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质检试题3(第1-4章) 沪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717359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质检试题3(第1-4章) 沪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质检试题3(第1-4章) 沪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质检试题3(第1-4章) 沪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质检试题3(第1-4章) 沪教版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点有()都具有氧化性 都具有还原性 都易溶于水 都能和碳反应 都是气体 都是氧化物 都可以灭火 通常状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ABCD2下列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倾倒液体C取固体药品D熄灭酒精灯3下列实验仪器的名称书写不正确的是()A漏斗B烧杯C洒精灯D试管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向试管中加入锌粒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5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瓷碗破碎B铁锅生锈C食物消化D饭菜变馊6下列符号表示正确的是()A2个氢分子:2HB4个氧原子:2O2C氦元素:HiD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 O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变大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无毒,但是不能供给呼吸B.家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其物质类别属于盐C.CO有毒,煤炉上放一壶水可防止CO中毒D.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9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它们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名称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4010100反应后质量/g6M2816A甲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M=38D此反应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10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称取氯化钠C过滤D制取氧气11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所下,则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保持不变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D甲和丙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均相等1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1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ABCD14下列过程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糯米酿酒B纸张燃烧C石蜡熔化D食物腐败1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定空气中O2含量B盛H2集气瓶放置C读取液体体积D引燃酒精灯16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观察不到现象的是()ABCD1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O和CO2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B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C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D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18黄曲霉素(化学式为C17H12O6)广泛存在于变质的花生、玉米和谷物等农产品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黄曲霉素有很强的毒性B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12C每个分子中含有6个H2OD每1个分子由35个原子构成19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为降低水的硬度,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煮沸B静置C过滤D吸附20As2O3中As的化合价是()A+2B+3C2D321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辐射泄漏,日本让你政府向福岛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碘(I127),以降低放射性碘对人体的伤害已知核辐射中放射性碘(碘131)的核电荷数为5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碘131原子中的中子数为78B碘127原子和碘131原子的原子质量相同C碘127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3D碘I127原子和放射性碘原子I131属于同种元素22某元素的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粒子属于原子B该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C该元素的一个离子含有10个电子D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23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 A和8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A9gB11gC12gD14g24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10滴紫色石蕊溶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氨水的pH大于7B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等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D酸、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25水是生命之派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B我国水资派总量多人均水量少C“南水北调”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D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不纯净的水少26下列是“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将铅笔芯粉末放入锁芯,使开锁更灵活B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可制二氧化碳C用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等作家庭净水器D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27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将固体氢氧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缓加到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D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28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2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矿泉水是纯净物B过滤可除去水中的固体杂质C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的D将硬水降温可降低水的硬度30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二、填空题(题型注释)3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1)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mL的量筒(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再去吸取其他药品(3)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时,烧瓶的底部应垫放32有A、B、C、D四种单质,通常状况下,A、D是无色气体,B是红色金属,C是黑色粉末现进行下列实验:在D中加热B,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物质;C与中的生成物混合,高温下得到B和一种无色气体;向的生成物中通入气体A并加热,得到B和水(1)根据以上实验,推断这四种单质的化学式:A:; B:; C:; D:(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三、简答题(题型注释)33瑶瑶同学在家中自制“汽水”,她在约500mL的饮料瓶中加入2匙白糖、1.5g小苏打(碳酸氢钠)和适量果汁,注入凉开水,再加入1.5g柠檬酸,立即旋紧瓶盖,摇匀,放入冰箱半小时后,她就喝到清凉甘甜的“汽水”请回答:(1)制作“汽水”时加入柠檬酸的目的是什么?(2)该实验使用的柠檬酸是食品级的添加剂,请你说出该添加剂应具备的性质(答一点即可)(3)打开瓶盖时“汽水”为什么会自动溢出?四、探究题(题型注释)34下面是某兴趣小组同学做的2个小实验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1)若甲中盛有二氧化锰,连接甲乙装置,关闭K1打开K2,从分液漏斗向甲中加入适量双氧水,关闭分液漏斗活塞,观察到乙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白磷不燃烧;关闭K2打开K1,则乙中的现象是,且白磷燃烧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实验过程中,白磷产生现象差异的原因是(2)若甲中充满二氧化碳(K1、K2关闭),连接甲丙,从分液漏斗向甲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关闭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时间后,打开K1,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甲中的现象是五、信息分析题(题型注释)35如图,试管中放入适量的鸡蛋壳,当滴入稀盐酸后,石灰水中会产生什么现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六、推断题(题型注释)36A,B均为纯净物,C,D,E均为混合物;五条途径(见如图)都会产生气体M,实验室可利用途径、反应来制取M,工业上可通过途径来生产M,自然界可通过途径来提供M;途径、反应类型相同,途径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N可作为途径、反应的催化剂(1)M的化学式为,N的化学式为;(2)常温下,B为固态,C为液体,写出途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工业上需要大量的M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4)途径反应生成的有机物名称是七、计算题(题型注释)37某地一不法商贩销售的含NH4HCO3的氮肥,经检验含氮的质量分数为14%(1)NH4HCO3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该商贩所售每袋50kg氮肥中,实验含NH4HCO3kg(结果精确到0.1kg)xx学年上海市徐汇区九年级(上)质检化学试卷(1-4章)(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点有()都具有氧化性 都具有还原性 都易溶于水 都能和碳反应 都是气体 都是氧化物 都可以灭火 通常状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ABCD【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本题属于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物理性质上的相似点是; 通常条件下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都比空气的密度大化学性质中都能与碳反应,在此反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提供了氧元素,因此都具有氧化性【解答】解:分析的正误时,需要作为理论的依据,在中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提供氧元素,因此都具有氧化性,因此正确;中氧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属于易溶于水,因此不正确;中氧化物应该是两种元素,因此氧气不是;通常状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因此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在性质的基础上,又考查了二氧化碳的氧化性,这是初中学生感觉有点难度的地方,因为以前学过的二氧化碳的三个化学性质中,没有氧化性这一性质,因此需要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2下列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倾倒液体C取固体药品D熄灭酒精灯【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平行;B、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拿塞倒放口挨着口,缓慢注入签向手(心),取完上塞放原处,即可判断正误;C、根据化学实验中的“三不”原则分析;D、根据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即可判断正误【解答】解:A、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行,故操作正确;B、液体药品的取用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拿塞倒放口挨着口,缓慢注入签向手(心),取完上塞放原处”,故B不正确;C、实验室中不得用手接触药品,防止事故的发生,故C不正确;D、酒精灯使用安全注意事项,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因此A不正确故选A【点评】我们在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而是用灯帽盖灭若用嘴吹灭易引起酒精灯爆炸同时,我们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3下列实验仪器的名称书写不正确的是()A漏斗B烧杯C洒精灯D试管【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常见的仪器名称错误有:名称错误,错别字等【解答】解:A漏斗书写正确,故A错误; B烧杯书写正确,故B错误;C不是“洒”,是酒精灯,故C正确;D试管书写正确,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仪器名称的正确书写,难度不大,书写时要注意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向试管中加入锌粒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B、在放锌粒时要将试管横放;C、根据向试管内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考虑;D、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考虑【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否则引起火灾,故A错;B、在放锌粒时要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锌粒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竖起,故B错;C、用试剂瓶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有以下注意事项: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着故C正确;D、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错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瓷碗破碎B铁锅生锈C食物消化D饭菜变馊【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瓷碗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铁锅生锈,生成了一种红棕色的新物质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所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食物消化包含着食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由大的颗粒分解成能被人体吸收的小颗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饭菜变馊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A【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6下列符号表示正确的是()A2个氢分子:2HB4个氧原子:2O2C氦元素:HiD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 O【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H2;2H表示2个氢原子,故A错误;B、4个氧原子可表示为:4O;2O2表示2个氢分子,故B错误;C、氦元素的元素符号为:He;故C错误;D、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 O;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变大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回答,分子很小,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生活中的宏观现象可以用分子的性质来解释【解答】解:A、由于分子间有间隔,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隔随温度而改变,分子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故A错误;B、由于分子间有间隔,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间隔变大,分子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故B错误;C、由于气体的分子间的间隔较大,所以气体易被压缩,故C错误,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故D正确故选D【点评】分子的性质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宏观现象,生活中的宏观现象也能说明分子的性质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无毒,但是不能供给呼吸B.家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其物质类别属于盐C.CO有毒,煤炉上放一壶水可防止CO中毒D.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物质的简单分类;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二氧化碳无毒,不供给人呼吸;B、根据碱的化学式Na2CO3判断;C、从CO不易溶于水考虑;D、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解答】解:A、二氧化碳无毒,但是不能供给呼吸,正确;B、根据化学式Na2CO3可知,家用碱是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正确;C、CO有毒,但它不易溶于水,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故错误;D、二氧化硫无色,但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故正确故选C【点评】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的特点决定的,所以一定要了解物质的特点才可了解性质,特别注意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但它无毒的特点9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它们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名称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4010100反应后质量/g6M2816A甲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M=38D此反应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此题是借助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物生成物先做出判断,再利用质量关系进行求解,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从而判断生成物与反应物,即可判断反应的类型,且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相等可求出待测的质量,据此回答问题即可【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得:40+10+10+0=6+M+28+16,解得M=10A、甲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丙丁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乙的质量不变,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因此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甲是化合物,故正确;B、由上分析可知,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故说正确;C、由以上分析,M=10,故错误;D、甲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丙丁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乙的质量不变,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因此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表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学会去伪存真,挖掘出有效数据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求解10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称取氯化钠C过滤D制取氧气【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称量器-托盘天平;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氧气的制取装置【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解答;B、根据使用托盘平是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解答;C、根据过滤操作解答;D、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正确;B、使用托盘平是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故错误;C、过滤实验中用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无玻璃棒引流,故错误;D、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试管口应放棉花,防止高锰酸钾随气流进入导气管,试管内的导气管过长,气体难以排出,故错误答案: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对于基本的实验操作同学们应该掌握好,因为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11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所下,则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保持不变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D甲和丙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均相等【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由题目中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故为化合反应;只要反应则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分子变化,原子不变【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结合微观示意图,则: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故说法正确;B、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知,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故说法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不一定相等,故说法错误;D、甲和丙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相等,故说法错误答案:AB【点评】掌握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1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析】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关键是如何从分子的性质中选取适当的性质来解释相应的现象【解答】解:花香四溢说明分子不断扩散,食物腐败是食物发生了化学变化,则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酒精挥发是分子间间隔变大了,热胀冷缩是分子间隔变大而导致的体积变大,分子大小本身没有变化故选:A【点评】熟练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再分析利用1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ABCD【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解答【解答】解:A、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核电荷数=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故A不符合题意;B、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核电荷数=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为阴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C、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核电荷数=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故C不符合题意;D、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进行判别微粒种类的方法的掌握,必须掌握的知识14下列过程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糯米酿酒B纸张燃烧C石蜡熔化D食物腐败【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糯米酿酒有新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石蜡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D、食物腐败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1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定空气中O2含量B盛H2集气瓶放置C读取液体体积D引燃酒精灯【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确定其放置方法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通过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的氧气,测量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确定氧气的含量过量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掉密闭容器中的氧气,且生成物是固体,可以形成气压差,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收集满氢气的集气瓶应倒放在桌面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6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观察不到现象的是()ABCD【考点】蜡烛燃烧实验;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蜡烛火焰分成三层,并且各层的温度不同,可以据此解答;B、空气不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可以据此解答;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据此解答;D、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以据此判断【解答】解:A、蜡烛火焰分成三层,并且各层的温度不同,所以木条会产生不同的烧痕;B、空气不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没有明显现象;C、蜡烛罩在干冷的烧杯上,燃烧产生得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D、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燃着的小木条会立即熄灭;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而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是空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O和CO2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B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C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D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B、根据原子的组成进行分析;C、根据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原子与离子的相互转化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CO和CO2的元素组成相同,但是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故本选项说法正确;B、原子中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因所带电量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故本选项说法不正确;C、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本选项说法正确;D、原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当原子失去电子时,本身就转化为带正电的阳离子,原子得到带负电的电子,本身就转化为带负电的阴离子;故本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学生应正确认识微粒的电性,明确原子不显电性,从结构上来理解原子转化为离子的原因18黄曲霉素(化学式为C17H12O6)广泛存在于变质的花生、玉米和谷物等农产品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黄曲霉素有很强的毒性B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12C每个分子中含有6个H2OD每1个分子由35个原子构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黄曲霉素(化学式为C17H12O6)广泛存在于变质的花生、玉米和谷物等农产品,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黄曲霉素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每个黄曲霉素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黄曲霉素(化学式为C17H12O6)广泛存在于变质的花生、玉米和谷物等农产品中,具有很强的毒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17+112+166=312,故选项说法正确C、黄曲霉素是由黄曲霉素分子构成的,不含水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每个黄曲霉素分子是由17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则每1个分子由35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9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为降低水的硬度,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煮沸B静置C过滤D吸附【考点】硬水与软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硬水中的可溶性钙盐、镁盐通常以碳酸氢钙、氯化镁、硫酸镁的形式存在,不稳定,加热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镁,以此解答【解答】解: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因为当硬水被加热后,可溶性的钙镁离子被转化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使钙镁离子从水中沉淀下来,降低水的硬度;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20As2O3中As的化合价是()A+2B+3C2D3【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三氧化二砷(化学式As2O3)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氧元素显2价,设砷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3价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21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辐射泄漏,日本让你政府向福岛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碘(I127),以降低放射性碘对人体的伤害已知核辐射中放射性碘(碘131)的核电荷数为5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碘131原子中的中子数为78B碘127原子和碘131原子的原子质量相同C碘127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3D碘I127原子和放射性碘原子I131属于同种元素【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分析判断B、碘127原子和碘131原子中127、131就是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C、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因为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碘131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31,则中子数=13153=78,故选项说法正确B、碘127原子和碘13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27、131,不相同,则它们的原子质量也不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C、碘127原子与碘131属于同种元素,核内质子数相同,碘131的质子数为53,则碘127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3,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碘I127原子和放射性碘原子I133质子数相同,因此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元素的概念、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2某元素的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粒子属于原子B该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C该元素的一个离子含有10个电子D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核电荷数=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2,为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进行解答【解答】解:A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核电荷数=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2,为原子;故A正确;B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故B说法正确;C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元素的一个离子含有10个电子,故C说法正确;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可知该粒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故D说法不正确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微粒结构示意图含义的理解与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23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 A和8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A9gB11gC12gD14g【考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质量守恒【分析】由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可知反应时两者的质量比是1:1,则可判断6g A和8g B2不能恰好反应,会在反应时剩余2gB2【解答】解:由两者反应时的质量关系可知,两者的反应质量比是1:1,则可判断6g A和8g B2充分反应时 B2会剩余2g,跟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AB会是12g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物质反应时质量关系的探讨,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图象对反应物的质量关系作出判断,再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求解即可24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10滴紫色石蕊溶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氨水的pH大于7B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等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D酸、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氨水的酸碱性考虑;B、根据酸碱指示剂的定义考虑;C、根据分子的特点考虑;D、根据实验现象考虑分子运动的快慢【解答】解:A、氨水属于弱碱,所以氨水的pH大于7,故A说法正确;B、由图示现象可知变蓝得点要比变红的点多,说明氨分子运动速度比氯化氢分子运动得快,故B说法错误;C、分子是时刻在不断运动的,所以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故C说法正确;D、酸碱指示剂是指遇到酸和碱呈现不同颜色的物质,可以指示酸碱,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氨水的酸碱性,了解酸碱指示剂,知道分子特点和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运动快慢的方法25水是生命之派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B我国水资派总量多人均水量少C“南水北调”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D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不纯净的水少【考点】水资源状况【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可以从水在地球上的分布进行分析,水资源量很多,但是淡水少,且分布不均匀,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解答】解: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但是大多是海水,淡水少,故A正确;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故B正确;C、在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故C正确;D、生活中接触的水大多是水的溶液,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水资源状况,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26下列是“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将铅笔芯粉末放入锁芯,使开锁更灵活B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可制二氧化碳C用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等作家庭净水器D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水的净化;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石墨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进行解答;B、从鸡蛋壳的成分及食盐的性质来分析;C、从过滤难溶性杂质、吸附可溶性杂质等净水的措施来分析;D、根据柠檬酸能够和小苏打反应生成气体进行解答【解答】解:A、石墨具有良好的润滑性,所以可用将铅笔芯粉末放入锁芯,使开锁更灵活,故A正确;B、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可以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是不能和食盐水反应,故B错误;C、小卵石和石英砂能够起到过滤的作用,而活性炭能吸附可溶性的杂质、异味及色素,而膨松棉可以阻挡活性炭进入水中,可以达到净水的目的,故C正确;D、制作汽水,主要就是要求所得溶液中要溶液大量的二氧化碳,而柠檬酸和小苏打能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能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联系生活,考查了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要求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运用所学化学知识来处理一些问题27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将固体氢氧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缓加到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D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加热器皿-酒精灯;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和易潮解的性质,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左盘上称量,会污染药品,腐蚀托盘,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B、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C、根据酒精灯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进行解答;D、根据氢气是可燃性气体,不纯点燃有爆炸的危险分析【解答】解: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和易潮解的性质,所以在称量时,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A操作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故B操作正确C、根据酒精灯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故C操作正确;D、氢气是可燃性气体,不纯点燃有爆炸的危险,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故D操作正确故选A【点评】氢氧化钠是一种易潮解和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我们在称量具有腐蚀性和易潮解的药品时,不能直接放在托盘或纸上称量,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28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解答】解:A、二氧化锰不是在任何反应中都可以作催化剂,催化剂不一定就是二氧化锰,其它的物质也可以作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故选项说法正确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矿泉水是纯净物B过滤可除去水中的固体杂质C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的D将硬水降温可降低水的硬度【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水资源状况【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压轴实验题【分析】A根据矿泉水是混合物、过滤是一种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性固体的方法、人类赖以生存淡水的量不断减少、降低水的硬度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来回答【解答】解:A、矿泉水是混合物,因为矿泉水中含有一些人体所需微量元素;故错B、过滤是一种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性固体的方法,利用它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C、水循环系统使水的总量保持不变,但是人类赖以生存淡水的量却不断减少故错D、降低水的硬度必须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是因为Ca+,Mg+等金属离子析出了,水的硬度就降低了,当然有更高级的离子交换膜来软化水;故错故选B【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30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压轴实验题【分析】观察图示可知,纵坐标表示收集到的氧气的质量,横坐标表示反应的时间;同时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得氧气较多的是氯酸钾,反应时间稍长的是氯酸钾我们据此判断各项的正确与否【解答】解:A、观察图示可知,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故错误;B、因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得氧气较多的是氯酸钾,所以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好,故正确;C、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与生成氧气的多少无关,故错误;D、通过观察图示可知,氯酸钾用时较长,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同学们观察图示的能力,并从图示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二、填空题(题型注释)3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1)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10mL的量筒(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用水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3)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时,烧瓶的底部应垫放石棉网【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测量容器-量筒;蒸发与蒸馏操作【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选用量筒时,要尽量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2)从防止污染其他药品考虑;(3)从防止烧瓶破裂角度考虑;【解答】解:(1)选用量筒时,要尽量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10mL的量筒故答案为:10;(2)防止污染其他药品,胶头滴管用过后应用水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故答案为:用水洗净;(3)用烧瓶制取蒸馏水时,为防止局部过热,导致烧瓶破裂,烧瓶的底部应垫放石棉网故答案为:石棉网【点评】实验仪器的正确选择,是实验成功的保证,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熟记各种仪器的作用及用法32有A、B、C、D四种单质,通常状况下,A、D是无色气体,B是红色金属,C是黑色粉末现进行下列实验:在D中加热B,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物质;C与中的生成物混合,高温下得到B和一种无色气体;向的生成物中通入气体A并加热,得到B和水(1)根据以上实验,推断这四种单质的化学式:A:H2; B:Cu; C:C; D:O2(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O22CuO,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C+2CuO2Cu+CO2【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分析】根据A、B、C、D四种单质,通常状况下,A、D是无色气体,B是红色金属,C是黑色粉末,所以B是铜,在D中加热铜,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物质,所以D是氧气,黑色固体是氧化铜,C与中的生成物混合,高温下得到铜和一种无色气体,所以C是木炭,向的生成物中通入气体A并加热,得到铜和水,所以A是氢气,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解答】解:(1)A、B、C、D四种单质,通常状况下,A、D是无色气体,B是红色金属,C是黑色粉末,所以B是铜,在D中加热铜,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物质,所以D是氧气,黑色固体是氧化铜,C与中的生成物混合,高温下得到铜和一种无色气体,所以C是木炭,向的生成物中通入气体A并加热,得到铜和水,所以A是氢气,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木炭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和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推导正确,所以A是H2,B是Cu,C是C,D是O2;(2)反应是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该反应满足化合反应多变一的条件,属于化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u+O22CuO;反应是氧化铜和木炭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故答案为:(1)H2,Cu,C,O2;(2)2Cu+O22CuO,化合反应;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