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20189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 命题:张瑛 审核:宋廷军(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第I卷 (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共35小题,50分。其中第1-20小题每题1分,第21-35小题每题2分)1下图为生物种类的概念图,对a、b、c所代表的生物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a原核生物、b细菌、c流感病毒Ba原核生物、b细菌、c大肠杆菌Ca真核生物、b植物、c蓝藻Da真核生物、b真菌、c乳酸菌2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论述,正确的是 ( )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3下列物质中,哪一项不是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 ( )4生活在极地地区的棕熊具有冬眠的习性。每年进入秋季后,它的食量就会迅速增加,体重也随之迅速增加。等到冬季来临时,它的体重能增至原来的两倍多。在漫长的冬眠过程中,棕熊一直是不吃不喝。几个月醒来,它会变得十分“清秀”。冬眠前,棕熊体重增加时,增多的成分主要是 ( )A水 B蛋白质 C糖原 D脂肪5水稻叶肉细胞中的DNA存在于 ( )A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 B细胞核、内质网和线粒体C细胞核、叶绿体和高尔基体 D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6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 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 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酶种类相同7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其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B.是遗传物质DNA和RNA的载体C.与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有关D.有利于DNA和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8如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9下图为酶催化反应的过程示意图,以数字编号的图形分别表示反应物、酶、生成物等反应要素,其中表示酶的图形编号是 ( )A. B. C. D.10右图关于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11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 )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B.利用过氧化氢和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利用过氧化氢、鲜肝匀浆和FeCl3研究酶的高效性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5、7、9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12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 ( )A.在4 条件下易变性 B.只含有C、HC.也能催化淀粉合成 D.含有羧基13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需要氧D暗反应消耗的ATP可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14.“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相关试剂的使用情况如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则他们所得实验结果依次应为( ) 甲乙丙丁无水乙醇-+蒸馏水+-CaCO3+-+SiO2+-A. B. C. D.15如图为高等植物光合作用图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是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中 B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C是三碳化合物,能被氧化为(CH2O) D是ATP,在叶绿体基质中生成16炎热夏季中午,因失水过多会导致植物气孔关闭,此时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变化是( )A.三碳化合物含量上升 B.光反应产物不能满足暗反应的需求C.有机物产生速率明显下降 D.叶绿体基质中ADP含量增加17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只能在叶绿体中进行B过程产生的能量全部都储存在ATP中C过程产生的O2中的氧来自H2OD过程和中均能产生H,且二者还原的物质相同18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19甲、乙两图均为连续分裂的细胞的细胞周期图示,乙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 )A甲、乙的细胞在各时期都要消耗ATPB甲中的b、乙中的AB时细胞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C甲、乙中分裂间期会出现核膜解体、核仁消失的现象D利用药物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20. 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C.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D.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延缓衰老2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蓝藻、霉菌、水绵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B动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也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但不产生水C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无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22将同一植物的细胞分别放在0.3 mol/L的蔗糖溶液、0.5 mol/L的甘油溶液和清水中,测得细胞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则a、b、c依次代表 ( )A.蔗糖溶液、甘油溶液、清水B.甘油溶液、蔗糖溶液、清水C.清水、蔗糖溶液、甘油溶液D.清水、甘油溶液、蔗糖溶液23.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T0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B.图甲中Ta和Tb对酶活性的影响有区别C.图乙中温度超过Tb时,酶活性达到最大D.图乙中A点可能对应图甲中的温度为T024将酵母菌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以下模拟实验。最终能通过细胞呼吸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是 ( ) A甲、乙、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甲、乙、丙、丁25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和或过程和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和C.动物细胞内,过程比过程释放的能量多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产生H,过程消耗H26如图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 A.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B.暗反应包括和两个过程C.过程和都能产生ATPD.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27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储藏该植物器官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强度最弱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28下图表示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韭菜宿根进行实验的流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B两组实验的结果中共有色素带的颜色是黄色和橙黄色C两组实验的结果中吸收光谱最明显的差异出现在蓝紫光区域D若在缺镁条件下完成该实验,两组实验的结果和差异都不大29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I、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强光下的幼苗相比正常光照下的绿色更深B强光照可能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I,C错误;色素分离过程中如果滤液线触及石油醚则不能形成色素带,D错误。30.【答案】B【解析】分析图示,染色体上有染色单体,说明细胞处于染色体复制后而着丝点未分裂的时期,即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此时动物细胞的中心粒可能正移向细胞两极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选B。A选项是发生在间期,C选项发生在后期,D项发生在末期。31【答案】C【解析】衰老的细胞具有的主要特征是:(1)细胞内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2)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3)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积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影响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4)细胞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5)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但对于衰老的红细胞而言,因其没有细胞核,所以只具有上述所示的特征,A、B、D三项均错误,C项正确。32【答案】B 【解析】细胞分化是基因有选择的在同一个体不同细胞表达,而同一个体所有体细胞基因相同,A错。个体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B正确。细胞分裂和分化都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在胚胎发育阶段最大,C错。多细胞生物细胞的总体衰老会表现出机体的衰老,D错。3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癌细胞的成因和特点。在癌细胞表面糖蛋白的含量减少,所以癌细胞中与糖蛋白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与正常细胞相比明显偏低,C选项错误。34.【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图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说明DNA已经复制,但着丝点未分裂,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中两个时期,故A正确;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图可能是有丝分裂中期,故B正确;间期过程中进行染色体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DNA含量加倍,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2:0:2,说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消失,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故C错误;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0:1,代表有丝分裂的末期,表示细胞分裂完成,故D正确。35.【答案】B 【解析】由图分析可知1染色体散乱在细胞中是有丝分裂前期,2出现了细胞板是有丝分裂末期,3是有丝分裂后期,4着丝点在赤道板上是有丝分裂中期,但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还需要有分裂间期,故1错误。如果按照分裂的先后顺利应是,故2正确。该生物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也有DNA,所以一定大于6,故3错误。图表示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故4正确。因此B正确。二、非选择题(共5题,50分)36(每空1分,共6分) . (1)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 (2) 2 糖蛋白 (3)选择透过性. (4) b a37(每空2分,共16分)(1)蛋白酶 蛋白酶和脂肪酶 (2)专一性 (3)没有差异,因为高温使酶失活 (4) (5)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能催化分解蛋白质,从而损伤皮肤(6)加酶 适当提高温度 38(每空2分,共12分)(1)线粒体内膜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缺一项不给分)(2)GI、DK(缺一项不给分)(3)叶绿体基质(4)DH 低温降低了酶活性,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39(每空2分,共16分)(1)D-E (2)间 DNA复制 相关蛋白质合成 (3)212 D (4)C-D(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