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检测(B)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75898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检测(B)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检测(B)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检测(B)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检测(B)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读下图,完成12题。1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图示方案中,最适宜建大坝的是()A B C D2图示地质构造不是由水平挤压运动形成的是()A B C D读图,回答34题。3形成甲山地的地质构造属于()A背斜构造 B向斜构造 C断层构造 D板块构造4图中乙处河谷的形成原因可能是()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5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有()A河流谷地、大峡谷 B喀斯特地貌、陡崖C河口三角洲、冲积扇 D角峰、U形冰川谷6有利于修建地下隧道的地质构造是()A向斜构造盆地 B背斜构造盆地C向斜自流盆地 D背斜弯窿状构造7从地图上,我们可以观察到,高原和山地中的公路线、铁路线是穿越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其主要原因是()A客货运量小 B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小C水源充足 D地势低,热量条件好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89题。8下列旅游景观与图示地貌类似的是()A长江三峡 B桂林山水 C黄山怪石 D天涯海角9从图中看最有利于该地形成的条件是()A岩石具有可溶性 B地面平坦C气候干燥 D植被稀少10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是()A河流的上游地带,城市较密集B平原地区的聚落,一般沿河呈块状分布C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D江南水乡地区比华北平原地区的乡村规模大读“我国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两区域河流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河流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搬运、沉积作用B区域河流的外力作用仅有侵蚀作用C区域河流流水作用使左岸侵蚀,右岸沉积D区域河流切割作用显著,使河谷呈“U”字形12有关该河流的假设能够成立的是()A若该河流位于东北地区,则该河流只有一次汛期B若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区的河流易发生凌汛C若该河流位于西北地区,则该河的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D若该河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则该河流量一定大于北方任一河流读“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a处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溶蚀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14发育路南石林地貌的岩石,按成因划分,属于()A侵入岩 B喷出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下图是“油气田地质示意图”。读图,完成1517题。15根据地质构造划分,该储油构造属于()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地堑16图中储油构造中,数字分别代表()A气、水、油 B气、油、水C水、气、油 D油、水、气17图中所在岩层的成因类型为()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玄武岩18下图为沿河分布的四个乡村聚落,其中最有可能先发育为城市的是() A B C D读下图,完成1920题。19图中所示山岭是由()A背斜形成的 B向斜形成的C岩浆喷发形成的 D断层形成的20以下地形区中,是由该图所示构造形成的是()A庐山 B喜马拉雅山C阿尔卑斯山 D唐古拉山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综合题(共50分)2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A图表示的是在_作用下形成的_地貌。(2)B图是_地貌,往往形成于_地区;近年由于人类_等不合理的活动,造成B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治理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为_。(3)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C图中地形是五种基本类型中的_,判断理由是_;根据岩层露头的新老关系判断,图上的地质构造是_,判断理由是_;此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_。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全国大半地区有明显震感,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材料二见下图。(1)震中位于我国_和_两大地形区之间。(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A地区属_板块,B地区属_板块,31N纬线除穿过此两大板块,还有_板块、_板块、_板块。(3)科学家发现,B所在高原每年以37毫米的速度向北移动,此次大地震也与此有关,试说明移动的原因。(4)B所在高原地区人口、聚落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5)填表回答:两地形区中典型的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典型地貌类型外力作用23.读“某大河三角洲示意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2分)(1)该区域为_三角洲,20世纪,它曾经以每年1 000米的速度向海洋推进,其原因主要是_。(2)目前该三角洲增长速度减慢,试分析原因。(3)该河入海河道的变迁特点是_,从自然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24从勘测设计到开工建设,前后经历了半个世纪,被称之为“钢铁露天路”,备受世人瞩目的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下图为“青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1)修建青藏铁路与西南地区修建南昆铁路所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有何不同?(2)一般来说,山区优先发展的是公路而不是铁路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据专家透露:青藏铁路在藏北高原尽量减少车站数量的设置,在没有河流和高山峡谷的藏北高原部分地段也架设桥梁,将来往旅客列车采用全封闭形式。这些设计方案,主要考虑(双选)()A减少废弃物对沿途环境的影响B保证藏羚羊迁徙的通道畅通C减轻因空气稀薄、气压低造成旅客身体不适D减轻因太阳辐射过强对列车和旅客的伤害(4)青藏高原的聚落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答案1B2.A本组题考查的是地质构造对生产活动的影响及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从工程安全角度考虑,首先不能选择在断层构造处,大坝建设需要岩层有较强的承重能力,选在背斜构造处最适宜。第2题,如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则会发生弯曲甚至断裂,而处只有上下位移的断层线,岩层没发生弯曲。3B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4A由图中可见河流两侧是山地。5C在A、B、D中列举的地貌,主要是流水侵蚀、冰川侵蚀地貌。6D背斜穹窿状构造具有支撑作用。7B山岳地区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而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较小。8B9.A图示是石灰岩受外力作用发育而成的峰林,属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等沉积岩经溶蚀等外力作用形成的,故形成的条件是岩石具有可溶性。10C聚落的分布受河流的影响较大,越往河流中下游,城市越密集;平原地区的聚落一般沿河呈线状分布;江南水乡,由于耕地破碎,乡村规模相对较小。11A12.C区域也存在河流的搬运作用;我国位于北半球,河水在平直河道中运动时向右偏,因此右侧河道水流速度快;“U”型河谷见于河流下游,河流切割作用弱。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具有“双汛”;径流量的大小与流域面积和流域内的降水量、地下水、湖泊或冰雪融水量有关。13Ca处地貌是长江三峡,是流水下蚀作用的结果。14D路南石林地貌是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经流水侵蚀、溶蚀形成的。15B16.B17.B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按密度从小到大是气、油、水,气密度最小,位于最上部,水密度最大,位于最下部。气、油是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故应属于沉积矿,位于沉积岩之中。18C位于两河交汇处,往往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且河段转运量比处大。同时,河流可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19D20.A从图中断层组合中岩体的升降运动方向可以判断为断块山。只有庐山为断块山,其他均为褶皱山。21(1)流水沉积三角洲(平原)(2)沙丘干旱、半干旱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退耕还草,严禁过度放牧(3)丘陵地势起伏不大,坡度比较和缓、等高线数值小于250米向斜中心岩层较新,四周岩层较老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坚硬)不易被侵蚀22(1)青藏高原四川盆地(2)印度洋亚欧太平洋美洲非洲(3)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还在继续,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不断挤压亚欧板块,造成青藏高原缓慢北移。(4)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多呈条带状。这些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5)见下表:典型地貌类型外力作用雅丹地貌风力侵蚀、沉积作用喀斯特地貌流水溶蚀、淀积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应熟知:六大板块的分布;图示地区外力作用下主要地貌类型;青藏高原人口、聚落分布在谷地的原因。23(1)黄河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在河口堆积(2)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使河流泥沙含量减少;流域内用水量增多使得下游河水流量减少,携带泥沙的能力降低;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可调水调沙。(3)由北向东北、向东移动地转偏向力,使河水右偏解析由经纬网和海陆轮廓进行区域定位,得出为黄河三角洲,结合黄河流域的水文特征即可得出相关答案。24(1)修建南昆铁路遇到的自然障碍主要是:经过喀斯特地貌区,地势起伏大、地形崎岖;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如地震、泥石流、滑坡、溶洞塌方等)。修建青藏铁路遇到的自然障碍: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2)铁路对坡度的限制性比公路对坡度的限制大,修建铁路的地面要比较平缓,而山区地面较崎岖,坡度较大;发展公路可以减少挖土方等费用,节约工程建设的人力、物力;公路选线和建设比较灵活方便,可以实现门对门服务。(3)AB(4)大多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原因:高原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而发育于其上的深切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两岸泥沙淤积而成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是高原地区人类理想的栖息地。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对交通建设和聚落分布的影响。第(1)题,南昆铁路所经地形区是云贵高原,降水丰富,喀斯特地貌广布,又介于两大板块的交界处,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生态脆弱,环境恶劣。第(2)题,可以从铁路和公路对地形的要求及工程量方面来考虑。第(3)题,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思考。第(4)题,从高原的特征和聚落分布的要求方面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