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分析语文试题(I).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10815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分析语文试题(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分析语文试题(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分析语文试题(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学年(下)八年级第一次质量分析语文学科试卷 总分 120分 时间 90分钟 一、积累运用(30分)1书写 (3分)2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3分) A稽(j)首 炽热(zh) 文绉绉(zhu) 天穹(qing) 绯红(fi) B胡髭(z) 黝(yu) 黑 一绺绺(li) 颔(hn)首 米粟(l) C直戳(chu) 解剖(pu) 睥(b)睨 轩邈 (mo) 甲胄(zhu) D旸谷(yng) 粲(cn)然 庶(sh) 祖母 脊(j)背 污秽(hu)3下面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沧茫 麻木不仁 混混噩噩 托泥带水 鞺鞺鞳鞳B、踌躇 不可名状 翻来复去 冥思暇想 千山万壑C、侏儒 器宇轩昂 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 海誓山盟D、凛洌 广袤无垠 油光可间 暗然失色 盛气凌人4. 下列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A. 她长着高挑的身材 , 有一头瀑布般的长发 , 无论走到哪里 , 都会鹤立鸡群 , 引人注目 。 B. 这对夫妇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从国外归来的儿子 。 C. 臣受此殊誉 , 诚惶诚恐 , 感激不尽 。 D. 大家都对这位想象中文坛泰斗的形象低眉顺眼敬重有加。 5. 下列作品、出处、作家及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雪朝花夕拾鲁迅藤野先生 B日龙虎狗巴金飞蛾 C雷电颂屈原郭沫若屈原 D列夫托尔斯泰三作家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6古诗文填空 (10分,每空1分)(1) ,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2)黔娄之妻有言: ,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3)与朱元思书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_,_。(4)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此事”是指 , 。(5)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宋代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也道出类似的生死观: , 。(6)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表达全曲主旨的句子是_,_。7.综合性学习(5分) 为了传承明礼、孝亲等中华美德,学校决定以“弘扬家风”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共话家风(1).班级举行“家风大家谈”主题班会,为做好发言,某同学收集了四则材料,请根据这些材料探究建设优良家风的意义。(3分)材料一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材料二 人家欲兴,必由家规严整始。人家欲败,必由家规颓废始。材料三 中国人历来重视门楣家风的教育和传承,讲求耕读为本,诗礼传家,传统文化思想紧紧地凝固和塑造了中国民众的固有家风,形成了明礼、孝亲、忠厚、诚信、勤俭等“中国式”家风。传统家风对人的塑造和培养,促进了人们的价值共识和道德的形成,深刻地影响和培育着一个文明大国应有的“国风”。材料四 “家训”不仅是每个家族的财富,也是社会的财富。“家教”不仅关乎每个家族的子弟,也关乎社会整体。良好的“家风”非常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答: 【活动二】宣传家风(2).学校要出一期以“弘扬家风”为专题的校刊,请拟写一则公益广告语。(2分) 答: 二、阅读理解( 50分)(一)现代文阅读(28分) 忘(14分) 季羡林 人一老,就容易忘事糊涂。 我认识一位著名的画家,年过八旬以后,慢慢地忘事糊涂起来。我们将近半个世纪以前就认识了,颇能谈得来,而且平常也还是有些接触的。然而,最近几年来,每次见面,他把我的尊姓大名完全忘了。从眼镜后面流出来的淳朴宽厚的目光,落到我的脸上,其中饱含着疑惑的神气。我连忙说:“我是季羡林,是北京大学的。”他点头称是。但是,过了没有五分钟,他又问我:“你是谁呀!”我敬谨回答如上。在每一次会面中,尽管时间不长,这样尴尬的局面总会出现几次。我心里想:老友确是老了! 前几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在富丽堂皇的北京图书馆的大报告厅里举行年会。我这位画家老友是敦煌学界的元老之一,获得了普遍的尊敬。按照中国现行的礼节,必须请他上主席台并且讲话。但是,这却带来了困难。像许多老年人一样,他脑袋里煞车的部件似乎老化失灵。一说话,往往像开汽车一样,煞不住车,说个不停,没完没了。会议是有时间限制的,听众的忍耐也决非无限。在这危难之际,我同他的夫人商议,由她写一个简短的发言稿,往他口袋里一塞,叮嘱他念完就算完事,不悖礼仪常规。然而他一开口讲话,稿子之事早已忘入九霄云外。看样子是打算从盘古开天辟地讲。照这样下去,讲上几千年,也讲不到今天的会。到了听众都变成了化石的时候,他也许才讲到春秋战国!我心里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忽然想到:按既定方针办。我请他的夫人上台,从他的口袋掏出了讲稿,耳语了几句。他恍然大悟,点头称是,把讲稿念完,回到原来的座位。于是一场惊险才化险为夷,皆大欢喜。 我比这位老友小六七岁。有人赞我耳聪目明,实际上是耳欠聪,目欠明。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其中滋味,实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是,我脑袋里的煞车部件,虽然老化,尚可使用。再加上我有点自知之明,我的新座右铭是:老年之人,煞车失灵,戒之在说。一向奉行不违,还没有碰到下不了台的窘境。在潜意识中颇有点沾沾自喜了。 然而忘事糊涂就一点好处都没有吗? 我认为,有的,而且很大。自己年纪越来越老,对于“忘”的评价却越来越高,高到了宗教信仰和哲学思辨的水平。苏东坡的词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他是把悲和欢、离和合并提。然而古人说:不如意事常八九。这是深有体会之言。悲总是多于欢,离总是多于合,几乎每个人都是这样。如果造物主不赋予人类以“忘”的本领,那么,我们人类在这么多的悲和离的重压下,能够活下去吗?人生下来,既能得到一点乐趣,又必须忍受大量的痛苦,后者所占的比重要多得多。如果不能“忘”,或者没有“忘”这个本能,那么痛苦就会时时刻刻都新鲜生动,时时刻刻像初产生时那样剧烈残酷地折磨着你。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忍受下去的。然而,人能“忘”,渐渐地从剧烈到淡漠,再淡漠,再淡漠,终于只剩下一点残痕;有人,特别是诗人,甚至爱抚这一点残痕,写出了动人心魄的诗篇,这样的例子,文学史上还少吗? 因此,我必须给赋予我们人类“忘”的本能的造化小儿大唱赞歌。试问,世界上哪一个圣人、贤人、哲人、诗人、阔人、猛人,这人,那人,能有这样的本领呢? 我还必须给“忘”大唱赞歌。试问:如果人人一点都不“忘”,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选自怀旧集,有删改)8概括“老友确是老了”的两件事。(4分)答: 9找出表明文章写作思路发生明显变化的句子,并抄写在横线上。(2分)答: 10说说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答: 11作者为什么要给“忘”大唱赞歌”?(3分)答: 12结合全文探究“忘”的两层含义。(3分)答: 中庸的雪阮萍(14分)在冬天作客的雪往往是鹅毛大雪,这种通常是需要呼啸的风声鸣锣开道的,需要鹤辇鸾车虚张声势的。中庸的雪显然不是折中雪,而且和这种隆重热烈的气氛相反,中庸的雪的到来简朴冷清,或者说悄无声息,是有着微服私访的味道。起先一直是云淡风轻,淡黄的阳光像一樽薄酒,暖暖洒在人身上。这种日子使人忍不住要想起淡青的树干和雪白的花朵的;然后天阴起来了,刮起了风,风不大,吹在脸上像一绺绺帛贴在脸上的凉,这也是正常的。这样阴了两天,天空由浅灰慢慢变成深的银灰,这种灰是含蓄而尊贵的,是琦年玉岁消逝了灰,是珠覆纷沓走远了的灰,是大有深意、藏而不露的。然后,眼前掠过一粒细小的白,是雪吗?定眼再看,已倏忽不见了,风也不见了。天气说不出是冷还是暖,冷暖交汇的样子,这种天气坐在寂静的车厢里是要引起假寐遐想欲望的。睁开眼时,发觉窗外的柏油马路湿湿的,显得黑而幽深,映着天空和行人的细碎倒影。路边是一层白,霜也似的,但却是雪,因为雪花就在窗外飞舞,小的像针尖,大的如雨点,但没有雨点那样饱满结实。雪花和雪花之间的缝隙很大,疏疏朗朗,像是银灰天空上敲打下来的一些琐屑,带着来历,各怀心事,自成一体。所以落下的时候,它们是衣食无忧的倏然。有的不时翻两个身,再拐到旁边和别的雪花耳语两句;有的很专注,呈一条很细的直线,仿佛要去赴一个什么宴会,而这场宴会是极具吸引力的,任凭行驶的车再怎么鸣笛也不会分神,雪们心无旁骛。落在房顶上的雪是动感,鳞鳞的瓦间涌动着白色的浪花;落在国槐上的雪是温柔的,枝条上长满密密的白色绒毛,而且那树枝竭力伸展的样子是令人感动的,像等待了很久的衷心耿耿的情人,只待雪花落尽,便合拢臂膊相拥 而泣的。四季常青的柏树不会有这份浪漫,它们塔似的身子严谨端肃,像满腹经纶的学士,沉浸在自己的思想里云蒸霞蔚,外界的干扰都是没有光彩、没有意义的。只有当车经过时,才发觉柏树的枝桠间挂着一团团的雪,像鸟一样优雅地栖卧着。 下了车,迎面扑来的空气不再干燥得令人无明火起,是久违了的清冽湿润,像夏天时站在气势恢弘的瀑布前的感觉。每一个毛孔都在臃肿的棉衣下张开, 尽情地呼吸,自由地吐纳。 雪是薄薄的一层,所以踩上去不会有“吱嘎吱嘎”的声响,它也是悄无声息的。偶尔有轻微而短促的“嗦嗦”声,也是亲切的,像村妇在雨天嚼着家长里短的舌头。雪的白也不是泛着光泽令人起敬的白,是那种骨质的苍白,这种白是朴素的,既不会让你自惭形秽也不会让你居高临下,更不会为与它的邂逅而感到突兀。这种雪像是消失了很多的朋友,离去时心中会有淡淡的遗憾,到来时也不会欣喜若狂。因为这种朋友不是两肋插刀那种类型的,很多时候他只是听众,听你絮絮叨 叨地诉说,最后轻拍你的肩作为安慰。在你生病时不会送上玫瑰花,只在床头放上苹果和一张式样普通的卡片。他淡若春风,有时你会想起他,有时又把他忘得一干二净。所以他的到来只会在心中产生无以名状的踏实感。这种雪是平易近人的,最适合刘禹锡的诗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小小的火炉跳动着小小的火苗,足以抵挡这种雪带来的寒意;而加上新醅的漾起泡沫的酒,室内便是暖意融融了。你看,这种雪多么懂得人情世故!它的不彻底的白意味隽永,像一个人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又不可避免地存在优点,但是心里那份纯真的梦幻是永不消逝的,这种雪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人性的一种关爱,入微到每一个细节,但却做得含而不露,它是雪中的隐者。13.结合文意回答下列问题(4分) 读第段,请各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中庸的雪”和“鹅毛大雪”的特点?“鹅毛大雪”的特点: “中庸的雪”的特点: 14.文章末尾,作者为什么说这种雪是“雪中的隐者”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4分) 15.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很有张力,请从修辞的角度并结合具体词语对第三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3分) 16.张岱笔下,西湖的雪肃杀冷寂,鲁迅文中,朔方的雪蓬勃似火。你心中的雪又是怎样的呢,请你仿照第七段画横线部分的句式进行描述。(3分)例句:这种雪是平易近人的,最适合刘禹锡的诗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仿句: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马说(10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18.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A. 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策之不以其道 B. 而伯乐不常有/鸣之而不能通其意C. 不以千里称也/ 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D. 故虽有名马/虽有千里之能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0.结合文意,说说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2分) 21.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抒发了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B第二段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C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 ”之间,伯乐更重要。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D第三段运用了排比,将“食马者”的愚妄写得淋漓尽致,点明全文主旨“其真不知马也”。 樵髯传(8分) (清)刘大櫆 樵髯翁,姓程氏,名骏,世居桐城县之西鄙。性疏放 (疏阔放达,不受礼法或世俗之见的束缚),无文饰,而多髭须,因自号曰“樵髯”云。 少读书聪颖,拔出凡辈。于艺术匠巧嬉游之事,靡不涉猎,然皆不肯穷竟其学,曰:“吾以自娱而已。”尤嗜弈棋,常与里人弈。翁不任苦思,里人或注局凝神,翁辄颦蹙曰:“我等岂真知弈者?聊用为戏耳。乃复效小儿辈,强为解事!”时时为人治病,亦不用以为意。诸富家尝与往来者病作欲得翁诊视使僮奴候之。翁方据棋局哓哓然,竟不往也。翁季父(叔父)官建宁,翁随至建宁官廨(官廨(xi懈):官署),得以恣情山水,其言武夷九曲幽绝可爱,令人遗弃世事,欲往游焉。 (选自中华散文精粹明清卷,有删节)【注释】靡不:无不。解事:懂事,这里指懂得下棋的技艺。哓哓(xio):争辩声。22.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2分) 诸 富 家 尝 与 往 来 者 病 作 欲 得 翁 诊 视 使 僮 奴 候 之。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因自号曰“樵髯”云 ( ) 然皆不肯穷竟其学 ( ) 2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句子:我等岂真知弈者?聊用为戏耳。 译文: 25.对“樵髯翁”其人,你是否欣赏?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理由。(2分)答: 虞美人听雨(4分)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26.这首词按照_顺序,截取了词人一生中三幅富有象征性的画面,形象地概括了作者不同时期在环境、生活、_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2分) 27.“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答: 四、作文 (40分) 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28. 题目:没想到我如此 (浮躁 虚荣 坚强 幸运 依赖父母)要求:结合个人生活经历,从括号里的五个词语中任选其一或者自己拟一个词语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使作文题目完整;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实感受;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2019-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分析语文试题(I)一、积累运用(30分)1.书写 (3分) 25 D C D A (每小题3分)7.古诗文填空 (10分,每空1分)(1)东风不与周郎便 (2)不戚戚于贫贱 (3)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6)兴,百姓苦,忘,百姓苦8.(1)(3分)答案要点:有利于人的塑造和培养;有利天于家庭的兴旺;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或:有利于培养文明大国的国风,有利于人们价值共识和道德的形成)。(言之成理即可)(2)(2分,符合题意1分,语言简洁生动1分)示例:百善孝为先,忠厚传家久二、阅读理解(50分)(一)、现代文阅读(28分) 忘(14 分)8(4分)每次见面,都反复询问“我”的姓名 年会讲话,忘了讲稿说个不停(每点2分 意思对即可)9(2分)然而,忘事糊涂就一点好处都没有吗?10(2分)与老友的忘对比,突出了“我”的自律和欣慰(1分);为下文“然而”的自我否定蓄势,既体现了思维的变化及波澜的设置,又实现由叙转议的巧妙衔接。(1分。若只答“过渡”、“承上启下”得1分。)(意思对即可)11(3分)“忘”可以使人在悲和离的重压下活下去,使痛苦的感受减轻。 “忘”剩下的残痕能让诗人写出动人心魄的诗篇。(意思对即可)12(3分)日常生活中琐碎小事的遗忘糊涂。 面对生活的苦痛,人在精神上主动忘却、主动舍弃的一种生活智慧和处事境界。(意思对即可) 中庸的雪(14分)13.(4分)(1)鹅毛大雪:隆重热烈;中庸的雪:简朴冷清(悄无声息/平易近人)。14.(4分,答对三点得满分)A、中庸的雪的到来简朴冷清,或者说悄无声息,是有着微服私访的味道。B、带着来历,各怀心事,自成一体。它们是衣食无忧的倏然。C、任凭行驶的车再怎么鸣笛也不会分神,雪们心无旁骛。D、隐匿于树中,外界的干扰都是没有光彩、没有意义的。只有当车经过时,才发觉枝桠间挂着一团团的雪,像鸟一样优雅地栖卧着。E、既不会让你自惭形秽也不会让你居高临下,更不会为与它的邂逅而感到突兀。F、他淡若春风,有时你会想起他,有时又把他忘得一干二净。G、它的不彻底的白意味隽永,心里那份纯真的梦幻是永不消逝,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人性的一种关爱,入微到每一个细节,但却做得含而不露。15. (2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中庸的雪衣食无忧、心无旁骛的特点,把雪活了,使文章更生动,中庸的雪的特点更突出。16、(3分)例:这种雪是悄无声息的,最适合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马说(10分)17.(每个1分)鞭打,用鞭子打 通“饲”喂养 18. (2分) B 19. (2分)想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够实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0. (2分)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1)要有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才能,(2)要有识别千里马,欣赏千里马的伯乐,(3)要有展示本领的机会。答对两点即可 21. (2分)B 樵髯传(8分)22.(2分)诸富家尝与往来者/病作/欲得翁诊视/使僮奴候之。23.(2分)取号,取名号;穷,学完,深究; 24.(2分)我们难道真正懂得下棋吗?只是姑且把它当作游戏 罢了。(评分细则:共2分。译出重点词“聊”、“耳”语句通顺意思正确)25.(2分)欣赏:不拘小节,性情中人;不为富家治病,保持节操;寄情山水,志趣高洁;嗜好下棋,但不过分执着;聪明非凡,涉猎广泛。不欣赏:为棋争论,而不为人治病,缺乏人道主义精神;欲遗弃世事,消极避世;涉猎广泛,但缺乏钻研精神。 浣溪沙(4分) 26.时间;心情(或感情) 27、描绘了一幅在水天辽阔、乌云低垂的江面上,一只在风雨中失群孤飞的大雁,在凛冽的西风中悲鸣的画面。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四、作文 (40分) 按照中考评分标准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