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语文汉魏晋诗三首 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29632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语文汉魏晋诗三首 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二语文汉魏晋诗三首 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二语文汉魏晋诗三首 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语文汉魏晋诗三首 人教版学习目标1了解五言诗的产生、发展及其意义把握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脉络。2了解陶渊明及其诗歌的创作风格,了解陶渊明及其田园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3了解以曹操为首的魏晋风骨。4学习诗歌中刻画形象,创造意境借以表达感情的方法。背景资料 这三首五言诗都是历来广泛传诵的名篇。迢迢牵牛星是秋夜即景之作抒写牛郎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团聚的相思之情。这首诗是“思妇词”,因而从女方的哀怨着笔。全诗五句十行,层层深入,一气呵成,哀婉动人。连用六个叠音形容词,加上句句押韵,随韵成趣,自然而又深切的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白马篇是曹植创作前期的代表作,是一篇乐府歌辞,无题,以句首二字名篇。本诗塑造了一个英勇无畏、忠勇爱国的少年英雄形象。这首诗采用铺叙手法前半部分描写英雄的外在美,飒爽英姿,表现他的勇;后半部分赞美他的内心美,转战边陲,为国捐躯,表现他的忠。归园田居共五首。大概写于诗人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的次年(公元406年)。课文选第一首,诗人以兴奋的心情写出了田园景物的美好和他对归隐生活的热爱。诗人选择了一些典型的生活场景来写,兴之所至,无意而工颇得神韵。1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第一句作题目。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现实,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深入浅出的精心构思,情景交融的描写技巧如话家长的平常语句,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形成曲终情显、含蓄动人的艺术风格。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诗之冠冕”,钟蝾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古诗十九首的基本内容是“游子之歌”和“思妇之词”,这两方面表现十九首共同的时代主题,具有极其现实的社会历史意义。 东汉王朝为加强其统治,奉行并发展了西汉武帝刘彻的养士政策,在首都建立太学并采用选举制度,当时的政治首都洛阳,就成为谋求进身的知识分子猎取富贵功名的逐鹿场所。他们背井高乡漂流异地,就是古诗十九酋里“游子”的原型。 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数一天天增多,而官僚机构容纳有限,就形成了功成名就,飞黄腾达者少,而失意落魄、向隅而泣者多的现象。 东汉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异常尖锐,外戚、宦官、官僚互相倾轧,知识分子是依靠官僚的援引,通过征辟以求进身的。桓灵之际,统治集团之间矛盾日益激化,宦官专权,当时一批官僚和平日敢于抨击朝政的大知识分子受到杀害和禁锢。结党营私卖官鬻爵,贿赂之风盛行,一般士人前途渺茫,毫无出路,“游子”们充满着失意沉沦之感。 这又是黄巾起义的暴风雨即将到来的时候。当时混乱的另一面,则是农村的凋残破败。随着土地兼并的剧烈,苛捐杂税的增加,到了灵帝刘宏时代,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的生活已陷入绝境。农村残破,造成人口大量流亡,社会上形成一片骚乱景象。都市人口急剧增加,古诗十九首里所反映的游子生活,正是汉代知识分子飘荡四方的传统的“游学”生活方式。虽然他们也是统治阶级当中的一个阶层,但实际上已沦为上述流浪者当中的一部分。 时代的扰攮,家园的残破,安宁生活的不可能实现,报国无门,又使这批脱离生产的知识分子陷入有家归不得的境地。 以上是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也是古诗十九首作者的共同遭遇。2曹植字子建,曹丕同母弟。生于l92年(汉献帝初平三年),死于232年(魏明帝太和六年)。生前曾封为陈王,死后谥曰思,世称陈思王。曹植少时聪慧,很有文学才华,颇受曹操宠爱;后期是在曹丕父子两代皇帝迫害下度过的。 曹植是建安时代文学成就最高,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他的散文(指他的书、论、表一类的作品)具有充实的内容。他的辞赋,就其创作精神来说,是屈原离骚精神的直接继承;就其表现形式来说,则是两汉抒情咏物小赋的继承和发展代表着建安时代辞赋创作所达到的新的成就。但是曹植文学上成就最高的还是诗歌。现存九十多首。前期诗歌多描写在邺城的安逸生活和对壮烈事业的憧憬,是抒发志趣和抱负之作;后期由于生活处境的巨变,作品反映生活的深刻和广度,都较前期大大进了一步。他的诗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优良传统在学习乐府民歌和古诗的基础上,对于五言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五言诗在建安时代虽已成熟,但在曹植笔下才由叙事到抒情,由内容富于社会性到有鲜明的个性,题材更丰富了,达到了无所不写的程度,并且有了更华茂的词采。有曹子建集十卷。 3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溢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生于365年(晋哀帝兴宁三年),死于427年(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他的曾祖陶侃官至大司马-祖父、父亲都作过太守一级的官。但到陶渊明时家世已经衰落。他处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的动荡时代,政治十分黑暗,朝政混乱不堪。他曾怀着建功立业的壮志,几次出来作官,先后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但在门阀制度全盛的东晋时期,程受轻视他又不肯与士族社会同流台污,于是41岁那年便退隐农村。 陶渊明隐居后,接近了农民,参加了劳动,从此找到了更充实的生活。由于热爱这种生活,所以没有缄默反面写出诗来。历来论诗的人都把他看作是“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他的以写山水、友朋、耕耘、收获为内容的诗歌,往往是平淡的写出,却随处表现出作者怡然自得的心情。但他并不是静穆的化身,于世事井没有遗忘和冷淡,他的诗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徽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诗中也写饥寒、辛苦,也谈政治。作品中不断地表现出对统治阶级和现实的不满,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渴望。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当时黑暗现实和腐败政治,反映了农民生活的痛苦和愿望,表现出诗人热爱劳动同情人民,鄙视统治阶级的高尚人格。他的诗文具有独特的风格:思想乐观放达,感情真实淳朴,风格朴素自然,语言不事雕琢不讲对仗,却和谐优美。当然陶诗中也有比较严重的知足保和,乐天安命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陶诗文今存一百三十余篇,都收入陶渊明集中。课文讲解1、五言诗是怎样产生、发展的?它在诗歌发展史上有什么意义? 透析:五言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和其他诗歌形式一样,也是从民间产生的。远在四言诗盛行的时代,诗经中已经偶然杂有五言诗句,甚至有半章或全章都是五言形式的,这是五言诗的萌芽。春秋末及秦时已经出现了独立成篇,连句用韵、韵密而调促的五言句民歌,这是五言诗的雏形。及至西汉五言歌谣谚语日多,且隔句用韵,音节舒缓协调,这是五言诗的进一步发展。它们被大量采八乐府,成为乐府歌辞,并以其动人的故事成熟的技巧,逐渐吸引文人们的注意和爱好,并竞相在诗歌创作中模仿,从而有了文人的五言诗。 五言诗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必然性,汉代社会有了巨大发展,四言诗的形式已经不能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客,特别是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文人们忧生念乱,四言诗的容量和板滞的结构不便于表达他们胸中激荡的情感;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四言句的形式在容纳新词汇和体现新的语汇组合上,都有较大的限制,诫如钟嵘所说:四言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这样,文人们就把眼光投向乐府民歌,取其形式,学其技巧五言诗也就应运而生了。从四言发展到五言,是诗歌形式的一大进步,虽然仅多一字,却多了一个音节,音节的位置和变化也比四言更是灵活更丰富,“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因为它“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总之,五言反映生活,表情达意的功能比四言强许多,从此,五言诗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主要形式,并逐步走向它的辉煌蜕变而为五言格律诗。2、迢迢牵牛星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它引起人们怎样的共鸣?透析: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从构思上说,以第三者的眼睛观察牛郎织女离别之苦,揣想织女思念之苦,把无限的同情寄托在叙事之中,达到融情于事的效果。第二,从语言上说,多用叠音词,如“迢迢”“皎皎”“纤纤”“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特别是结尾两句,一个对在水一方的伊人可望不可及,只能脉脉含情,饱受离愁的少妇形象若现于纸上,泪光凄婉,千古盈盈,令人心酸同情。第三,从抒情方式上讲,这首诗借牛郎织女的传说写人间深情,全诗没有直接写织女的思念之情,而是借助写她的活动以及这些活动引发的人们的想像,来传达浓厚的情意,显得委婉含蓄,全诗飘游着一缕郁悒感伤、哀怨愁苦的情调,塑造出一个美丽凄楚的动人形象。诗歌抒发的虽然是男女爱情,但人们联想的绝不止此。如开头“迢迢牵牛”“皎皎河汉”之诉,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远离故乡的游子,以及亲人别离之苦,所以千百年来引起人们共鸣而流传至今。3、短歌行表达求贤若渴的情怀时使用了哪些抒情方法?依据怎样的层次抒情?透析:抒情方法:其一,巧用诗经成句。借子衿中女子对情人深情相思的名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望;借鹿鸣中欢宴宾客的诗篇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期待和礼待。其二,巧用比喻。以可望不可及的明月比喻贤才,表达思贤未得时的惆怅忧思;以乌鹊的择木而栖比喻贤才的徘徊歧路,表达对他们的深切关怀;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比喻自己广纳天下英杰的宽阔胸襟。其三,巧用示形。直接描写自己与贤才推心置腹的深谈,表达自己既得贤才的快慰和贤才肝胆相照的深情。其四,巧用典故。以周公纳贤的典故,表达自己思贤若渴的情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表达这样的感情的层次是:思慕渴念贤才期待礼待贤才不得贤才的惆怅忧思既得贤才的融洽快慰对徘徊歧路的贤才的关切对天下贤才的深情呼唤。4、归园田居怎样表达作者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思想感情?如何评价作者的这种思想感情?透析: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中,作者把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比作一张网,表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深恶痛绝。在“羁鸟念旧林,池鱼思故渊”中,作者以“羁鸟”“池鱼”自喻,表现了他在仕途中思念田园生活,渴望回归自然的心情。在“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中,作者把自己回归田园,比作久关笼中的鸟兽又重返大自然,抒发了摆脱官场生活,回归田园后的欣喜庆幸的心情。以上三句诗是直抒胸臆,作者还通过具体描写田园生活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情趣。在作者笔下,很平常的农村生活却显得很美;恬静平和,生机盎然。这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他憎恶官场生活,向往田园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自然流露,是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之时的欣悦情结所致。第二,作者描写的是平常的农村生活,却不是简单罗列,而是经过艺术提炼,形成一种境界,一种自足、安宁、有生机、有生活情趣的境界,呈现出一种淡远的淳朴美和自然美。总之,诗人认为美,写得美,所以显得美。这正表现了诗人厌恶污浊的官场,热爱大自然,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陶渊明在东晋极端黑暗的社会里,坚持高远的理想和高洁的志趣,守正不阿,对腐朽的统治阶级表现出一种孤傲的不合作态度,不与恶俗同流合污,最终脱离了黑暗污浊的官场,回到淳朴宁静的田园,令人敬服。虽然他不曾号召人们对黑暗的社会和官场采取激烈的反抗,而是消极避世,独善其身,但是这总比同流合污好,我们不能苟求古人,更何况他以自己的高风亮节启示人们不屈服于权贵,不与庸俗之流为伍,蔑视丑恶污秽的现实,在生活上远离它,从道德上鞭挞它。这正是陶渊明精神的不朽价值。5、如何体会陶渊明诗歌的淡远风格?透析:陶渊明诗歌的淡远风格,主要体现在他的田园诗中。所谓“淡”,指的是平淡自然。从内容上讲,陶诗主要描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平常的农村生活,以及处在这种生活中的恬淡心境,怡然自乐的生活态度。从形式上讲,诗中使用的是相互的语言,白描的表现手法,直率自然地叙事抒情,毫无斧凿的痕迹。所谓“远”,指的是意境深远,思想深刻。陶渊明诗所描写的内容和使用的手法平淡质朴,但是决不肤浅平庸。如归园田居,以田家语叙田家生活,描田园风光,但是这些语言都经过高度的艺术提炼,含有丰富的形象,而我们从诗中领略到的决不是一般的田地村舍、鸡鸣狗吠,而是一种宁静安谧、淳朴自然、怡然自适的境界。陶渊明田园诗的淡远风格,是一种大巧若拙,反璞归真,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境界。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他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上有深刻影响的卓然大家。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擢素手()机杼()脉脉()皎皎()几许()金羁()木苦 矢()飞猱()勇剽()羽檄()数迁移()暖暖()2、多音字注音组词。纤几间少散巷差数宿鲜中的3、辨字组词。4、关于三首诗表达的主题思想。这是三首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五言诗歌。学习时,要先弄懂字句含义,做到熟读成诵,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迢迢牵牛星这首诗是秋夜即景之作,借天上牛女双星,抒写人间离愁别恨。因为是“思妇词”,所以从女方的哀怨着笔。思妇词是“游子”虚拟妇人的作品。“游子”在穷困潦倒的客愁中,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牛女双星,反映社会的混乱和黑暗,表达了诗人对命运,对人生的苦闷、哀怨、忧愤的强烈的思想感情。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一首拟乐府,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武世高超、英勇机智、忠勇爱国的边塞游侠儿的形象。诗中“幽并游侠儿”为国献身,视死如归正是他本人政治思想的具体表现,这样,把诗人的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归园田居共五首,约写于辞官后次年,本诗为第一首,诗人着力描绘了农村恬静的田园生活,抒发了辞官归田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的乐趣,从而表现了对仕途的厌恶和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5、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扬声沙漠垂垂,通“陲”,指边塞狡捷过猴猿狡,通“矫”,强健不得中顾私中,通“衷”,心里6、句子的使动用法俯首散马啼:意思是俯下身射裂了箭靶子。散,使裂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