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6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29089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6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一6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一6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6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卷基础题(80分)和第卷提高题(20分)两部分,共100分2、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减2-3分,并计入总分。知 识 技 能学习能力习惯养成总分内容一二单元三四单元五六单元七单元分数25分25分30分20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1、明清时期,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变为落后的原因有( )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自然经济依旧占统治地位闭关锁国 西方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 A、 B、 C、 D、2、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主要有 ( ) 商业市镇的兴起 经济作物普遍出现 城市中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区域性商人团体的出现 A、 B、 C、 D、3、20世纪50年代,双排扣列宁装和大口兜的军装备受青睐;60年代,一身绿色的军装是最具有特色的着装方式;70年代,碎花衣裳和的确良面料成为时尚;90年代,变化多样的时装极为流行。以上关于我国人民着装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人们的着装受当时政治因素影响 B. 服装款式及其面料受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C. 人们的着装变化与思想观念的变化是一致的 D. 建国后,中国人在“穿”的方面不受西方影响4、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开始发生质的变革是指( ) A. 运输货物开始商品化 B. 运输动力发生变化 C. 出现了专门运输的商人 D. 南北方运输工具趋于相同5、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原因有( )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休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A. B. C. D. 6、关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表述最完整的是() A初期有较快发展,后期不断萎缩 B在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榨下,全面萎缩 C发展迅速,水平较高 D发展水平较低,速度缓慢7、造成下列图中C点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大跃进”运动的展开8、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同,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9、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 C.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 D .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10、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11、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之“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人作为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作者的观点是() A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B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产生 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同样重要 D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无关12、通过对下面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阶段情况的统计表的分析(据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制),你认为正确的是( )时间(年)厂数(家)创业资本数(元)工人人数(人)1913年698330 824 000270 7171920年1 759500 620 000557 62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中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无产阶级逐步发展壮大民国初期,近代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A B C D13、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该口号反映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 ( ) 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 先进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社会生产力 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 中国人民具有卓越的创造力 A B C D 14、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饮食文化后说:“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有饭吃;80年代选饭吃;90年代好饭吃。”下列史实与材料中与80、90年代有关的是(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BCD15、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漕渠 D白渠16、1933年,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说:“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时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希望。”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上述材料表明() A经济危机给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B经济繁荣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C经济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D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17、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 C.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18、下列四条曲线反映了近代中国四种经济力量的发展演变过程,其中最能体现进步潮流的经济形态是( ) A B C D19、通过下图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实行福利制度福利支出造成了某些发达国家财政支出的增加1971年意大利经济在四国中最发达社会保险是各国福利支出的主要表现() A B C D20、下表数据的变换表明( )占工业总产值和比重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1978年77.6%22.4%1980年0.02%0.48%xx年28.5%38.3%18.9%19.9% A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基本形成B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建立 C产业结构调整趋向合理化D公有经济不再占主导地位21、某同学在关于苏联(俄)的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以下两段材料,其最适合的主题是( )需要先进的工人进行大规模“十字军讨伐”,到所有一切生产粮食和燃料的区域去,到所有一切运输和分配粮食和燃料的地点去。形成了这样的政治形势:要求必须立即采取最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 A.由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B.由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C.由余粮收集制到农业集体化D.由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22、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易错易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邓小平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贡献之一,据此回答2325题23、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 ) A 前者是效益经济,后者是速度经济 B 前者是资源配置方式,后者是利益配置方式 C 前者是社会化,后者是非社会化 D 两者都是资源配置方式24、邓小平说“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二战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的主要表现有( )实现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企业普通员工与资本家一样拥有股份 企业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A B C D25、区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标志是( ) A. 政企分开 B. 分工合理 C. 下放权力 D. 企业拥有管理权二、材料解析题26、下列-组图片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图l 美国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 图2美国人被迫出售私人汽车 图3巨大宣传画下排列领取救济金的美国人(1)图片2和图片3反映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指出这一事件产生的社会原因。(5分)(2)为应对这一事件,美国政府采取那些对策?其实质是什么?(3分)(3)二战后资本主义有哪些新变化。(4分)(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上述案例中借鉴什么经验或教训?(2分)27、材料一: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是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晚期。发展到登峰造极程度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明清时代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发展的顶峰,但依然沿着旧轨迹运行,使原本处在世界领先的中国文化远远落后于欧洲文化,也为近代中国的悲剧发生埋下了伏笔。材料二:欧洲欧洲各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相继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对外进行侵略扩张,冲击着东方落后制度。(1)仔细阅读材料,回忆必修一的的相关内容,从经济的角度阐述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拉开差距的原因?(6分)(每个国家三条)(2)回忆教材列举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兴行业?(各举两例)(4分)(3)如果你是当年的意大利的哥伦布,除上述条件外,你怎样游说西班牙国王支持你去探险航海。(4分)(4)(学法题)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拉开差距?(2分)第卷 提高题(共20分)28、材料一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也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4分)“一五”计划的实施有何重大影响?(2分)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会首先“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试简要加以评价。(6分)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变化曲线图(3)材料三 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的变化,请概括指出1958年、1978年和1992年这些峰值出现的主要因素。(6分)(4)从上述材料中,你认为制定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分)静海一中xx第二学期高一历史(6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答题纸得分框知 识 技 能学习能力习惯养成总分第卷必做题(共8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6、(1)(2)(3)(4)27、(1)(2)(3)(4)28、(1)(2)(3)(4)静海一中xx第二学期高一历史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6月)答案15 DCDBA 610ACDCD 1115BDCCB 1620CACDA 2125BBDCA26、(1)(1)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1分)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分) 具体原因: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生产日益相对过剩;股票投资异常活跃及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市场的虚假繁荣等。(2分)(2)实行新政.(1分)实质: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2分)(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建立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兴起、新经济出现(4分)(4)防止泡沫经济或虚假繁荣,避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充分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2分)27、(1)明清:自然经济占主体,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迅速;重视商业(重商主义):积极进行殖民扩张(6分)(2)第一次工业革命有新兴棉纺织业、机器织造业、交通运输业等;第二次工业革命有电力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通讯工业等。每一次对应任写其中两个。(4分)(3)加强自己的统治和传播天主教的目的;讲马可波罗行记的相关内容,使她确信东方有黄金、白银(主要)和奢侈品;意大利人和阿拉伯商人垄断东西贸易。,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东西商路;希望得到她的财政和人员支持。许诺保证给她带来她想要的东西和预期的效果(4分)(任意四条)(4)积极改变,融入世界潮流(与时俱进)(2分)28.(1)(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4分)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奠定工业化的基础。(2分)(2)历史事件:建立经济特区。原因: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吸收西方的技术、资金、管理经验;广东、福建华侨众多,便于引进外资。评价: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6分)(3)1958年:三大改造的完成;一五计划的实施;大跃进运动。(2分)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2分)1992年:深化改革,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分)(4)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量力两行,循序渐进,实事求是;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任答一点即可得2分)(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