后被处死。陈延正被提拔为刺史并得到赏赐,太祖颁诏诸州,今后凡接到朝廷制书,都要详细查验印文笔迹,辨别真伪。不久,白重赞改任泰宁军节度使。乾德四年,重赞又担任定国军节度使。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将作大匠严之子。为人美辞貌,有俊才。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征骋,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闻融名,召为舍人。非其好也,遂不应命,客于凉州武都、汉阳界中。会羌虏飙起,边方扰乱,米谷踊贵,自关以西,道殣相望。融既饥困,乃悔而叹息,谓其友人曰:“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今以曲俗咫尺之羞,灭无赀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故往应骘召。四年,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是时,邓太后临朝,骘兄弟辅政。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蒐狩之礼,息战阵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备。融乃感激,以为文武之道,圣贤不坠,五才之用,无或可废。(节选自后汉书马融传)(1)解释文中加点实词。融从其游学游学:恂奇融才 奇:道殣相望 殣:灭无赀之躯 赀:圣贤不坠 坠:答案:外出学习意动用法,认为有奇才饿死的人估量,引申为“高贵”放弃(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译文: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蒐狩之礼,息战阵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备。译文:答案:古人有这样的话:“左手拿着天下的地图,右手割断自己的喉管,这是愚蠢的人都不做的事情。”这样的原因,是生命比天下更宝贵。(关键点:“据”“刎”“所以”、状语后置)而当时浅陋的儒生和读书人,都认为可以大兴文德,武力应该废止,于是停止打猎的礼仪,停息作战布阵的法令,所以狡猾的盗贼趁朝廷当时没有防备,放纵横行。(关键点:“以为”“宜”“寝”“从”。“寝蒐狩之礼,息战阵之法”两句亦可作互文理解)【参考译文】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将作大匠马严的儿子。马融长相英俊,善于言辞很有才气。起初,京城的挚恂用儒术教授生徒,在南山隐居,不答应朝廷征召聘任,在关西一带名气很大。马融跟着他外出学习,学识渊博精通儒学经典。挚恂认为马融有奇才,就把女儿嫁给了他。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听说了马融的名声,把他召为舍人。但是马融内心很不乐意,就没答应,客居在凉州的武都和汉阳境内。恰逢羌虏迅猛扰边,边境混乱不安,粮价飞涨,关内以西之地,路上饿死的人随处可见。马融在陷入饥饿困苦后,才后悔并且叹息着对朋友说:“古人有这样的话:左手拿着天下的地图,右手割断自己的喉管,这是愚蠢的人都不做的事情。这样的原因,是生命比天下更宝贵。现在因为一点点世俗的屈辱,而毁灭自己高贵的身体,这大概也不是老子庄子所认可的啊。”于是就答应了邓骘的邀请。永初四年,被任命为校书郎中,到东观做典校秘书。这个时候,邓太后主持朝政,邓骘兄弟辅佐她。而当时浅陋的儒生和读书人,都认为可以大兴文德,武力应该废止,于是停止打猎的礼仪,停息作战布阵的法令,所以狡猾的盗贼趁朝廷当时没有防备,放纵横行。马融于是感慨激愤,认为文武之道,圣贤都没有放弃,勇、智、仁、信、忠五才,没有一个可以废止。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窦轨,性刚果有威,大业中,为资阳郡东曹掾,去官归。高祖起兵,轨募众千余人迎谒长春宫。帝大悦,赐良马十匹,使略地渭南,下永丰仓,收兵五千,从平京师。稽胡贼五万掠宜春,诏轨讨之。次黄钦山,遇贼乘高丛射,众为却。轨斩部将十四人,更拔其次代之,身拥数百骑殿,令曰:“闻鼓不进者斩。”既鼓,士争赴贼,贼不胜,大坡之,斩首千级。明年,迁蜀。轨既贵,益严酷,然能自勤苦,每出师临敌,身未尝解甲,其下有不用命即诛,至小过亦鞭棰流血,人见者皆股栗,由是蜀盗悉平。后入朝,赐坐御榻,容不肃,又坐对诏,帝怒曰:“公入蜀,车骑、骠骑从者二十人,公斩诛略尽,我陇种车骑,尚不足给公。”因系诏狱。俄释之,还镇益州。轨与行台尚书韦云起、郭行方素不协,及隐太子【注】诛,诏至,轨内诏怀中,云起问诏安在,轨不肯示,因执杀之。行方惧,奔京师,得免。(选自新唐书窦轨传,有删节)【注】隐太子:李建成,唐高祖李渊长子。(1)解释文中加点实词。使略地渭南略:次黄钦山 次:更拔其次代之 拔:身拥数百骑殿 殿:又坐对诏 坐:答案:攻取驻扎提拔跟在后面因获罪(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下有不用命即诛,至小过亦鞭棰流血,人见者皆股栗。译文:轨内诏怀中,云起问诏安在,轨不肯示,因执杀之。译文:答案:他的部下有不听从命令的就被杀掉,犯了很小的过失也要被鞭打至流血,人们见到他都害怕得大腿发抖。(关键点:“用命”,听从命令;“鞭棰”,被鞭打;“股栗”,大腿发抖)窦轨将诏书藏在怀中,韦云起问诏书在什么地方,窦轨不肯拿出来给他看,并趁机捉住韦云起杀了他。(关键点:“内”,通“纳”,收入;“诏安在”,宾语前置句,应为“诏在安”;“示”,给看;“执”,捉拿、捉住)【参考译文】窦轨,性情刚直果断有威严,大业年间,任资阳郡东曹掾,辞官回家。高祖起兵,窦轨招募一千多兵众在长春宫迎接拜见。皇上非常高兴,赐给他十匹良马,派他在渭南一带攻取地盘,拿下永丰仓,聚集士兵五千人,跟随皇上平定京城。匈奴贼兵五万人侵犯宜春,高祖下诏让窦轨征讨贼兵。军队驻扎在黄钦山,遇见贼人从高处万箭齐射,士兵因此退却。窦轨斩杀了十四位部将,再提拔他们的副手代替他们,亲自率数百名骑兵跟在最后,命令道:“听到鼓声不前进的人斩。”击鼓之后,士兵争相向贼人冲去,敌人无法抵抗,窦轨的军队大败贼军,斩杀了一千多个敌人。第二年,升任至蜀地。窦轨显贵以后,更加严酷,然而自身勤苦不懈,每次出兵作战,从不解去盔甲,他的部下有不听从命令的就被杀掉,犯了很小的过失也要被鞭打至流血,人们见到他都害怕得大腿发抖,因此蜀地盗贼全部平定。后来他入朝,被赐坐御榻,面容不严肃,又因对诏不合圣意获罪,皇帝生气地说:“你入蜀时,跟随着的车骑、骠骑将军有二十人,你快要把他们都杀完了,我那些出身陇西的车骑将军们,还不够给你斩杀的。”于是将他拘押在牢狱中。不久后又释放了他,让他返回镇守益州。窦轨与行台尚书韦云起、郭行方一向不和,等到隐太子李建成被杀,诏书送到益州的时候,窦轨将诏书藏在怀中,韦云起问诏书在什么地方,窦轨不肯拿出来给他看,并趁机捉住韦云起杀了他。郭行方害怕,逃回京城,免于一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