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30043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5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泉中学有效课堂教学学案 课题: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第1课时) 一、学生学什么学习目标 (1) 记住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二倍焦距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 距之间,一倍焦距处以及一倍焦距以内的成像的正倒,虚实,大小; (2)记住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二倍焦距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一倍焦距处以及一倍焦距以内的成像的位置; (3) 能确定物体所放得位置,并根据位置得出像的特点;,二、学生怎么学学习过程 1、复习题: (1).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于胶卷上,形成一个_立、_的像。 (2). 投影仪上方有一个凸透镜,它的作用是使物体成一个_立、_的像。投影仪上方的平面镜的作用是_。 (3). 放大镜是一个_镜,放大镜成 、 、 的 像。,凸透镜,倒立,倒立,放大,改变光路,凸透镜,正立,放大,虚,缩小,2、尝试学习题 (1)把凸透镜当作放大镜来观察物体时,必须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 ( ) A焦点以内 B2倍焦距处 C焦点上 D2倍焦距和焦点之间 (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a)要用 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b)实验所需的仪器有蜡烛、火柴、_ _、_ _、_ _。 (c)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间,要调整_和_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_ _的中心大致在 。 (d)若透镜的焦距是15厘米,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距离是40cm,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性质是_的_的_像。像距的范围是 。 (e)实验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像 (填“变高”、“变矮”),是因为 。 (f)实验时发现有个蚂蚁爬上了凸透镜的镜头,此时在光屏上 (填“会”、“不会”)有蚂蚁的像。,(1) 记住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二倍焦距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 距之间,一倍焦距处以及一倍焦距以内的成像的正倒,虚实,大小。 (2)记住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二倍焦距处,一倍焦距和二倍距之间, 一倍焦距处以及一倍焦距以内的成像的位置。 (3) 能确定物体所放得位置,并根据位置得出像的特点。,A,太阳,直尺,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屏,凸透镜,同一高度,倒立,缩小,实,大于15厘米小于30厘米,变高,蜡烛变短,不会,记住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二倍焦距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一 倍焦距处以及一倍焦距以内的成像的正倒,虚实,大小。 (2)记住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二倍焦距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一倍焦距处以及一倍焦距以内的成像的位置。 (3) 能确定物体所放得位置,并根据位置得出像的特点。,3、巩固练习题 (1)、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距凸透镜6厘米时,可以在光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移动蜡烛使它距透镜12厘米时,调整光屏,_(填“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能得到像,那么成的是_、_的_像。 (2)、将点燃的蜡烛沿凸透镜的主轴,从大于二倍焦距处逐渐向透镜移动时,在光屏上可先观察到_、_的实像,当蜡烛移到距凸透镜二倍焦距时可观察到_、_的实像,接着移动蜡烛可观察到_、_的实像,最后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像了,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到_、_的虚像。 (3)、把凸透镜当作放大镜来观察物体时,必须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 ( ) A焦点以内 B2倍焦距处 C焦点上 D2倍焦距和焦点之间 (4)、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 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 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5)、有一物体在凸透镜5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着主光轴逐渐移到1.5倍焦距处,像的变化是: ( ) A、从小变大; B、从大变小; C、不变; D、从小变大,又从大变小;,能,倒立,缩小,实,倒立,缩小,倒立,等大,倒立,放大,正立,放大,A,B,A,4、总结归纳: 知识要点归纳(需要记住、背、默写等): (1) 记住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2) 记住物体在二倍焦距处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在二倍焦距处; (3) 记住物体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在二倍焦距以外。 (4)记住物体在一倍焦距处时不成像; (5)记住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做题方法技巧: (1)图形法(画出图形找出规律) (2)找重点字句法(焦点F,焦距f,光心O),(1) 记住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二倍焦距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 距之间,一倍焦距处以及一倍焦距以内的成像的正倒,虚实,大小。 (2)记住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二倍焦距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 之间,一倍焦距处以及一倍焦距以内的成像的位置。 (3) 能确定物体所放得位置,并根据位置得出像的特点。,三、当堂检测学生学得怎么样 (1)、某同学拿了一个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要想观察细小的物体,应将物体放在凸透镜下方距凸透镜_ 的范围内,要使此时的像放大一点,可以将凸透镜往 (填“上”或者“下”)移一点;要想用它得到放大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在_ _ _范围内,此时像的位置在距离凸透镜_ _ _的范围内;要想用它得到缩小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_ _,此时像的位置在距离凸透镜_ _的范围内。 (2)、物体从很远处向凸透镜的2倍焦距靠近时,像将 (填“变大”、“变小”、“不变”),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将 (填“变大”、“变小”、“不变”)。 (3)、在凸透镜的成像现象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凡是实像必是倒立的; B, 凡是虚像必是正立的; C,凡是放大的像必是虚像; D, 凡是缩小的像必是实像。 (4)、 一个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光屏上成像,若将透镜下半部分用纸遮住,物体的像将 ( ) 、在屏上只被接到物体上半部分的像; 、能得到物体不清晰的完整的像; 、能得到物体完整的像,但亮度却减弱了;、能得到物体大部分的实像。 (5)、某凸透镜焦距在10厘米与15厘米之间,当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为25厘米时,所成的像一定是 ( ) A放大的 B缩小的 C正立的 D倒立的 2、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 某同学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接着他移动凸透镜位置,使蜡烛到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凸透镜的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然后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可他无论怎样移动,也无法在光屏上观察到像可能的原因是: 。,小于15cm,上,大于15cm小于30cm,大于30cm,大于30cm,大于15cm小于30cm,变大,变远,C,C,D,物距小于1倍焦距,物距等于1倍焦距,2、当堂检测结果(检测题正确率): 3、补救过关(需要补救知识点及补救练习):同步导学第52页课后提高110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