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11月阶段性学业水平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677457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11月阶段性学业水平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11月阶段性学业水平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11月阶段性学业水平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11月阶段性学业水平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题 号一二三总 分得 分 证据确凿(zo) 反复咀嚼(ju) 一脉相承(mi) 2、下面各组成语中有两个别字找出来加以改正( )(2分)A.强聒不舍 怒不可遏 格物致知 气吞斗牛B.无与轮比 忐忑不安 袖手旁观 根深蒂固C.歇斯底里 一抔黄土 孜孜不倦 廓然无累D.涕泗横流 契而不舍 神情惘然 潮汛到来汉字: 改为 , 改为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出生于同一时代的三位伟大的法国文学家和思想家,给世界留下了不朽的文学作品和思想光芒。他们是伏尔泰、雨果、莫泊桑。B.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先生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长妈妈、藤野先生、闰土、杨二嫂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C.美国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用一个充满诗意的故事对女儿阐释了爱情的真谛。罗迦费因格在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中阐明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D.“西汉文章两司马,南阳经济一卧龙”是一副名联,其中“两司马”指的是文学家司马相如和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一卧龙”指诸葛亮。4、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爱护子女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然而会教育子女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事业了。”这是个选择关系的复句。 B.“七十八年前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击日本法西斯侵略、全民抗战的序幕。”这个句子中“枪声揭开序幕”是句子的主干。C.“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就意味着要减少偏见、歧视、仇恨和战争。”句中“偏见、歧视、仇恨、战争”都是贬义词。D.孔子是唯一能让炎黄子孙天下归心的集结号,是中华儿女血气相通的文化脐带,是中国社会核心价值的定盘星,是中华民族的床前明月。句中加点词都用了词的引申义。5、右边是一幅春节剪纸,细细赏析之后,看看它有哪些美好的寓意,然后用四字词语把这些寓意写在下面,不能少于两个。(2分)你想出的寓意:(1) (2) 6、(1)“此地安能常驻,其人好不伤悲。”这是一副有歧义的对联,请你分别用“/”标出它的不同意思。(2分) 此地安能常驻,其人好不伤悲。 此地安能常驻,其人好不伤悲。 (2)俗话说:“一娘生九子,连娘十个样”,这句话的言外之意要表达的是: 。(2分)7、南宋诗人陆游有“读书有味身忘老”的境界,他自题书斋联为:“万卷古今消永日, 。”从中可见其喜好读书,以读书消时度日为乐趣的心志。请你根据对联知识从下面四个选项中为陆游书斋联选出恰当的下联。(1分)“万卷古今消永日, 。”A. 位卑未敢忘忧国 B. 半夜挑灯更细看 C. 一窗昏晓送流年 D. 直挂云帆济沧海8、厚积薄发,默写填空。(10分)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 ,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燕子来时新社, 。(晏殊破阵子)簌簌衣巾落枣花, 。(苏轼浣溪纱)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南乡子)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由抒写壮丽山河的美景到议论抒情的过渡句子是“ , 。”二、阅读 (45分)(一)诗词鉴赏:(3分)9.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酒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诗词作品中借酒抒怀的例子比比皆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范仲淹借酒寄寓将士思乡的愁绪;“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是苏东坡借酒抒发报效国家的豪情;而“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则是辛弃疾借酒浇却报国无门、年华虚度的愤懑。优美诗词让我们嗅到融着浓浓情感穿越千年岁月的酒香。B.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词的上阕描写边塞秋景,以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C.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词中名句,词句不用典故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企望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和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D.被称为“济南二安”的宋代伟大词人李清照和辛弃疾,前者是婉约派词作的典型代表,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后者则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之一,文学史上将他和苏轼并称为“苏辛”。(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015题。(15分)【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败攸之、祎、允之任也。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A.欲信大义于天下。 ( )B.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C.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D.遂许先帝以驱驰。 ( )11、指出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塞下秋来风景异。 B.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将军身披坚执锐。C.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D.孤不度德量力。/ 道不通,度已失期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先主曰:“君与俱来。”_ _。(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_ _ _。13、甲文中的先主就是乙文中的 ,甲文中与“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一句相对应的乙文中的语句是 ;与甲文中“君谓计将安出” 一句相对应的乙文中的语句是 ;甲文中,“然志犹未已”一句中的“志”,其实指的是文中“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乙文中与此意思相近的、表达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 。” (3分)14、成都武侯祠内有对联曰:“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集中体现了诸葛亮的忠诚和智慧。对联中“两表”指的是 ,“一对”指的是 。(2分)15、从甲文中可看出先主当时怎样的心情?乙文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_ _ _ 。(三)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1619题。(12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詹 勇幼儿园开学那天,孩子哭闹不止,双手紧抓校门,就是不肯进去。众人围观之下,使出浑身解数的妈妈有点急了,语言和动作越来越粗鲁。这时,一位老师闻讯赶来,先抚摸孩子凌乱的头发,又擦掉他脸上的泪珠,再加上几句轻声的安慰。“暴风雨”很快平息了,小朋友虽在哽咽,但还是乖乖牵着老师的手走了,妈妈目送着孩子也绽放了笑容这样的一幕,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平淡无奇。然而,细细品味,老师对孩子的细致与体贴,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幼小的心灵,这满满的师者爱心,不正是在校门口守望的父母们所期待的吗?“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一番话,引发了广泛的共鸣。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雕刻一座少女雕像时,投入了全部精力、融入了所有爱恋。最终,爱神被他打动了,赋予雕像以生命。有了爱,就有了蓬勃的生机,就有了跃动的灵魂,“皮格马利翁效应”正是对教育真谛的生动诠释。教师虽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从事着“仁而爱人”的事业。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惟有倾注爱心,三尺讲台才会成为梦想起飞的平台。有人说,爱是理性的太阳,照耀着世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救学生不惜失去双腿,这是舍己为人之爱;大量乡村教师拿着微薄收入坚守课堂,这是克己育人之爱;无数老师一心扑在教学上,送走一届又一届学生,两鬓斑斑无怨无悔,这是敬业成人之爱。爱岗位、爱学生、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每一位好老师都是一张教育的名片,他们看似平凡,却以一生写尽了人间大爱。当年,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写下这样一段话:教育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时至今日,这段话依然发人深省。“能走多远,关键看你有多爱”。心中有了爱,就是燃灯者、举火者,他们提供的光亮,足以照耀孩子们的前程,足以照亮我们民族的未来。(摘自xx年9月1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6、标题就是本文的论点,在文章中,这一论点的提出在第段,那么第一段是否可以删去?请从议论文结构和内容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3分)答: 。17、文章第段是 论据,第段是 论据,它们依次从不同的角度 地证明了文章论点的正确性。(3分)18、第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请仿照这一句式再写一句赞美老师的话。(2分) 每一位好老师都是一张教育的名片,他们看似平凡,却以一生写尽了人间大爱。仿写: 。19、第段结尾一段把具有爱的老师比喻成“燃灯者”和“举火者”,而且能够“照耀孩子们的前程”,“照亮我们民族的未来”。这些话语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谈谈。(4分)答: 。(四)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2024题。(15分)植树的牧羊人 (法)让乔诺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那是在1913年,我的一次旅行。长途跋涉走进法国普洛旺斯高原,来到阿尔卑斯山地,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放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一棵树也没有。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一座尖塔倾圮的教堂,显示这里曾经有人居住,但是现在却毫无生命的迹象。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我的水在两天前就喝光了,所以急需找到饮用水。我原本以为村子里应该有水井,找到时才发现,它早已干涸。继续向前走了五个小时,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心想:要找到水,恐怕是没指望了。就在我爬上一个山坡时,忽然看见远处山谷似乎有人影,开始还以为是棵枯树,但我还是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个牧羊人,他周围的一群绵羊,懒懒的卧在滚烫的山地上。牧羊人让我喝了他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从一口深井里汲水给我,井水甜丝丝的。他很少说话,但我感觉他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坚强的人,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头房子里。看得出,这是他一点一点在这个荒凉的高地砌起来的,屋顶很严实,风吹过屋顶的瓦片,发出仿佛浪花冲到岸边拍打海岸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洁,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灰尘,猎枪刚上过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汤。他的胡子刚刚刮过,衣服也一针一线地仔细缝过,补丁针脚细密,几乎看不出来。我们一起喝了热汤,饭后,我递上烟草袋,他说他不抽烟。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不一会儿,他拿出一个小袋子,倒出一堆橡实,然后一颗一颗仔细地拣着。我好奇地问:“你在做什么?”他回答:“我要选一百颗种子,明天种。”他极其认真地把饱满、无裂缝、个头大的橡树种子挑拣出来,十颗一堆地放好,全部弄好后,我们就去睡了。第二天清早,我请求他让我在这里再住一个晚上,其实再待一天并非必要,只是受了好奇心的驱使,想要了解他更多一点儿,他痛快地答应了。我感觉没有什么事能够扰乱他的生活,他要赶着羊儿去吃草了。出发前,他把昨夜精挑细选的橡实,连同袋子,浸到一桶水中,背着那桶水离开屋子。他带了一根铁棒,大概像拇指那么粗,一米半长。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两百米。他停了下来,拿起铁棒向下戳一个坑,轻轻放入一颗橡实,再仔细覆盖上泥土。就这样一颗一颗耐心地种下橡实。我好奇地问:“这个山坡是你的吗?” “不是。”“那么这是谁的土地呢?” “不晓得,可能是公有地吧!”他一心一意把一百颗橡实都种了下去。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实。这其中只有两万颗发了芽,长成树苗;而在这两万棵树苗之中,又只有一半能逃过干旱的气候和野鼠的啃食,存活下来。他今年五十五岁,名叫艾尔则阿布非耶,以前在平地有一个自己的农庄,不幸的是他先失去儿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决定搬到高地。“为什么要辛辛苦苦地种树呢?”我问。他说,这块高原因为没有树,就显得没有生机。反正他没重要的事情做,那就种树吧,好给大地上带来些生气。第三天,我和牧羊人道了别。第二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五年的军旅生涯使我差不多忘记了“种树的牧羊人”。大战结束后,我再度踏上那条通往高原的道路。这一带乍看景象大致如昔,只是在没有人烟的村庄尽头,看到了一片薄薄的雾气,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我不由得想起他。我想,那一万颗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吧!在五年的战乱里,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怎么生活?事实上艾尔则阿布非耶不但活着,身体甚至比以前更健朗了。现在他不再放羊,因为羊群会啃掉他种的树苗。战争没有干扰他的生活,他一直在心无旁骛地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1910年种的橡树现在已经十岁,长得比我都高,看起来壮观极了。我实在说不出话,而他也还是沉默寡言。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在他种的森林中转悠了一整天。这片树林分为三大块,最大的一块全长十一公里,最宽的地方有三公里。这是从这个男人的双手及心灵中创造出来的,没有任何外界技术的支援。我明白了,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象上帝一样创造。牧羊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的肩膀这么高了。那大片的橡树也非常茂盛,不用再担心被动物吃掉。他指着一片白桦林说,这是五年前种的。他把桦树苗全种到他认为地表湿润的山谷,结果证实他是正确的,这些桦树棵棵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蔚然成林。当我们回头往村庄走时,途中一条原本干涸已久的河床,现在居然水流淙淙。这是种树的连锁效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从1920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这位种树的老人。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怀疑或动摇,只是在执着不懈地种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1945年的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种树的老人,那年他已八十七岁了。当我坐车进入高地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泉水又冒了出来,河水汩汩地流入池塘,池塘边还种了菩提树。原先的废墟上已修复成崭新的房舍,周围的菜圃与花园,井然混栽着各式各样的白菜、玫瑰、韭葱、金鱼草和秋牡丹。这里重新充满了生机,变得富饶了。现在这里的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一路上,我见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乡村聚会上飘荡。整个高地焕然一新,散发出健康富裕的光芒。这一切都得归功于艾尔则阿布非耶。每当我想到这位种树的老人,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不禁叹服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普通的牧羊人油然升起无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选自读者xx年第二期 有删改)20.认真阅读选文,指出作者用什么顺序记述故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3分)21.文章开头说:“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照应了这句话?从全文内容看,牧羊人艾尔泽阿布菲耶种了多少年的树?(2分)22.(1)阅读选文第段直接描写牧羊人的内容,概括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选文第段作者主要采用什么手法刻画人物?(2分)23.(1)选文第段中,作者细致描写“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等环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2)“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这句话有怎样的寓意? (4分)24.(1)选文中几处画曲线句子对牧羊人的赞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作者说“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你认为第几段中的描述最能印证“最了不起的奇迹”,请在原文中画出来。(4分)三、写作(50分)25.【小作文】(10分) 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85岁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xx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因有效抑制疟原虫而惠及众生。请你以世界卫生组织官员的身份给屠呦呦教授写一封祝贺信,注意格式,不少于100字。10026.【大作文】(40分)大好的青春年华,该有怎样的美好憧憬和人生构思啊。当然青春之季犹如大地的春天,须辛勤的播种,方可待秋来硕果飘香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青春作伴好 ”为题,叙叙你的青春故事(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或者(2)请以“书卷多情似故人”为题,写写你和书的故事,写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内容充实,语言流畅,卷面美观,书写规范。2020=4006002020=40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25分)1.D 2.轮-伦 契-锲 3.D 4.B 5.示例:迎春纳福花开富贵四季平安 6.(1) 此地安/能常驻,其人好/不伤悲。 此地/安能常驻,其人/好不伤悲。 (2)说明人和事的独特性,多样性,不同姓,丰富性,异样性等。 7.C 8.斜晖脉脉水悠悠。 只恐双溪舴艋舟。 只有香如故。 足蒸暑土气。 梨花落后清明。 村南村北响缫车。 满眼风光北固楼。 至今遗恨迷烟树。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二、(45分)(一)(3分) 9.C (二)(15分) 10.信:通“伸”,伸张;猖獗:失败; 卑鄙:这里指出身低微,见识短浅;驱驰:奔走效劳。 11.A 12.示例:(1)刘备说:“您与他一起来吧。”(2)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而效忠陛下的职责啊。13. 先帝;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欲信大义于天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4.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或前、后出师表);隆中对策。15. 可看出先主当时一心想兴复汉室,苦于智术不足,因而求贤若渴的心情;表达出诸葛亮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和效忠刘氏父子的耿耿忠心。、(三)(12分)16.第段不能删去。从结构上看第段属于引论,它是议论文的一部分;从内容看,通过一则故事讲述教育中爱的重要性,可以作为文章的事实论据,有力证明论点。17.事实道理层层深入18.(略)19.示例:老师有了爱心,就能培养起孩子们美好的心灵,就能帮助孩子们走好人生的道路;民族的未来属于孩子们,有着美好心灵的孩子们才是民族的希望。(四)(15分)20.作者运用以时间先后为序的顺叙方法。作者与牧羊人第一次见面的情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再次见面所看到的巨大变化,最后一次见面的感受写得详细。1920年后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他,寥寥两句写得简略之极。21. 文中“1913年”,“1920年”,“1945年”,从前至后整整三十多年时间,表明时间之长;而对牧羊人几十年植树造林的关注则表明了作者对他的敬佩和感动,这些照应了那句话。共种了35年。从1910年到1945年。22.(1)选文的第段从正面直接的刻画牧羊人的性格,从中可看出他是一个积极生活、态度认真、勤劳不懈、坚韧执着的人。 (2)第段作者主要采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对话)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 23. 示例:(1)为后面写牧羊人的植树做了铺垫,这大片荒凉的原野、废弃的家园、稀少的人烟、贫瘠的土地、干燥的气候都与后面呈现出来的绿色富饶、生机勃勃、美丽幸福的乐园似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牧羊人植树所创造的奇迹。(2)这句话是“我”第一次见到牧羊人时的印象,作者用“不毛之地的神秘泉水”比喻牧羊人,寓意他将给这个荒凉的地方带来灌溉滋润和富饶丰美。 24. (1)这些热情洋溢的赞美表现了作者的无比敬佩之情。 (2)第段中“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泉水又冒了出来,河水汩汩地流入池塘,池塘边还种了菩提树。原先的废墟上已修复成崭新的房舍,周围的菜圃与花园,井然混栽着各式各样的白菜、玫瑰、韭葱、金鱼草和秋牡丹。这里重新充满了生机,变得富饶了。现在这里的人们生活的幸福、舒适。一路上,我见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乡村聚会上飘荡。整个高地焕然一新,散发出健康富裕的光芒。”三、作文(50分)25.小作文示例:尊敬的屠呦呦教授: 非常高兴得知您获得xx年诺贝尔医学奖的消息,我谨代表世界卫生组织,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您获此殊荣表示衷心祝贺! 您经过多年科学严谨的研究,创造性地发现并提纯青蒿素,开创了中草药治疗疟疾的新时代,为全球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带来了福音。世界卫生组织对您为全球疟疾防治工作做出的杰出贡献表示由衷感谢!祝您身体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 2015年10月12日26.大作文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