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04221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1题,共42分)1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植物光合作用B食物腐败C钢铁生锈D河水结冰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氧气和有机物,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食物腐败已经变质不能再吃,说明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钢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河水结冰由液态变为固态,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要熟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2分)已知在标准状况下,氮气的密度为1.25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氮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是78%C稀有气体通电后能发出有色光,所以在电光 源方面有重要的用途D露天焚烧垃圾、工厂排放的烟尘、汽车排放的尾气都会造成空气污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但是稀有气体本身不发光解答:解:A、空气中氮气78%、氧气21%,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的说法正确,故A不可选;B、由题意氮气的密度为1.25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氮气的体积分数是78%可算出其质量分数为:(178%1.25g/L)(11.293g/L)100%=75.4%,说法错误,故B可选;C、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选项说法正确,故C不可选;D、露天焚烧垃圾、工厂排放的烟尘、汽车排放的尾气都会造成空气污染,说法正确,故D不可选;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成分及其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以及与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同时考查了环境污染的内容,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3(2分)下列物质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后,将密闭容器冷却到室温,可以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并且不会混入其他气体的是()A木炭B硫粉C蜡烛D红磷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本题涉及混合物的分离的实验设计,使用化学方法分离混合时选用的化学试剂应只与混合物中杂质反应,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可以增加质量,不能减少质量;不得引入新杂质,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解答:解:A、木炭和氧气燃烧生成气体二氧化碳,增加了气体杂质,故此选项错误;B、硫和氧气燃烧生成气体二氧化硫,增加了气体杂质,故此选项错误;C、蜡烛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增加了气体杂质,故此选项错误D、磷和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为固体,不会增加气体杂质,故此选项正确;答案: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燃烧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理解生成物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4(2分)下列仪器:量筒 试管 烧杯 燃烧匙 试剂瓶,能直接加热的是()ABCD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仪器的加热,可以加热的常用仪器有;试管、烧杯、烧瓶、锥形瓶、蒸发皿和坩埚等直接不能用于加热的是量筒、漏斗、集气瓶等能加热的仪器又分为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两种,能直接加热的有:试管、蒸发皿和坩埚;需要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等解答:解:本题中试管和燃烧匙能直接加热,量筒、试剂瓶不能加热;烧杯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故选:B点评:本考点是实验基本操作中有关仪器的用途和注意事项,此类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只要认真把握课本内容,问题就很好解决5(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B给外壁有水的试管加热C加热试管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D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清洗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玻璃仪器的洗涤.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判断;根据液体加热需要注意事项进行判断;解答:解:A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故本选项操作错误;B给外壁有水的试管加热,会炸裂试管,故本选项操作错误;C为避免试管里的液体沸腾喷出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朝着自己和有人的方向,正确D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清洗,会炸裂试管,故本选项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6(2分)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煤燃烧产生烟;汽车排放的尾气;化工厂排放的废气;石油燃烧产生的气体;动植物呼吸排出的气体ABCD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粉尘与有害气体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其中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及二氧化氮等氮的氧化物解答:解:煤燃烧产生烟,造成粉尘污染;汽车排放的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等造成有害气体污染;化工厂排放的废气中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石油中的氮、硫元素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动植物呼吸排出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不属于有害气体,不污染空气故选A点评:正确认识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粉尘和有害气体,对于判断有关空气污染类问题来说是根本7(2分)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A变化中火星四射B有发光现象C有大量热放出D有黑色固体生成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的判断要从本质也就是根本依据去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而不是依赖于反应的现象解答:解:铁丝在氧气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在过程中生成了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所以答案为D其余均是伴随的现象,辅助判断,但不是根本依据故选D点评:从新物质生成角度判断化学反应的反应8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B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C属于非金属元素D元素符号为MO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元素的简单分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由题目中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可知其原子序数,再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可知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由图可知其相对原子质量,但要注意单位为“1”,而非“克”;由汉语名称,可知其元素种类;由图可知其元素符号解答:解:A、由题目中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可知其原子序数为42,再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可知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42,故A正确;B、由图可知其相对原子质量,但要注意单位为“1”,而非“克”;所以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说法错误,故B错误;C、由汉语名称“钼”,可知其元素种类为金属元素,故C错误;D、由图可知其元素符号为“Mo”,注意元素符号的书写“一大二小”,故D错误故选:A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9(2分)对于K和K+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同一种元素B属于同一种粒子C核外电子数相同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同种元素的原子与离子区别与联系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A、K和K+的质子数相同,所以属于同一种元素,故A说法正确;B、K是原子,K+是离子,因此K和K+不属于同一种粒子;故B说法错误;C、K 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K+,因此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故C说法错误;D、K 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K+,因此K和K+的电子层数不同,故D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的原子与离子区别与联系的理解,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10(2分)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检查装置气密性B往试管中加入锌粒C 加热液体D固体药品的取用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固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应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1(2分)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种类有加钙盐、加锌盐、加碘盐等,这里的钙、锌、碘是指()A原子B元素C分子D离子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构成来分析盐中含有的“钙”、“锌”、“碘”,它们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不是以分子、原子或单质的形式存在于食盐中解答:解:因物质是元素组成的,而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微观粒子,物质中某成分的含量常指的是元素的含量,故这里的“钙”、“锌”、“碘”是指元素,如碘元素是以碘酸钾的形式加入到食盐中的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与生活有关的化学知识,学生应注意利用化学知识来解答常见的生活问题,明确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12(2分)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A氧化汞受热分解B用自来水制蒸馏水C分离空气法制氧气D碘升华为碘蒸气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分析: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说明该反应必须是化学变化解答:解: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用自来水制蒸馏水属于蒸发现象属于物理变化,分离空气法制氧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属于物理变化,碘升华为碘蒸气是由固体直接变为气体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选A点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所以验证分子可分必须是化学变化13(2分)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主要是()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B分子间存在间隔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闻到气味,可用分子的基本性质之一: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进行解释,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的香味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酒香不能说明分子可分,故选项错误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酒香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故选项错误C、闻到酒香,不能说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选项错误D、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闻到酒香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4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牛奶变酸B钢铁生锈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D农家肥料腐熟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有些氧化反应比较剧烈,例如燃烧,有些氧化反应比较缓慢,缓慢氧化是指比较缓慢的氧化反应解答:解:A、牛奶变酸属于氧化反应,但是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B、铁生锈属于氧化反应,但是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C、镁条燃烧属于氧化反应,并且反应比较剧烈,不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正确;D、农家肥料腐熟属于氧化反应,但是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根据氧化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分为剧烈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反应1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OBAlCFeDSi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前五种元素来回答本题,还需要知道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区别解答:解: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前五种元素是:O、Si、Al、Fe、Ca,带“钅”字旁的属于金属,所以最丰富的元素是O;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Al;故选:B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前五种元素,了解了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Al16(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铁(Fe2O3)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木炭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氧化铁,且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7(2分)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C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D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进行解答;B、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进行解答;C、根据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进行解答;D、根据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A说法错误;B、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故B说法错误;C、根据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故C说法正确;D、根据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故D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与理解,并能在解题中正确区分,正确解答18(2分)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电子数不同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的定义解答: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解答: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选A点评:明确元素的定义,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是解答本题关键19(2分)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里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改变的物质B二氧化锰是一切反应的催化剂C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D要使氯酸钾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就不能发生反应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分析: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是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性质不变B、催化剂没有万能的,只有在特定的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是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性质不变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反应能否发生只有物质本身的性质来决定解答:解: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是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性质不变,故A错误B、催化剂只是某些反应的催化剂,而不是全部反应的催化剂,故B错误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是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性质不变,故C正确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反应能否发生只有物质本身的性质来决定氯酸钾被加热生成氧气,这是氯酸钾的自身性质决定的,与二氧化锰无关;二氧化锰只是加快反应的进行,故D错误故选C点评:掌握催化剂的定义和特点,比如: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是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性质不变;催化剂没有万能的,只有在特定的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反应能否发生只有物质本身的性质来决定20(2分)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有以下操作步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熄灭酒精灯: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CD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巩固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每个步骤都有注意事项:为了防止药品受潮加热有水生成,倒流引起试管炸裂,所以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加热时要先预热,再集中对着药品所在部位加热,且用外焰加热伸入试管的导管不能太长,否则不利于导出气体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塞一小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加热时会随气体流进入水槽,也可能进入集气瓶,引起误解,认为氧气为红色,其实氧气为无色等解答:解: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从水槽中取出导管;熄灭酒精灯则正确顺序为:故选A点评:注意制取氧气的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移)、熄”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步骤不能颠倒21(2分)一种微粒的原子核内含有n个质子,核外共有n+1个电子,则该粒子一定属于()A原子B分子C阴离子D阳离子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粒子中的原子核内有n个质子,原子核外有n+1个电子,说明该粒子的原子得到一个电子,电子数=质子数+得到的电子数,该粒子带负电荷,为阴离子解答:解:A、因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而该微粒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故A错误;B、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而该微粒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故B错误;C、阴离子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该微粒符合题意,故C正确;D、在阳离子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而该微粒质子数小于电子数,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构成微粒中的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学生应注意利用习题信息抓住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来解答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44分)22(2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试管夹;(2)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集气瓶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作用和用途来回答本题,要熟记它们的名称解答:解:(1)在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故填:试管夹;(2)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集气瓶;故填:集气瓶点评:仪器的名称和用途,以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是实验考查的基本内容,也是考查热点之一,历年中考,不论分值多少,总有题目出现,所以要引起重视23(4分)(1)三个氖原子3Ne(2)5K5个钾原子(3)写出“2”所表示的意义:2Ca2+钙元素符号前面的2表示钙离子的个数、钙元素符号右上角的2表示每个钙离子带的电荷数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数字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不同解答:解:(1)氖元素的元素符号可以表示1个氖原子,三个氖原子可以表示为3Ne;(2)5K表示5个钾原子(3)2Ca2+中,钙元素前面的2表示钙离子的个数,钙元素右上角的2表示钙离子带的电荷数故填:3Ne;5个钾原子;钙元素符号前面的2表示钙离子的个数;钙元素符号右上角的2表示每个钙离子带的电荷数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24(3分)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例如:镁是由镁原子构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氯化钠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镁原子直接构成的;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答案为:镁原子;氧分子;钠离子和氯离子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5(7分)通过实验现象和题给信息,按要求填空为测定空气的成分按如图进行实验:(1)将燃烧匙中过量的红磷点燃后放集气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发黄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磷+氧气五氧化二磷,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填反应类型)(2)反应后冷却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会进入达到集气瓶体积的水进入集气瓶的情况,进入水的体积是占集气瓶容积的(3)此实验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且体积为,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4)已知:镁+氧气 氧化镁(固体),镁+氮气 氮化镁(固体)根据上述反应,能否用镁代替磷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不能(填“能”或“不能”)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在测定空气成分实验中,考查了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回答实验现象时要注意(1)问的是红磷点燃后的实验现象(2)是对打开止水夹之后的实验现象(3)是回答关于实验的结论(4)是实验替代物品的探究,题目给出了镁的性质,根据性质来分析可否用镁条来代替红磷完成实验解答:解:空气成分测定实验中,用红磷来完成实验的探究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不同阶段的实验现象,同时通过现象分析得出结论而在使用红磷的问题上,注意红磷满足了以下的条件:本身不是气体,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某一成分且生成物也不是气体那么对应的替代物品也要满足以上的要求(1)点燃后放入集气瓶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此处回答的是打开止水夹之前的现象,与水的进入与否没有关系所以应该填写:红磷燃烧,发黄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2)这里问的是打开止水夹后水进入集气瓶的情况,进入水的体积是占集气瓶容积的,而非烧杯内水的(3)这是实验结论部分,得出空气中含有氧气,且体积为,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当然约占一定注意是主要成分,因为此时剩余气体时混合物(4)镁+氧气氧化镁,氮气+镁氮化镁(固体)根据用于空气成分测定药品的要求(本身不是气体,且能够和空气中某一成分反应,生成物不能是气体),由于镁不仅能够和氧气反应,而且能够和氮气反应,所以无法准确测得空分的组成及含量因此镁不可以用于代替红磷故答案为:(1)红磷燃烧,发黄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化合;(2)水进入集气瓶的情况,进入水的体积是占集气瓶容积的;(3)空气中含有氧气,且体积为;氮;(4)不能点评:实验的现象描述要注意对不同阶段的强调,要针对问题做出相应的解答26(1分)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各种物质微观模拟图图中“”“”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根掘图示判断,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分析:可以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化合物是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从微观方面分析,化合物就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解答:解:由图中可知,反应物是两种单质,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只有确定了物质的种类才能正确的判断物质的反应类型27(3分)如图是在探究氧气性质实验中改进的实验装置图,你认为乙装置中加入的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等可溶性碱溶液);简要回答甲、乙两个集气瓶中液体的作用防止生成物熔化后溅落到集气瓶底部,使集气瓶破裂;吸收燃烧产物,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根据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以及硫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回答解答:解:原课本实验中,乙图中瓶内装的是少量水,目的是吸收反应生成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但水的吸收效果远不如碱溶液,二氧化硫能和碱发生反应,既然是改进装置,液体应是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等可溶性碱溶液)甲为铁丝燃烧,反应时能产生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后会使瓶底受热不均炸裂,乙中硫燃烧能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会污染空气,两个集气瓶中液体的作用就是要解决上述问题的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等可溶性碱溶液);防止生成物熔化后溅落到集气瓶底部,使集气瓶破裂;吸收燃烧产物,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点评:实验评价和实验改进,是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也是考查的新热点和新题型,要常规化训练28(4分)在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字母):A空气 B二氧化硫 C、红磷 D、五氧化二磷 E、纯牛奶 F、氧气 G、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剩余产物(1)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F;(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B;(3)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C;(4)属于混合物的是AG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氧气有助燃性解答;(2)根据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解答;(3)根据红磷有毒无气味,高度易燃,燃烧时产生白烟,烟有毒解答;(4)根据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由多种纯净物(单质或化合物)混合而成的解答解答:解:(1)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硫;(3)在氧气中反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红磷;(4)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属于混合物;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剩余产物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1)F;(2)B;(3)C;(4)A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这些气体的性质的熟悉程度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29(8分)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AE共有4种元素,B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2周期,该元素的原子容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电子(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BD(填序号,下同);(3)表示阴离子的有AE;(4)表示阳离子的有C;(5)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ACE;(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B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元素的概念.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等于元素周期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相同则属于同一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电子时,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解答:解:(1)从图中可看出有4种质子数,所以有四种元素B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所以B在第二周期且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易得到电子(2)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表示原子的是BD(3)阴离子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所以表示阴离子的是AE(4)阳离子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所以表示阳离子的是C(5)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电子时,达到相对稳定结构(6)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个的,发生化学变化时,易得到电子故答案为:(1)4;2;得到(2)BD(3)AE(4)C(5)ACE(6)B点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时,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等于4个时,易得到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30(7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依据元素周期表画出的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核电荷数为11的元素名称是钠,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填“得”或“失”)电子;核电荷数为9的元素属于非金属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与该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另一元素是氯(Cl)(填元素符号);(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氦元素、氖元素和氩元素(3)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阳(填“阳”或“阴”)离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2)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的原子(氦是2)具有相对稳定结构(3)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核电荷数为11的元素符号是Na,名称是钠,是金属元素,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是1,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核电荷数为9的元素是氟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根据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可知,与该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另一元素是为氯,故答案为:钠;失;非金属;氯(Cl);(2)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的原子(氦是2)具有相对稳定结构,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氦元素、氖元素和氩元素,故答案为:氦元素、氖元素和氩元素;(3)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阳离子故答案为:3;阳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31(5分)将无色液体A与黑色粉末B混合,能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若将淡黄色粉末D放入C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一种刺激气味的气体E,推断并写出上述物质的名称A 过氧化氢(双氧水),B 二氧化锰,C 氧气,D 硫,E 二氧化硫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专题:实验推断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本题应由“火焰呈蓝紫色,生成一种刺激气味的气体E”进行突破,火焰呈蓝紫色为硫在氧气中燃烧,则可确定淡黄色物质D为硫磺,无色气体C为氧气,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为二氧化硫;至此,找到解决问题的主脉,以下“顺藤摸瓜”可一一确定解答:解:由“火焰呈蓝紫色”可判断为硫磺在氧气中的燃烧,则可断定淡黄色粉末D为硫磺,无色气体C为氧气,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为二氧化硫;而无色液体和黑色粉末产生氧气,可推断无色液体A为过氧化氢,黑色粉末B为二氧化锰;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或双氧水);二氧化锰;氧气;硫(或硫磺);二氧化硫点评:根据特殊的现象或特殊的反应或特殊的物质颜色,找到推断类题的解决突破口,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手段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计14分)32(9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3)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满(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图中选择收集装置是D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反应装置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是固体与液体混合不需要加热解答;(2)根据加热氯酸钾能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实验结束后,为防止水倒流入试管,应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3)根据收集方法是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检验和验满方法是根据气体的性质;(4)从反应物是固体和固体反应,反应条件是加热,选择发生装置;从氨气(NH3)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选择收集装置解答:解:(1)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是固体与液体混合不需要加热制取气体所以应该选择B装置,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能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实验结束后,为防止水倒流入试管,应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3)E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利用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验满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满;(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也就是“固固加热”反应所以发生装置要选A;又因氨气(NH3)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可选D故答案为:(1)B 催化(2)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分解 撤导管 撤酒精灯(3)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满(4)D点评:该题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方法、装置的选择及验满,属于基础性的综合题,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验基础知识33(5分)现有火柴、一张干燥的白纸、一个光洁干燥的玻璃杯、澄清的石灰水,请你参与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纸张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步骤现象结论点燃白纸,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白纸燃烧有水生成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白纸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以判断白纸燃烧的产物解答:解:在燃烧的白纸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光洁干燥的小烧杯时,能够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白纸燃烧能生成水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白纸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故填:步骤现象结论 水雾 水澄清石灰水, 浑浊 二氧化碳点评:验证白纸燃烧的产物时,选择仪器和药品是关键,光洁干燥的小烧杯有利于观察到小水珠,澄清的石灰水有利于观察到变浑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