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思品《国情板块》考点梳理.docx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95422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思品《国情板块》考点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中考思品《国情板块》考点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中考思品《国情板块》考点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思品国情板块考点梳理一、考点概要一、最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经济建设方面(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走共同富裕道路 (四)西部大开发战略(五)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六)经济发展新常态三、政治建设方面(一)中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5.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二)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三)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四、文化建设方面(一)科教兴国战略(二)人才强国战略1.人才的内涵2.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3.积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4.学会学习,立志成才(三)传统美德、社会公德、民族精神、中国精神、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以德治国(详见“中考道德部分考点梳理”)五、社会建设方面(一)关注民生(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六、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一)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二)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实行节约资源基本国策(三)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实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七、国际形势方面(一)走向世界的中国1.经济全球化2.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1.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2.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和平与发展的关系2.青少年要培养国际视野二、内容梳理 一、最基本国情 1.内容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原因 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科技文化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仍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启示 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 二、经济建设方面 (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依据: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1)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有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2)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股份制企业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非公有制经济重要作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快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繁荣市场,方便人民的生活。(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1)内容: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依据: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三)走共同富裕道路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最终目标(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自主创业、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逐步引导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3.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四)西部大开发战略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关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的重大举措。 2.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3.加强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 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东部地区有着自己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通过加强区域经济合作,西部地区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东部地区能寻求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实现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五)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 1.内容:实行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和东部率先四大板块为标识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 2.意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要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六)经济发展新常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将重点依靠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来推动发展。 三、政治建设方面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 (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含义: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基本路线的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制定基本路线的依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3)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意义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国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只有以经济建没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坚持两个基本点的重要意义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4)坚持基本路线的重要意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够经受各种风险考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可靠保证。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3)总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4)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5.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在当代,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2020年(建党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 (二)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直接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 由人民群众依照法定程序选出人民代表,组成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分别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以确保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 我国主要的国家机关及其性质 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检察院法律监督机关;法院审判机关。 2.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或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三)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4.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5.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1)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2)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3)自觉关心和帮助身边的少数民族的人。 (4)积极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并向有关部门就如何维护民族团结积极建言献策。 (5)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勇于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四、文化建设方面 (一)科教兴国战略 1.我国科技和教育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和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技和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2.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性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是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2)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3)当今国际竞争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素质的竞争、教育的竞争。 3.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二)人才强国战略 1.人才的内涵 一是有知识、有能力;二是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三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作出贡献;四是指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2.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3.积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4.学会学习,立志成才 (1)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读书学习是对社会、对自己的一种责任,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自信心非常重要,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会有进步,一定能成功;学习兴趣对学习成功很有价值,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讲究学习方法;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适应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新要求。 (2)“行行出状元”。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不同层次人才,包括杰出人才,也包括一般人才。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都能出人才。 (3)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4)成才之路。树立远大理想,增强时代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青春,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也是有志青年应当确立的远大理想);成才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努力;抓住最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青少年时期。 五、社会建设方面 (一)关注民生 1.关注民生的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关注贫困,关心群众生活,认真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2.常见的民生问题教育、医疗、就业、交通、养老等。 3.关注民生的依据 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关注贫困,关心群众生活,认真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践“三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 (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构成 社会保险(核心)、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 2.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 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是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的重要措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和谐的大局。 六、生态建设方面 (一)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 1.人口问题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 2.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的主要表现 (1)我国人口总量大,增长速度快。 (2)人口分布不平衡,东部稠密,西部稀少。 (3)城镇人口少,农村人口多,城镇化水平不高。 (4)人口素质偏低。 3.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1)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基本国策。 (2)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分布。 (3)依照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履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二)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1.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的主要表现(1)从总量上看,我国资源丰富,自然资源总量大,资源类型齐全,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从人均资源来看,人均资源占有量严重短缺,又是资源小国。 (2)资源存量地区差异大,组合错位。 (3)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3.实行节约资源基本国策 (1)颁布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等一系列法律,依法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 (2)强化对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三)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 1.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生态的恶化、森林草场的减少。 2.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颁布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依法保护和改善环境。 (2)强化对环境的保护,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1)加大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人口意识、节约资源意识、保护环境意识。 (2)实行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依法治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保护资源和环境。 七、国际形势方面 (一)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各国经济日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激烈竞争又加强合作的局面。 2.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1)背景:当今国际社会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 (2)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关系: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3)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 (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1.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机遇: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的主流等。 (2)挑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还很不安宁(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南北差距、民族宗教矛盾、边界领土纠纷等);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科技文化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人口问题突出、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等等。 (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2.青少年要培养国际视野 青少年学生必须:确立全球意识,培养国际视野,善于以世界的眼光观察和思考问题;关心国际形势,关注全球性问题;尊重别国的文化传统;热心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和国际公益事业,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