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疯狂专练28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94204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疯狂专练28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疯狂专练28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疯狂专练28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疯狂专练28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论述类文本阅读一、(河北承德实验中学xx届期中考试)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说“孝”两千多年前神州大地上一对师徒的对话,揭开了人类这条河流之所以生生不息的秘密。徒弟子路在河边问道:“老师,我想听听您的志向。”老师孔丘想了想,说了十二个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的这三句话,也可以用三个简单的字概括:老者安之,是孝;朋友信之,是信;少者怀之,是慈。请注意,为什么孔子把孝而不是信、慈排在了首位?同样,为什么此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也同样把孝称为百善之首呢?也许有人会说,老人是智慧的化身,后辈需要向老人学习,以传承各种知识和技能,所以当然要孝敬老者。然而此情非中国独有,世界上各个文明都是如此,这一点不足以说明孝在中国具有至高地位,而且考古资料也表明“孝为首”的情况未必自远古就如此。在已经发现的我国最早文字甲骨文中并没有“孝”字,孝字出现于更晚些时候的商周金文中。我们不妨先看看荀子对人类生存处境的一段论述。荀子认为,“人生不能无群”,“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类相对于其他物种,在力量、速度上都没有什么优势,却能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胜过其他动物,是因为人懂得群体合作。人为什么能做到群体合作,就在于每个人都知其本分,各行其正,各安其所。所以,人不能无群,既在群体中,就不能不讲本分,否则,就不免会陷于纷争、动乱和瓦解。无疑,为了群体的共存,人还需要把自己天性中那些合作、利他的因素利用起来。孟子曾把人的天性中固有的四种合作、利他的因素,称为“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端”,是起点的意思。仅仅有一个起点,当然是不够的,关键在于这些合作、利他的因素,通过怎样的道路,渗透到人们点点滴滴的生活实践中去。似乎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文明和世界上的其他文明,渐渐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在基督教文明等神教文明和佛教文明等相信轮回的文明中,这些合作性的因素在一定意义上是以来世许诺的形式向信众颁布的。人们安守本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相信,只有诚实善良,“不杀人”,“不偷盗”,才能在死后获得拯救去往天堂,或修得善果减除后世轮回之苦。然而在中国,在热衷鬼神祭祀的商代被周代取代之后,人们似乎渐渐形成了关注现实世界、慎言死后世界的传统。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便是对这一传统的精练表达。相应地,中国人摸索到了一条立足于现实世界、发扬合作利他天性的道路。这条道路,自然要从一个人出生时最先相遇的两个人父母开始,从自己和这两个人无法割舍的关系开始。如此设想,我们似乎就容易理解,“孝”为什么被无数中国人作为修身的起点,成为百善之首。在人类社会中,代际关系具有不可选择性。人能够选择职业、住所、生活方式,却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这一不可选择的事实从消极的一方面理解,是无法逃避的深深的无奈。不过,从积极的一面来理解,代际关系的不可选择性,恰恰使“孝”在中国文化中成为修身的起点,成为百善之首。每个人都无可回避地处于与父母的实际关系中,正因为如此,“孝”是每个人都不得不终生面对的事情,同时也就为每个人的合作利他品德的修养提供了牢固的依靠。你想修养你的德行,成为一个仁慈、有合作精神的人吗?请从你一出生起就必须与之合作的那个人开始,请从孝开始。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孝”字的结构:上面是一个老人,下面是一个孩子。老在上,子在下。孝的含义,就这样清晰地呈现着。(摘自国学,有删改)1下列对“孝”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说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可以用孝、信、慈三个字来概括,以孝为先的思想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B甲骨文中并没有孝字,孝字出现于更晚些时候的商周金文中,孝为百善首也未必自远古即有,但这并不能说明孝在中国不具有至高地位。C一个人从一出生,最先遇到和自己无法割舍的两个人父母,这样看来,孝成为百善之首,是因为无数中国人把它作为修身的起点。D孝是每个人都不得不终生面对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无可回避地处于与父母的实际关系中。【解析】因果颠倒,由原文第5段可知,一个人从一出生,最先遇到和自己无法割舍的是父母是原因,孝成为百善之首无数中国人把它作为修身的起点是结果。【答案】C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人生不能无群,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这是荀子对于人类能胜过其他动物以适应严酷生存环境的原因的论述,群体的合作让人类能够在生存劣势中获得发展。B孟子把人的天性中固有的四种合作、利他的因素,称为四端,但仅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实践中表现出来。C基督教、佛教是以来世许诺的形式向信众颁布合作、利他因素,这似乎让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逐渐有了差距,从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D商代热衷鬼神祭祀,周取代商以后,传统似乎发生了变化。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的说法就是对人们关注现实世界、慎言死后世界的传统的精练表达。【解析】无中生有,有了差距在原文中并没有体现,且强加因果,由原文第4段可知,前一句是后一句的具体表现,而不是原因。【答案】C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人说,老人是智慧的化身,后辈需要向老人学习,来传承各种知识和技能,但这不能成为孝敬老者的根本原因。B孔子以孝为先的说法、孟子的四端说、荀子的合作说,他们关于孝的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对我们今人有非常好的启示作用。C人需要把自己天性中那些合作、利他的因素利用起来,对这些因素的利用就是群体合作,是为了群体的共存。D孝字的结构本身就很好地诠释了孝的含义。孝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合作精神,让人变得仁慈、有爱心。【解析】孟子的四端说是指人的天性中的合作、利他因素,荀子的合作说是对人类生存处境的论述,这两种说法都不是关于孝的理解和认识。【答案】B古诗词二、(安徽省“江淮十校”xx届联考)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45题。 定风波 辛弃疾再用韵,时国华置酒,歌舞甚盛。莫望中州叹黍离。元和圣德要君诗。老去不堪谁似我。归卧。青山活计费寻思。谁筑诗墙高十丈。直上。看君斩将更搴旗。歌舞正浓还有语。记取。须髯不似少年时。【注】国华:卢彦德,字国华。时任福建提点刑狱使。元和圣德:韩愈写了一首元和圣德诗,用以歌颂唐宪宗平定藩镇叛乱的德业。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莫望中州叹黍离”一句,是说不要望着中原哀叹故土沦陷。“黍离”出自诗经,后世常用黍离之叹、黍离之悲来表达兴废之感和故国之思。B“元和圣德要君诗”一句,借用韩愈写诗歌颂皇帝德业一事,劝勉卢国华为收复失地、恢复中原谱写新篇。C“青山活计费寻思”一句,是说隐居的生计让人伤透脑筋,表达了作者渴望归隐但又无计可施的无奈与失望。D“看君斩将更摹旗”一句,照应上阕中的“要君诗”,“看”“斩”“搴”三个动词连贯而下,形象感强。E“须髯不似少年时”一句,是将自己与卢国华做比较,写自己已经年老不堪,不再像卢国华那样年轻有朝气。【解析】C项“青山活计费寻思”一句,联系前文可知,是写自己老大无成唯有归卧青山,谋生之道却“费寻思”,实际上是以己之今况做反面陪衬,希望友人能引以为戒,奋发有为。E项“须髯不似少年时”一句,不是将自己与卢国华做比较,说自己不再像卢国华那样年轻有朝气,而是告诫友人,歌舞宴饮是少年们的乐事,规劝他不要沉湎丧志,以免消磨光阴,荒废事业。(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答案】CE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自己虽然年老,但不愿归隐青山,渴望为实现恢复中原的大业做出贡献。不能沉溺于享乐而丧失志向,当珍惜时光,及时建立功名。(每点3分)名篇名句三、(山西吕梁xx届阶段测试)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刘禹锡陋室铭中“ , ”两句,写在陋室中与作者交谈、往来的朋友。(2)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 。”(3)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解释自己不肯答应婚嫁的原因的句子:“ ,子无良媒。【答案】(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3)匪我愆期语言文字运用四、(广东珠海二中、斗门一中xx届期中联考)语言文字运用(20分)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评论认为,日本少数极右分子危言危行的背后是日本历史教育的长期缺失。此次事件暴露了日本当局拒绝正视二战历史的错误态度,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日本必然会付出沉重代价。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吐故纳新、转型攻坚过程中的精神原动力,评价一个城市的品位往往看它的文化底蕴。李小文身上既有传统知识分子追求本真、超凡脱俗的一面,又有和现代科学精神的相通之处,他的特立独行,堪与魏晋名士相比。本赛季的勇士队确实势不可挡,但是在NBA历史上,还有一些球队,比如战绩辉煌的芝加哥公牛队,都是让勇士望其项背的神队。有人指出,万科成绩来之不易,是广大中小股民支持的结果,公司高层切不可得鱼忘筌,自以为是。泛舟在美丽的漓江上,只见江水浩浩荡荡,两岸丛山叠岭,各具神态,令人目不交睫,身在其中,倍感奇趣横生。A. B. C. D.【解析】危言危行: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此句褒贬失当。吐故纳新:原指人呼吸时,吐出浊气,吸进新鲜空气。现多用来比喻扬弃旧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使用正确。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褒义词。使用正确。望其项背: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用在否定句中。得鱼忘筌:筌是用来捕鱼的器具。得到了鱼,就忘掉筌。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忘了赖以成功的东西。使用正确。目不交睫:完全没有闭眼睡觉。形容繁忙操劳或思虑难眠。【答案】D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白宫因颁布“移民禁令”而引发的风波持续发酵,美国及国际舆论反应强烈,这次风波已盖过了特朗普之前宣布修建美墨边境墙引发的争议。B.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次向社会发布了15项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互联网科技新成果,真正体现了创新改变未来,也是真正的“互联网之光”。C.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D.新华社推出的“点赞十九大,中国强起来”互动活动,得到了网友热烈响应。据微博官方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25日18时,十九大相关微博话题多达80个,阅读总量超过180亿人次。【解析】A.语序不当。应该为“因白宫颁布移民禁令而引发的风波持续发酵”。B.偷换主语。将“发布了”改为“发布的”,并在“改变未来”后加上“的理念”。D.句式杂糅。改为“微博官方数据显示”。【答案】C9.下列各句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某谈话节目中,主持人获悉对方的父亲获得国家杰出科学奖时,马上说:“我代表观众对令尊的获奖表示祝贺和慰问,希望再接再厉”。B.某青年向某作家请教,青年在信中写道:拙作您是否收到?如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以来信或打电话给我,我一定不吝解答。C.全国人大代表蒙兰凤说:“为了更好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献身的英烈,建议将湖南芷江设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地。”D.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特产,我推辞不了,只好笑纳了。【解析】A.“表示慰问”和“再接再厉”都是上级对下级的话语,此处都不得体。B.“不吝解答”是敬辞,不能用在自己身上。D.“笑纳”是敬称。【答案】C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青钱柳是第四纪冰川幸存下来的珍稀植物,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树种。 ,其芽叶可用来泡茶,长期饮用能缓解高血压症状,增强人体免疫力。青钱柳的果实酷似串串铜钱,迎风摇曳,妙趣横生,因此 。更为难得的是, 能耐低温和高温,可以广泛种植。【解析】文段第一句讲青钱柳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第二、三、四句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谈青钱柳的价值和特征。处后写青钱柳的芽能缓解高血压症状,是从药用价值方面来说的,因而处应填与“青钱柳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类似的话。第三句写青钱柳的果实像铜钱,迎风摇曳、妙趣横生,是从观赏的角度来说的,因而处应填“青钱柳具有观赏价值”类似的话。第四句写青钱柳耐低温和高温,可以广泛种植,是从适应性的角度来说的,因而处应填与“青钱柳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类似的话。【答案】青钱柳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青钱柳具有观赏价值青钱柳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11.下面文段有三处表述存在问题,请参考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传承清明节传统文化,就是要传承清明节扫墓文化,弘扬慎终追远、敦邻睦族的孝亲理念与感恩情结。清明扫墓,目的是追思家族先辈,弘扬族人品格,实现前辈夙愿。只要继承了清明节扫墓文化,就能够使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发扬光大。传承清明节文化不止是传承清明节扫墓文化。 。 。【答案】扫墓的目的不止是追思家族先辈,弘扬族人品格。继承了清明节扫墓文化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