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6课五人墓碑记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26135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6课五人墓碑记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6课五人墓碑记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6课五人墓碑记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6课五人墓碑记教学案苏教版必修(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今江苏省太仓县)人。崇祯四年进士。他曾和同乡张采等组织复社,继承东林党人的传统,进行文学和政治活动,影响很大。 主要作品著有七录斋集,辑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评价晚明政治活动家和文学家。(二)人物轶事张溥出身官宦门第,唯因婢妾所生,排行第八,故“不为宗党所重,辅之家人遇之尤无礼,尝造事倾陷诩之”,当面称他“塌蒲屦儿”,意为“下贱人所生,永远不出息”。张溥遭此侮辱,勤奋好学,读书必手抄,抄后读过即焚去,如此反复七遍,冬天手冻裂,以热水浸暖继续再练。 后来他把他的书房命名为“七录”。张溥写诗文的思路灵敏快捷,各方来征求诗文的人,张溥连草稿也不起,当着客人的面挥笔就写,一会儿就完成了,因此张溥在当时很有名气。(一)背景链接本文写的是明末天启六年三月苏州百姓反抗阉党的斗争。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阉党当政。天启六年,魏忠贤又派爪牙到苏州逮捕周顺昌,苏州百姓群情激愤,奋起反抗,发生暴动。事后统治者大范围搜捕暴动百姓,百姓首领颜佩韦等五人为了保护群众,挺身投案,英勇就义。次年崇祯皇帝即位,罢黜魏忠贤,魏忠贤畏罪自缢,阉党失败,周顺昌得以昭雪。为了纪念死去的五位义士,苏州百姓把他们合葬在城外虎丘山前面山塘河大堤上,称为“五人之墓”。张溥于崇祯元年写下了这篇五人墓碑记。(二)常识整理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 1了解一些词的活用,掌握“之”“也”“而”“发”的不同用法,区别感叹句和疑问句。2理解本文围绕“激于义而死”这个主要意思,夹叙夹议,强烈对比、反复论述的写法。3了解明末苏州人民为反抗魏忠贤的迫害,不畏强暴、英勇斗争、慷慨捐躯的事迹及其意义。(一)阅读课文第1、2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环节一突破词句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当:介词,在时候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2)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于:介词,表被动焉:兼词,相当于“于之”(3)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之:结构助词“的” 于:介词,向(4)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除:动词,整治,清理以:连词,相当于“而”,可译为“来”(5)亦盛矣哉盛:形容词,盛大矣哉:句末语气词叠用,表赞叹(6)夫五人之死夫:句首发语词,无实义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7)去今之墓而葬焉去:动词,距离而:连词,表顺承焉:兼词,相当于“于此”,在这里(8)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 止:副词,不过(9)慷慨得志之徒 徒:名词,指同一类别的人(10)亦已众矣已:表示程度(多少、深浅)的副词(11)况草野之无闻者欤草野:名词,乡间,民间欤:句末疑问语气词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2)独五人之皦皦“皦皦”同“皎皎”,明亮的样子。这里指名声显赫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古义:当权者,指当地的行政长官今义:指路中间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释义。(1)以旌其所为 旌:名词作动词,表扬(2)去今之墓而葬焉 墓:名词作动词,筑墓(3)其疾病而死 疾病:名词作动词,患上疾病5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译文:这五个人,就是在蓼洲周顺昌公被阉党逮捕的时候,被正义激愤而死于这件事上的。(判断句,“者也”表判断;被动句,“于”表被动)(2)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译文:本郡有声望的士大夫们向当权的人请求。(状语后置句,状语“于当道”置于动词“请”之后)(3)且立石于其墓之门。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之前立了一块石碑。(状语后置句,状语“于其墓之门”置于谓语“立石”之后)环节二分析文理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旌其所为”的一项是()激于义而死焉者也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立石于其墓之门呜呼,亦盛矣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ABC D解析:选B概述五位义士死的原因,是作者的赞叹,陈述五位义士由死到墓葬的时间。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没有像一般的碑记那样介绍墓主的姓氏籍贯,而是首先肯定五人之死是“激于义”,开篇抓住一个“义”字,五人是为义献身的。B安葬立石以表彰五位平民的义举,在专制时代是难以想象的,足见五人之死意义重大。C第2段从五人的死与葬写起,突出死葬的非同寻常,进而直接抒情,表达对五人的崇敬之情。D11个月中,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有了结果,人们目睹了这场斗争的始末,但是对作者来说,这更是一场人生的思考过程。解析:选CC项,“直接抒情”不正确。文中是通过对比性的议论,突出五人的死非比寻常。(二)阅读课文第3、4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环节一突破词句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在丙寅三月之望望:名词,指农历每月十五日(2)为之声义 为:介词,替 声义:动词,诉冤,伸张正义(3)众不能堪 堪:动词,忍受(4)抶而仆之 抶:动词,笞打,鞭打 而:连词,表顺承(5)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以:介词,凭身份 抚:动词,抚慰(6)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乘:趁着 以:连词,表修饰相:指代副词,偏指一方,指毛一鹭(7)按诛五人 按:动词,追究,查办(8)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詈:动词,斥骂(9)颜色不少变 少:副词,略微(10)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全乎:完整的样子。“乎”是形容词词尾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敛赀财以送其行 “赀”同“资”,钱财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古义:两个词,品行/能够作为今义: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古义:亲信,心腹今义:指个人,个人的(3)吴之民方痛心焉古义:痛恨今义:指极端伤心(4)意气扬扬古义:指神情今义:指意志和气概(5)颜色不少变古义:脸色今义:指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释义。(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先:形容词作名词,表率(2)缇骑按剑而前 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3)抶而仆之 仆: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倒下(4)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函:名词作动词,用棺材收殓5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谁为哀者?译文:在为谁悲痛?(宾语前置句,代词“谁”作宾语)(2)公之逮所由使也。译文:周公被逮捕就是由他主使的。(无标志被动句)(3)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译文:就是现在一起埋葬在墓中的这五个人。(判断句,“也”表判断)(4)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译文:砍下的头悬挂(在)城墙上,面色没有一点改变。(省略句,省略介词“于”)环节二分析文理6下列各句属于表现苏州人民伸张正义、反抗阉党的一项是()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抶而仆之噪而相逐呼中丞之名而詈之厉声以呵ABC D解析:选B是说毛一鹭的行为。7下列对第3、4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3段叙述苏州人民抗暴斗争的经过,赞扬五人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B“众不能堪,抶而仆之”,说明阉党的所为激起了群众的公愤,是直接引发冲突的导火线。C第4段写五人的从容就义和苏州民众为他们收殓修墓的情况。D作者描绘就义时刻的细节,意在突出五人嫉恶如仇的思想品质,表现舍生取义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歌颂五人高尚的人格尊严。解析:选BB项,缇骑按剑而问“谁为哀者”,语气凶横,是直接引发冲突的导火线。(三)阅读课文第57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环节一突破词句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缙绅:士大夫易:动词,改变(2)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编伍:名词,指平民(3)素不闻诗书之训 素:平素,从来(4)蹈死不顾蹈死:动词,踏上死地,冒着生命危险顾:动词,回头(5)且矫诏纷出矫诏:假托君命颁发的诏令(6)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以:连词,因为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7)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投缳:动词,自缢。投,掷,扔。缳,绳圈,绞索(8)或脱身以逃 或:有的人(9)佯狂不知所之者 佯:动词,假装 之:动词,到,往(10)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视:动词,比较 固:到底(11)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暴:读p,动词,显露(12)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 土封:名词,指坟墓(13)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凡:副词,所有 泣:动词,流泪(14)以老于户牖之下 户牖:门窗,代指家中(15)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哀:动词,惋惜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徒:副词,空(16)而为之记 为:读wi,介词,替(17)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于:介词,对 社稷:名词,国家的代称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曷”同“何”,什么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古义:非同寻常今义:程度副词,很(2)令五人者保其首领古义:指头颅,即性命今义: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释义。(1)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2)安能屈豪杰之流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身、倾倒(3)亦以明死生之大明:形容词作动词,表明5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做官的人。(定语后置句,定语“能不易其志者”置于中心语“缙绅”之后)(2)激昂大义,蹈死不顾。译文:却能被大义激励,踏上死地也不回头。(无标志被动句)(3)不能容于远近。译文:不能被远近各地的人收留。(被动句,“于”表被动)(4)显荣于身后。译文:在他死后享受到荣耀。(状语后置句,状语“于身后”置于谓语“显荣”之后)(5)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译文:在大堤之上立碑列出他们的姓名。(状语后置句,状语“于大堤之上”置于谓语“列其姓名”之后)(6)斯固百世之遇也。译文:这实在是百代难得的际遇啊。(判断句,“也”表判断)(7)扼腕墓道。译文:在(他们的)墓道上紧握手腕。(省略句,“墓道”前省略了介词“于”;状语后置句,状语“于墓道”置于谓语“扼腕”之后)环节二分析文理6下列各句属于表现五人之死的政治影响和重大意义的一项是()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ABC D解析:选D说的是五人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而不回头;说的是周公。7下列对第57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5段用类比手法,揭露缙绅的卑鄙无耻,说明五人之死的政治影响。B缙绅受诗书之训,“不易其志”本不该是难事,而环视国内,竟然很少有人不易志节。C第6段指出“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高度评价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D作者认为,普通百姓的正义行为能对国家政治的变化发展产生重要作用。解析:选AA项,“类比手法”错误,这里用的是对比手法。一、积累妙用素材让文笔更鲜活(一)这样积累素材话题专辑1从教材中积累五义士大义凛然,不畏强暴,舍生取义,名垂千古。为了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毅然临刑,他们的行动,他们的勇气,他们的精神被后世景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的和平环境中,只有将国家的振兴看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并为之奋斗,这样的人才是一位真正的热血青年。2从历史中积累中华民族是勇于承担责任的民族。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诸葛亮任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挥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铭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挺身而出,尽忠职守,利居众后,责在人先,是志士仁义薪火相传的思想标杆,是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3从名言中积累(1)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托尔斯泰(2)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丘吉尔(3)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4)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歌德(5)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林肯4从佳作中积累责任是鲜花,沁人肺腑芳香居家,城市美容美化绿化;责任是朝霞,催人奋进展示才华,发家致富兴我华厦;责任是马达,驱动机车带动上下,造福人民当牛做马;责任是砝码,量你品质称你骨架,评你人格论你身价。(二)这样运用素材是什么让颜佩韦等五人挺身而出,自系入狱,大义凛然,英勇就义?是什么让霍去病发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呐喊?是什么让陆游发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慨叹?又是什么让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是责任,是无数仁人志士记在心上扛在肩上的责任!正是这责任,推动了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也正是这责任,闪耀着人性中至真至纯的光芒。让我们带着责任上路,无悔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领悟连用几个排比句列举颜佩韦、霍去病等历史上仁人志士们的表现,点出责任使然,进一步提出号召。很难想象公元1966年9月2日深夜,是怎样一个古怪的夜晚!也许那夜就像打翻一瓶墨水,整个一张稿纸没有一点洁白的地方;也许那夜狂风大作,雷霆万钧,偌大的上海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也许那夜花好月圆,竹影摇窗,与从前的夜未来的夜别无二致。然而就在此晚,午夜已过,凌晨刚至,中国最伟大的翻译家傅雷与夫人朱梅馥携手同肩,双双自缢身亡。傅雷夫妇走得干干净净,义无反顾,几乎不留任何痕迹,就像风吹皱一池春水,遂又了无纤痕。傅雷的一生长身玉立,气宇轩昂,就像一棵笔挺的秀竹,宁折不弯。他的夫人雍容静肃,端庄厚憨,柔情似水,就像一根缠绕秀竹的春藤,温存有余。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自然放射出人生最瑰丽的光芒。一对恩爱夫妻,如胶似漆,举案齐眉;但真正能够做到携手共赴正义,蹈死不顾,恐怕自古至今也屈指可数。贝多芬有句名言:“为了真理,给个国王都不换!”傅雷做到了,这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崇高人格的大写意。傅雷走得干干净净,从从容容。傅雷和夫人临走前的9月2日夜,曾给他们的亲人留下一封仅千余字的最后家书。这封遗书是写给傅雷的小舅子朱人秀的。遗书写得笔墨清晰,条分缕析,坦坦荡荡,磊磊落落,至今读来都令人潸然泪下,振聋发聩。从遗书里看到,傅雷的反党罪证无非是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旧画报。小镜子后有蒋介石的头像,画报上登有宋美龄的照片;而这两件东西又都是傅雷的小姨子寄存他家的,并非傅雷本人之物。正像傅雷所言:“我们纵有千万罪行,却从来不曾有过变天思想。”然而作为一介书生,即使竭尽全力呐喊也是微茫的。理智的傅雷清醒地觉察到树欲静而风不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没有向任何人申辩,只在遗书中发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痛切的自白:“我们也知道搜出的罪证虽然有口难辩,在英明的共产党和伟大的毛主席领导之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绝不至因之而判重刑。只是含冤不白、无法洗刷的日子比坐牢还要难过。何况光是教育出一个叛徒傅聪来,在人民面前已经死有余辜了!更何况像我们这种来自旧社会的渣滓,早应该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了!”“士可杀而不可辱”,这是一个多么干净、彻底、从不苟且的傅雷。傅雷走得干干净净,清清白白。临走前,他没有忘记托付朱人秀上缴当月55.29元的房租,没有忘记给保姆周菊娣留下一块女表,一个旧挂表,一张600元的存单作为她过渡时期的生活费,并说:“她是劳动人民,一生孤苦,我们不愿她无故受累。”如果说傅雷临走前有什么遗憾的话,恐怕这就是唯一的遗憾,带着深深的同情的遗憾。要送人或该还人的东西,傅雷都如数家珍,一一道来,共13条。最后剩下的53.30元又托付给朱人秀作为他们的丧葬费。至于图书字画听候公家决定。一切均有安排,毫不乱套,就像夫妻两个要出门远行,或到国外看儿子,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和疏忽。一切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不动声色,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傅雷一生脾气暴躁,因而大大小小的折磨在所难免;可是每次都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这多亏他有一个贤惠善良的妻子。朱梅馥在家书里对傅聪说:“我虽不智,天性懦弱,可是靠了我的耐性,对他无形中或大或小多少有些帮助,这是我觉得可以骄傲的,可以安慰的。我们现在真是终身伴侣,缺一不可的。”正因为“缺一不可”,如今大祸临头、在劫难逃的傅雷,不免要带上爱妻到天国走一遭了;而忠贞不渝的梅馥如影随形,甘愿相濡以沫,爱河饮尽九泉下。这是中国文坛一则多么凄艳寒凉的千古佳话!文如其人,唯其有干干净净不朽的人品,才有干干净净不朽的文章。傅雷凡事一丝不苟,尤其珍惜自己的笔墨。当年翻译法国文豪的名著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时,宁愿精益求精,一译再译,把自己的文稿修改得体无完肤,可是一经定稿,就不许编者妄自改动一字一句了。傅雷把这种严谨的为文之风又用在教子上。他规定孩子应该怎样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比方每天同桌进餐,他就注重孩子坐得是否端正,手肘靠在桌边的姿势,是否妨碍了同席的人,饭菜咀嚼是否发生丧失礼貌的响声。对孩子做到了无微不至,仁至义尽,把孩子打造得璞玉浑金,天然所成。按他的话讲“园丁以血泪灌溉出来的花朵迟早得送到人间去让别人享受”。他不仅把巴尔扎克的系列小说翻译给中国读者享受,还把一个饮誉海外的音乐家的儿子傅聪献给了全世界人民。傅雷干净了一生,与人无求,与世无争。9月3日凌晨,他和夫人化作两粒晶莹剔透的露珠,在天亮前降临大地,其璀璨的锋芒一直照彻敬佩他的每一个文人。佳作赏析人生天地间,应当怎样对待生?又应当怎样对待死?许多英烈壮士用他们的行动作出了最好的回答。张溥笔下的五人,于大阉当道之时,伸张正义,奋力出手,蹈死不顾,显示了普通平民爱憎分明的血性情怀。而在“文革”中罹难的大翻译家傅雷夫妇,面对凌辱,他们宁折不弯,“干干净净,从从容容”地选择了死亡。因为“士可杀而不可辱”!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保持了中国知识分子崇高的人格。写作借鉴1学拟题题目“干干净净的傅雷”具有多重含义:傅雷在政治上是清白的,没有变天思想;傅雷在经济上是清白的,仔细处理好大小财产问题;傅雷的文章是干净的,翻译作品精益求精。2学排比第段画线的文字运用排比手法渲染了悲凉的环境,表达作者对傅雷之死的悲痛和不平。3学引用第段引用贝多芬的名言高度评价了傅雷的高尚品格。4学佳句第段用精彩的语句写出了傅雷夫妇爱情的忠贞不渝,读来让人禁不住落泪,叹惋。5学结尾第段画线的句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傅雷夫妇比作露珠 ,形象生动地突出了他们纯洁高尚的人格 ,与“干干净净”呼应 ,突出傅雷夫妇的崇高人格对文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二、研读品味经典让积淀更丰厚原文: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出处: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今取猨狙而衣以周公之服,彼必龁啮挽裂,尽去而后慊。观古今之异,犹猨狙之异乎周公也。天运注释:龁啮(h ni):咬碎。慊(qi):满足,满意。翻译礼义法度应该顺应时代而不断变化。如今如果捉到猿猴并为它穿上周公时代的衣服,那么它必定会将其咬破或撕毁,直到完全脱掉身上的衣服才会满足。观察古今的不同之处,就像猿猴和周公的差别一样。明理知义庄子用猿猴穿衣的比喻形式说明礼义法度宜因时而定、应时而变。“时”,它是一个时代包括政治、经济、道德等各方面的社会环境,也是由人事、物理、历史、时空等综合而成的一股力量、一种必然趋势。如果顺势而为,则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相反,如果逆势而动,则似以卵击石,只碰得头破血流。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应时而变,因势而为。草书大王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注流辈:人们。得句:得到佳句。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译文:(2)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译文:参考答案:(1)张丞相喜好书法但写不工整。当时的人们都笑话他。丞相还是像原来那个样子,不变常态。(2)丞相仔细地看了许久,自己也认不出来。参考译文:张丞相喜好书法但写不工整。当时的人们都笑话他。丞相还是像原来那个样子,不变常态。有一次,他得到了一个好句子,要来笔迅速写下来,整张纸上龙蛇飞舞。他让侄子抄下来。到笔画怪诞的地方,侄子感到很迷惑,就停下来,拿着丞相写的字去问他:“这是什么字?”丞相仔细地看了许久,自己也认不出来。便责怪侄子说:“你为什么不早问?以至于我都忘记写的是什么了。”陈凯歌的骨子里透着一股倔劲,争强好胜,从不服输。拍摄梅兰芳时,陈凯歌事无巨细,要求梅宅的道具、布景,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光泽和质感。深夜复景时,他拿着手电筒一看院中的柱子,气得当场心脏病发作。美术组只得连夜拿砂纸打磨,直到柱子光泽令他满意为止。在拍摄搜索中陈红和王学圻在家的一场对手戏时,陈红被导演折腾了二十多次;而在拍摄王学圻吃带鱼的镜头时,王学圻吃了整整一盘带鱼。“我们每个演员几乎都经历过这个。”高圆圆回忆说,“在拍摄和老板在办公室相拥被莫小渝撞见的那场戏时,导演对我的窘迫感很不满意。为了让我出情绪,硬是不让我看回放,一口气演了33次。”正是由于陈凯歌的较劲儿精神,一部部精彩的电影才呈现在我们面前,为我们奉上了视觉和心灵的双重大餐。人生教益较劲儿体现了人在面对困难时的执着和坚守精神。陈凯歌与自己较劲儿,靠的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是顽强拼搏、不言放弃的执着,更是对电影理想信念的坚守。一、文言基础专练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B众不能堪,抶而仆之C独五人之皦皦,何也D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解析:选BA项,“赀”同“资”;C项“皦皦”同“皎皎”;D项,“有”同“又”。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抶:笞打,鞭打B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按:按照(法律)C素不闻诗书之训 训:教诲,训诫D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暴:显露解析:选BB项,按:追究,查办。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选DA项,连词,表目的,来;介词,凭借。B项,结构助词,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但。D项,都是代词,的人。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以至于永嘉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吴之民方痛心焉大阉亦逡巡畏义ABC D解析:选B社稷:古今均指代国家。湮没:埋没,多跟抽象名词搭配。逡巡:有所顾忌而徘徊不敢前进。当道:古义为当权者,指当地的行政长官;今义为路中间。以至:古义为到达;今义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或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首领:古义为头颅,借指性命;今义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颜色:古义为脸色;今义指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产生的印象。痛心:古义为痛恨;今义为极端伤心。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按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去今之墓而葬焉人皆得以隶使之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安能屈豪杰之流亦以明死生之大不能容于远近A/ B/C/ D/解析:选D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6名句默写。(1)五人墓碑记第5段中作者对虽受诗书之训但卑鄙无耻的“缙绅”进行了痛斥,对五义士“素不闻诗书之训,”的精神进行了高度褒扬。(2)五人墓碑记第6段中表明作者写此篇文章目的的句子是“,”。(3)五人墓碑记第6段中用反问表现“豪杰之流”对五位烈士的态度的句子是“,”。答案:(1)激昂大义蹈死不顾(2)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3)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7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译文:(2)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译文:参考答案:(1)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为他送行。(2)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可用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二、阅读理解专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周忠介公遗事汪琬 周忠介公顺昌,字景文,明万历中进士,历官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请告归。 是时太监魏忠贤乱政,故给事中嘉善魏忠节公忤忠贤,被逮过苏,公往与之饮酒,三日,以季女许嫁其孙。忠贤闻之,恚甚。御史倪文焕承忠贤指劾公,遂削籍。而会苏杭织造太监李实与故应天巡抚周公起元及公有隙,追劾起元,窜公姓名其中,遂遣官旗逮公。公知之,怡然不为动。 比宣旨公廨,巡抚都御史毛一鹭、巡按御史徐吉及道府以下皆在列,小民聚观者数千人,争为公呼冤,声殷如雷。诸生王节等直前诘责一鹭,谓:“众怒不可犯也。明公何不缓宣诏书,据实以闻于朝。”一鹭实无意听诸生,姑为奸语谢之。诸生复力争,稍侵一鹭,一鹭勃然曰:“诸生诵法孔子,知君臣大义,诏旨在,即君父在也,顾群聚而哗如此!”巡按御史见诸生言切,欲解之,乃语诸生曰:“第无哗!当商所以善后者。”众方环听如堵,官旗见议久不决,又讶抚按官不以法绳诸生也,辄手锒铛擿之地有声,大呼:“囚安在?”且曰:“此魏公命,可缓邪!”众遂怒曰:“然则伪旨也。”争登阑楯,奋击官旗,官旗抱头东西窜或升木登屋或匿厕中皆战栗乞命曰魏公误我有死者。巡抚幕中诸将率骑卒至,或拔刃胁众。众益怒,将夺刃刃一鹭,备兵使者张孝鞭卒以徇,始稍定。或谓公盍返私室,公不可,遂舍一鹭署中。是日也,他官旗之浙者,道胥门入城,强市酒肉,瞋目叱市人。市人复群殴之,走焚其舟,官旗皆泅水以免。一鹭惧,召骑卒介而自卫,夜要御史上疏告变,檄有司捕民颜佩韦等十余人系之。越八日,公竟就逮。既至京师,下诏狱,坐赃拷掠,瘐死狱中。而忠贤复矫旨杀佩韦等五人。 崇祯元年,忠贤败。公之长子茂兰刺血上书白公冤,诏赠太常寺正卿,谥忠介,予特祠。(选自元明清文选,有删改)精读设计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以季女许嫁其孙名词,排行在最后的,年岁小的(2)恚甚动词,恼怒,忿恨(3)会苏杭织造太监李实与故应天巡抚周公起元及公有隙名词,嫌隙,宿怨(4)怡然不为动愉悦的样子(5)比宣旨公廨介词,等到(6)声殷如雷拟声词,形容雷声隆隆(7)姑为奸语谢之动词,拒绝(8)欲解之动词,调解(9)众方环听如堵名词,墙(10)备兵使者张孝鞭卒以徇动词,示众(11)召骑卒介而自卫动词,穿铠甲(12)公之长子茂兰刺血上书白公冤动词,禀告,报告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公往与之饮酒代词,代魏忠节公(2)又讶抚按官不以法绳诸生也介词,用(3)官旗皆泅水以免连词,以至3.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囚安在?句式类型:宾语前置句译文:犯人在什么地方?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故给事中嘉善魏忠节公忤忠贤忤:触怒B窜公姓名其中 窜:改动C公不可,遂舍一鹭署中 舍:舍弃D而忠贤复矫旨杀佩韦等五人 矫:假托解析:选CC项,舍:安排住宿。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选BB项,两个“为”都是介词,替、给。A项,介词,把/介词,因为;C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译为“却”;D项,代词,他们的/助词,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大概,可能”。10以下句子中全都表现苏州百姓不畏强暴,敢于为周顺昌抗争的一组是()公往与之饮酒小民聚观者数千人,争为公呼冤诸生复力争,稍侵一鹭顾群聚而哗如此争登阑楯,奋击官旗公之长子茂兰刺血上书白公冤ABC D解析:选C是写周顺昌不畏魏忠贤的行为。是毛一鹭指责众人的话。是写周顺昌的儿子要为父亲申冤。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曾任给事中的嘉善人魏忠节公因为得罪了魏忠贤,而遭逮捕。但周顺昌不畏奸佞,前往同他喝酒,并把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他的孙子。B魏忠贤派官差到苏州,要逮捕周顺昌。到府衙宣读圣旨的那一天,赶来观看的百姓有好几千人,人人为周顺昌鸣冤,声音如雷一般。C有士卒拔出刀威胁百姓,百姓更加愤怒,要夺刀杀毛一鹭。备兵使者张孝鞭打老百姓来示众,局势才稍稍稳定。D毛一鹭害怕苏州的百姓,召集骑兵保卫他,夜里要挟御史徐吉上奏章报告苏州民变,下令相关官员逮捕颜佩韦等十几个百姓并关押起来。解析:选CC项,备兵使者张孝鞭打的不是老百姓,而是拔出刀威胁百姓的士卒,他是以此来平息老百姓的怒气。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明公何不缓宣诏书,据实以闻于朝。译文: (2)道胥门入城,强市酒肉,瞋目叱市人。译文: (3)檄有司捕民颜佩韦等十余人系之。译文:参考答案:(1)大人何不慢点宣读圣旨,把这里的实情奏告朝廷。(2)经胥门进城,(在市集上)强买酒肉,瞪着眼睛骂市上的百姓。(3)命令主管官员逮捕百姓颜佩韦等十几个人并关押起来。13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官 旗 抱 头 东 西 窜 或 升 木 登 屋 或 匿 厕 中 皆 战 栗 乞 命 曰 魏 公 误我 有 死 者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根据陈述对象“官旗”及动词“窜”,断开第一处;然后根据两个“或”,断开第二、三处;再根据“皆”“曰”断开第四、五处。答案:官旗抱头东西窜/或升木登屋/或匿厕中/皆战栗乞命/曰/魏公误我/有死者参考译文: 周忠介公顺昌,字景文,明朝万历年间进士,曾任吏部文选司员外郎,后请求回乡居住。当时,朝内太监魏忠贤揽大权,扰乱朝政。曾任给事中的嘉善人魏忠节公得罪了魏忠贤,被捕押解经过苏州,先生到他那儿和他饮酒,第三天,把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他的孙子。魏忠贤知道了这件事,非常愤恨。御史倪文焕接受了魏忠贤的意图,弹劾先生,就此被革职。 恰好苏杭织造太监李实和曾任应天巡抚的周起元及先生有怨仇,追查周起元并弹劾他,把先生的名字也加进去一起弹劾。魏忠贤就派官差到苏州,要逮捕先生。先生知道这件事,却不放在心上,一点也不为其所动。 等到在官署宣读圣旨时,巡抚都御史毛一鹭、巡按御史徐吉以及道、府以下各级官员全部到场。围观的百姓有好几千人,争相为周顺昌鸣冤,声音如雷震一般。书生王节等人走上前去,责问毛一鹭,并说:“众怒不可犯,大人何不慢点宣读圣旨,把这里的实情奏告朝廷。”毛一鹭实际上无心答应这要求,假意说好话安慰他们。书生们又据理力争,(说话)有点冒犯了毛一鹭,毛一鹭勃然大怒,说:“秀才读的是孔圣人的书,懂得君臣之间的大义,圣旨所在,就是皇上所在,怎么敢聚众喧闹到如此地步!”巡按御史徐吉看到秀才们言语愤激,想设法调解,他就对秀才们说:“不要只管吵闹了!应该好好商量应付的办法。”大家正在听交涉,人群像一层层围墙一般,几个差役看见说了好久没有结果,又不明白抚按为什么不办秀才们的罪,就使劲把镣铐往地上一丢,大喊:“犯人在什么地方?”又说:“这是魏大人的命令,可以缓办吗?”众人于是大怒,说:“那么这圣旨原来是假的!”大家抢着越过栏杆,用力打那些差役。差役个个抱住头,东逃西躲,有的爬上大树,登上屋顶,有的躲进茅厕,个个吓得颤抖叫饶命,说:“魏公害了我!”有的差役被当场打死。巡抚府里的军官带了骑兵来镇压,有士兵拔出刀威胁百姓,百姓更加愤怒,把刀抢过来要杀毛一鹭。备兵使者张孝就用鞭子打那个兵卒,来平息众怒,这样,局势稍稍安定。有人劝周顺昌回到家里去,他不肯,就住在毛一鹭衙门里。 这一天,另外一批差役被派到浙江的,经胥门进城,(在市集上)强买酒肉,瞪着眼睛骂市上的百姓。市上的百姓又聚起来把他们打了一顿,追到他们的船上,放火把船烧了,那些差役都跳河游水逃走,才保住了命。毛一鹭很害怕,召了骑兵带甲保卫他,夜里,要挟御史徐吉上奏章报告苏州民变,命令主管官员逮捕百姓颜佩韦等十几个并关押起来。八天以后,先生竟被逮捕。不久到了京城,先生被关进诏狱,(阉党)诬指他犯了贪污罪,受严刑拷打,伤重病死在狱中。魏忠贤又假传圣旨,杀了颜佩韦等五个人。 崇祯元年,魏忠贤罪行败露(在贬谪凤阳途中自尽)。先生的长子周茂兰刺手指写血书,奏闻皇上给父亲诉冤。皇上下诏书追赠先生为太常寺正卿,谥号“忠介”,为他造专门的祠堂。三、语言表达专练14下面是为文章中所记叙的五义士写的一副挽联,特别表现出五人的精神及其牺牲所具有的意义。请根据上联,写出下联。上联:万群众激昂除奸邪,人民功绩千秋颂下联:参考答案:五义士慷慨赴刑场,英雄名烈万古流15(浙江高考)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四个关键词。引力全称万有引力,指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加速靠近的趋势,简单说就是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视野里,引力等价于弯曲的时空。而引力波就是在弯曲的时空这个大背景下,当发生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导致的扰动时,由此产生的波动如波纹一样向外传播的现象。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但近百年来,科学家们并未找到证明它存在的直接证据。华盛顿当地时间xx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实验组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次直接观测到了由两颗恒星级黑洞13亿年前并合产生的引力波。这是科学史上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引力波的发现对普通人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科学家们表示,一个新的重大科学发现,总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预估的发展。18世纪描述电磁波的麦克斯韦理论确认的时候,也没有人知道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但是现在不管是电视机还是移动电话,都与电磁现象有关。解析:首先确定该则材料的主要说明对象,也就是第一个关键词“引力波”,在第一段段末。第二段是美国首次发现引力波。第三段是引力波的发现带来的影响。提取后两段的关键词语,使之与“引力波”组合成一个能够概述材料主要内容的句子“引力波首次发现带来的影响”,关键词语就是:“首次”“发现”“影响”。参考答案:引力波首次(或“美国”)发现影响(或“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