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川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03948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川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川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川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川教版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1鸦片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经济落后B英国要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C禁烟运动使英国损失惨重D英国在对华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2某条约第三款规定:“今大清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材料反映的这一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的内容B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C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如图中的废墟上,我们可以回顾的历史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A林则徐虎门销烟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重庆谈判D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4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和都城是( )A石达开 西安B朱元璋 北京C洪秀全 天京D杨秀清 广州5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其中“近代化”的内容不包括( )A经济工业化B政治民主化C教育近代化D军事近代化6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这一运动指的是( )A维新变法B洋务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7“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1895年之后短短几年时间,外国资本像钱塘江大潮一样涌进中国。”与上述现象直接相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9你认为戊戌变法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A推动政治改革B挽救民族危亡C促进思想启蒙D发展社会经济10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B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C慈禧太后发动政变D严复翻译出天演论11戊戌变法是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而掀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下列人物不属于维新变法人士的是( )A张之洞B梁启超C康有为D谭嗣同12“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清政府的腐败B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C贪官恶霸横行乡里D贫苦农民富有斗争精神13清议报(1898年1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出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14沙俄外交大臣曾经得意地说:“1900年的对华作战,是历史上少有的最够本的战争。”这场“战争”对当时中国主要的影响是( )A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必要性C中国完全沦为俄国的殖民地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51901年,某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抨击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与该评论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16小红问妈妈:“谁是您心目中最崇拜的人?”妈妈说:“你猜猜吧,他是我们的国父,也是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这个人是谁?他的贡献是什么( )A孙中山 辛亥革命B毛泽东 参加中共一大C孙中山 戊戌变法D胡适 新文化运动17下列有关武昌起义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起义的主要力量倾向革命的新军B湖北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联合成立领导武装起义的总部C起义由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发动D起义成功后,宣布建立中华民国181919年,北京学生走出校门游行抗议,引发全国性的罢课、罢工、罢市风潮,并促进政府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一事件是( )A戊戌变法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重庆谈判19“我们党用28年时间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缔造新中国,彻底改变了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党建立这一功勋的起始时间是( )A1840年B1919年C1921年D1949年20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A朱德B贺龙C叶挺D陈毅非选择题21阅读图片,回答问题:(1)图片反映的是哪次侵华战争?发动这场战争的是哪个国家?(2)请写出这场战争的起止时间。(3)请根据图片内容,写出这场战争中重要战役名称。(两个即可)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材料二 此次沪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且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失此不图,将成大乱。淞沪护军使卢永祥电(1)据材料一,概括学生的基本主张。(2)据材料二,概括北洋政府最担心什么?(3)这一运动的结果如何?这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说欧美共和的政治,我们中国此时尚不能合用的我们中国的改革最宜于君主立宪,万不能共和,殊不知此说大谬(错误)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共和”孙中山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讲词 材料二 “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仅仅)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孙中山考察英国心得 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基本精神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出了什么理想目标?影响孙中山提出这一理想目标的国外因素是什么?(2)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欧洲列强社会存在着什么不足?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3)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他的哪些理想目标?(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孙中山提出的理想目标为什么能被众多的中国人接受?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新青年 材料二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狂人日记 材料三 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但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指出“我们”具体有哪些人?(至少写出两位)(2)请你指出材料二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3)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你觉得应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25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八年级历史(B)(川教版)参考答案1B2C3B4C5B6B7C8C9C10B11A12B13C14D15D16A17D18B19C20C21(1)甲午中日战争;日本。(2)1894年至1895年。(3)黄海大战;威海卫战役。22(1)希望工商各界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斗争,外争国权,内除国贼。(2)担心“三罢”斗争联合危及北洋政府统治。(3)结果: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性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3(1)目标: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或民主共和制。因素:欧美共和制的影响(或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2)不足:不关注民生。主张:民生主义。(3)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或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4)表达了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进步的愿望。(或表达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愿望)24(1)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3)对中西文化存在绝对地否定或绝对地肯定的偏向;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5给分要点:题目;图片之间的联系,即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半殖半封社会完全形成,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工具,近代以来不停地割地赔款,人民生活负担不断加重,辛丑条约后,国民对清政府不再抱有幻想。八国联军侵华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