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14904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题1分,共60分)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2、历史典故“楚王问鼎”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诸侯对周天子的地位提出了公开挑战B.诸侯争霸斗争激烈C.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难以动摇D.西周的冶铸水平高3、中国古代“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该制度始于 A、夏代 B、商代 C、周代 D、秦代4.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2009年5月18日,世界刘氏宗亲会馆在沛县落成,大批海内外刘姓子弟前来寻根问祖,联谊交流。这一事件与下列哪一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B“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左丘明)C“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项羽)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5近年来,福建和台湾两岸的中华儿女定期进行祭拜“妈祖”的大型民间活动。“妈祖文化现象与宗法制有密切关系,在宗法制中,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A家族等级关系 B政治隶属关系C家族血缘关系 D既有家族血缘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6.赢政统一全国后,称“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说明 A赢政功绩极大 B皇权至高无上 C赢政决心效法先王 D实行礼制7.嬴政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突出体现了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权力高度集中 B浓厚的部族色彩 C秦始皇非常勤政 D严格的等级制8.春秋时期各国货币形制各异,秦朝以圆形方孔“半两钱”通行天下,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由诸侯割据到中央集权 B、由“天下共主”到“皇权至上”C、由农工商全面发展到重农抑商 D、由分封制到郡县制9.在秦朝,被称为“百官之首”的是A三公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10.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11.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重要内容。宋太祖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不同的是A强干弱枝以加强中央权力 B设专职官员管理地方财政C用和平方式消除地方威胁 D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12.下列措施不属于削弱相权的是A秦朝实行九卿制度 B汉武帝设置中朝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 D宋朝设置“中书门下”和枢密院13.唐朝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完善中央集权 B分散相权,加强皇权C减少决策失误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14.浙江省古称“江浙行省”。“江浙行省”这一行政设置,最早出现在A唐朝 B南宋 C元朝 D明朝15.废除丞相制度后,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了A内阁 B军机处C三司 D枢密院16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 B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 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17.清代设军机处弊端多多,稍可称赞的是A军机大臣无法弄权 B军机处对军国大事直接裁决C军机处工作效率相对提高 D减轻了皇帝的行政工作负担18.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下列描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B.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C.龙生龙,凤生凤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19.清朝时期,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发展到颠峰的标志是A.废丞相,权归六部 B.设立内阁 C.设置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20.我国封建社会宰相制度确立和废止的朝代分别是A.春秋、元朝 B.秦朝、清朝 C.西汉、清朝 D.秦朝、明朝21.下列古代雅典的阶级或阶层中,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是 A、广大妇女 B、成年男性公民 C、广大奴隶 D、居留的外邦人22.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下列三位人物进行改革的先后顺序是 A、梭伦、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 B、梭伦、伯利克里、克里斯提尼C、克里斯提尼、梭伦、伯利克里 D、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梭伦23.下列不属于伯利克里改革内容的是 A、各等级男性公民可以担任除十将军以外的所有官职B、扩大十将军委员会的权力,规定首席将军执掌国家军政大权C、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D、制定“公职津贴”制度,为参政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24.古代雅典陪审法庭的职能不包括 A、审理各类重要案件 B、参加城邦立法C、监督公职人员的行为操守 D、执掌军政大权25.、既是希腊城邦繁荣的基础,又是它没落衰亡的根源的是 A、民主制度 B、奴隶制度 C、贵族制度 D、君主制度26.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它 A、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B、内容广泛且条文清晰C、规定了严酷的债务奴役制 D、审判和量刑有法可依27、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是在下列哪位皇帝时期 A、屋大维 B、狄奥多西 C、查士丁尼 D、哈德良28、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其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B、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C、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提供了范本D、是为了维护罗马封建制度29、古代罗马法不断积累与完备的根本推动力是 A、法学家的不断努力 B、维护统治的需要C、平民的要求和斗争 D、社会的不断发展30、公元六世纪晚期,一位罗马公民因故意伤害一名外邦自由民,被宣判有罪。法官对其量刑的依据,最有可能的是 A、十二铜表法 B、习惯法 C、民法大全 D、公民法3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查理一世因为税收权问题和英国议会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该斗争的实质是A议会和国王的权力之争 B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斗争C维护英国传统体制之争 D议会与国王的经济利益之争32.“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A国家权力的重心自国王转至议会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33.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既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34.到1832年,英国大约有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席位。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根源是A工业革命的发展 B国王权力受限C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D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35.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其中的政治制度是指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 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36、英国宪章运动中流行这样一句口号:“普选权的问题是饭碗问题”。这说明A宪章运动的主要目标是消灭私有制B马克思主义思想被英国工人阶级普遍接受C工人阶级希望建立社会主义制度D工人阶级希望通过政治变革来提高自己的经济地位37、维多利亚女王时代(18371901)是英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段岁月。下列关于这一时期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确立世界工厂地位 B.“日不落帝国”发展壮大C.流行现实主义文学 D.责任内阁制初步形成38、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有宪政而没有宪法的国家。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历程从17世纪中期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期。其中导致“国王统而不治”的事件十分重要,这一事件是A英国革命推翻查理一世的统治 B为限制王权制定权利法案 C议会逐步形成两党政治 D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39、马克思说:“只有经过残酷的斗争和通过共和国的政府形式才能从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下列哪个国家符合马克思所说的情况A.德意志帝国 B.日本 C.英国 D.美国40、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问中国西安时,一个小姑娘问他:“总统先生,全美国人民都归你管吗?”克林顿想了一下回答:“不,应该说全美国人民都管着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克林顿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近代以来的政治制度的特点B克林顿与西安小姑娘开了一次玩笑C克林顿道出了美国政权的本质D西安小姑娘说出了美国政权的本质41、19世纪中期,英国和美国的政治体制都得到了发展和巩固,深层原因是A社会化大生产的推动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打击C大规模工人运动的进行 D殖民战争胜利42、“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A推翻殖民统治,建立独立王国 B建立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C开创了国家元首选举制度 D建立了总统制共和制43、有人把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形象比喻为“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意思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这种政体的核心是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44、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国庆演说中讲到:“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是A实行三权分立 B实行君主立宪C实行民主选举总统 D国会制约总统权力4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 保证司法的独立性 C. 实现三权分立 D. 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46、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材料反映出德国的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德国立法权控制行政权 B德国的皇帝凌驾于议会之上C皇帝兼任联邦议会的主席 D皇帝无权中止法律的执行47、德意志统一实质上是一场对“诸侯君主专制”的革命,其真正含义是指:A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 B德意志境内的所有诸侯国被消灭C德意志统一是一场结束封建割据的革命D统一帝国的建立应归功于军事上的胜利48、英法两国在向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转型过程中都曾出现过军事独裁政权,这是因为A 资产阶级革命性不够坚定 B 独裁者日益封建化C 资产阶级向封建势力妥协 D 专制思想尚未彻底清除49、“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描述的是近代哪国的政体A 德国 B 英国 C 美国 D 法国50、下列关于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A割香港给英国 B赔款2100万两白银C协定关税 D开南京等5处为通商口岸51当南京条约签订时,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维护满清民族权益C维护国家独立自主 D学习西方技术52以鸦片战争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依据是 A出现了新的领导阶级 B承担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C目标是推翻清朝建立资本主义国家 D中国社会出现学习西方的新思潮53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的进攻 B侵略者的目的是为了占据中国市场C推进到清朝的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D侵略者以武力挫败了清政府的抵抗54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55.鸦片战争前,中国沿海某城市的港口有许多外国船只往来,岸上有许多外国商馆,据此可判断该城市是A香港 B.宁波 C.上海 D广州56.、“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外敌的武力入侵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B说明中国人民惧怕竹枪火炮C因为吸烟中国人民内部互相仇杀 D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57.1856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为200多人,但当年仅英国领事处理的刑事案件就有503起。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A上海社会治安状况的混乱 B国人反侵略的斗争高涨C领事裁判权使其为所欲为 D.英国人的法律意识淡薄58. “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曾经在安徽流行的歌谣反映的史实是 A.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 B.鄂豫皖根据地的土地革命C.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D.北伐战争时期安徽的农民斗争59.“天京天兵威如猛虎,汉口胡儿拜如寒鸡”是历史工作者在湖北汉口发现的一条宣传标语。这条标语应出自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北伐战争 D红军长征60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选项ABCD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资政新篇内容统一政令,依法治国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兴办保险事业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二、材料解析题(共2大题,40分)6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贞观政要政体材料二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史记事本末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唐太宗与明太祖在丞相作用上的看法有何不同?各是怎样做的?(10分) (2)综合上述材料,比较唐朝、明朝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异同。(10分)6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相互制约的目的。因此,各国的议会或国会不但拥有立法权,而且拥有对政府进行监督的权力,结果造成议会权力膨胀、政府权力萎缩的状况。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都加强了国家元首的权力,减弱了国会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在英国,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提案权。1875年,首相狄士累利未经议会同意,擅自购买了苏伊士运河44%的股票。 以上材料均摘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国家的政治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政治特征对欧美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10分)(2)以英国为例,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10分)高一历史期中试题参考答案1-5 BACBD6-10 BAABB11-15BABCA16-20 BCBCD21-25BACDB26-30DCDDC31-35BACAC36-40 DDDCA41-45 ADBAB46-50 BCDAC51-55 ABBBD56-60 DCCAC61. (1)唐太宗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做法:宰相等先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明太祖认为设置宰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集权于皇帝一身。做法:废丞相,中央各部门分理政务,互不统属,皇帝总揽大权。(10分)(2)同:最高决策权都在皇帝手中,相权的存废都服从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异:唐太宗把皇权和相权协调起来,注意发挥宰相的参政辅佐作用;明太祖把君主专制与宰相制相对立,从制度上废除相权,以保证皇权的绝对权威。(10分)62. (1)特征:议会或国会权力大,拥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力;分散权力,且权力间互相制约;政府权力相对萎缩。影响: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0分)(2)变化:内阁权力扩大,议会权力缩小;政府元首或政府首脑权力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加强。原因: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议会改革进一步扩大了民主权利;社会发展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政府支持。(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