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13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教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78722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13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13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13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13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教案【目标要求】考试说明经过多次筛选,将文言虚词考查由20个裁减为18个,使本来就比较狭窄考查范围更明确了些。从近四年的试题分析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命题的规律,那就是将语境中的用法与课内用法结合起来,从而体现对学生迁移能力的 考查。可以这样讲,在虚词考查上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考查范围将不可能超越考试说明所列虚词范围;二是可能将继续坚持课内与课外相联系的考查方法;三是最常见的文言文复音虚词(如“所以”“以为”“于是”等)应引起足够重视。【网络透视】文言虚词可按照语法习惯分类,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基本用法也与现代汉语大体相同,但不少常用的文言虚词往往“身兼数职”,或兼有不同类别虚词的语法作用(如“既”、“且”、“以”等),或兼有实词的性质(如“之”、“为”、“徙”等),因而情况比较复杂。学习文言虚词既要弄清它们的原义,也要注意到变化。文言虚词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语法作用上,只有了解其语法功能,才能从规律上去认识虚词。如果实词较多地涉及一词多义的话,虚词则是强调一词多用,虚词较实词数量少,按考试说明要掌握18个,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多,与现代汉语相比变化更大,所以学习起来还是有难度的,但因为少,所以给我们的归类整理提供一定的方便,大家不妨制作一个“常用文言虚词简表,按“词、词类、例句、意义”几个栏目使分别系统化,这里我们不妨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并列关系承接关系 因果关系 假设关系 代人代事 动词代词助词音节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的”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之而助词 连词 代词怎样才能准确无误地确定多义虚词在句中的意思呢?除了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虚词的义项外,学习一定的方法,对确定文言词语在特定上下文中的词义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我们将结合高考题谈谈以下几种具体方法的运用:1 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断定该词在文中所起的语法作用,从而推断出该词的词性和词义。这种方法一般可以按以下三步进行:A.综观全句,找出主干句。B.分析其前后成分的词性,确定其在句中所起的语法作用,从而推断出它的词性。C.根据与其发生联系的词的词性和词义来确定其词义。例如:“以”(此词在历年高考中多次出现过,是个必须掌握的词),出现在xx年高考第12题中。首先我们可以找出它的主干句。A项中的(1)的主干句为“(我)走”。第二步我们根据“以百骑”位于谓语动词“走”前可以断定它是个介宾短语,在句中充当状语,“以”是介词。第三步,根据“百骑”是个“定中”结构的名词短语,主语“我”是他们的首领,从而可意译为“率领”。A项中的(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的主干句是“(吾)置(钟磬)”。“以钟磬”介宾短语作“置”的状语,“以”字也是介词无疑。但它在句中起的是提宾作用,翻译时应当译作“把”。而其他各组:“会”作副词,“既”作副词,“无”是连词,四组词的用法均相同。所以答案应选择A项无疑。一些多义词往往兼有数种词性,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确定它在句中的词性。词性弄清后,翻译时更能准确无误。仍以“以”字为例:柳宗元蜡说:“子欲知其以乎?”这句话的主干句是“子知其以”,从主干句能看出,“以”在句中作宾语(“其”作“以”的定语,否则就无法划分了)。既然作宾语用,那么它只能是个名词,翻作“原因”。这种语法分析法,是组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多义虚词判定需要在几种词性间去作取舍时尤其重要。2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根据上下文来推断确定其意思。如翻译题(1)“其李将军之谓也”中“其”字词义的确定。“其”字既可表推测也可加强反问语气,在这里似乎都可以。而“其”又是这句话的得分重点,是不可含糊过去的。上文太史公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一句是对李将军一生的评价和总结。如果后一句表达的是反诘的语气,明显与上文语意相左了。因为肯定形式的反问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也就是说对李将军的为人持否定态度。而表示“推测”则委婉地表达了对李将军的赞美之情,也不使自己的评价显得过于武断。这种方法一般多用于语段。因为,如果没有上下文就谈不上联系上下文了。联系上下文的操作过程综合而言是“二看二想”:一看本句,二看意思相近句。一想是否合语意,二想是是否合语气。如对“其”字的翻译,就综合考虑了它的语气与语意。3以古证古,以今求古。所谓以古证古,即用课本学过的文言文中例子来推测高考课外阅读中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这种方法最有用也最可靠,因为试卷所用的选文虽然是课外的,但高考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是课内文言文的延伸,其难度与课内所学的相同,所谓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以古证古,一是应当尽量找与之相同或相近时代的例字例句;二是尽量找与之结构相同的例字。以古证古,考查的是同学对文言虚词的积累的数量和质量。例如:“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我们也许知道很多有“以”字的句子,但我们应该尽量找一句与它同结构,最好同时代、同作者的句子。众多句子中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最合适,因为它的结构与“今如此”句完全相同,“以”字后接的都是名词,而且在它和名词后都连着一个动词,又都是出自司马迁的作品,所以由此证彼准确性会较高。而所谓以今求古,是说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还有一些文言虚词词汇在使用。我们可以用对它们比较熟悉的优势来帮助理解文言文多义词的词义。例如:xx年高考第16题翻译“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及、尽”是两个得分点,同时它们也是多义虚词,要准确翻译它们,除用以上两种方法外,还最好能找到课本上的例子提供佐证,从而保证自己的翻译是完全准确的。上句的意思翻译成 “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与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以古证古:“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蒲松龄促织)“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触龙说赵太后)以上两例中的“及”与试卷上的句子作用同,都是作介词,引出动作发生的时间,所以翻译也同,作“到”译。“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杜牧阿房宫赋),此处“尽”的用法与试卷上题目同,都作程度副词,表示美丽或哀悼的程度达到极点。而且三例均出于高中的课文。以今求古:“自古及今”的“及”字就翻译成“到”,“尽善尽美、尽心尽责”等中的“尽”都有竭尽全力、完全的意思。由此可见,将“及死之日”的“及”翻译成“到”,将“皆为尽哀”的“尽”翻成“竭尽”是可信的。【活题精析】(例1)xx高考全国卷试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原文见考点12) A 为伯父让之所鞠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 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C 咸私哂其矫饰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D 大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解析本体的正确答案为C。 这道题给出了四组8个例句,通过每组内部的两两比较,考查“为” “以” “焉” “因”这四个虚词用法的异同。为了降低难度,同时也想把考生在中学学过的知识与现在需要掌握的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用来比较的8个例句中,除原文外,其余4个全部选自中学课本。A项中的两个“为”字,从词性上看均为介词,从语法意义上看,均表示被动;所不同的是前者系“为所”式被动句,后者系“为”字式被动句,但两个“为”字却是完全相同的。“身死国灭,为天下笑”选自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不仅是传世名篇,而且也是教学中要求背诵的内容。B项中的两个“以”字均为连词,表示前面的行为以后面的内容为目的,其意义和用法也完全相同。“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出自史记 项羽本纪中的节选鸿门宴,是多年以来中学语文课本持续选用的名篇,学生不会陌生。D项中的两个“因”字有连词、副词两讲,但不管哪一种认识;均表示“于是、就”的意义,表示承着前面的事情而出现后面的行为。从所给两例看,是完全相同的。“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出自课文孔雀东南飞,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叙事诗,不仅有广泛的影响,而且也长期被选用为中学语文课文。C项中两个“焉”字有不同,前者用于句末表示一种直陈语气,而后者在表示直陈语气的同时,还兼表“(问)于某人”的意义。这种“焉”字,通常称为兼词,即表示“于+是”的意思,这也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有关虚词的一个重点内容。“犹且从师而问焉”出自韩愈的师说。(例2) xx年高考全国卷试题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夹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全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引兵而去。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廉,得赏 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予军曲折,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 今以钟磐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C 既出塞,出东道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D 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这A项中的两个“以”字,从词性来看均为介词,从语法意义上看前者表示领率,后者表示工具,因而两者是不相同的。 “今以钟磬置水中”一句,出自苏轼的石钟山记。B项中后一句出自课文陈涉世家;也是司马迁的文章。这组中进行比较的两个“会”字是常用的文言副词,其意义“正好、恰巧”也是常用的义项,两句中的“会”字意义与用法均相同。C项中“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句,出自贾谊过秦论。其中的“既”字表示“已经” “之后”是副词“既”的常见用法。而李将军列传中“既出塞,出东道”的“既”字也正是这种用法。可见两句中的“既”字意义用法均相同。D项中的“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一句,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 “事无大小”与阅读材料中的 “无老壮皆为垂涕”一句,两个“无”字 均表示“无论、不论”的意思,是连词,表示条件不 同而结果不变的说法意义。这两个“无”字也是相同的。(例3) xx年高考全国卷试题(原文见上)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称代前文的(广军)“解鞍”、“士皆纵马卧”。 B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称代前文的“ (李)广”。 C饮食与士共之 称代前文的“赏赐”。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称代前文的(李广) “遂引刀自刭”。 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之”字的称代作用,也属于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这道题给出四个使用了人称代词“之”字的文句,同时对各句中“之”字的称代内容进行说明,要求选出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本题A项“胡兵终怪之”的“之”,称代的是胡兵感到奇怪的现象,正是指前文李广部队“解鞍”、 “士皆纵马卧”,这些情况迷惑了胡兵,才使得李广的小部队得以保全而未被消灭。这一选项是正确的。B项“避之数岁”中的“之”字,是承着上文“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而来显而易见, “避之”的“之”正是称代李广。这一选项也是正确的。C项“饮食与士共之”的“之”,称代的应是本句开头的“饮食”一词, “之”字是指前文的“饮食”,并非称代更远的“赏赐”。“得赏赐”一句与“饮食”一句,分别讲的是不同的事情,“之”字也无法越过“饮食”而去称代更前面的内容。这一项的说明是错误的。D项“百姓闻之”的“之”到底称代什么,我们也可以根据后文的“无老壮皆为垂涕”来进行判断,正因为百姓听到了李广 “引刀自刭”一事,老壮才为他痛哭。这一项的说明是正确的。【过关检测】1下列例句中的“相”字,从用法和意义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虎)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A.BCD2下列句子中的“是”字,与例句中的“是”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率师以来,唯敌是从A.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B巨是凡人,偏在远郡C死是间,余收尔骨焉D唯尔是问3下列句中“乃”字用法相同的两句是( )A家祭无忘告乃翁B臣乃夷门抱关者也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D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敬待以师友之礼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是以郡中贤大夫争往宦焉 万钟于我何加焉 C延乃令铸作田器而陋者 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5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的“之”和“是”的意思,判断正确的是 ( ) (1)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 都尉埽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 (2)是以郡中贤大夫争往宦焉 自是威行境内,吏民累息 A两个“之”相同,两个“是”不同 B两个“之”相同,两个“是”也相同 C两个“之”不同,两个“是”相同 D,两个“之”不同,两个“是”也不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69题。 八年,(长孙皇后)从幸九成宫,染疾危,隆,大子承乾入侍,密启后曰:“医药备尽,尊体不瘳,请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冀蒙相助。”后曰:“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赦者国之大事,佛道者示存异方之教耳,非惟政体靡弊,又是上所不为,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去?”承乾不敢奏,以告左仆射房玄龄,玄龄以闻,太宗及侍臣莫不嘘唏。朝臣咸请肆赦,太宗从之。后闻之固争,乃止。将大渐,与太宗辞诀,时玄龄以谴归第,后固言:“玄龄事陛下最久,小心谨慎,奇谋秘计,皆所预闻,竞无一言漏泄,非有大故,愿勿弃之。又妾之本宗,幸缘姻戚,既非德举,易履危机,其保全永久,慎勿处之权要,但以外戚奉朝请,则为幸矣。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从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十年六月己卯,崩于立政殿,时年三十六。 (选自旧唐书后妃列传)6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幸九成宫 幸:宠爱 B吾素非为恶 恶:坏事 C时玄龄以谴归第 第:府第 D与太宗辞诀 辞:告别7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若修福可延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B以告左仆射房玄龄 先以书遗操 C且葬者藏也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D则是不忘妾也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B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 告先帝之灵以彰其咎 C人遂竞贡新果 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 D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 同的一组是( ) A.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B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C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1题。 褚蚧,字温理,河南阳翟人也。蚧九岁而孤,为叔父骠骑从中郎随所养。早有令誉,先达多以才器许之。及长,美风仪,善占对,博学能属文,词义典实,不好艳靡。起家王府法曹,历转外兵记室。天嘉中,兼通直散骑赏侍,聘齐,还为桂阳王友。迁太子庶子、中书侍郎。大建中,山阴县多豪猾,前后今皆以赃污免。高宗患之,谓中书舍人蔡景历曰:“稽阴大邑,久无良宰,卿文士内,试思其人。”景历进曰:“褚蚧廉俭有干用,未审堪其选不叶”高宗曰:“甚善,卿言与朕意同。”乃除戎昭将军、山明令。县民张次的、王休达等与诸猾吏贿赂通奸。全丁大户,类多隐没。蚧与锁次的等,具状启台。高宗手敕慰劳,并遣使助蚧搜括,所出军民八百余户。时舍人曹义达为高宗所宠,县民陈信家富于财,谄事义达,信父显文恃势横暴。蚧乃遣使执显文。鞭之一百,于县吏民股栗,莫敢犯者。信后囚义达谮蚧,竟坐免官。蚧在任岁余,守禄俸而已,去官之日,不堪自致,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或嗤蚧以非百里之才,蚧答曰:“吾委输课最,不后列城,除残去暴,奸吏局脊。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时人以为信然。皇大子知蚧久无还装。手书赐粟米二百斛,于是还都。大子爱蚧文辞,令入直殿省。十年,除电威将军、仁威淮南王长史。顷之,以本官堂东宫管记。十二年,迁御史中丞,卒于官,时年五十二。蚧刚毅有胆决,兼善骑射。尝从司空侯安都于徐州出猎,遇有猛兽,蚧引弓射之,再发皆中口入腹,俄而兽毙。及为御史中丞,甚有直绳之称。自染末丧乱,朝章废弛,司宪因循,守而勿革。蚧方欲改张,大为条例,纳维略举,而编次未讫,故不列于后焉。及卒,太子亲制志铭,以表惟旧。至德二年,追赠秘书监。所制章奏杂文二百余篇,皆切事理,由是见重于时。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项是( ) A聘齐 聘:出使 B早有令誉 令:美好 C以为不达从政 达:显达 D以表惟旧 惟:思念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 同的一组是( ) A.甚善,卿言与朕意同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B信后因义达谮蚧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种蔬菜以自给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D由是见重于时 不能容于远近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3题。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一名汜。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将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式仕为郡功曹。后元伯寝疾笃,同郡郅启章、殷子征晨夜省视之。元伯临尽,叹曰,“恨不见我死友!”于征曰:“吾与启章尽心于子,是非死友,复欲难求?”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阳范巨卿,所谓死友也。”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大守,请往奔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重违其情,许之。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将窆而柩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邪?”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马白车,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以此辞。”会葬者千人,威为挥涕,式因执拂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逐留止家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其珍友重情若是,时人许之。1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元伯具以白母,将设馔以候之吾以某日死 B若然,当为尔酝酒 若二子者,吾生友耳 C.其母抚之曰 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 D式仕为郡功曹 会葬者千人,威为挥涕13对下列各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乃共克期日 乃见有素车白马 柩于是乃前 然后乃去 A.句和句相同,句和句相同 B句和句不同,句和句相同 C句和句不同,句和句不同 D句和句相同,句和句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15题。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全,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阖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14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判 断正确的是( ) 我济上之巨室也 渔者载而升诸陆 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 阉救诸 A与相同,与相同 B与不同,与不同 C.与不同,与相同 D与相同,与不同 15下列句中的“而”字与“则予十金”的“则”,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渡河而亡其舟 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 而骤得十金渔者黯然而退 贾人浮吕梁而下 而渔者在焉 A B C D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1617题。 王斗者,齐人也。修道不仕,与颜镯并时,曾造齐宣王门,欲见宣王。宣王使谒者 延斗入,斗曰:“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兑斗为好士,于王何如?”谒者还报,王曰:“先生徐之,寡人请从。”王趋而迎之于门,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之爱尺地般也。”王曰:“何谓也?”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分能之也。今王治齐国,非左右便辟则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粳也。”王起谢曰:“寡人有罪于国家矣。”于是举士人,任之以官。齐国大治,王斗之力也。 注谒者:管接待宾客的官吏。便辟:善于逢迎谄媚的人。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曾造齐宣王门,欲见宣王 造:建造 B宜王使谒者延斗人 延:延请 C斗趋见王为好势 趋:小步快走 D。齐国大治,王斗之力也 治:治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先生徐之 树之以桑 B与颜周并时 失其所与,不知一 C臣故曰不如爱尺毂也 南昌故郡,洪都新俯 D 寡人有罪于国家矣 王趋而迎之于门【考题预测】8“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B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C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D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19“之”字作第二人称代词的一项是( ) A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B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 C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 D臣,范阳百姓蒯通也,窃怜公之将死,故吊之。20“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故人喜,命竖子杀雁(鹅)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 B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 C夏后殷周之世,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 D圣贤之君不以禄私亲,其功多者赏之,其能当者处之。 21.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其”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 B,请饮而后辞乎,其辞而后饮乎? C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 D处若亡,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22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知(袁)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 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C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D有狼当道,人立而啼。23“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入境而问禁,人国而问俗。 B,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C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D我令而父霸,我又立若,今若反以谗诛我。 24“则”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 B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亦勿怪矣。 C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贵人也详,其待己也廉。 D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25“则”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 B邹鲁之臣,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 C内则百姓疾之,外则诸侯叛之。 D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此之谓王资。26与“何其相似乃尔”的“乃”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 B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 C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D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为上卿。 27选出“以”字意思不同的一项。( ) A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B凡闻言必熟论,其于入必验之以理其 C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D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28选出“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 B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C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 D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29“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B嘻笑之怒,甚于裂眦。 C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D王若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0下面“于”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B鸩雏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C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D,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仓促中)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3。与“更若役,复若赋”的“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淮阴屠中少年有侮(韩)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B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 C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D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 32下列各句的“为”,按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雀者,鹯(猛禽)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太祖为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 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苦恨龟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然则又何以兵为? A B。 C D 33把“虽”作“即使”解释的项全选出来。( ) A相如度赵王虽斋戒,决负约不偿城。 B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C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D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 34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项。( ) 例句,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 然是说也,余犹疑之 B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 C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 D常数月营聚,然后敢发书 35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项。 ( )例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A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B不然,籍何以至此。 C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D项王默然不应 36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项。 ( )例句: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A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B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 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D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37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项。 ( )例句:相如因持壁却立 A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B因笑谓迈曰, C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D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38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不相同的项。( )例句: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A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B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水嘉山水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 C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D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39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项。( )例句;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A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D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C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D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40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项。( )例句:吾攻赵,且暮且下。 A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D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C且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1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项。( )例句: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A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 D成仓猝莫知所救 C使人之所恶莫甚宁死者 D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4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项。( )例句;而固吝者何?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B虽举家锦衣玉石,何患不能? C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D生之者甚少而摩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