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20006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教学目标: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体会本文气势恢宏,情理并茂,叙议结合,巧用对比来突出人物形象与精神的写法。在诵读的基础上,领会本文的行文方式,赏析文章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归纳掌握“盛、发、率、徒、私”五个文言词语;理解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语“疾病、行为、私人、颜色、非常、首领”等,并进一步掌握实词活用现象;熟悉“况欤”“独,何也”“固哉”“安哉”等几种文言句式的译法。教学重点:夹叙夹议,运用对比方式进行议论,同时兼用抒情的写法。在熟读的基础上,掌握本文涉及到的实词及文言句式,进一步巩固词类活用,以增强语感,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教学难点:本文叙述和议论之间的转承结合。运用注释。系统了解有关历史背景,并由此领会五人牺牲的价值和意义。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法:要求学生必须反复诵读全文,在诵读中,一方面培养学生文言文的感受能力,积累文言词语知识,另一方面,意在让学生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行文的变化。采用释译、讲析、启发、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前布置预习: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正音后,熟读课文。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结合注释了解作者的有关背景,并学习第一部分,明确写作中心。学习课文的三、四段,领会文章富有感情色彩的叙事特点,品味作者独到的行文方式,做到结合注释顺利地翻译文章,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设计一: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在明朝末年就有这样五个人,他们的死比泰山还重。今天我们通过五人墓碑记来认识这样五个义士。设计二: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中的五位主人公就是这样为民请命的人,是舍身求法的人。 设计三:在“鸿门宴”上,项羽因为害怕担当“不义”之名,终于让刘邦得以脱逃,纵虎归山,铸成大错。其实项羽真正注重的不过是一个“名”,他企图“名正言顺”的爬上帝王的宝座。其人虽不可一概抹杀,其“义”却不足为训。 在我国历史上,另有一大批志士仁人,他们舍生取义,前仆后继,或藐视权贵,或为国为民,不务虚名,不图私利,他们跟项羽有着很大不同!现在我们来学习张博的五人墓碑记,文中记述了颜佩韦等五人的“蹈死不顾”,会帮助我们“明死生之大”,加深对“义”的认识与理解。设计四:一代伟人毛泽东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那么,什么样的一种死亡能够比泰山更重呢?我个人认为,那应该是一种生命虽已结束,但其精神还对活着的人有所辐射,能影响并激励同时代或后人的一种死亡。张溥的五人墓碑记一文中所述的五个普普通通的人,就曾以其义举,而深深地影响和激励了他同时代的好多人。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张溥的五人墓碑记。二、解题激趣:断句:五人墓/碑记碑记文体介绍:又称“碑志”,刻在墓碑上,用于叙述死者生前的事迹,评价、歌颂死者功德。 五人墓:介绍写碑记的缘由经过。 五人合葬,集体合葬往往出于为国为民,为民族大义,“义”。 激发兴趣:是怎样的“义举”让明朝大文学家张溥亲自为他们写碑记,并且成为古文观止的压轴之作?三、作者介绍: 学生自由阅读注释一。 重点知识: 1602-1641。天启:1621-1628(7);崇祯1628-1644(17)。 文学社:天启应社;崇祯复社; 七录斋:张溥幼年勤奋好学,所读书都要亲自抄写,抄好朗读之后烧掉。再抄,一直要抄六七遍。因此,他的书斋起名为“七录斋”。 四、背景介绍: 时政局面:张溥组织应社复社“批评朝政”,即有组织的批评朝政。文学社类似于西方的在野党。被称为东林党。他们以原吏部官员顾宪成为首,修复无锡东林书院(原白鹿洞书院),聚众讲学,议论朝政,形成“东林党”,并把顾宪成的名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制成楹联,悬挂于书院大门两侧。 原因:民主意识:明朝中后期,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阶层产生了民主意识。宦官专权:皇帝:明朝帝王综述:十六帝中除第一和第三皇帝朱元璋和朱棣外都不成器。例如万历在位四十八年,三十年不上朝。天启皇帝之前的泰昌帝因为纵欲过度在位一个月驾崩。天启皇帝是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只对木匠活感兴趣,是个优秀的木匠。宦官:天启年间由目不识丁的魏忠贤掌权,农民出身,二十二岁为求生计愤而自宫。形成“阉党”,任意朝政。简介缘由:天启六年(1626年)在苏州的东林党人周顺昌因指责魏忠贤而被逮捕,激起了苏州人民久积的义愤,与差吏发生了武斗,打死了两名官差。事后,在这一事件中英勇斗争的五人,挺身自投,从容就义。这件事后,不到一年崇祯皇帝即位,阉党败势,魏忠贤畏罪自缢。苏州人民毁掉魏忠贤生前的祠堂,并在那里筑墓重新安葬了五人,并立碑以为纪念。作者就为此写了碑记。五、文本研习: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思路:朗读课文,检查正音及断句情况,同时思考问题: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什么?明确:“五人者,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根据内容,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试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每一部分的段意。明确: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叙写修五人墓缘起及五人之死的不同寻常。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叙写五人与阉党斗争的经过及慷慨就义的情景。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叙述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补叙贤士大夫姓名。研习第一部分:翻译第一部分(12自然段)。词类活用:去今之墓而葬焉(墓:名词活用为动词 修墓)其疾病而死(疾病:名词活用为动词 染上疾病)况草野之无闻者欤(闻:动词活用为名词 名声)通假字: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有”通“又”)句式:激于义而死焉者也;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介词结构后置)欣赏品味内容。体味开头段的特点及在全文中的作用。明确:按照碑记的格式,一般说来往往是先叙述他们的姓名、籍贯、世系、行事,但本文却由“死”写“葬”,由“葬”而写“立石”,这是一种独辟蹊径的写法,以“五人者,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开头,一方面提挈全文,另一方面,为读者留下了“五人”是如何“激于义而死”的悬念,然后用“呜呼,亦盛矣哉”这个充满激情的赞颂的句子收束上文开启下文。体味第2自然段“独五人之皦皦何也?”这一疑问句的作用。明确:本段写在“五人”死后的“十有一月”中无数“富家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死于疾病,从而在两相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人固有一死,但一则受到贤者的旌表,死而不朽;一则与草木同腐,“湮没不足道”。答案虽已了然,但作者却引而不发,而用“何也”一问,使本已波澜起伏的文势涌现出轩然大波。齐读第一部分,注意要读出语气,读出层次感。研习第二部分:司马迁有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运用比喻形象地点明了生命的价值;文天祥也有诗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啊,人有生就有死,在死神面前是人人平等的,但为何而死?是否死得其所?从古至今无数的仁人志士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们作出响亮的回答。请看我们所熟悉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的临刑壮举。(用VCD播放电影谭嗣同中谭嗣同就义的场面)我们知道,谭嗣同是有机会逃生的,但他却走向了刑场。他要用自己的鲜血去洗亮人们的眼睛,告诉人们继续走变法图强的道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临刑豪语,仿佛仍在我们心中回荡。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描述的是同样壮烈的豪杰之士。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五人也有机会苟全性命,但为了吴地百姓的安全,挺身而出,昂然受刑。在本文的记述中,虽然没有留下他们的片言只语,但我们读后,他们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我们眼前闪现,耳边回响。请同学们齐读第三、四段,去感受一下英雄的壮举、豪杰的正气。 齐读课文三、四段。 研习课文三、四段。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四两段的内容,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明确:不必强求一致,但应注意要求点明时间、人物、事件。叙述顺序自由安排,具体情节可以发挥,教师要给予鼓励。文言基础知识:略。 为何先从“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写起?点明准确时间有何作用? 明确:与全文开头处的“当蓼洲周公之被逮”相照应。同时点明苏州暴动的原因。点明准确时间,说明记忆之深刻,影响之巨大。 第三段较详细地追述了周公被逮、吴民抗暴的情景。请思考吴民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反暴斗争的?又是如何反暴的?为何要反暴?明确:周公被逮之时,应社中的正直人士聚集起来,替周公诉冤。伸张正义,并且募集钱财为他送行。这些行动,触怒了东厂的官役,遭到了官役们的大声责骂,引起了众怒,故而群情汹涌,一起逐打官役,引出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暴斗争。文中描写抗暴斗争的情况,只用了两句话“抶而扑之”“噪而相逐”,四个动词“抶”、“扑”、“噪”、“逐”。就是这样四个动词充分活现了百姓怒不可遏、群情激昂、同心同德同阉党斗争的情景,形象生动,准确鲜明,真可谓字字传神,绝妙之笔。 吴民之所以抗暴,一方面是因为周公正直高尚,深得百姓的爱戴。此次被逮明显是受屈,百姓心中不平;另一方面,当时以大中丞的官衔做应天府巡抚的毛一鹭是魏忠贤的爪牙。“吴之民”本来就痛恨他,而“周公之被逮”又正是这个阉党爪牙指使的。所以,“吴之民”就更加痛恨他,再加上前来执行逮捕的又正是魏忠贤一手把持的东厂“缇骑”,“吴之民”就更加愤怒了。文章虽只寥寥数语,不仅表明“周公”与阉党形同冰炭、互不相容,也点出了因阉党逮捕“周公”而激起的这场“民变”的正义性。无论是“抶而扑之”,还是“噪而相逐”,“吴之民”打击的对象都是“魏之私人”。可见,“吴之民”的反暴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抗击魏阉,把斗争的矛头直指祸国殃民的权阉奸佞,明确地表现出这场斗争的伟大意义。 士大夫和市民,在反暴斗争中的行动完全一致,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无论是读书人还是普通百姓,他们都是倾向于正义的。正义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义之所在,人心所趋,国有危难,匹夫有责。文章正是通过这场团结一致的反暴斗争,展现了苏州人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崇高精神。 文章为什么在最后一句才写出这五人的姓名? 明确:“吴之民”与“五人”是全体与部分的关系,作者写反暴斗争时,不单写五人,而先写包括“五人”在内的“吴之民”,这就十分有力地表现出民心所向、正义所在,从而十分有力地反衬出阉党以“吴民之乱”的罪名,“按诛五人”的卑鄙无耻,倒行逆施。同时,作者直到写了“五人”被“阉党”作为“吴民之乱”的首领而杀害的时候,才一一列举出他们的姓名。正是把他们作为“吴之民”的代表,大书而特书,并用“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一句,与首段“墓而葬”相照应。其赞扬之意,自然溢于言外。 作者怎样描写五人当时的情景?(用文中语句回答) 明确:“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以简洁形象的笔墨勾勒出五义士慷慨就义的音容笑貌,表现了他们嫉恶如仇、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和浩然正气。 “颜色不少变”一句如何理解? 明确:“颜色不少变”意思是脸上的神色一点也没变。这是以夸张的手法加以烘托,显示五义士的凛然正气和高尚精神。文章为何要交代“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明确:这一方面表达了人们对五义士壮举的钦敬,同时,交代了“贤士大夫”买其头颅而函之的义举。很明显,作者既歌颂了五义士的英雄气概,又肯定了“贤士大夫”的行为,而对于“贤士大夫”的肯定,也正是对五义士的歌颂,并且照应前文的“墓而葬”。 课文三、四段讲五人死难的过程。如果删去“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这句话,将两段合为一段,好不好?明确:不好。这句话在文中有三个作用:其一,紧扣题目五人墓碑记,突出题意。其二,同第一段修墓缘起的叙述和第二段修墓意义的记述相呼应。加强前后联系。其三,第三段是叙述苏州市民中的反阉党暴动的全面情况。第四段是重点叙述苏州市民中五人慷慨就义和“贤士大夫”收尸情况的。这句话写在第三段的最后,可以小结第三段。并使全面叙述和重点叙述两个段落之间区分清楚。课堂小结:我们今天重点学习了课文第二部分,这部分内容重在记述。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苏州市民的反暴斗争以及五人死难的经过。语言形象生动,富于感情色彩。像“哭声震动天地“抶而扑之”噪而相逐”等语,读后令人久久难忘。尤其是“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语,非常简洁,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五人慷慨就义的音容笑貌。不置一语却使人如闻其声,表现了他们嫉恶如仇、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和浩然正气。同学们,让我们再读一遍这两段文字,再去领略一下英雄们的风采。齐读课文三、四段。六、布置作业:口头翻译第段。比较阅读: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及闻逮者至,众成愤怒,号冤者塞道。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诸生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以民情上闻。旗尉厉声骂曰:“东厂逮人,鼠辈敢尔!”大呼:“囚安在?”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众益愤,曰:“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蜂拥大呼,势如山崩。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逾垣走。一鹭飞章告变。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忠贤大惧。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摘自明史周顺昌传注:东厂:明代的特种侦察机关,为宦官所掌握,从事特务活动,以镇压人民和官员中的反对派,凡事可直接报告皇帝,权力在锦衣卫之上。锒铛:旧时用来锁系囚人的铁索。漕舟:水道运官家的粮食或军粮的船。思考:这两段文字在立意、组织安排材料、表达方式等方面与课文的这些方面有什么异同?参考答案:相同点:都描述了明代天启六年那次苏州暴动,表现群众斗争的巨大力量。不同点:这两段文字只描述苏州暴动的一般情况;课文则在一般情况外,还突出五人“激于义而死”的精神,批判甘心附阉的官僚士大夫的卑劣行径,阐述了生死价值问题。这两段文字的材料安排是按时间顺序,依次描述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课文在叙述方面是用倒叙的方式,先写修墓,后写苏州暴动,五人就义。这两段文字全用记叙方式来写;课文兼用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共同研习五、六两段,把握文章感情基调。学习文章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领会文章的中心意义,体味对比方法的运用,做到准确翻译。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在京剧智取威虎山中,侦察英雄杨子荣面对群魔,毫不畏惧,只身入虎穴,圆满完成任务。那种毫不顾惜自己,只为完成党和人民重托的感人精神,面临危险视死如归的豪迈襟怀,使人油然而生敬佩之心。下面请同学们听一段杨子荣的唱段,去体味一下那豪迈的情怀。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是呀,综观古今,无论是“笑谈渴饮匈奴血,壮士饥餐胡虏肉”的凌云壮志,还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洒脱胸襟,只要是大义所趋。无数志士无不抛头颅、洒热血;同样,只要是为民族、为人民的义举,人们自会把他们铭记在心,永远颂扬。接下来,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五义士”的义举。学生集体朗读三、四两段。三、研习课文五、六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五、六两段。感受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浓烈的情感,体会文中那感人的艺术魅力。作者在这两段议论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是如何抒发的? 明确:这两段激情喷涌,叙议结合,高度评价了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和社会价值。运用对比点明由五人之死所产生的积极的巨大的影响。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笔墨极力颂扬了五义士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 同学们,在研习问题的时候,点到叙议结合和运用对比这两个特点。我们先来着重讨论一下对比方法在文中的运用。请同学们归纳文中的对比内容,用了几组对比?对比的双方是谁?得出了什么样的结果? 明确:三组对比。第五段中把“大阉之乱”时“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之少与“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五人作对比,突出了五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第六段中把“高爵显位”之人的“辱人贱行”与“有重于社稷”的五人作对比,突出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第六段中把假设“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与现在的“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作对比,突出五人荣于身后的显耀,突出五人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小结:作者站在反对阉党,支持群众抗暴斗争的政治立场上,通过这三组对比,热情讴歌了五位平民“激于义而死”的可贵精神,也批判了官僚士大夫中不能仗义斗争,甚至甘心依附阉党的那些人,显示了轻重大小不相同的两种生死价值。同学们,我们通过讨论,明确了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叙议结合在文中的作用。希望同学们结合全文来谈。哪一位来说一下?明确:从全文来看,文章前两部分侧重于记叙,第三部分侧重于议论。但三部分中,记叙和议论互有穿插。如文章开始,先叙建碑一事,接着用“呜呼,亦盛矣哉”抒发感情。再用“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作为反衬,插入“独五人之皦皦”的议论,是以叙为主,叙中有议。在第三部分中,作者在评论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重大意义时,插入叙述。“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来揭示五人之死的巨大影响,是以议为主,议中有叙。这种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写法,使文章事、理、情交融并茂,不仅有说服力,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小结:本文为了更好地突出“激于义而死”这一中心,作者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这样,既能具体描写这次事件的经过,又便于表明作者的爱憎态度。但在具体行文上,又各有侧重,前半内容侧重于记叙。后半内容侧重于议论。综观全篇,叙议分配合理,并紧密结合,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中心。古文观止中评曰:“议论随叙事而人,感情淋漓。激昂尽致,当与司公(司马迁)伯夷、屈原二传并垂不朽。”我们在分析对比手法和叙议结合两个特点的基础上,整体感知了文章内容,接下来品读一下文章的语言。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第五段。学生朗读课文。“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二句,为何用“嗟夫”开头?又用“几人欤”煞句?明确;作为读书明理的“缙绅”,本来应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改变高洁的节操,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在国家危难之间,更应独持操守,作国家的柱石,但在“大阉之乱”中普天下的无数缙绅能不改变高洁志操的,竟然没有几个人,岂不令人愤慨?以“嗟夫”开头,以“几人欤”煞句就很好地表现了作者压抑不住的愤激之情。 本句说到魏阉时,用一“乱”字,称之为“大阉之乱”有何特殊意义? 明确:“乱”字之罪名,本来是魏阉加在“吴之民”头上的,(见前文)“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作者在此针锋相对,把“乱”的罪名还给阉党,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非常明确地表明了爱憎分明的立场,同时,也暗含着更深的意义。“大阉”不过是皇帝的一个家奴,有何力量能乱朝廷,“乱”天下。自然就隐含对皇帝宠信家奴的指责,更有对“缙绅”们助纣为虐的抨击,和后句“四海之大,有几人欤?”相照应。这种不怕树敌,把矛头指向朝廷,指向天下“缙绅”,揭露历史真相的做法,显示了张溥卓越的胆识(第二点隐含意义,教师要做好引导)。 “缙绅”如此,那么“匹夫”怎样呢?文章用“而”字一转。转而歌颂“五人”。读诗书明大义的缙绅依附阉党危害国家,“生于编伍之间”不闻诗书之训”的“匹夫”却作出了令人钦佩的举动。作者因而发出了“亦曷故哉”的疑问。这个疑问,作者作出了回答吗?如何理解他这一句? 明确:没有。他也不可能作出正确的回答。这是时代的局限。不过,他敢于承认这个事实,也就显示了他非凡的见识,并且能以“缙绅”助纣为虐、祸国殃民来反衬“五义士”的壮举,显示人民在抗暴斗争中的力量的作用,仍然是值得称道的。 本段结句“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是一个双重否定句。换成“乃五人之力也”这个一般判断句,行吗?为什么? 明确:不行。双重否定句,进一步强调了五人义举的重要作用。“乃五人之力也”这样一个一般判断句,起不到这样的效果。用这样一个双重否定句,作为本段的结束,非常肯定地表明:“魏阉”的“不敢复有株治”,甚至“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直至“投缳道路”,都是由于“吴之民”的“发愤一击”和“五人之力”。这样,就更好地突出了以五人为首的市民暴动在打击“阉党”嚣张气焰,使之终归覆灭方面所起的作用,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小结: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正是由于人民的作用。粉碎了魏阉的“非常之谋”,改变了历史进程。张溥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看到了这一点,非常难得。通过这一点,我们也看到了作者本人的高洁情操。那么,作者又是如何论述这一“义举”的社会意义,并点明文章中心的呢?我们来学习一下第六自然段。请一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六段。 同学朗读第六段。本段首句“由是观之”在文中有何作用?明确:作用一,用“由是观之”领头,表明它与第五段不是机械的并列关系,而是由此及彼,层层深入。作用二,承上启下。“是”指代第五段所论述的事实,“之”指代第六段将要进行的对比和文章的中心。 作者用饱含讽刺的笔墨揭露了“今之高爵显位”的“辱人贱行”,并提出了“轻重固何如哉?”的问题。请问:这一问题有没有得出结论?“高爵显位”有哪些“辱人贱行”? 明确:这一问题虽然没有直接回答。但结论是不言而喻的,即苟且偷生,轻如鸿毛;仗义而死,重于泰山。这正是作者隐含在对比中的结论。 “辱人贱行”作者列举了三种:“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活脱脱勾画了他们的丑态。 文章接着又进行了一组对比,为“五人”假想了另一种死法,这样写有何目的?明确:作者通过这一组对比,宣扬了五人死后的荣耀,更重要的是说明了“五人之死”在精神方面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四方之士”“过而拜且泣”“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正是表现对五人同情、仰慕乃至向他们学习的崇高感情,号召人们向“五人”学习,继续跟阉党余孽作斗争。这才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文章的目的既已明确,为何还要加一句“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一句,它和全文的中心一致吗? 明确:本文中心是歌颂五人“激于义而死”的精神和群众斗争的巨大力量,批判甘心依附阉党的官僚士大夫的卑劣行径。全文由五人的死生意义推及各种人的死生意义。由五人的“有重于社稷”推及匹夫对国家应尽的责任。所以“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这句话,既扣住文章题目,说明作碑记的目的,也紧扣中心。写出全文的结论。它与全文的中心是一致的。 文章最后一段是补记,补记出资安葬五人的贤士大夫的姓名。它仅仅是补记一下姓名吗? 明确:不是。作用有二:一是照应前文,二是以示表彰。 三、比较阅读: 五义士的义举令人敬佩,五义士的事迹千古流传。清代著名戏曲家李玉同他人合作,把五义士的抗暴行动编写成戏曲。把他们的形象搬上了舞台。清代诗人桑调元也为“五人墓”题诗。把他们比作春秋侠士要离、西汉时期的田横和五百壮士,极尽颂扬之情。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诗,并把它同本文作一对照:五人墓桑调元 吴下无斯墓,要离冢亦孤。 义声嘘侠烈。悲吊有屠沽。冗朝廷党,峥嵘里巷夫。 田横岛中士,还敌五人死? 注:要离:春秋时刺客,曾被吴公子光派往卫国行刺吴王僚之子庆忌,事成后伏剑自杀。墓在苏州。与五人墓毗邻。 屠沽:屠夫和卖酒人,指普通市民。 闽(t)冗:即闻茸,卑微低贱的意思。 朝廷党:指身居高爵显位的人。 峥嵘:高尚,不平凡。 里巷夫:指平民。 田横岛:楚汉相争时,齐国旧贵族田横曾自立为王,汉朝建立,他与部属五百人逃往海岛,刘邦派人招降。他与二客同赴,因耻于臣汉,自杀于洛阳附近。二客葬田横后亦自杀以殉,岛中五百人闻讯全部自杀。 思考题:请把与诗中相对应的课文内容复述出来。 诗与课文都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作分析。 本诗主旨与课文是否一致?参考答案:颔联与课文中“四方之士”句相对应,颈联与课文第五段对比内容相照应。诗与课文都用了对比手法,赞扬了五人虽出身卑微,却品格高尚,但诗中又使用了两处类比,用了侠士要离和田横等五百义士来衬托五人忠肝义胆。本诗和课文的感情基调、主旨都相一致。既颂扬五人的高尚品格,也点明五义士的正义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四、课堂小结: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和叙议结合方法,热情讴歌了五人的义举,颂扬了他们的高尚品德,同时批判和揭露阉党的倒行逆施和缙绅们的“辱人贱行”。阐明为国家、为民族,坚持正义而死,虽死犹荣的道理。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在危急关头应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才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对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应当如何去做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希望同学们像文中的五义士那样“临难毋苟免”。五、布置作业: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4分,共64分)选出通假字最多的一项 ( )A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B敛赀财以送其行 C颜色不少变 D蹈死不顾,亦曷故哉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解释全正确的一项 ( )A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出手大方)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品行可作为)B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亲信、党羽) 亦以明死生之大(偏指“死”)C吴之民方痛心焉(痛苦)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不同寻常的)D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黄金) 颜色不少变(指脸色)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指崇祯皇帝) B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领袖)C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不前去拜访)D颜色不少变(一点也不)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A去今之墓而葬焉 B缇骑按剑而前 C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 D人皆得以隶使之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A买五人之头而函之B吾社之行为士先者C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D亦以明死生之大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A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B不能容于远近C亦以明死生之大 D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A抶而仆之 B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际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李牧连却之选出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B断头置城上 C扼腕墓道 D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选出与“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句式不同的一项 ( )A激于义而死焉 B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C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D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选出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A忠义暴于朝廷 B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C斯固百世之遇也 D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选出加点字词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 ( )A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废除) 众不能堪(忍受)B以旌其所为(表彰) 则噪而相逐(他)C死而湮没不足道者(说起) 按诛五人(追究)D然五人之当刑也(遭受) 老于户牖之下(门和窗,借代家里)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子孙视之不甚惜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卒与尸合A同,同B不同,不同C同,不同D不同,同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去今之墓而葬焉 吴之民方痛心焉 激于义而死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A同,同B不同,不同C同,不同D不同,同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谈笑以死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亦以明死生之大A同,同B不同,不同C同,不同D不同,同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乘其厉声以呵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A同,同B不同,不同C同,不同D不同,同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徒留无所施 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慷慨得志之徒A同,同B不同,不同C同,不同D不同,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720题(36分)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解释加点字词:(6分)或脱身以逃( )剪发杜门( )不知所之者( )辱人贱行 ( )哀斯墓 ( )无不有过 ( )而拜且泣者翻译划线文句。(16分)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答: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答: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答: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答: 。用“/”将本段文字分成三层,并概括大意。(6分) 答: 。本段文字说明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试简析并说明作用。(8分)答: 参考答案:A(A止只,有又,耳尔B赀资C少稍,D曷何)B(A慷慨(意气激昂,官运亨通)C痛心(痛恨)D金(银子)B(首领:脑袋,借代性命)D(D名作状,ABC名作动)A(A名作动,BCD形作名)B(B形作名,ACD形作动) C(C名作意动,ABD动词作使动)A(A定后,BCD均为省略句,均省略“于” )C(C之宾前,例句和ABD均为被动句)C(C判断,余为状后句)A(除:整理)D(视:比较,视:对待,看待;卒:最终)B(焉兼词,于之,在那里,焉代词,他; 于介词,被, 于介,对)B(以连词,表原因,因为,以连词,表修饰,着 以介词,凭身份,以介词,用(它)C(以连词,表目的,来;以连词,表修饰,地;介词,用,拿)A(徒空,徒人)或(有的人)杜(关闭)之(到,往)辱(可耻的)哀(惋惜)过(拜访)他们的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与这五个人的死相比,轻重到底是怎样的呢?凡是天下的有志之士没有不前去跪拜而且流泪的,这真是百代难得的待遇啊。不这样的话,假如让这五个人保全他们的头颅从而老死在家里,那么,虽然他们能享尽自己的自然寿命,但是人人都可以像使唤奴隶一样来使唤他们,又怎能使英雄豪杰们在墓前屈身跪拜并且激动地用力握住自己的手腕,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叹呢?因此,我和我们复社的各位君子惋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石头,所以就为它写了这篇碑记,也用来阐明死的重大意义,以及平民之死对国家兴亡具有重要作用分层见原文。层意:将高爵显位的辱人贱行与五人激于义而死加以对比,突出五人之死意义重大。将五人激于义而死的荣耀与设想他们老死于家中默默无闻加以对比,突出五人之死,死得其所。表明写作动机。将高爵显位的辱人贱行与五人激于义而死加以对比,突出五人之死意义重大。将五人激于义而死的荣耀与设想他们老死于家中默默无闻加以对比,突出五人之死,死得其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