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教学设计与反思 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23337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教学设计与反思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教学设计与反思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教学设计与反思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教学设计与反思 苏教版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了解人和时代的关系。2、 理解诗歌的意思,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3、 在诵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初步接触和掌握诗歌的品读方法。4、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准确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PPT展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生齐读。问:1、从诗歌中中可看出诗人也曾经历过什么? 2、诗人仍然保持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态度?这个一度遭遇坎坷但又始终保持着乐观态度的诗人,就是俄国伟大的诗人普希金。二、 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PPT展示作者的介绍普希金(1799-1837)是19世纪气势恢弘的俄罗斯文学的源头。俄国最伟大的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以自己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开创了俄国文学的新时代,因而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由于与官方的矛盾加剧,引起沙皇和当局的不满,于是当局唆使法国流亡人士丹特士不断追求普希金的妻子,彼得堡上流社会中流言纷起。诗人常常收到来自彼得堡的侮辱诗人名誉的匿名信,诗人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向丹特士提出决斗。遂于1837年1月27日与丹特士决斗,1月29日含恨长逝,享年39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其中一首政治抒情诗致西伯利亚的囚徒解题:1、“致”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敬意) 2、向谁表示敬意?为什么?PPT展示时代背景:12月党人起义是在1825年12月俄国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发动的起义。这次起义是俄国贵族革命者发动的反对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的武装起义。贵族革命者抛弃了财产地位和家庭,奋不顾身地为劳苦大众谋幸福。他们被人民视为英雄。沙皇尼古拉一世血腥镇压了起义,5个领袖被绞死,100多人被流放西伯利亚服苦役。更多的人手牵连。他们中间很多是普希金的朋友。俄国十二月党人大多是贵族出身,在专制的沙皇统治时期养尊处优,绝无衣食之忧,但是他们是最早觉醒的一批人。他们有高尚的品德,为推翻专制的沙皇统治,推翻落后的农奴制,为国家为民众谋利益,不惜抛弃财产地位和家庭,义无反顾地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遭受残酷镇压,沙皇把他们流放到西伯利亚,他们依旧不屈不挠地坚守自己的信念。十二月党人值得尊敬的是他们的起义不是为了争夺权力,而是为了推翻专制暴政。为了理想,这些贵族青年宁愿走向刑场,走向流放地,这是高尚的人格使然。普希金的诗,体现了这种人格理想。(PPT展示12月党人在西伯利亚的生活场景。)想到战友们忍受的地狱般的苦难,普希金写下了这首鼓励战友的诗篇,悲壮中充满乐观。三、 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请大家大声的自由朗读这首诗,谈谈读这首诗具体的感受。生读生评。1、 诗歌语言的特点。(“临降”一词,就是降临的意思,作者这样写着重体现了诗歌语言的音韵和谐优美。)2、 句子的停顿。(如“望你们坚持着高傲的忍耐的榜样”,就像是一个长者,谆谆嘱托着远方的朋友。)3、 语调的抑扬顿挫。(这首诗充满了战斗的豪情,通过豪情壮语体现出来,情感奔放,既有对朋友的殷殷嘱托,又有对未来必胜的坚定信念。)四、 研习探讨,把握情感PPT展示分析感悟:如果你是诗人:说说自己写这首诗的用意。(立足诗句,抓住文本)如果你是囚徒:谈谈自己读这首诗的感受。(立足诗句,抓住文本) (可结合对话栏中的提示,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同学交流) (1)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你认为这首诗歌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对12月党人的敬意,用希望鼓励战友的斗志,激励他们继续战斗,也用希望激励自己。)(2)诗歌是怎样把这种感情传达出来的?(强调了12月党人生活环境的艰苦,这黑暗的环境暗示社会环境的黑暗,而这些人能放弃自己原来优越的条件,为劳苦大众谋幸福,可见他们的可贵,值得敬仰。)(用许多“不会”与“会”,突出志向不会消亡,大家的期望的时辰回降临,爱和友谊会来来到你们身边,自由的歌声会传进你们苦役的洞窟自由的迎接你们,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对革命具有必胜的信念,同时激励朋友坚持斗争。)(3)在开头部分诗人为什么要寄语那些“囚徒”要“坚持着高傲的忍耐的榜样”?明确:因为诗人知道,在矿井深处服苦役,犹如在地狱里挣扎,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才能支撑,肉体的折磨决不能是高贵的灵魂屈服。(4)诗人为什么把希望称作“灾难的忠实的姐妹”?用自己的话说出其中的含义。(要革命就会有流血牺牲,就会有灾难。而在斗争中才会有胜利的希望。把“希望”说成是“灾难的姊妹”,表现出革命者的不屈精神和乐观态度)(5)“希望”对于“西伯利亚囚徒和诗人来说分别意味着什么?(找出相关诗句说明)明确:对于被流放的十二月党人而言,“希望”就是爱和友情,只要爱和友情仍在,他们就能战胜苦难,实现理想。在用希望激励战友的同时,诗人也用希望激励自己,他希望的是“沉重的枷锁会掉下,黑暗的牢狱会覆亡”,诗人向沙皇暴政发出了诅咒,预示了它的覆亡。(6)普希金在写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是仍受当局的监视,为什么还把他的诗歌称作“自由的歌声”?(并不仅仅因为他在牢狱之外,而是指他在诗歌中所表达的反对专制、歌唱自由的理想追求,这种追求永远不会停止。)(7)“枷锁”“利剑”分别象征什么?(“枷锁”象征沙皇专制制度的束缚。“利剑”象征革命者继续战斗的精神。普希金的这首诗歌本身就好似自由的歌和一把利剑。这首诗歌在12月党人中广泛传诵,对他们是极大的鼓励。)(8)为什么最后送上的是“利剑”而不是“鲜花”?明确:因为这是写给战士的诗。(以上内容视学生的学习和课堂情况来定,对与文本中涉及到的问题,尽力让学生自己说出。理解的内容说出来,不理解的则以问题的方式提出,同学在课堂上合作解决,教师在其中只是参与疏通,并进行适当的点拨。)文本小结 这首诗写于特定的时代、特定的气氛,表现出战斗者的豪情。虽然起义失败,阴云笼罩,但是诗的格调高亢,壮志凌云,豪迈奔放,充满了必胜的信念。诗人以无畏而自由的歌唱,传递了对战友和同志真挚的感情。五、|进入角色,有感而发 PPT展示有感而发: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在十二月党人中广泛传颂,给了他们巨大的鼓舞.请试着代表十二月党人,给诗人写出一首致西伯利亚囚徒的答诗。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学生习作展示,师生共评。PPT展示奥多耶夫斯基的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的答诗当那琴弦的热情的预言忽然传到我们的耳边,我们的手猛向宝剑伸去,但摸到的却是身上的锁链。不过请放心吧,诗人!我们以锁链和厄运而自豪。我们虽被监狱的铁门幽禁,却暗自对着历代沙皇嘲笑。我们悲惨的事业将不会落空:星星之火必将燃成熊熊的烈焰,我们信奉东正教的人民将集合在神圣的旗帜下面。我们要把锁链打成利剑,重新点燃自由的火炬,我们身怀着自由扑向沙皇人民才能愉快地呼吸。西伯利亚的囚徒从普希金身上汲取了力量,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坚定了他们为自由而战,为被压迫的百姓而战的决心。他们坚信:星星之火必将燃成熊熊的烈焰,自由的火炬将被重新点燃。六、 课堂小结今年是普希金逝世170周年,就让我们以记住他的作品的方式去纪念这位伟人吧!下面,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句加以背诵记住他的诗歌,不仅是对伟人的怀念,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希望总在前方,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吧,同学们!板书设计: 普希金 悲壮 敬意 乐观 12月党人 诗歌教学的理性与情感的统一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教后思考 龙泉中等职业学校 梁梦华语文学习有两条必须跋涉的河流:一条是理性的河流,一条是情感的河流。但在一个教改浪潮汹涌的年代,没有哪一门学科像语文这样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或一味徜徉在理性的河流里,把语文的工具性程式化、刻板化,丢掉了语文的灵魂;或一味彳亍在情感之川中,把语文课上成历史课、思想品德课,情感漫溢,反而冲跨了语文的河道。那么为什么不以理性为桨,以情感为舟,行驶在一条语文的“大运河”中呢?范莉行驶在“理性”与“情感”的运河里范莉老师的这一番话,让我感触颇深。像教致西伯利亚的囚徒这样政治色彩如此浓厚的诗歌,如何把握好“理性”和“情感”这两条河流。课后我对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一课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一、 教学目标的反思教师在教学实施前,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为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和控制功能,如果目标定得过高或任意扩展而偏离学生的实际,往往会降低教学效率,不利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我在教学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时,根据高中阶段的三个层次的能力要求,设置了以下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了解不同阶层的人物在特定时代所表现出的不同人格追求。2、;理解诗歌的意思,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3、在诵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初步接触和掌握诗歌的品读方法。4、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通过课堂教学反馈,我发现目标2和目标3基本能完成,而对于目标1显然有一定的难度。在有限的45分钟里面,在学生课前没有预习的情况下,要让学生了解不同阶层的人物在特定时代所表现出的不同人格追求,则必须向学生讲明12月党人的生活背景,他们的思想变化的历程以及当时俄国的社会背景等等,在有限的45分钟里面,能有这样的大容量吗?一味的向学生介绍社会背景,是否会冲淡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而变成了一堂思想政治课了呢?“面面俱到,往往会面面都不到”,于是我及时的把目标1进行了调整:了解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了解人和时代的关系。这样就降低了难度,也体现了备课即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的理念。二、 教学过程的反思本课的教学我以同学熟悉的一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导入,设置了两个问题:1、从诗歌中可看出诗人也曾经历过什么?2、诗人保持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态度?来引出对作者的介绍。这一导入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把握诗歌中悲壮中乐观的感情基调,为体会诗歌的情感做了准备。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厌其烦的让学生朗诵诗歌,这一方面可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学习朗读诗歌的方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对文本作出准确的分析和评价,从而全面准确地把握诗歌。在对文本的研习探讨过程中,我抛出了一个开放性的大问题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如果你是诗人:说说自己写这首诗的用意。(立足诗句,抓住文本)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结合作者和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情感。这节课上,学生的思考可说是异彩纷呈的,他们在短时间内关注到了文本的精华内容。课堂上我们的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个人的体会。生:如第一句,强调了12月党人生活环境的艰苦,这黑暗的环境暗示社会环境的黑暗,而这些人能放弃自己原来优越的条件,为劳苦大众谋幸福,可见他们的可贵,值得敬仰。 生:用许多“不会”与“会”,突出志向不会消亡,大家的期望的时辰回降临,爱和友谊会来来到你们身边,自由的歌声会传进你们苦役的洞窟自由的迎接你们,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对革命具有必胜的信念,同时激励朋友坚持斗争。有的同学还提出了自己不理解的内容: 希望怎么会成了灾难的姐妹?自己已被囚禁,又怎能说自己的诗歌是自由的歌声?学生的思维都进入了一种积极状态,真正做到了与文本的对话。这一过程,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学习者与学习者的平等碰撞,体现了课堂的民主平等。在这样的氛围情境下,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得到了情感的熏陶,自然也从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三、 教学方法的反思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经常采用问题的形式来组织课堂教学,备课时精心设计问题,课堂上随机应变地补充一些问题,说白了其实还是“满堂问”。经过反思,我发现这种方法与传统的“满堂灌”是大同小异的。第一,这些问题不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生发出来的问题,而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教师仍然享受着话语的“霸权”,这是对学生主体的漠视。于是在教学实践中,我开始着力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变教师问为学生问。在课堂上,极力营造良好的氛围,走进学生,提倡师生、生生合作;为学生提问搭建平台;并给学生以适当的评价。通过这些方式,学生能够自主的走进文本,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创设情境。通过导语、图片等来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情感意境。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西伯利亚的囚徒”的生活画面、展示“囚徒”写给普希金的回诗,通过视觉和文字的感触,促成了情感目标的落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是一个培养学生能力的场所。对于诗歌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更需要培养一种读诗的能力。通过对诗歌的朗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情感的把握,使学生同时在“理性”和“情感”的河流中徜徉。当然朗读的方式可以多样,有个人朗读、齐读、教师范读等,通过多样的朗读,寻求朗读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