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语文 古诗鉴赏 复习策略.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20279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语文 古诗鉴赏 复习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中考语文 古诗鉴赏 复习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中考语文 古诗鉴赏 复习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语文 古诗鉴赏 复习策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歌大国,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精华,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李白到杜甫,从山水田园到边塞诗歌,诗人们或吟咏今古,或心忧天下,或寄情山水,或慨叹身世,或讽喻时政,可谓名家辈出,流派众多,精彩纷呈。今天,随着人们对语文的深入理解和对语文素养的追求,再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卷,特别是xx年中考要求,古诗词鉴赏考查方兴未艾。那么如何揭开古诗词的神秘面纱,准确抵达古诗词的美学殿堂,成为诗词鉴赏的应试高手呢?下面,我将结合xx年中考说明,提出应对策略,希望与各位同仁共享。一、做熟悉考纲的有心人:学习考纲是为掌控复习总方向。我们要抓住考纲关键词,不偏不倚地展开复习。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四学段七九年级:1、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2、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3、第四学段,可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4、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孝感市xx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1、古诗词阅读理解考查内容:材料源自于教科书,以呈现一首古诗词为主,设一个填空题与一个简答题。2、考查对于古诗词内容、情感、主旨的领悟以及语言的品味和基本写作特色的把握。紧紧抓住这三个方面要开展好古诗词鉴赏复习工作,熟悉考纲是前提。二、当解析考点的用心人:归纳考点是为明确复习重点。我们要分析考查形式和考查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备考。【真题回放1】语文试题(样题)次北固山下 王湾8、首联中的“ 、 ”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1分)【考查点1】对诗句场景、情感内容的理解。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2分)【考查点2】对托物寓理名句的赏析。【真题回放2】中考复习指导(五)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1、宋词惯用的写法是上阙写景,下阙抒情。这首词也不例外,上阙写的是 ,下阙抒发了将士们的思家报国之情。【考查点1】对整首词景物、情感内容的理解。2、谈谈“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包含的情感。【考查点2】对情感复杂抒情名句的赏析。【考点和角度】概括内容主旨,把握诗歌情感。【考点解析】内容与主旨,就是诗歌中用来表达情感、意图的材料,作者表达的情感、阐述的哲理,或对社会、人生和历史的总结。【命题角度】展示了一副怎样的画面?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或,请理解或概括某一诗句的内容或其特点,或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阐述了什么样的哲理,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等。【解答思路】仔细体味试题要求,理解试题的侧重点,把握试题解答的切入点,反复阅读诗句,从关键词语、诗句及作家、作品的背景资料入手。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答题格式1】这句诗写了什么(概括诗句内容)+通过什么手法+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评价。【答题格式2】这句诗中什么字(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等)用得好+运用什么(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托物审理等)手法,写了什么(概括画面内容)+表现了什么或表达了什么或蕴含着什么哲理。【真题回放3】中考复习指导(一)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1、全诗欲抑先扬。“可怜白发生!”由梦境返回现实,化雄壮为 ,完成了失意英雄的心灵塑造。【考查点1】对诗句情感、形象内容的理解。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请从描写的角度试作赏析。【考查点2】对多角度描写写景名句的赏析。【考点和角度】体味意象意境,描绘景物画面。【考点解析】任何作品都会表达一定的主题或情感,而诗歌中主题或情感的表达,则大多依赖于意象、意境的创造。意象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如表意物象;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其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的巧妙结合,是生活的外在景象与作者的内在情思的统一。【命题角度】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或,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或某一诗句描绘了什么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解答思路】通过形象思维,借助联想和想象,感知诗词中的景物和形象,体会作品的情境、意境,领悟作者的情感。【答题格式1】采用什么描写手法+描绘了什么画面+意象中表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真题回放4】中考调研考试武陵春 李清照8、这首词通过 和 两个外在行为的具体描写,表达了词人因夫死、家破、国亡而产生的深重哀愁之情。(1分)【考查点1】对诗句生活图景、背景、情感内容的理解。9、古人运用比喻写愁的诗句有很多,但都没有李清照在这首词中写得新奇,请你简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个比喻句新在何处?(2分)【考查点2】对化虚为实抒情名句的赏析。【考点和角度】把握技巧手法,分析诗歌妙处。【考点解析】古典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如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借物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分析技巧手法,要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常运用的表现手法有小中见大、化虚为实、以动写静,声色结合,多角度描写,以乐写哀,对比衬托等。【命题角度】这首诗(这句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或这首诗(这句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解答思路】解答时要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并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有什么作用。【答题格式1】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答题格式2】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答题格式3】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真题回放5】中考复习指导(二)望岳 杜甫1、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首联是远望之景,颔联是近望之景,颈联是 之景,尾联是极望之景。【考查点1】对整首诗景物内容的理解。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中的“钟”“割”用词精妙,请简要赏析。【考查点2】对虚实结合的写景名句的赏析。又出现一个新东西。【考点和角度】品味语言精妙,赏析写景名句。【考点解析】这类试题主要包括对词语的锤炼、句子的推敲、名句的领悟等,要求能体味诗词语言的精妙。【命题角度】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领会诗中某个字、词的表达效果,欣赏其中写得最妙的一联,剖析整首诗中最震撼人心的诗句等。【解答思路1】对动作性字词,要分析其传神之处,以寻求作者要表达的情感,答题时注意采用“生动”“形象”“简练”“富有表现力”等词。对描写性字词,要分析对塑造意境的作用,答题时注意采用“准确”“生动”“传神”“清新质朴”“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朴实”“隽永”等词。对名句,要从情感、意境、形象、哲理、语言等审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要注意情、景、理的统一。【答题格式1】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答题格式2】品赏名句:运用什么手法+描写(展现等)什么情景+抒发什么情感(+蕴含什么哲理)。【真题回放6】中考复习指导(四)行路难(其一) 李白1、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 。【考查点1】对诗句描写内容的理解。2、说说“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通过用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考查点2】对用典名句的赏析。【考点和角度】品味语言精妙,赏析用典名句。【考点解析】同上。【命题角度】同上。【解答思路2】紧扣诗眼,对典故性字词,要挖典故之本义,探寻作者之用意。答题时注意采用“委婉”“含蓄”等词语。【答题格式】用了什么典故(概括典故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态度)。总之,考点要求:概括内容主旨,把握诗词情感;体味意象意境,描绘景物画面;把握技巧手法,分析诗词妙处;品味语言精妙,赏析经典名句。答题思路:品味炼字类,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名句赏析类,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主旨情感类,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想象描述类,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表达技巧类,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它包括:(1)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2)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3)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虽对考点解析了这么多,但面对中考考查的角度之活,范围之广,又如何减轻学生复习的难度?三、成选取材料的细心人材料是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练习难点提供的依据。那我们就要选取权威材料,保障复习内容的准确性。1、选背教材的重点课下注释,关注课后练习;2、选印教师教学用书的整体把握,关注名家赏析;3、选记中考指导的复习资料,关注能力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