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复习配套检测题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一章 课内文言文阅读.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718538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复习配套检测题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一章 课内文言文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复习配套检测题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一章 课内文言文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复习配套检测题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一章 课内文言文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第一章课内文言文阅读2019-2020年九年级复习配套检测题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一章 课内文言文阅读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秋水时至时:_(2)百川灌河河:_(3)河伯始旋其面目旋:_(4)不见水端端:_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1)泾流之大_(2)野语有之曰_(3)我之谓也_(4)少仲尼之闻_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答:_(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答:_4有一个常用的成语出于本文段,请写出来并解释此成语的意思。成语:_意思:_5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有两处用了“于是焉”,都当“这时候”讲,其作用都是指代,起承上启下的作用。B“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句中,一个“天下”,一个“尽”,把河伯踌躇满志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C“不辩牛马”与“不见水端”是用对比手法突出大海的广阔。D文中最能反映河伯认识的前后变化的语句是:前面是“欣然自喜”,后来是“望洋向若而叹”。6读完这则寓言后,你有何启发? 答:_(二)岳阳楼记范仲淹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品尝)B或异二者之为(或许)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D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薄暮冥冥薄:_(2)春和景明景:_(3)宠辱偕忘偕:_(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_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答:_(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答:_4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形成了对比。5“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三)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乎B二者不可得兼/得之则生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呼尔而与之D所欲有甚于生者/皆以美于徐公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呼尔而与之C此之谓失其本心/客之美我者D舍生而取义者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答:_(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答:_(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答:_4文章用鱼比喻“_”,用熊掌比喻“_”,用“舍鱼而取熊掌”比喻“_”,在孟子看来,在“_”(用原文语句填空)的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5选文中体现孟子“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_,_,_。(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野芳发而幽香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重而道远C必先苦其心志/便扶向路,处处志之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不复出焉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国恒亡/智叟亡以应B国恒亡/人恒过,然后能改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安能辨我是雄雌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答:_(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答:_(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答:_4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_”,行为上要“_”。 (用原文的语句回答)5文中首先采用了_的论证方法,得出艰难困苦的生活能够使人磨砺成才的结论,然后采用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的方法,得出“_,_”的论点。6本文列举的六个历史人物有什么作用?答:_(五)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吾孰与徐公美/徐公来,孰视之B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予观夫巴陵胜状C闻寡人之耳者/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D燕、赵、韩、魏闻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答:_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结果是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朝政,“战胜于朝廷”。 B本文希望执政者拥有“察纳雅言”的行政风格,“兼听则明”的行事态度。C本文是一篇设喻说理的文章,虚实结合,虚写邹忌之“蔽”,实写“王之蔽甚”。D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这种三层排比的结构,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4 本文首先叙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况,然后写邹忌由己及君,说明“_”的事实(用原文语句回答);接着叙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决心和措施;最后写_(用自己的话概括)。(六)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伐竹取道/齐师伐我 B以其境过清/咨臣以当世之事C不可久居/潭中鱼可百许头D隶而从者/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似与游者相乐/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B参差披拂/其岸势犬牙差互C乃记之而去/屠乃奔倚其下D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答:_(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答:_(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答:_4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点面结合。如写石“_”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佁然不动”是静,“_”是动。(用原文语句填空)5文中点明小石潭方位的句子是“_”;点明发现并寻到小石潭的句子是“_”;点明小石潭中水的特征的词语是“_”。(用原文语句填空)6文中用“_”写溪流的形状,用“_”写溪水的情态,用“_”写岸势。(用原文语句填空)7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观鱼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游览到最后的心情又是怎样的。答:_8为什么作者会感觉到小石潭四周环境“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答:_(七)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自三峡七百里中/忌不自信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急湍甚箭,猛浪若奔C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满坐宾客无不以为妙绝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答:_3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_,_”描写水势盛大,又用“_,_”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语句填空)4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答:_(八)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必有我师焉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温故而知新C可爱者甚蕃/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宜乎众矣/诚宜开张圣听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不敢出一言以复D花之隐逸者/牡丹之爱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答:_(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答:_(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答:_4本文托物言志,把莲比作“_”,把菊比作“_”,把牡丹比作“_”,歌颂了君子“_,_”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用原文语句填空)5文章从_、_、_三个角度描绘了莲的形象,写出了莲的清高。6本文以菊正面衬托莲,以牡丹反面衬托莲,用意是什么?答:_(九)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欣然起行/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B念无与为乐者/微斯人,吾谁与归C寻张怀民/未果,寻病终D相与步于中庭/叹息痛恨于桓、灵也2下列对“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只是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B但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C只是缺少两个像我们的耳朵的人。D只是缺少我们两个无聊的人罢了。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答:_4入夜,作者“解衣欲睡”,见“_”,便“_”,与张怀民“_”。(用原文语句填空)5文中处处有月而无一字提到月。“_”写月光的清澈透明,“_”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用原文语句填空)6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答:_(十)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忠之属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C又何间焉/惧有伏焉D衣食所安/安能辨我是雄雌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又何间焉/傅说举于版筑之间B小大之狱/公将鼓之C必以信/小信未孚D肉食者谋之/未能远谋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何以战/又何间焉B一鼓作气,再而衰/主人日再食C战则请从/择其善者而从之D曹刿请见/战则请从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答:_(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答:_(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答:_5 文章描述的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_”之时,第二次是在“_”之时。 (用原文语句填空)6曹刿说的“忠之属也”在文中具体指的是“_”;文中表现了曹刿积极参与的精神的语句是“_”。(用原文语句填空)7就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在对话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答:_(十一)河中石兽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面对)B二石兽并沉焉(合并)C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最终)D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停止)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答:_(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答:_3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_,依据是_;讲学家判断其在_,理由是_;老河兵则判断其在_,是因为_。4为什么“讲学家”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答:_(十二)伯牙善鼓琴列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伯牙善鼓琴(擅长)B乃援琴而鼓之(拿,拿过来)C卒逢暴雨(最终)D钟子期辄穷其趣(穷尽)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答:_3 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4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答:_(十三)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从流飘荡(随着)B负势竞上(凭依)C窥谷忘反(通“返”,返回)D在昼犹昏(夜晚)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答:_ 3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_,_”(用原文回答)的景色特点;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_的人生态度。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一章课内文言文阅读【演练巩固提升】(一)1.(1)按时(2)黄河(3)旋转、掉转(4)尽头2(1)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2)这样(3)宾语前置的标志(4)结构助词,的3(1)在这个时候,河伯高兴极了,认为天下盛美的东西全部都在自己身上。(2)“听说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的人,说的就是我啊。4望洋兴叹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也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5.A6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或:面对事实有自知之明,具有自我批评精神)。(二)1.A2.(1)迫近(2)日光(3)一起(4)探求3(1)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水中)畅游。(2)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迁客骚人5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三)1.C2.C3(1)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2)不仅仅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3)不管是否符合礼与义就接受优厚的俸禄,这样,优厚的俸禄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呢!4生义舍生取义所恶有甚于死者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四)1.B2.B3(1)(用这些办法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增加他所缺少的能力。(2)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起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3)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均力敌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常常会因此灭亡。4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5举例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以六人的实际为例证,为下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论理奠定事实基础。(五)1.B2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3.C4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后取得了巨大成效(六)1.D2.C3(1)潭中游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2)(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又忽然间游到远处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3)(溪水)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4全石以为底俶尔远逝,往来翕忽5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清冽6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犬牙差互7开始的心情是快乐的,这从作者对游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知。最后的心情又是凄凉忧愁的,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描写可知。8一方面确实是小石潭四周环境给人凄凉的感受,另一方面也是作者当时政治失意后忧伤心情的流露。(七)1.B2重重像屏障一样的悬崖和山峰,遮蔽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3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素湍绿潭回清倒影4一是突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突现了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八)1.D2.D3(1)出生于污泥中而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2)香气传播得越远(就)越显清香,笔直地、洁净地挺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3)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4君子者隐逸者富贵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6彼此对照,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表明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九)1.B2.A3庭院中的月光,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交错纵横的藻和荇的水草,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4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步于中庭5如积水空明藻荇交横6表现了作者旷达的心境。(十)1.A2.D3.C4(1)小处守信用,还不能受到神灵充分信任,神灵是不会赐福的。(2)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每件都明察,也一定要按实情来判断。(3)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竭尽了。5彼竭我盈视其辙乱,望其旗靡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请见7只有尽心尽职才能取信于民,只有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才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十一)1.B2(1)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2)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常理主观地推断吗?3河水的下游顺流而下埋没于河沙下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河的上游“石性坚重,沙性松浮遂反溯流逆上矣”(意近即可)4因为“讲学家”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十二)1.C2你所听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心里所想象到的一样。3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十三)1.D2.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3.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宁静淡泊(或: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