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同步测试题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96411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同步测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同步测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同步测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同步测试题新人教版一、积累与运用(27分)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词语。(4分)(1)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n ning) 。(2)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l) 临人间。(3)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mio ) 、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 2.下列句子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B.“在考场上千万别慌 ,”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C.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D.古人题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写过“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为提高产品质量,领导深入调查研究,可谓处心积虑。 B妈妈列举了许多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 C如果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D在学校的艺术节上,同学们别出心裁,自编自演了许多新颖、有趣的节目。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教育,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现在,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友谊已基本解决。 C.他不但学习很刻苦,然而成绩却上不去。 D.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幼儿园小朋友的精彩表演。5.根据提示,填写诗句。(11分)(1)我寄愁心与明月, 。(2)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3)次北固山下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的句子是 , 。(4)观沧海中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 , ; , 。(5)天净沙 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6.文学名著阅读。(4分)(1)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 )(2分) A.范爱农 B.风筝 C.无常 D.琐记(2)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_ 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2分) 7.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划线的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2分)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二、阅读理解(33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12题。(7分)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8选出下面表述有错误的一项:( )(2分) A上片写晴,下片写雨,场景变化但过渡自然。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 C“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写出了夏雨乍起,作者的焦急和无奈。 D这首词形象地描绘了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两句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2分) _ 10. 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3分) _ (二)阅读吕蒙正不记人过一文,完成811题。(12分)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故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皆服其量。【注】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佯:假装,佯装。 同列:同事。 诘:询问。穷问:彻底追究。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是小子亦参政耶( )不闻而过之()蒙正遽止之 ( )人皆服其量()1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吕 蒙 正 相 公 不 喜 记 人 过1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故不如无知也。译文: _14本文赞扬了吕蒙正怎样的品格?从吕蒙正身上我们得到哪些启示?(3分)_(三)阅读下列文章,完成题目。(14分) 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 小时候临睡前,父母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了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被合起,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咬住了锁舌。 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息也听不到那一瞬间的声响。 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房取一本书,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也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轻轻含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 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左右手的配合。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以至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那一刻发出的声响。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若有所失。 渐渐地,我学会在那一声响中读人。 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性炸弹,就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于是,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还有些人,不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意要离开得轰动些,于是,他们的背影便伴随一声“砰”的巨响,久久回荡在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 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则如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那轻轻的一合,就像为一首短诗画下了一个清脆的句点,言尽而意无穷。于是我暗自揣度,这样的人该有怎样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啊。 记得读大学时的一天,我闭门在寝室里自习。有人在门外轻叩两声,停约几秒,再推门而入。现在想来,那两声提醒的轻叩真是妙不可言,因为那小心的提醒给出了一段时间,让门里门外的两个人避免了一场措手不及的尴尬。还有一次,忙碌了一天的我躺在床上刚想入睡,耳边传来了一息低微的叩门声,我一度怀疑这是幻觉,但那声细弱蚊蝇的声音再次响起,“睡了吗?”于是我起身下床。想想是怕惊扰我,才这样小心翼翼吧。 其实,生活中的许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如此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了。那一声清响,传递了一份心灵的默契,就像是一首婉约的小夜曲,涓涓细流般流淌进人的心田。而这份默契与婉约,竟也在不经意中震撼了彼此的心灵。 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坐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地关上门,毫无声响。那感觉,就像是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15.阅读全文,找出最能表现文章主旨的句子。(2分) _16结合语境,说说第段中的加点词语“蹑手蹑脚”的表达效果。(3分)_17第段中写到“渐渐地,我学会在那一声响中读人”,请结合两段文字,说说作者“读”出了什么?(2分) _ 18请赏析第段的划线句。(3分)_19文章结尾颇有味道,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这样写的作用。(4分)_三、作文(40分) 那一次,我尝到了 _的滋味 (1)将标题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4)书写工整。第一次独立作业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25分)1. (4分)(1)酝酿 (2)莅 (3)邈 2.B(2分) 3.A(2分) 4.D(2分)5.(9分)(1)随君直到夜郎西。 (2)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6.(4分)(1)B(2分)(2)迎神赛会(2分)7. 如: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8C (2分)9从嗅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来捕捉夏天景物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从中流露出词人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2分)10.蝉鸣、鹊啼、蛙叫、人声。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3分)11.(1)这 听到 立即 佩服 (4分) 12. 吕 蒙 正 相 公 / 不 喜 / 记 人 过(2分)13.(1)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生不能再忘记,因此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14. 赞扬了吕蒙正不记人过(宽容大度)的品格。(1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别人应有宽宏大度,不计个人得失的胸怀。(2分)译文:吕蒙正宰相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错。刚担任副宰相,进入朝堂时,有一位官吏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来参政啊?”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走过去了。与他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他们。下朝以后,那些与吕蒙正同行的人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追究。吕蒙正则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生不能再忘记,因此还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又有什么损失呢?”当时所有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15人与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如此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了。(2分)16“蹑手蹑脚”一词形容“我”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怕惊扰午睡的父亲(1分),表现了我对父亲的爱(1分),也反映出父亲轻声关门也使我懂得了关爱别人(1分)。17 第段中“我”从有些人从不关门和有些人总要弄出重重的掩门声中读出了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和体贴”。(1分) 第段中我从轻轻的掩门声中听出了这些人“有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1分)(答出“听出了这些人的细心、体贴”也可得分。)18这句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表明了有的时候一些不经意间的细微举动会带给他人关怀与温暖(1分),会在人与人之间传递一份默契(答到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正能量的意思即可)(1分)。19结构上:与文题相呼应(1分),与文章开头写小时候父亲轻轻关门相照应(1分),使文章结构更完整。内容上:深化文章主旨(或点题)(1分),表现出作者成年后真正感受到了父亲做人方面带给自己的影响(1分)。三、作文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