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语文 第二专题 长亭送别教学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20332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语文 第二专题 长亭送别教学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二语文 第二专题 长亭送别教学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二语文 第二专题 长亭送别教学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语文 第二专题 长亭送别教学案 苏教版课 题长亭送别计划 课时计划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2、分析崔莺莺这一人物形象。3、了解古代戏曲的特征和感情表达的基本方法。4、从曲词意象的分析入手,准确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人物情感。【学法建议】1、以著名学者王国维的名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为理论依据,以文中富于文采的曲词为突破口,通过想象和联想,唤起生活经验,努力创设情境,更好地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别”的心情。2、以诵读为辅助,以文学鉴赏为纽带,领会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特征,领会化用或借用古典诗词,并且和口语巧妙结合以营造优美的意境,来努力培养初步赏析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语言特色和思想内容的能力。3、观看碟片西厢记(越剧),在视听享受的基础上对课文产生感性认识,同时,通过写作“观后感”并提出自己的创见,来体现学习的主体意识,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学重难点从曲词意象的分析入手,准确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人物情感。教学流程内容板书长亭送别【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王实甫,元代杂剧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不详。 生平和创作王实甫生平事迹资料缺乏。钟嗣成录鬼簿将他列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周德清中原音韵在称赞关汉卿、郑光祖和白朴、马致远“一新制作”的同时,也称赞了西厢记的曲文,并说“诸公已矣,后学莫及”。由此可以推知,王实甫活动的年代可能与关汉卿等相去不远。他的主要创作活动当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 北宫词纪所收署名王实甫的散曲商调集贤宾退隐中写道:“想着那红尘黄阁昔年羞,到如今白发青衫此地游”,“人事远,老怀幽,志难酬,知机的王粲;梦无凭,见景的庄周”,“怕狼虎恶图谋,遇事休开口,逢人只点头,见香饵莫吞钩,高抄起经纶大手”,可知王实甫早年曾经为官,宦途不无坎坷,晚年退隐。曲中又有“且喜的身登中寿”,“百年期六分甘到手”,可以推断他至少活到60岁。这首散曲又见于雍熙乐府,未署名。因此,学术界对它的作者是谁有不同看法。 中原音韵曾把西厢记第1本第3折的曲文作为“定格”的范例标举。元末明初贾仲明的凌波仙吊曲说王实甫“作词章,风韵羡,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誉王实甫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可见,他的作品在元代和元明之际很为人所推重,西厢记其时已被称为杂剧之冠。 王实甫所作杂剧,名目可考者共13种。今存有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和四大王歌舞丽春堂3种。韩采云丝竹芙蓉亭和苏小卿月夜贩茶船都有佚曲。其余仅存名目而见于录鬼簿著录者有东海郡于公高门、孝父母明达卖子、曹子建七步成章、才子佳人多月亭、赵光普进梅谏、诗酒丽春园、陆绩怀橘、双蕖怨、娇红记9种。对王实甫曲目,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或认为娇红记非出王手,或认为诗酒丽春园亦非王作,还有人认为今存破窑记是关汉卿的作品,但都非定论。明清时代还有王实甫作月明和尚度柳翠和襄阳府调狗掉刀的著录和传闻,均不可靠。此外,自明代开始,出现西厢记是王实甫作关汉卿续或关作王续等说法,也都不可信。 2、资料链接(1)背景知识元代戏曲元代是我国戏曲繁荣兴盛的时期。元代戏曲主要分为杂剧和南戏两大类,二者各有自己的发展轨迹。由于南戏在元代前期处于发展的薄弱阶段,还不能与杂剧一争高下,所以代表元代最高文学成就的是元杂剧。元杂剧之所以能够以深刻的思想与精湛的艺术取得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地位,产生一批传世不衰的艺术品,至关重要的原因是一批杰出的文人以他们的文学生命来参与戏曲的创作,他们自身的文学素养,提高了元杂剧的审美档次,使得元杂剧创作精致化和典范化。 元杂剧有完整的艺术形态,剧本主要由唱曲、宾白和表演三部分组成。在体制上,元杂剧以折为单位,一本通常为四折,个别也有一本五到六折的。此外每本还加有一场或两场戏,称为“楔子”,位置或在折前或在两折之间,用来介绍人物、情节等。每本在结尾时有一对或两对对子,称为“题目正名”。在音乐方面,元杂剧有严格的规定,一折戏只用一套曲子,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子组成,而且同一套曲子的排列顺序也比较固定。元杂剧用北曲演唱,乐器主要使用琵琶等弦乐,风格豪放激越。在角色设置上,元杂剧角色分为三大类:末类、旦类、净类,一本戏中只由一人主唱,由正末演唱的戏称为“末本戏”,由正旦演唱的戏称为“旦本戏”。元杂剧中用“科范”来规定动作表情或指示舞台效果,简称“科”。在元代近百年的时间里,北杂剧创作风靡全国,作家云起,涌现出一批成就卓著的戏剧作家和演员,剧本成千上万,洋洋大观。著名的剧作家有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的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等。重要的作品分别有窦娥冤(关)、单刀会(关)、望江亭(关)、倩女离魂(郑)、梧桐雨(白)、汉宫秋(马)等。伟大的戏剧家王实甫创作了被称为是“天下夺魁”的西厢记,成为元代戏曲最高成就的代表。 西相记的演变西厢记是元杂剧的压卷之作,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典范作品。它的故事取材于公元9世纪唐人元稹的传奇莺莺传(也叫会真记)。宋金时期,说唱崔、张故事的作品,有赵令寺商调蝶恋花鼓子词和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等。戏曲方面有宋官本杂剧的莺莺六么、金院本的红娘子、南戏的张珙西厢记等。到了元代,这些各自在南北流行的唱本、剧本,又重新在大都、杭州等戏剧发展的中心都市汇合,南北戏曲得到交流。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王实甫把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改写为戏曲,虽故事基本相同,题材却更集中,反封建的思想倾向也更鲜明了;又改写了曲文,增加了宾白,剔除了一些不合理的情节,艺术上也有所提高。(2)有关送别名句积累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3、预习思考(1)预设问题能否按时间的推移和情节的发展,用四个字的小标题把长亭送别这折戏概括一下?崔莺莺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起伏变化?性格特征怎样?文中哪几支曲子体现着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本折曲词有几处化用或借用了古典诗词并且与口语结合的?有何表达作用?(2)预习课文后,你提出了哪些新的问题?互动课堂第2课时自学评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筵席( )迍迍( )金钏( )笑靥( )争揣( )拾芥( )余荫( )蹙眉( )谂知( )玉醅( )泠泠( )谨赓( )厮守( )禾黍( )绣衾(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挣揣信状元回来 阁泪汪汪不敢垂 我谂知这几日相思嗞味 暖融融的玉醅,白泠泠似水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谨赓一绝,以剖寸心 一春鱼雁无消息 3、填空(1)王实甫,中国 (朝代)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与生平事迹不详。他的创作活动大致在元成宗的元贞 、大德年间。长期混迹于教坊、行院,与伎艺为伍,当是位不得志的落拓文人 。编撰杂剧 种 ,只有代表作 与 传世, 贩茶船 、 芙蓉亭 各传曲文一折,余则散佚。(2)元曲中不同的角色有一定的名称。 为女角色,分为 、 、 、 等, 为男角色,分为 、 、 等。文中扮演张生和崔莺莺的角色分别是 和 。(3)西厢记刻画矛盾冲突的主线是 和 之间的矛盾,这是 的矛盾。本戏曲通过 ,完整地展现了封建时代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由的曲折过程和复杂心理,表现了反对封建礼教统治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思想,表达了“ ”的愿望。4、阅读第二首(幺篇)和(二煞),判断以下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幺篇)这首曲子是莺莺给张生斟酒时对张生说的话。充满了女主人公对张生的殷殷叮嘱之情。( ) (2)(幺篇)曲中谈到了“轻别离”和“始乱终弃”,(二煞)中谈到了“停妻再娶妻”,可见莺莺对张生此一去,充满了担心和疑惑,对这段爱情的牢固产生了怀疑。( ) (3)在封建社会里,历来是男尊女卑的道德观念,女人成为男人的玩物,所以(幺篇)中说妻荣夫贵应改为夫贵妻荣。( ) (4)莺莺在这两首曲子里反复叮嘱张生不要“始乱终弃”,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这是封建社会常见的事,也是整个社会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 ) (5)女主人公在这两支曲子里提到“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你休忧文齐福不齐”、“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等句,反映了女主人公重爱情而鄙薄功名的进步思想。( ) (6)这两首曲子分别反映了女主人公对张生的两次叮嘱,虽然时间不同,但内容却是大致相同,都集中表达了莺莺内心相同的担心和思想倾向。( ) (7)(二煞)是莺莺在张生临行前最后的谆谆告诫。虽只说了七句话,却前后共用了四个“休”字,可见她对张生的嘱咐是何等的殷切。( ) (8)四个“休”字归纳为两点:一是不要以功名为重而丢掉爱情;二是不要因贪恋异地花草而停妻再娶。这说明莺莺对她和张生在凄风苦雨、艰难曲折中建立起来的爱情,比对功名的获取更为珍视。( ) 二、文本研习1、课文情节:长亭送别一折戏因系老夫人以“ ”为由,硬逼张生 之故,恩爱情人的分手才显得特别缠绵感人。戏由三个紧密衔接的场面组成: , , 。个场面,共十九支曲文,将艺术触角伸展到人物的心灵深处,集中刻画了莺莺送行时的细致复杂的心境意绪。2、人物形象作者在本折中一方面描写了莺莺 的痛苦之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莺莺 的思想。她为离别而悲啼愁苦,痛极之际,竟埋怨张生忘旧情而轻远别。这种埋怨正是爱极痛极的一种变态心理,是一种深情的痴语。莺莺既倾诉着内心的万种离愁、无限幽思。又流露出怕被遗弃的痛苦心理。此时此刻,莺莺该有多少肺腑之言要说,然而她对“怜取眼前人”的临别赠言,其实正是她内心隐忧的曲折吐露,也是当时社会中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的悲剧在莺莺心灵上的阴影的反映。在莺莺看来, ,最重要的是 。而事实上张生应试是被逼的,他们的分离乃是封建势力的压迫所致。因此莺莺发出了对封建势力的怨恨。莺莺还进一步把怨愤指向那可恶的 思想。“ ”观念造成了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而莺莺却对这种虚名微利表示了极大的蔑视与痛恨,这就把莺莺的思想感情由一般的离别之苦,推到一个更高的水平。3、艺术特色曲文美:意美。从戏剧内容看,意美就是准确、生动、形象地表现性格。意美也可以延伸为意态美,意美还可以拓展为意境之美,“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 ”等句表面上写倚楼观景,实际上大有深意。形美。形与意实为表里,相互依存。从戏剧形式看,曲文中方块字的排列,组合有其独特的魅力,对称的是整齐的美,不对称的是参差的美。不要把排比、对仗、骈四俪六之类看成纯粹形式主义的劳什子,那是汉字独具的建筑美。又因为舞台上的曲文有赖于听觉的鉴赏,所以形美更包括声韵格律的音乐美。古典曲文十分讲究句式、节奏、平仄、四声、押韵、衬字等等。“ ”等句形声兼备,谓为形美。神美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使曲文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那是曲文的最高品位。神美的神,可释为神韵。神美往往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古往今来词家甚少得之。“ ”传说王实甫写至此处呕血而亡。事虽无稽,但这支曲子的神韵确实如风如水,可以感知、认同。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 全折运用了 等多种修辞方法。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用典、对比等结合,因情随物而设。例如,“ ”夸张地表现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 都是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 ”,用了“红泪”和“青衫泪”两个典故,是夸张兼用典,形容伤心之至;“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是 ,以厌酒表现愁苦至极。作品中的夸张描写,大都将人物感情寄附于客观事物,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叨叨令一曲,将“车、马,被、枕,衫、袖,书、信”这些常用词带上“儿”字,加上一些叠音形容词,如熬熬煎煎、昏昏沉沉之类,用排比句巧妙组合衔接,并间以反复的感叹,造成 的艺术效果。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 。莺莺那种如泣如诉、呜呜咽咽的声气口吻,宛然在侧。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作者善于把典雅凝练的古代诗词与通俗流畅的民间口语融为一体,从而形成清丽华美、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作品融入了不少古代诗词的语句,其特有的语义、情味和表达效果与剧中语境相契合,增添了语言的文采和表现力。例如,端正好中的“碧云天,黄花地”,化用范仲淹苏幕遮词中“ ”语句,并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以烘托 氛围;朝天子中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引用苏轼 词原句,形象地表现莺莺_ 的思想感情;耍孩儿中“未饮心先醉”,化用柳永诉衷情近词中“ ”之句,一字之易,更加夸张,语意更加沉重,表现了莺莺 。 作品还融入了大量运用民间口语,吸收了不少的方言词和俗语,而且善于将民间口语加工为富于文采的文学语言。例如滚绣球一曲的语汇、语句都具有民间口语的风格,可以说是口语的韵律化,通俗自然、生动活泼而又富于文采。4、阅读(满庭芳),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第一首小令(端正好)的“晓来谁染霜林醉”和后文最后一首小令(收尾)的“一鞭残照里”来看,长亭饯行已经过一整天的时间。可为什么莺莺却还说“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 _ (2)这首曲子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女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_ (3)这首曲子结尾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 5、思考在“饯行酒宴”上这一部分红娘的言行,回答下列问题。 (1)怎样理解在此场合下,夫人两次叫红娘替“正旦”把酒? _ (2)怎样理解红娘的两次言语? 第一次:(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 _ 第二次:(红云)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 _ (3)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红娘在情节安排上起什么作用? _ 三、问题探讨1、以端正好为例,分析长亭送别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2、滚绣球这支曲子选取了哪些意象?抒发了莺莺的什么感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3、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四、活动体验将古代诗歌改写成现代诗,是鉴赏古诗词的非常有效的方式,它可以使我们在富有创造性的语言实践中,加深对原作的理解感悟,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当然,改写也是有一定的原则,是有高下优劣之分的。首先我们来看一首【一煞】的改写:青山,你为什么阻隔我送行的目光疏林,你怎么这般的无情淡淡的云气,遮住了情郎的背影唉!夕阳下的古道如此寂静恍惚间,耳边响起了马嘶莫非是它也不忍分离唉,情郎,你是否知道我心中的痛苦我对你的爱恋使我不忍离去只求你千万别把我忘记大家可以看一看这样的一首改写作品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该如何修改?改作太过直白,丧失了原作含蓄优雅之美,也不符合人物性格。修改时应考虑去掉过多的直抒胸臆的感叹,多用意象来暗示感发,传达原作的情绪。建议从第三句开始改为:“四周升起的暮霭,遮住了你远行的背影夕阳下的古道,吹刮着让人心痛的寂静莫非是马儿也不忍分离?才发出阵阵的嘶鸣恍惚间,我听到你归来时马蹄的声音”,而结尾改为:“为你送行,在这秋风中,在这十里长亭”。改写既不是翻译原曲,也不是完全抛开原文的创作。正确的做法是:保留原来曲子的意境,尽可能借鉴原来的表现手法,发挥现代诗歌的特长,进行艺术的再加工、再创造。学生改写体验1、展示学生改写的现代诗歌。2、让学生评价。3、展示【滚绣球】与【收尾】的改作并进行示范评价及总结。选修延伸【师生互动】学习完这篇文章后,你提出了哪些新的问题?生:师:关键点拨加工润色作业布置教学心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