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便秘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271195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腹泻便秘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腹泻便秘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腹泻便秘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 第十节 腹泻(diarrhea),掌握腹泻护理评估要点和相关护理诊断。熟悉腹泻的临床表现。了解腹泻病因及发生机制。,教学目标,一、腹泻概述1、排便的正常生理范围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1次;每日排出粪便的平均重量为150200g;含水量60%-80%;粪便成形、色呈褐黄、外附少量粘液。也有些正常人每日排便23次,或每23日一次,只要性状和总量正常,仍属正常生理范围。,一、定义,排便次数增多* 粪质稀薄、水分增加 可混有未消化食物、粘液、脓血,2个月,急性腹泻,慢性腹泻,1.腹泻的影响利适度的腹泻是一种保护机制。通过腹泻可将体内的致病菌与毒素及时排出体外,减少对人体的毒害,避免带来更严重后果。弊如果腹泻频繁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机体不但丢失大量水分和营养物质,还会丧失大量的电解质,如钠、钾、钙及镁等。如果丢失超过一定限度,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出现酸碱中毒。长期腹泻能引起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贫血,身体的抵抗力降低等。,正常胃肠道水量变化正常情况下,消化道的唾液腺、胃、肠、肝、胰会分泌710L的消化液,在消化过程中大多被吸收,排出去的大便只有100-200mL的水分。小肠每日吸收液量: 7-8 L进入回盲部液量: 1.5 L结肠每日吸收液量: 1 L每日粪便含水量 0.1 L,二、发病机制,二、发病机制各种原因造成胃肠道分泌、吸收、消化和运动等功能发生障碍或紊乱及炎症、损伤,以致分泌量增加、吸收量减少、消化不全、动力加速等,导致粪便稀薄或含渗出液,大便含水量和总重量及次数增加而形成腹泻。,二、发生机制,腹泻的四大病理生理学因素,肠粘膜分泌过多,大量渗出,肠粘膜吸收障碍,肠蠕动过快,渗出性腹泻,炎症、溃疡或肿瘤浸润,病变处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大量渗出,腹泻,肠粘膜完整性受损,见于各种肠道炎症。,分泌性腹泻,各种原因,肠粘膜上皮细胞电解质转运机制障碍,肠粘膜分泌过多的水和电解质,腹泻,常见于霍乱、沙门菌感染等。,肠腔内渗透压增高,肠内液体吸收障碍,腹泻,2.胃肠道对某些物质消化吸收不良,1.服用不易吸收的溶质,肠腔内渗透压增高,渗透性腹泻,动力性腹泻,肠蠕动 过快,食糜停留时间过短,液体未充分吸收,腹泻,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胃肠功能紊乱等。,肠内液体吸收障碍,腹泻,肠道吸收面积减少,吸收不良性腹泻,见于小肠大部分切除术、吸收不良综合症。,1.急性腹泻感染性腹泻 是引起腹泻的最常见原因。肠道急性疾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急性中毒全身性疾病其它,三、病因,2.慢性腹泻消化系统慢性疾病 见于胃酸缺乏的胃部疾病,慢性肠道感染等。慢性肠道疾病小肠吸收不良全身性疾病药物副作用,三、病因,四、临床表现,急、短、10次/d多为感染或食物中毒所致肛周皮肤糜烂、水电解质紊乱,慢、长、数次/d慢性感染、非特异性炎症、神经功能紊乱营养不良、水肿,急性腹泻,慢性腹泻,1.起病与病程,五、评估要点1.健康史食共同食物的人短期内发生腹泻考虑食物中毒。腹泻前及病程中各种用药史,多为药物不良反应。禁食后腹泻持续,多为分泌性腹泻。禁食后腹泻停止,常是高渗性腹泻。服饮牛乳诱发腹泻者,多见于双糖酶缺乏。有感冒症状,发生腹泻,要考虑病毒性肠炎。暴饮暴食或有腹部受凉史常见于单纯性腹泻。慢性起病、腹泻与便秘交替者,多为肠结核、肠道易激综合征、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和结直肠肿瘤。,五、评估要点,2.腹泻粪便的性质,急性,慢性,排便次数可多达10次以上,如为细菌感染,有黏液血便或脓血便,每天排便数次多,可为稀便,亦可带黏液、脓血,细菌感染-黏液血便或脓血便阿米巴痢疾-暗红色或果酱样霍乱米泔水样食物中毒稀薄如水样,黏液、脓血-慢性痢疾,炎症性肠病及肠癌黏液无病理成分者-肠易激综合征油腻泡沫样脂肪泻,五、评估要点,3.局部与全身表现,急性严重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长期慢性腹泻,营养不良,心理反应,排便频繁,肛周皮肤糜烂及破损,4伴随症状:(1)伴腹痛:小肠疾病腹痛位于脐周,便后腹痛不缓解。结肠疾病位于中下腹,便后疼痛常可缓解。直肠疾病位于小腹,肛门疾病位于肛管及肛门周围。伴腹部包块肿块质软有压痛多为炎症,质硬常为肿瘤。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应先考虑急性食物中毒性感染。伴高热 常见菌痢、沙门菌属食物中毒性感染。体重减轻和贫血:常见于吸收不良、甲状腺机能亢进,溃疡性大肠炎、克隆病及结直肠肿瘤。,不同类型腹泻的特点,水样便、无脓血及粘液、量大、多无明显腹痛有脓血或粘液、多有腹痛及发热含不消化食物、有恶臭、可无腹痛、禁食可缓解无脓血和粘液、多不伴有腹痛,分泌性腹泻,渗出性腹泻,渗透性和吸收不良性腹泻,动力性腹泻,五、护理评估要点,1、腹泻程度及排便状况 次数 性状 气味、量 伴随症状,五、护理评估要点,2、腹泻发生的病因及诱因 有无与腹泻相关的疾病史 有无不洁饮食史、 服药物史,五、护理评估要点,3、腹泻的身体评估 生命体征状况 是否脱水 是否电解质失衡 腹部疼痛,五、护理评估要点,心理反应 是否紧张、焦虑、抑郁。,六、相关护理诊断,1腹泻:与肠道感染有关 与结肠癌有关;与胃大部切除有关等 2体液不足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急性腹泻所致体液丢失过多有关 3有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的危险 与长期慢性腹泻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排便次数增多和排泄物刺激有关,第六章 第十节 便秘(constipation),掌握便秘的定义、临床表现、护理评估要点和相关护理诊断。熟悉便秘的病因。了解便秘发生机制.,教学目标,一、定义,排便次数减少 一周内次数少于2或3次 无规律性 粪质量少且干硬 排便困难,一、便秘的概念每个人大便的次数和习惯有所不同,有的数天一次,若无其它不适仍属正常范围。也有少数人几天不大便,大便并不干结,但排便很困难,这类病人,也应该属便秘患者。所以便秘主要是指大便困难。便秘病因多样,以肠道疾病最为常见,但诊断时应慎重排除其他病因。,二、排便的生理活动食物经消化吸收后,残渣从小肠输送至结肠,再将大部分的水分与电解质吸收形成粪团,最后输送至乙状结肠及直肠。经消化道运动进入直肠内的粪团,因膨胀产生机械性刺激,引起便意及排便反射,通过一系列的肌肉活动,将粪便排出体外。若上述任一环节存在缺陷即可导致便秘。 肌肉活动包括: 直肠平滑肌的推动性收缩; 腹肌、膈肌、盆腔肌收缩使腹压增高; 肛门内、外括约肌的松弛。,三、便秘的机理便秘的产生与粪便的推送障碍或排便过程的神经及肌肉活动障碍有关;消化道自身病变以及其他系统病变,可以通过影响消化道的结构与功能而引起便秘。影响因素有:食物的数量、性质造成对肠道蠕动的刺激不足;肠道平滑肌张力减低和蠕动减弱;肠内容物在肠道通过受阻; 排便反射减弱或消失;肛门括约肌痉挛,腹肌、膈肌、盆腔肌收缩力减弱等。,二、便秘发生机制,小肠,结肠,食糜,直肠,神经中枢,便意,排便反射,直肠平滑肌收缩 肛门括约肌松弛 腹肌与膈肌收缩,腹压增高,粪 便排 出,足够肠内容物,肠蠕动功能正常,排便反射正常,粪团,三、病因分类,1. 功能性便秘进食太少或食物缺乏纤维素排便习惯受干扰结肠肌张力减退或平滑肌功能性痉挛腹肌和盆底肌松弛结肠冗长药物影响(镇静剂、钙通道阻止剂滥用泻剂),三、病因分类,2. 器质性便秘直肠、肛门疼痛性病变结肠器质性病变腹腔或盆腔肿瘤压迫全身性病变神经精神病变,四、临床表现,1、排便障碍的表现2、腹部和全身表现,临床表现急性便秘可有原发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可见于各种原因的肠梗阻。慢性习惯性便秘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可能与肠肌、腹肌与盆底肌张力降低有关。,排便障碍的表现,自然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少,并可逐渐加重。排出困难:粪便干硬,难以排出;或粪便并不干硬,也难以排出。,腹部和全身表现,排出粪便坚硬如羊粪,排便时可有左腹或下腹痉挛性疼痛与下坠感。直肠肛门处坠胀感排便时肛门疼痛,肛裂或痔疮出血粪便在肠道细菌作用下产生大量有害毒素吸收入血,部分病人诉口苦、食欲减退、腹胀、下腹不适或头晕、头痛、疲乏等。紧张、焦虑,五、护理评估要点,1.健康史饮食习惯是否有影响排便习惯的因素有无相关疾病史、手术史、药物史活动与运动情况是否存在精神紧张,五、护理评估要点,2.排便特点排便频度、性状、排便量 排便费力程度 便秘时间(突然出现 / 偶尔发生 / 长期存在),五、护理评估要点,3.伴随症状伴阵法性腹痛者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肠腔闭塞4.身心反应肛门皮肤黏膜的完整性食欲有无全身的中毒反应(因肠内大量毒素吸收所致的头痛、头昏、食欲不振和乏力等。高血压患者,用力排便腹内压上升诱发脑出血,五、护理评估要点,5.便秘对人体其他健康功能形态的影响压力与应对形态感知与认知形态营养与代谢形态,六、相关护理诊断,便秘:与饮食中纤维素量过少有关;与运动量少有关;与排便环境改变有关;与长期卧床有关。组织完整性受损:与粪便过于干硬有关。疼痛:与大便过于干硬、排便困难有关。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排便机制及促进排便方面的知识。,护理诊断是什么?,患儿,女,7岁。 简史:腹泻4天,发热1天,大便次数增多,67次/天,为黄色水样便,无粘胨、脓血,量中等。有时伴有呕吐,吐出为胃内容物,入院当天发热38.7。四肢暖,皮肤弹性好,尿量多。有不洁饮食史。,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