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5 伤仲永练习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81979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5 伤仲永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5 伤仲永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5 伤仲永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5 伤仲永练习 新人教版练习题库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1)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1.“即书诗四句”之书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之日3.“邑人奇之”之4.“稍稍宾客其父”之宾客5.“父利其然也”之利(2)理解词语1.“养父母” 2.“传一乡秀才观之” 3.“或以钱币乞之” 4.邑人5.“从先人还家” 6.“前时之闻” 7.“卒之为众人” 8.“如此之贤也” 9.“且为众人” 10.“固众人” (3)理解下列句式1.“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从扬州回家。3.“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 二、延伸拓展老师提供课外文言文语段,学生当堂阅读,并尝试完成文后题目。多媒体显示: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并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 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 (选自苏轼日喻)1.“没”的意思是“沉入水底”,所以“没人”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 ”。2.从“涉”到“ ”到“ ”是游水的三个阶段,这里“涉”的意思可理解为“ ”。3.文章中说游泳高手是因为“有得于水之道”,这名话的大意是( )A.找到过水的道理。B.领会游水的方法、规律。C.弄清了游泳的道理。D.得到会游泳人的传授。4.不会游泳的人只是按别人的经验介绍去游泳,没有被水淹没的。这个意思在原文中的语句是 。5.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是一个 句,大意可译成 。6.这段话的作者设喻说理。用浪线标出体现这个道理的中心句。三、阅读理解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l写出文中的一个通假字:_通_,音为_,意思是_。 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词。 或以钱币乞之: 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 环谒于邑人: 有可观者: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3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仲永生五年 B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忽啼求之 A传一乡秀才观之 B不能称前时之闻 C或以钱币乞之 D余闻之也久 5翻译下列句子。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_ (2)父利其然也。 _ (3)不能称前时之闻。_ (4)泯然众人矣。_ 6.方仲永幼年具有怎样的非凡才能?他的父亲为什么不让他学习?(用原句回答) 7.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8.作者为什么极力渲染方仲永幼时的天资?参考答案一、(1)1.名词活用为动词,写。2.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3.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4.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5.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2)1.养:赡养。 2.一乡:全乡。3.或:有的人。 4.同县的人5.从:跟从。6.以前听到的名声。7.卒:最终。众:普通。8、贤:(有)才能。9、且:尚且。10、固:本来。二、1.“没人”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指会潜水的人。2.从“涉”到“浮”到“没”,是游水的三个阶段,这里“涉”的意思是“徒步过水”。3.B4.“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的大意是“按别人的经验介绍去游泳,没有被水淹没的。”5.反问句,可译成“那会潜水的人难道是轻易能做到这样的吗?”6.本文的中心句是“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三、1“扳”,通“攀” pan1牵、引 2有的人。 求取。附近(这里指邻居)。 写。 四处拜访。 可以欣赏。 从此。 立刻完成。 3D 4B 5略6略7略8为了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人的才能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让读者领悟到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