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V).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682411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V)一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请从每小题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唯一的正确答案,并将答案的序号填在下表内1SO2、氮的氧化物及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成分下列与雾霾形成有关的原因中,主要是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引起的是()A煤的燃烧B汽车尾气C建筑工地的扬尘D炼铁高炉排放的废气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调和油B蒸馏水C青铜马D汉白玉3下列应用在高铁列车上的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不锈钢B铝合金C玻璃D铜线4板蓝根是中药中的清热解毒药,含有的黑芥子甙(化学式C10H17NO9S2)对H7N9禽流感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下列与黑芥子甙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黑芥子甙是由碳、氢、氧、氮、硫五种元素组成的B黑芥子甙中硫、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9C黑芥子甙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D黑芥子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5上册化学我们学习了几种常见的气体,下列有关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带火星小木条伸入气体内木条不复燃,说明瓶内没有氧气B气体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则气体一定是一氧化碳C用液氮代替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可以减少对温室效应的影响D利用液氧做运载火箭的燃料6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实验室制取氧气C检验气密性D过滤7我国兰州的近代物理研究所曾经研究制出首批重氧气O2(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8),其价格远远超过黄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B重氧气中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C重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D重氧气(O2)是一种化合物8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并在催化剂作用下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技术为氢能源的推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B该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源C该方法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D水分解产生氢气的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9归纳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知识归纳存在错误的一组是()A用语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2表示两个氢分子B燃料开发可燃冰作未来燃料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燃料C环保焚烧法处理废弃塑料生活污水直接排放D化工化工生产要减少污染或实现零排放减少煤直接作燃料,尽量综合利用AABBCCDD10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Si+n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学方程式中n=1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D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11环保部门常用I2O5测定空气中CO污染的程度,其中碘(I)元素的化合价是()A5B+1C+5D+7122010年4月5日,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第117号元素,填补了第116号和118号元素之间的空缺推测该元素为117号元素的依据是()A中子数B质子数C电子数D质子数和中子数13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Z、Y、XBX、Y、ZCY、X、ZDX、Z、Y14常用的“灭火弹”里装有液态四氯化碳,使用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不可能具的性质是()A不支持燃烧B容易燃烧C气态时密度比空气大D容易汽化15下列对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可以将CuO中的Cu置换出来B在一定条件下CO能够转变成CO2CCO2 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16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珠穆朗玛峰顶空气稀薄,其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B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燃物在纯氧中燃烧更剧烈C稀有气体也称“惰性气体”,通常状况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D通常所说的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的含最越大17铁及其合金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关于铁及其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B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C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氧化铁D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剧烈氧化的过程18据俄罗斯媒体报道,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日前用普通的水制造出了一种新型的固体物质 科学家们介绍说,这种新型固体物质的某些性质和水不同,但分子结构和水分子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固体物质和水是同种物质B普通的水制成该固体物质后,分子停止运动C由普通水制取该固体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该固体物质属于氧化物19下列各组物质能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U型管中的液面发生了明显变化若a处液面上升,b处液面降低,则符合此现象的物质组合的是()液体物质A澄清石灰水CO2气体BH2O氧化钙C稀硫酸铁片D双氧水二氧化锰AABBCCDD20如图为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金属A、B(A、B在化合物中化合价都为+2)分别与足量的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ABB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BAC金属完全反应消耗的硫酸质量:BAD两种金属:A可能是铁,B可能是镁二本大题共七小题,计54分212013年12月2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嫦娥三号卫星反射升空,14日嫦娥三号成功实施软着陆并释放“玉兔号”月球车开始了探月之旅(1)在对太空的探索过程中,科学家发现月球表面陨石坑中存在Hg、CH4、固态H2O等物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化学式)(2)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完成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2H4+N2O4=3+4H2O通过此反应谈谈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3)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温达到150,夜晚最低则达到170),没有氧气,你认为制造月球车的材料应该具有的性质有(答一点即可)材料的发展史也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再举一例说明新材料的发现对人类带来的贡献22水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物质,化学实验也离不开水,请结合水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将一粒品红放入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该实验体现了分子具有的性质是A分子的运动性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2)下图为初中化学几个与水有关的实验:图1中A、B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其中A与电源极相连;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图2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实验中采用逆流进出水的目的是;若某地水质为硬水,采用此净水器(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鉴别得到的水是否为硬水的方法是图3实验中水的作用是23老师从实验桌上拿出两瓶常用的但标签已经模糊不清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系列探究:(1)猜想:我认为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我能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我知道它的反应类型是我想制取比较纯净的该气体,发生装置将选取图中的(填序号,以下同),收集装置选取如果用图中的F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应从端(填“a”或“b”)导入;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验满的方法是(2)我猜想无色气体还可能是另外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请写出实验室检验该气体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4如图1是探究氧气生锈的相关实验及实验现象的记录:【分析结论】(1)通过比较C、D、E可得出结论:(2)通过比较A、B、C可得出结论:【拓展延伸】铁生锈过程缓慢,小明提出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细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判断铁生锈快慢小明在图2A、B两支试管内放入足量的细铁丝,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和食盐水(均未浸没铁丝),数分钟后,现象如右图(1)A中的液体是(3)出现A、B现象的原因是(2)小明探究稀盐酸对铁生锈影响时出现了与A、B实验相反的现象,如图2C所示,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25如图1为干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请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氯化铵的化学式是(2)构成干电池的材料很多可以回收利用例如干电池中的锌壳可以回收用语实验室制取氢气,请写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比较铜和锌的金属活动性可采用方法(4)兴趣小组的同学欲从干电池的糊状物中回收MnO2用语氧气的制取实验,查阅资料得知氯化铵易溶于水,MnO2和碳粉难溶于水随后设计了如图2实验操作1的名称是,该操作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固体2的是MnO2和碳粉的混合物,通过操作后能得到纯净的MnO226寿春中学化学组的同学设计了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改良实验,如实验1当火焰熄灭后发现留有剩余,硫为什么会熄灭呢?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的猜想【猜想】甲同学猜想:硫燃烧耗尽了瓶内的氧气,所以它熄灭了;乙同学猜想:硫燃烧后瓶内的二氧化硫(不支持硫的燃烧)浓度过高导致硫熄灭了;丙同学猜想:甲和乙都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他认为甲和乙都有道理;丁同学猜想:【设计实验】丁同学设计了实验2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分析实验结论(1)把少量红磷放在铝制小盒内,然后放入装有细沙的集气瓶,塞紧瓶塞,用放大镜点燃硫,观察现象硫燃烧一会儿就熄灭了磷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温度达到着火点;丁同学的猜想正确(2)待冷却后,用放大镜聚光加热铝盒内的红磷,观察现象红磷燃烧,放出热量的同时产生了【实验反思】(1)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2中硫燃烧的火焰颜色是色(2)实验1与课本实验相比,实验1的优点是;(3)实验2中细沙的作用是(4)实验室中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不用硫代替红磷的原因是27为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室温下在六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A、B两种产地不同的大理石各50克,然后加入等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记录表如下:试验次数123456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5%10%15%5%10%15%大理石的种类AAABBB收集一瓶CO2所用的时间/秒453829564234(1)由实验方案可知,CO2的产生速度与和 因素有关(2)该实验方案中存在明显不足,要得到科学的结论还要控制相同(3)为了准确比较CO2气体的产生速率,理论上可以测量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用的时间,也可以测量(4)如图为实验中测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体积的实验装置,通过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可以得出生成的二氧化碳体积,但有同学认为,图中的测量方法容易带来误差,请指出可能造成实验误差的一点原因;图中植物油的作用是(5)影响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还有哪些,请指出一点,并设计实验证明如果你能正确回答,你将得到4分奖励,但本卷最后得分不超过100分影响因素:实验方案:三、本大题6分28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将2.5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1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反应完全结束后,共收集到1.6g气体请完成下列问题:(1)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并烘干滤渣,称得滤渣的质量为g(2)计算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xx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南园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请从每小题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唯一的正确答案,并将答案的序号填在下表内1SO2、氮的氧化物及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成分下列与雾霾形成有关的原因中,主要是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引起的是()A煤的燃烧B汽车尾气C建筑工地的扬尘D炼铁高炉排放的废气【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煤的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汽车尾气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建筑工地施工导致尘土飞扬,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一种物质状态的改变的变化,即属于物理变D、高炉炼铁,铁的冶炼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调和油B蒸馏水C青铜马D汉白玉【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调和油是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属于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B、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故B符合题意;C、青铜是铜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D、汉白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3下列应用在高铁列车上的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不锈钢B铝合金C玻璃D铜线【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B、铝合金是铝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C、玻璃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正确;D、铜线属于纯金属,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材料的范畴(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板蓝根是中药中的清热解毒药,含有的黑芥子甙(化学式C10H17NO9S2)对H7N9禽流感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下列与黑芥子甙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黑芥子甙是由碳、氢、氧、氮、硫五种元素组成的B黑芥子甙中硫、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9C黑芥子甙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D黑芥子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黑芥子甙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黑芥子甙是由碳、氢、氧、氮、硫五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黑芥子甙中硫、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22):(169)=4:9,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黑芥子甙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还会生成含硫元素、氮元素的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D、黑芥子甙中C、H、N、O、S的元素质量比为(1210):(117):(141):(169):(322)=120:17:14:144:64,则黑芥子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上册化学我们学习了几种常见的气体,下列有关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带火星小木条伸入气体内木条不复燃,说明瓶内没有氧气B气体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则气体一定是一氧化碳C用液氮代替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可以减少对温室效应的影响D利用液氧做运载火箭的燃料【考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氧气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性质决定用途;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A、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解答;B、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解答;C、根据工业上氧气的制取方法解答;D、根据氧气不具有可燃性进行解答【解答】解: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木条没有复燃,不能说明该气体中不含氧气,可能是氧气的含量低,错误;B、气体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则气体不一定是一氧化碳,也有可能是甲烷,错误;C、液氮气化吸热,可以用液氮代替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可以减少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正确;D、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可以做运载火箭的燃料,错误;故选:C【点评】掌握有关的概念和物质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实验室制取氧气C检验气密性D过滤【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制取装置【专题】实验操作型;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B、注意长颈漏斗的下端需要到达的位置C、检查原理是通过气体的发生装置与辅助容器中的液体(一般是水)构成一个密闭装置,依据改变密闭装置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冒气泡、形成水柱、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其气密性的好坏D、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A、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操作错误;B、长颈漏斗的下端应该位于液面以下,以防漏气,装置错误;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操作正确;D、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7我国兰州的近代物理研究所曾经研究制出首批重氧气O2(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8),其价格远远超过黄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B重氧气中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C重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D重氧气(O2)是一种化合物【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合价规律和原则;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分析】根据重氧气的化学式O2(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8),计算其相对分子质量、判断组成元素的化合价及物质分类、分析物质组成元素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中组成元素的化合价为0;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解答】解:A、重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182=36,而非32,所以该项说法不正确;B、构成重氧气分子的原子为氧元素的原子,虽然相对原子质量为18,但该原子依旧是氧元素的一个原子,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构成重氧气分子的原子中质子数为8、核外电子分两层,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6个电子因此该项说法正确;C、重氧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而非2,所以该项说法不正确;D、重氧气是只含O元素的纯净物,为单质而非化合物,所以该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评】构成重氧分子的原子是: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0、核外电子数为8的一种氧元素的原子8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并在催化剂作用下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技术为氢能源的推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B该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源C该方法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D水分解产生氢气的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专题】化学与能源;性质决定用途;空气与水;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水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和质量比是1:8,水分解产生氢气时要吸收能量【解答】解:A、该技术为氢能源的推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故A正确;B、该反应是在催化剂和太阳能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技术能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故B正确;C、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故C正确;D、水分解产生氢气时要吸收能量,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能源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9归纳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知识归纳存在错误的一组是()A用语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2表示两个氢分子B燃料开发可燃冰作未来燃料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燃料C环保焚烧法处理废弃塑料生活污水直接排放D化工化工生产要减少污染或实现零排放减少煤直接作燃料,尽量综合利用AABBCCDD【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白色污染与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数字可以表示多个原子,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B、可燃冰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出热量,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出热量;C、焚烧法处理废弃塑料时能够产生大量污染环境的物质,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D、化工生产要减少污染或实现零排放,减少煤直接作燃料,尽量综合利用【解答】解:A、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2表示两个氢分子,该选项说法正确;B、开发可燃冰作未来燃料,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燃料,该选项说法正确;C、焚烧法处理废弃塑料时能够产生大量污染环境的物质,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因此不能通过焚烧法处理废弃塑料,生活污水不能直接排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化工生产要减少污染或实现零排放,减少煤直接作燃料,尽量综合利用,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10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Si+n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学方程式中n=1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D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考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将方程式配平即可;B、根据置换反应的特征进行分析;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D、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前四位元素为氧、硅、铝、铁;【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数和原子个数相等,将方程式配平为:SiO2+2CSi+2CO,所以n=2,选项错误B、置换反应的形式为: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对比可知该反应是置换反应,选项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每种原子的个数不变,所有原子的总数当然也不能变,选项错误D、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前四位元素为氧、硅、铝、铁,所以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反应类型的判断相关知识11环保部门常用I2O5测定空气中CO污染的程度,其中碘(I)元素的化合价是()A5B+1C+5D+7【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I2O5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氧元素显2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5=0,则x=+5价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2xx年4月5日,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第117号元素,填补了第116号和118号元素之间的空缺推测该元素为117号元素的依据是()A中子数B质子数C电子数D质子数和中子数【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的定义判断,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主要是由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决定的【解答】解: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主要是由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决定的故推测该元素为117号元素的依据是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17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素的定义,透彻理解元素的定义,明确元素间的本质区别是解题的关键13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Z、Y、XBX、Y、ZCY、X、ZDX、Z、Y【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根据能否发生反应,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解答】解: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Y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XHY;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Z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YAgZ;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Y、Z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4常用的“灭火弹”里装有液态四氯化碳,使用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不可能具的性质是()A不支持燃烧B容易燃烧C气态时密度比空气大D容易汽化【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可以根据题目中的具体描述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四氯化碳能灭火,说明四氯化碳不支持燃烧,不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汽化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了解题目中叙述的物质的性质方面的内容15下列对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可以将CuO中的Cu置换出来B在一定条件下CO能够转变成CO2CCO2 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考点】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碳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D、依据金刚石、石墨和C60含有的元素情况分析解答【解答】解:A、碳具有还原性,C可以将CuO中的Cu置换出来,故选项说法正确;B、一氧化碳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C、CO2不是酸,不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D、金刚石、石墨和C60只含有碳元素,所以都是碳的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碳的单质以及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珠穆朗玛峰顶空气稀薄,其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B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燃物在纯氧中燃烧更剧烈C稀有气体也称“惰性气体”,通常状况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D通常所说的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的含最越大【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其性质来回答本题,并能灵活运用它们的性质做题【解答】解:A、珠穆朗玛峰顶空气稀薄,其氧气的体积分数仍然是21%,因为空气中各成分都稀薄,所以A说法错误;B、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所以在纯氧中燃烧更剧烈,B答案正确;C、稀有气体也称“惰性气体”,因为它在通常状况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反应,所以C说法正确;D、通常所说的湿度就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的含最越大,反之空气中水蒸气的含最越小故选A【点评】要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并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用途,能灵活运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17铁及其合金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关于铁及其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B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C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氧化铁D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剧烈氧化的过程【考点】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金属的化学性质;生铁和钢;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铝;B、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不易生锈,可用于医疗器械的制造;C、铁丝在氧气中能燃烧,产物是四氧化三铁;D、铁生锈是铁与水、氧气在空气中缓慢氧化的结果【解答】解:A、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铝,铁排第二位,故A错;B、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不易生锈,可用于医疗器械的制造,故B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能燃烧,产物是黑色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故C错;D、铁生锈是铁与水、氧气在空气中缓慢氧化的结果,故D错故选B【点评】此题是有关铁的一些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对不锈钢,铁丝的燃烧及生锈知识的了解,属基础性知识考查训练题18据俄罗斯媒体报道,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日前用普通的水制造出了一种新型的固体物质 科学家们介绍说,这种新型固体物质的某些性质和水不同,但分子结构和水分子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固体物质和水是同种物质B普通的水制成该固体物质后,分子停止运动C由普通水制取该固体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该固体物质属于氧化物【考点】水的性质和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空气与水【分析】同种物质,分子相同;微观粒子总是不断运动的;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解答】解:A、因为该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水分子相同,所以该固体物质和水是同种物质,该选项说法正确;B、普通的水制成该固体物质后,分子仍然是不断运动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由普通水制取该固体物质时,只是物质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该物质是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D【点评】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快,温度越低,运动的越慢,要注意理解19下列各组物质能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U型管中的液面发生了明显变化若a处液面上升,b处液面降低,则符合此现象的物质组合的是()液体物质A澄清石灰水CO2气体BH2O氧化钙C稀硫酸铁片D双氧水二氧化锰AABBCCDD【考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a处液面上升,则是瓶内的压强变小,可能是瓶内气体被消耗,也可能是瓶内温度降低,据此解答【解答】解:A、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导致瓶内的压强变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a端液面上升,故A正确;B、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放出啦大量的热,瓶内的压强变大,a端液面下降,故B错误;C、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了氢气,瓶内的压强变大,a端液面下降,故C错误;D、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放出了氧气,导致瓶内的压强变大,a端液面下降,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混合后能量的变化,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以及压强的知识进行20如图为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金属A、B(A、B在化合物中化合价都为+2)分别与足量的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ABB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BAC金属完全反应消耗的硫酸质量:BAD两种金属:A可能是铁,B可能是镁【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图中通过的信息可以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解答】解:A、由图中数据可知,金属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是AB,该选项说法正确;B、假设A、B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A、B,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A+H2SO4ASO4+H2,B+H2SO4BSO4+H2, A 98 2 B 98 2因为A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大,因此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BA,该选项说法正确;C、由B中的反应质量关系可知,金属完全反应消耗的硫酸质量是AB,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如果A是铁,B是镁,则反应时B生成的氢气质量大,因此A、B不可能分别是铁和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D【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二本大题共七小题,计54分21xx年12月2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嫦娥三号卫星反射升空,14日嫦娥三号成功实施软着陆并释放“玉兔号”月球车开始了探月之旅(1)在对太空的探索过程中,科学家发现月球表面陨石坑中存在Hg、CH4、固态H2O等物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H2O(填化学式)(2)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完成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2H4+N2O4=3N2+4H2O通过此反应谈谈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并非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3)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温达到150,夜晚最低则达到170),没有氧气,你认为制造月球车的材料应该具有的性质有热胀冷缩系数小(答一点即可)材料的发展史也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再举一例说明新材料的发现对人类带来的贡献塑料的发明,使生活变得轻便【考点】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化学与新科技;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分析】(1)根据氧化物的定义分析;(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燃烧的条件分析;(3)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解:(1)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故在Hg、CH4、固态H2O等物质中,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H2O;(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发生变化,反应前反应物中N、H、O元素的原子个数依次为:6、8、4,反应后生成物中H、O原子个数为8、4;比较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可得知,3个未知物的分子中应含有6个N原子,所以,未知物的化学式为N2;从可看出,并非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3)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制造月球车的材料应该热胀冷缩系数小,硬度大,能抵抗温度巨变,熔点高等;塑料的发明,使生活变得轻便故答案为:(1)H2O;(2)N2;并非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3)硬度大,能抵抗温度巨变,熔点高等;塑料的发明,使生活变得轻便【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需认真分析解答22水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物质,化学实验也离不开水,请结合水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将一粒品红放入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该实验体现了分子具有的性质是ACA分子的运动性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2)下图为初中化学几个与水有关的实验:图1中A、B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其中A与电源负极相连;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图2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作用;实验中采用逆流进出水的目的是延长液体与吸附剂接触时间,增强水的净化效果;若某地水质为硬水,采用此净水器不能(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鉴别得到的水是否为硬水的方法是取水样加肥皂水,充分搅拌,若泡沫很少,有沉淀、浮渣则为硬水图3实验中水的作用是使水底白磷隔绝氧气,使铜片上的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考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实验性简答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分子的特征分析判断;(2)根据电解水的现象、结论和发生的反应分析回答;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净化水的效果、硬水和软水的区别、软方法等分析回答;根据实验的目的分析水的作用【解答】解:(1)将一粒品红放入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该实验体现了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分子的运动性和分子之间有间隔;(2)图1中A、B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其中A手机的气体较多,是氢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图2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作用,实验中采用逆流进出水的目的是:延长液体与吸附剂接触时间,增强水的净化效果;若某地水质为硬水,采用此净水器不能减少水中钙、镁离子的化合物的含量,不能将硬水软化鉴别得到的水是否为硬水的方法是:取水样加肥皂水,充分搅拌,若泡沫很少,有沉淀、浮渣则为硬水图3实验中水的作用是:使水底白磷隔绝氧气,使铜片上的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故答为:(1)A、C;(2)负极,2H2O2H2+O2;吸附作用,延长液体与吸附剂接触时间,增强水的净化效果;不能;取水样加肥皂水,充分搅拌,若泡沫很少,有沉淀、浮渣则为硬水使水底白磷隔绝氧气,使铜片上的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分子的性质、几个与水有关的实验,属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解答即可23老师从实验桌上拿出两瓶常用的但标签已经模糊不清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系列探究:(1)猜想:我认为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我能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我知道它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我想制取比较纯净的该气体,发生装置将选取图中的B(填序号,以下同),收集装置选取C如果用图中的F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应从a端(填“a”或“b”)导入;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收集满(2)我猜想无色气体还可能是另外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请写出实验室检验该气体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能够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解答】解:(1)猜想: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属于分解反应;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应该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纯净;如果用图中的F装置收集该气体,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从a端导入;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收集满故填:2H2O22H2O+O2;分解反应;B;C;a;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收集满(2)猜想无色气体还可能是另外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Ca(OH)2+CO2CaCO3+H2O【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24如图1是探究氧气生锈的相关实验及实验现象的记录:【分析结论】(1)通过比较C、D、E可得出结论: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的结果(2)通过比较A、B、C可得出结论:铁在酸性条件、有盐存在条件下比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拓展延伸】铁生锈过程缓慢,小明提出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细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判断铁生锈快慢小明在图2A、B两支试管内放入足量的细铁丝,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和食盐水(均未浸没铁丝),数分钟后,现象如右图(1)A中的液体是水(3)出现A、B现象的原因是铁生锈消耗试管内的氧气,气压降低,内外气压差使两端出现液面差(2)小明探究稀盐酸对铁生锈影响时出现了与A、B实验相反的现象,如图2C所示,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Fe+2HCl=FeCl2+H2【考点】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分析与结论】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进行分析解答;【拓展延伸】(1)根据盐溶液能加快金属的锈蚀速率来分析;(2)根据铁生锈消耗试管内的氧气,形成气压差进行分析;(3)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解答】解:【分析与结论】(1)C中铁丝既与水接触,又与氧气接触,铁丝生锈,而D中铁丝只与水接触,E中铁丝只与氧气接触均不锈蚀,通过比较C、D、E可得出结论:铁与水、氧气共存时发生锈蚀;(2)比较A、B、C发现,铁丝侵盐溶液或酸后锈蚀严重,说明盐溶液和酸能加快金属的锈蚀速度;【拓展延伸】(1)盐溶液能加快金属的锈蚀速率,锈蚀程度要更严重,所以消耗的氧气会更多,因此U型管内的液面差距更大,观察发现A中的液面差小于B中的液面差,所以A中是水,B中是食盐水;(2)通过分析可知,出现A、B现象的原因是:铁生锈消耗试管内的氧气,气压降低,内外气压差使两端出现液面差;(3)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试管内的压强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