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大气环境》教案4 湘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76338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大气环境》教案4 湘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大气环境》教案4 湘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大气环境》教案4 湘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大气环境教案4 湘教版必修1教学形式:小组讨论;教具、课件辅助演示教学过程:引入“南太平洋上空一只蝴蝶挥动翅膀,有可能引起北太平洋上形成一次台风。”这说明地球表面覆盖着一层能够传递物质和能量的介质,即现在我们即将学习的大气环境。读图2-23提问: 1、根据你的认识,地球大气环境含有哪些物质?2、随高度的上升,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温分别是怎样变化的?3、为什么说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4、为什么平流层适合于飞机飞行?小结大气根据物理性质的不同,从地面到高层可以粗略分为3层,大气中含有各种气体分子、固体颗粒和水汽。由于地球引力的关系,大部分的气体和固体杂质和水汽集中在大气下层,即人类活动的主要区域。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过渡大气中含有的各种物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程度是不同的。读44页表格讨论:1、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之前经过大气,被大气吸收的程度如何?为什么?2、除了吸收可削弱一部分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还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3、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多呈现蔚蓝色?(二)、地面辐射和太阳辐射过渡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后,热量到哪里去了?(地面吸收)地面吸收热量后升温,于是也能对外辐射,称地面辐射。地面的温度远远低于太阳,因此,地面辐射的波长也要比太阳辐射长得多。结合44页表格及图2-24,或者制作课件讨论:1、地面对外辐射之后,热量又传递到哪里?2、大气如何留住一部分地面辐射?提问: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的热量,也具有了温度,因此大气也能进行辐射。结合图2-24(或者课件),大气的热量又将如何传递?小结大气射向地面的那一部分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请问晴天和阴天,哪种天气状况下大气逆辐射会强一些呢?答案是阴天,因为此时大气中吸收长波辐射的水汽含量较大。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也是同样的道理。活动45页思考题。(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过渡同学们有没有看过雪景?为什么我们汕头没下过雪而哈尔滨年年都能把冰雕雪景作为旅游资源?(温度差异)地球表面接受太阳辐射为什么会产生温度差异?引导学生分析图2-26小结因此,全球不同纬度地区得到的太阳辐射量是不相等的,体现在温度上就是产生温度差异。板书1、纬度因素过渡是不是同一纬度上的任何地区就不存在温度差异?要求学生查找地图,在北纬23.5度非洲找到撒哈拉沙漠,举例:把鸡蛋埋进沙漠中间的沙堆中,几分钟之后鸡蛋熟了。提问:我们的家乡也在北纬23.5度上,为什么我们在土里埋鸡蛋,鸡蛋就不会被煮熟?小结不同性质的地面对太阳辐射热量的吸收程度是不同的读图2-27板书2、下垫面因素自由阅读46页最后一段以及阅读材料进行探究活动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实验装置酒精灯,大透明杯实验观察水流流动方向,请学生描述,并说明原因。引入图2-26和2-27,由于纬度和下垫面因素,全球各地会产生“温度差异”。活动我们学校温度比周围田野高,气流将如何运动?要求画示意图,请一位学生上台画图并描述。类比实验中水流的垂直运动,说明同一水平面某点由于上升气流空气份子得到补充而增加,于是形成高压;反之,同一水平面某点由于下沉气流空气份子减少而气压降低。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以达到一个动态平衡。讨论先向学生解释等压面等压线的概念,然后看图2-29提问:上图的等压面原本是水平的,中图最上面的等压面已经发生弯曲,这说明什么问题?(同一高度上各点气压发生变化)。画图列出同一高度上3点,讨论这三点的气压与原来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自己探究完成。进行活动1、2(二)大气的水平运动思考物理题,要求受力分析某点受2力作用,什么情况下才能达到稳定状态(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受3力呢?画出物体运动方向。活动要求学生从额头处凭想象截取一大面积水平面,由于温度差异,此水平面各点有气压差异。请学生把课本倒转平抬至额头,假设书本的情况就是实际情况。4人一组,集体看书后讨论气流将如何流动。(教师组织活动,不断提示学生,去伪存真,集体建构出气流的运动模式)。完成活动3、4(三)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教学形式:小组讨论;教具、课件辅助演示教学过程:【复习】通过提问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课件辅助)(讲解)A、B两地受热不均,A地得到更多热量,B地温度相对较低,A、B两地上空的大气将如何运动?其近地面、高空的气压分布状况如何?可以看出,在同一水平面上,由于获得热量的多少存在差异,就形成了最简单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引入新课】对于整个地球而言,各纬度得到的太阳辐射量也是不均匀的,这必将引起全球范围的大气运动,即大气环流。这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具体讲解】从最简单的假设开始,分三步讨论,渐渐接近全球大气环流的实际情况。假设一:地球表面均匀,且不自转、公转讨论一:1、地球气温的纬度分布有什么特点?2、在冷热地区大气如何作垂直运动?3、同一水平面上,从赤道到两极高空、近地面的气压分布状况如何?【活动】一个学生上台,借助地球仪把本组讨论的结果演示出来,老师在旁边协助。【课件】老师归纳小结,得出单圈环流的结论。假设二:地球表面均匀,且自转,但不公转讨论二:1、在自转的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有何运动变化规律?2、高空水平运动物体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其方向最终和等压线的关系如何? 3、近地面风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风向最终与等压线的位置关系如何?4、赤道高空大气水平方向如何运动?【活动】小组讨论并回答,每组负责一个问题,最后整合得出结论。讨论三:1、赤道高空向高纬地区流动的大气在南北纬30附近偏转成西风,不能继续向高纬移动,低纬气流又源源不断补充,此时南北纬30高空的气流如何运动?2、南北纬30附近近地面形成什么样的气压?【课件】老师演示,学生思考。讨论四:1、南北纬30的下沉气流和极地的下沉气流形成原因相同吗?气流在南北纬30下沉后如何运动?2、南北纬30和极地流出的气流性质(冷暖、比重)有何差别?3、这两股气流相遇后如何运动?4、相遇点的近地面会形成什么气压?【活动】学生讨论,然后采取抢答的形式给出答案。【课堂练习】学生讨论,共同完成练习,派代表上台讲解,老师在旁协助。假设三:地球表面均匀,且自转、公转讨论五:1、一年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对热量在全球的分布有何影响?2、热量分布的变化对气压带风带的位置有何影响?【课件】老师引导,由学生抽丝剥茧最后得出结论: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顺带提出该结论影响特殊气候类型以及南亚季风夏季风的形成。【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由简单到复杂,从假想到逐步接近实际情况,逐渐讨论、学习了全球大气环流的知识。现在大家了解了三圈环流的情形、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由于地球表面实际并不均匀,比如海陆分布差异就会对全球大气环流产生显著的影响,这些知识我们将在下一节课进行学习。【作业】思考探究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