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历史八上 22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复习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90292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历史八上 22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复习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中考历史八上 22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复习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中考历史八上 22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复习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历史八上 22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复习 新人教版【内容标准(试验稿)】(1)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2)知道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 【内容标准(2011版)】(1)以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2)知道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一、选择题1.(xx辽阳)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广泛的普选制度,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并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方法:识字多的,采用写票法;识字不多的,采用画圈法;不识字的人,则采用投豆法;对有特殊原因不能赴会的人,采用背箱挨户送票、收票的方法。这表明中国共产党(C) A.重视经济建设B.实行土地改革 C.重视民主建设 D.普及文化教育2.(xx福安)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符的有(B)诞生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元朝废除于清朝A. B. C. D.3.(xx广东)照片是记录历史的方式之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题 图的照片可以用于考证(B)A.“师夷长技”思想的形成B.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C.大生纱厂的兴衰D.黄埔军校的创建4.(xx湛江)某学校的学生用话剧在表演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同文馆(1862年)刚创立时的一个情景,以下选项中符合该场景的是(C) A.校园里的男生都是短发 B.日本老师在生物课上讲解人体结构 C.一些学生在学习英语 D.集会上学生都穿着整齐的西装校服5. (xx玉林)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说明(B)A清政府已实现教育普及B清政府决意废除科举制C新式教育遭到学子反对D京师大学堂已停止招生6. (xx河南)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唱的歌曲,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心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广为传唱,它们反映的时代心声是(D)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和平建国D.抗日救亡7.(xx黄石)下列属于湖广总督张之洞在黄石创办的企业是(B)A.湖北织布局 B.大冶铁矿 C.汉阳铁厂 D.大冶钢铁厂8.(xx株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民族战歌,曾经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勇气。这首歌的词作者是长沙人(C)A.鲁迅 B.冼星海 C.田汉 D.聂耳9.(xx南京)黄河大合唱以气势宏伟的旋律,发出了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怒吼。它的作者是(D)A.左宗棠 B.李宗仁 C.聂耳 D.冼星海10.(xx盐城)小明自主学习了“科举制的演变”这一专题,他的学习笔记中错误的是(D ) A.诞生于隋炀帝时期 B.唐朝时期逐渐完善 C.明朝实行八股取士 D.新文化运动后废除11.(xx山西)1902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山西大学堂创办西式专斋,使山西大学堂与当时的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齐名。这三所学堂所产生的最重要和影响是(D)A.推动了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B.掀起了介绍西方学术著作的高潮C.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D.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11(xx广西桂林5)“科举入仕,是1300年间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但是对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清末统治者尝试着用心的办法培养和选拔人才,下列关于我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叙述有误的是( )A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B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C京师大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D李四光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答案】D13(xx湖南株洲23)五四前后,湖南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教育家,其中在教育界有“长沙王”之称的是( )A杨昌济 B陶行知C徐特立 D罗辀重【答案】C14(xx贵州遵义1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下列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几件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设立京师大学堂 颁布 奏定学堂章程 废止科举制度A B C D【答案】B15(xx黑龙江绥化13)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A清华大学 B京师大学堂 C太学 D国子监【答案】B16(xx广东珠海55)2014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京大学,与北大学子共度青年节,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北京大学的前身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C清华学堂 D黄埔军校【答案】B17(xx云南昆明7)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很快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它被确定为代国歌,后来被确定为国歌。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A田汉 B聂耳C冼星海 D徐悲鸿【答案】B18(xx黑龙江大庆14) “中国近代有一位著名画家,他多次在国外举办画展,为抗战筹款,显示了他的爱国热忱。他笔下的马形神兼各,傲骨嶙峋,具有独创性和时代感。”他是( )A齐白石 B徐悲鸿C张大千 D鲁迅【答案】B19(xx山东泰安18)下列哪一作品是郭沫若为适应抗战需要而创作的历史剧? A B C D【答案】A20(xx贵州铜仁15)20世纪3040年代,我国音乐家创作了许多控诉日本侵华造成民族苦难和讴歌、激励抗击日本侵略的音乐作品,其中被誉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的是( )A松花江上 B游击队之歌 C义勇军进行曲 D黄河大合唱【答案】D21(xx湖南益阳9)鲁迅是中国近代后期杰出的文学家。以下文学作品,由他创作的是( )A名优之死 B子夜C骆驼祥子 D阿Q正传【答案】D二、非选择题22.(xx龙东)梳理历史,提升能力。(10分) (1)某历史活动小组在探究中国近代社会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总结列出如下简表,不过有些信息还没填上,相信你一定能给予帮助。(4分)战争名称条约影 响A南京条约B甲午中日战争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BCD(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小明非常喜欢吃米饭,他想知道我国古代哪一原始居民最先种植水稻的,请你告诉他: (1分)(3)在历史上,中华民族从未缺乏面对外国的侵略而赴汤蹈火、英勇抗争的仁人志士,某同学阅读了以下两则材料,希望你与其合作,写出材料中表述的历史人物。(2分) 材料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他的追求。16世纪中期,接受明政府委派到浙东抗倭,在台州附近九战九捷,迅速荡平了浙江的倭寇。 材料二:在1894年的黄海大战中,他率领致远号全舰官兵英勇杀敌。舰身中弹过多,弹药也将用尽。他下令开足马力,朝日舰撞去,与全舰官兵壮烈殉国。后人评价他说:“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材料一中的人物: 材料二中的人物: (4)为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某校编排了历史剧抗日风云。小刚和小强同学应邀扮演了剧中两个人物。 情景一:小刚奋笔疾书,谱就了义勇军进行曲。 情景二:小强面对黄河,谱写了时代最强音-黄河大合唱请分别写出小刚同学和小强同学扮演的剧中人物。(2分)小刚: 小强: (5)近年来中日关系总起波澜,日本居然将本属于中国的钓鱼岛纳入日本版图,对此你怎么看?(1分)答:(1)A.鸦片战争 。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河姆渡人。(3)戚继光:邓世昌。(4)聂耳;冼星海。(5)坚决捍卫钓鱼岛主权;通过战争或谈判的方式解决(言之有理即可)。23(xx山东德州16)(9分)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请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政治篇】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天,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使上。简明中国史读本(1)材料一中三在则史料依次反映了我国古代史上三次政治改革,其中第一次改革有何历史影响?概括第二、三则史料,指出这两次改革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2分)【经济篇】材料二 如下图春秋战国时期的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2)从材料二的图片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该现象的出现有何作用?(2分)【思想篇】材料三 如右图(3)材料中三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 前期的三场重要运动,请写出其中一次运动的名称及其对思想解放的积极影响。(2分)【教育篇】材料四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 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作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五 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剧烈的社会大变动迫切需要大批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而科举制度依旧执迷于八股文、小楷试帖,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安邦,外不能御侮抗敌。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4)为改变材料四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5)针对材料五所反映的现状,晚清政府是如何变革教育、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的?(1分)【答案】16(1)使齐国国富兵强,为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奠定了基础。(1分)相同点:都为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1分)(2)信息: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1分)作用: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革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1分)(3)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启发了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任写其中1条即可得2分)(4)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1分)隋炀帝正式设置了进士科。(1分)(5)效法西方改革教育,创办新式学堂;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新式教育体制;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任写其中1条即可得1分)24(xx重庆B卷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士绅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以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之始。新式学堂除开设外语、中文外,把近代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艺制造、军事技术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要内容,洋务教育逐渐迈向近代化。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开设的新学堂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摘编自方建春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材料二 明治政府建立后,把改革和发展教育作为制度设计的重点。1872年,日本参考西方各国的学制,尤其是吸收了法国教育制度的特点,颁布了以教育机会均等思想为基础的学制。19世纪80年代,日本对教育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企图通过普及初等教育使国民养成效忠于国家的观念,通过高等教育和实业(职业)教育培养经济和科技等各类专业人才,这既保证国民对国家的忠诚,又使日本成为一个近代化国家。摘编自陈时见中日近代教育改革比较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出现的变化。(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2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得到的启示。(2分)【答案】24(1)人才培养目标:从培养官僚士绅到培养近代实用个人趣向(1分)教学内容:从侧重科技知识转向关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1分)(2)学习西方教育制度;(1分)初等教育侧重效忠国家观念的教育,高等教育和实业教育侧重专业人才培养。(1分)(3)教育改革为经济、政治服务,受制于经济、政治;教育的近代化是国家近代化的基础;振兴国家需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每点1分,共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25(xx湖南怀化38)由于科举制度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因此科举入仕成为我国1300年间几乎所有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隋朝时,哪位皇帝开始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从而开创科举制的先河?(2分) (2)唐朝时,读书人要想做高官必须参加当时哪一最重要的科目考试?(2分) (3)明朝时,有人指出“八股一日不废,则天下一日犹不得太平也”,请说明他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2分) (4)20世纪初,清政府制订新学制,普遍兴办学校,最终在哪一年废除了科举制度?(2分)【答案】(1)隋文帝(2分) (2)进士科(2分) (3)八股取士让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所以八股取士限制了人的思想,不利于国家网罗有用人才,阻碍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答出划线部分,或意思相近即可得2分) (4)1905年(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