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 七下 复习文言文.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93747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 七下 复习文言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 七下 复习文言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 七下 复习文言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 七下 复习文言文【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乙】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者,吾非其师。”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而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1.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2分)(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限断两处) 如是者凡更三师(限断一处)2解释下面加点文言词的意思(4分)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如斯而已乎? 或问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 )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A.借旁近与之 B.于舅家见之 C.仲永之通悟 D.父母强之不能止 4.【甲】文中的仲永曾经“贤于材人远矣”,却因“ ”,最后“ ”;而【乙】文中的许衡曾经“更三师”,却在遭逢乱世的情况下,不忘学习,还多了“ ”的经历。(3分)5.如果将【乙】文第二段删去,是否会影响我们对许衡的优秀品质的认识?为什么?(2分) 1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 ,字 ,晚号 ;是北宋 家、 家和 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3翻译下列句子。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其真不知马也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蒙乃始就学 C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D得为众人而已耶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5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利其然也D余闻之也久6下列句子中,属于正面描写的有( ),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F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7对“世隶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隶耕”的意思是“世代以种田为业”。 B“世隶耕”铺垫“未尝识书具”,衬托方仲永天资非凡。 C“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的父亲由于未受教育而眼界狭小,同时为下文的“不使学”埋下伏笔。 D“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由于出身低微而将“泯然众人”的可悲结局。8联系上下文回答: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 9方仲永变为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 ”;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 ”;其三,从作者的看法来看,“ ”。(引号内填原文)10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请分点作答。(3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日:“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北史傅永列传)1.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2分)但当涉猎,见往事耳(限断两处) (2)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限断两处)2解释下面加点文言词的意思(4分)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及鲁肃过寻阳 见往事耳 涉猎经史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的是( )(2分)A自以为大有所益 以为顺流下矣 B.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钱币乞之 C蒙乃始就学 永乃发愤读书 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余闻之也久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1本文 选自宋代编的一书。这首诗是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可汗()()燕山()胡骑()辔头()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 ) 万里赴戎机(赴: )出郭相扶将(郭:) 策勋十二转(策: ) 著我旧时裳(著:) 关山度若飞(度:)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通,意思是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通,意思是 5翻译下列句子。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6全诗详略得当,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答: 7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答: 8 “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一句从表现手法上看起了什么作用?答: 9木兰到家后的一系列动作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有哪些动词?答: 10画线的第一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写出了 。11两组“旦辞暮宿(至)”写出了 。12两组“不闻但闻”写什么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 13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4画线的第二句是什么描写?表现木兰什么特点?答: 15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答: 16 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 答: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孙权劝学选自 ,该书是 时期的 家、 家。 主持编写的,它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2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初(当初) 当涂(当道,当权) 多务(多事务) B孤(古代王侯的自称) 博士(知识高深的人)辞(推托) C涉猎(粗略地阅读) 往事(历史)过(到) D见事(认清事物) 及(到了的时候)非复(不再是)3说说下面加点的词表现了说话者怎样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翻译句子。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5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方法: 目的: 6本文主要通过 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孙权是 ;吕蒙是 。7鲁肃的话表现他 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 ;文末“ ”更进一步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8概括文中的两个成语: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1、本文节选自 是清代 编选的 小说。作者 ,字 2给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1)会宾客大宴( ) A适逢,正赶上 B会议 C开会 D会合(2)众妙毕备( ) A毕生 B毕业 C全、都 D完了(3)宾客意少舒( ) A少量 B稍微 C减少 D年轻(4)不能名其一处也( ) A名字 B名声 C出名 D说出3把下列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4本文写到了口技艺人表演的哪几个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 5.“一时齐发”指文中 6.文中描写宾客听表演后神态的句子是 ,这样写的作用是 7.文中用 写声之远,用 、 和 写声之近,用 写声之大,用 写声之小、夜之静。8.文章正面描写了 ,侧面描写了 ,都是为了突出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妇抚儿乳( ) (2)既而儿醒( )(3)一时齐发( ) (4)众妙毕备( )2用“/”将本文段分成两层,并概括段意。第一层:_ 第二层:_3这段文字描绘一家人由睡到醒的情况,主要运用了_ _、_ _的描写方法。4本文段描写听众的情态,有何作用?答_。5本文段描写听众表现的文字中,说明听众入了神,唯恐听漏,同时还想了解其中的奥妙所在的词语是_;表示听众心领神会,感到满足的词语是_;说明听众为之折服,但又不便忘形叫好的词语是_。6翻译:一时齐发,众妙毕备:_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 (2) 虽人有百手( )(3)不能名其一处( ) (4)两股战战( )8直接称赞口技者的句子是 ;从侧面烘托口技者的句子是 。9直接表现火势凶猛的句子是 _。10表现大火中人们行动的声音是 。11描写听众表现的句子是 12翻译。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13.按要求填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是 、 ;文中拟声的叠音词是 、 ;文中表示不同声音的动词是 ;【甲】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乙】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1.解释下面加点文言词的意思(4分)夸父与日逐走 故日月星辰移焉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的是( )(2分)A饮于河、渭 环谒于邑人 B. 怒而触不周之山 道渴而死C北饮大泽 北山愚公者 D. 触不周之山 仲永之通悟3. 【甲】【甲】两文都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 的愿望;尤其【甲】文,即使没能追赶上太阳,结局也是“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一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局体现出夸父怎样的精神? 文言积累,按要求填空:1、木兰诗中写爹妈、姐姐、弟弟迎接木兰归来的是: 2、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5、山中杂诗中描写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一句是: 写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从窗户里飘了出来的是: 6、竹里馆诗中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的是: 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是: 7、峨眉山月歌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这五个地名分别是: 8、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 9、逢入京使一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想怀亲之情,请写出这首诗: 10、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是: 11、江南逢李龟年中言过去之衰,为下文作了铺垫的是: 12、送灵澈上人中写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的是: 13、约客中用对句写景,道出黄梅时节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的是: 14、论诗中道出诗歌创作应求新求变,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