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一 第30讲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A组xx模拟基础题组1.(xx广东七校联考,22)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29年以来借书人数新增了大约200万到300万,而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据此推断,图书管理员可能听到借阅者说的是()A.“要不是因为有图书馆,我没准早就疯掉了,或者自杀了”B.“幸好有图书馆,我中午可以打个瞌睡、晚点回公司”C.“要不是因为有图书馆,我没准每天守在壁炉边收听广播”D.“幸好有图书馆,我和全家不至于冻死在街头”2.(xx广东百校联考,21)1935年,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障法,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收入5万美元以上者征收超额累进税,使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稍显公平。这表明罗斯福新政()A.着力增加就业,提高社会购买力B.只运用经济手段干预经济发展C.建立社会保障机制保障资本家的利益D.力求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3.(xx河北邯郸调研,23)1935年美国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其五个基本保障项目是老年社会保险、失业社会保险、盲人补助、老年补助、未成年人补助。这项法律旨在() A.恢复国家信誉B.鼓励建立工会C.扶助弱势阶层D.调整劳资关系4.(xx江苏常州调研,38)(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和社区、私人慈善团体进行;救济重点是照顾处于困境中的大工业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他说:“联邦政府一干预,这种保险或干预,就会一成不变地堕落为仅仅的布施。对我们国家的理想和精神来说,自愿自觉的行动总比国库里拨出款来要强上千倍。”摘自富兰克林罗斯福和1935年社会保障法等材料二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如果私人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未能为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提供工作和为不幸的人提供救济,那么,那些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遭遇困难的人就有一种要求政府予以援助的权利,他宣称“所有的人”,都有“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摘自美利坚合众国成长史等(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胡佛和罗斯福对社会救济的主张有何不同。(8分)题组二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5.(xx江苏盐城质检,18)1983年3月英国撒切尔政府公布了一个为期4年的“中期金融战略”,宣布要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削减政府公共开支,严格控制财政赤字,同时降低最高工资税率和投资税率。依据这一战略,当时撒切尔政府最有可能的做法应该是()A.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加强中央统制经济C.减少国家对福利的投资D.大力发展私有经济6.(xx贵州贵阳一模,22)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流行音乐的一个分支是“反对税收当局的歌曲”。1966 年奇想乐队The Kinks有首歌是这么唱的:“收税员夺走了我所有的钱,剩下我留在这座豪宅里,懒洋洋地享受着阳光午后,那时生活更多的是阳光午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A.二战后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B.英国政府干预经济导致财政困难C.英国民众内心的迷茫与孤独D.“新经济”促使英国高速发展B组xx模拟提升题组时间:20分钟分值:4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xx河南开封质检,13)新美国经济史:从殖民地时期到1940年载:“是胡佛建立了好多的公共工程,让人们有活干:是胡佛建立了重组金融公司,把钱贷给处于财务困难的私人企业和银行;也正是胡佛在经营政府时,不怕出现最大规模的预算赤字。”1930年,胡佛批准了“霍利斯穆特法”,大幅度提高890种商品的关税。这说明胡佛政府()A.完全实行自由放任政策B.放弃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实践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D.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2.(xx浙江桐乡四校上学期期中,26)经济民族主义指通过政府政策的形式对进口商品建立贸易壁垒,并施加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其国内产业,它深切关注民族国家整体在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特别是由民族经济竞争力决定的民族的长期发展趋势,而不是世界的共存共荣。在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明显带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美元贬值B.计划指导C.减耕减产D.以工代赈3.(xx浙江重点中学协作体上学期一测,5)1933年10月,美国宣布政府购买黄金的计划。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额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该措施的历史影响是()A.促使商品价格逐渐回落B.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C.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D.使美国对外贸易获利增多4.(xx湖南岳阳一中上学期月考,26)1967年,英国工党领袖麦克米伦在参加首相竞选时提出的口号是:“让每个英国人都成为股东。”该口号所反映的经济发展趋向是()A.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B.资本的社会化C.社会救济日益制度化D.分配领域的社会化5.(xx山东临沂质检,21)1929年,中国的入超额由以前的每年3亿美元增加到8.16亿美元,1932年更增加至8.67亿美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 A.中日民族矛盾激化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C.“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D.世界经济形势恶化6.(xx山东泰安质检,17)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两者的根本相同点在于()A.都注重从实际出发变革生产关系B.都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工业领域C.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D.都对本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7.(xx江苏无锡调研,20)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金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在本质上表明()A.政府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B.美国开始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C.第三产业比重上升D.美国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二、非选择题(共18分)8.(xx山西名校联考,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20年至1979年资本主义发展不同阶段的主要经济指标变化表(单位:%)阶段GDP从波峰到低谷的最大下降幅度外贸量从波峰到低谷的最大下降幅度平均失业率(失业占劳动力的百分比)消费者物价的年平均增长率18201870年-6.7-21.70.218701913年-6.1-18.24.50.419201938年-11.9-36.57.3-0.719501973年0.4-7.03.04.119731979年-1.3-6.44.19.5高峰二十世纪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演变(1)根据表格材料,指出二战前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8分)(2)根据表格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以上不同影响的原因。(10分)A组xx模拟基础题组题组一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1.A据材料“自1929年以来借书人数新增了大约200万到300万”和“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美国正在遭受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导致人民大量失业,并引发了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结合这一时代背景可以得出A项为正确答案。2.D从材料来看,新政通过提供社会保障来提高社会购买力,并非增加就业,故A项错误;新政采取国家立法的形式调节经济发展,并非只运用经济手段,故B项错误;建立社会保障机制是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救济金和养老金,并非保障资本家的利益,故C项错误;新政社会保障措施以及征收超额利润税、超额累进税,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故D项正确。3.C本题以罗斯福新政切入,考查获取材料信息与阐述历史事物的能力。从社会保障法的内容分析可知,其目的是扶助弱势阶层,故C项正确;A项是金融方面措施的目的,不符合题意;B项是工业方面的措施,不符合题意;题干不涉及劳资关系,故D项可排除。4.答案(1)责任承担者: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社区和私人慈善团体而不是由联邦政府来进行;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负有社会救济的责任。救济对象:胡佛认为救济的重点应是大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罗斯福认为救济应面向所有人,尤其是面临困难和不幸的人。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可从救助责任的承担者和救济对象两个角度作答,看分答点,语言要精炼。题组二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5.C结合史实可知,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故A、B两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福利规模的扩大增加了政府负担,故C项正确;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6.A解读材料可知其所描述的现象是推行福利政策的结果,故A项正确;B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体现不出民众内心的迷茫和孤独,故C项错误;“新经济”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B组xx模拟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经济危机期间,政府并没有对经济完全自由放任,而是采取了一些措施对经济进行干预,故A项错误、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胡佛政府放弃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实践凯恩斯主义的是罗斯福,不是胡佛,故C项错误。2.A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经济民族主义的含义来解答。联系所学可知,实行美元贬值可以增强美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可以刺激出口,符合经济民族主义的含义,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国际贸易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3.D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实行美元贬值政策,这有利于刺激出口,故D项正确;货币贬值不利于国际贸易稳定发展,还会造成本国商品价格上涨,故A、C两项错误;B项是在二战以后,排除。4.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让每个英国人都成为股东”,结合题干中首相竞选的时代背景,可以分析得出,股票分散化有利于实现资本的社会化,B符合题意。5.D题干反映的是从1929年起中国对外贸易逆差扩大的现象,体现不出中日民族关系的变化,故A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国民政府推行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B项不符合题意;“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不涉及对外贸易,故C项错误;19291933年正值经济大危机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转嫁危机,造成中国贸易逆差扩大,故D项正确。6.A为解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带来的严重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列宁从苏俄的实际出发,适时对生产关系进行变革,实行新经济政策。为摆脱经济大危机的困扰,罗斯福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推行新政。A项正确。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不存在工作重心转移的问题,B项不正确。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只符合美国罗斯福新政,排除C项。D项不是两者的根本相同点。7.A美国政府实行采购以及“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说明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材料没有体现第三产业、社会福利政策,故C、D两项不正确。二、非选择题8.答案(1)二战之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GDP、对外贸易大幅度下降,影响较大;消费者物价的年平均增长率较低,平均失业率较高。二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GDP、对外贸易下降幅度减小,影响较小,消费者物价的年平均增长率较高,平均失业率略有下降。(2)二战之前,19世纪至20世纪初均推行自由放任政策;经济危机爆发后,多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关税战和贸易战),资本主义国家间联系不强,抗危机能力较弱。二战之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区域合作和经济联系加强;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和协调机制的建立,使资本主义国家抗危机能力增强。解析第(1)问从GDP、外贸量、平均失业率、消费者物价的变化情况来分析即可。第(2)问要结合二战前后的史实来思考,二战之前的原因主要围绕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以及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进行货币战、关税战的史实来分析归纳;二战之后的原因可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经济组织和协调机制的建立来分析归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