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单元评估检测.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75153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单元评估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单元评估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单元评估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单元评估检测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19世纪30年代,法国圣西门团体里的女性活动积极分子主张改革财产所有权以增强妇女的独立,主张妇女有参与公共辩论的权利。对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分析中,合理的是()A.社会主义思潮兴起发展B.英法妇女获得了普选权C.各国工人运动走向联合D.妇女经济地位普遍提高【解析】选A。从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圣西门团体里女性的政治经济地位提高了,反映了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发展。故A正确。2.邓小平是在法国勤工俭学时读到共产党宣言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他后来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起初,他从“入门老师”那里学不到的是()A.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B.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C.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D.工人阶级立足本国,独立进行工人运动【解析】选D。解题时联系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可判断D为正确答案。因为共产党宣言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主张。A、B、C均为共产党宣言的内容。3.“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无产阶级的根本目的是夺取国家政权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无产阶级的使命C.实现无产阶级统治的途径是暴力革命D.人民公社是该主张在中国的具体实践【解析】选B。解读题意,反映无产阶级利用政权,促进生产力发展,故B正确;A与题意不符,错误;C题中没有体现,错误;人民公社实行时中国已经实现了公有化,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拓展延伸】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在资本主义社会,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充当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只有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才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这是因为:(1)无产阶级与最先进的社会大工业相联系,是新生产力的代表者,是最先进、最有前途的阶级。(2)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低下,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受剥削和压迫最为深重。在革命斗争中,他们“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3)无产阶级在使用机器大生产中,必须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因此最容易团结起来,组织起来,最有组织性、纪律性。4.马克思在1861年向朋友介绍某本书时这样写道:“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虽然存在许多缺点,但是在这里不仅第一次给了自然科学中的目的论以致命的打击。”对“这本书”的认识正确的是()A.为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B.使马克思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理论建立在科学之上C.书中提出的一些观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D.该书的作者在认识宏观世界方面存在着不足【解析】选C。“第一次给了自然科学中的目的论以致命的打击”说明马克思肯定了达尔文进化论的进步作用,故C正确。5.(xx浙江名校联考)巴黎公社规定:免除1870年10月到1871年4月的房租;取消面包房工人的夜班制;禁止当铺拍卖过期的典当品,凡在20法郎以下的典当品,无条件退还原主。这表明公社()A.打碎了一些原先的国家机器B.措施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C.实行了保护人民利益的措施D.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解析】选C。据材料“免除1870年10月到1871年4月的房租”“取消面包房工人的夜班制”和“禁止当铺拍卖过期的典当品,凡在20法郎以下的典当品,无条件退还原主”可知实行了保护人民利益的措施,故C正确。6.“旧官吏把乘坐豪华马车视为莫大的荣耀,而公社委员却将豪华马车看作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障碍。当他们乘着马车奔驰在大街小巷,穿行于黎民百姓之间的时候,只觉得浑身不自在,甚至可以说是如坐针毡。”材料反映巴黎公社()A.财政困难,倡导勤俭节约B.委员们具有“公仆”意识C.坚决打碎旧的国家机器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解析】选B。从“公社委员却将豪华马车看作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障碍”和“如坐针毡”看,公社委员不愿意搞特殊化,脱离群众;他们廉洁奉公,具有“公仆”意识,故选B。7.(xx长郡中学月考)有文章指出,1917年9月布尔什维克在市杜马选举中得票率在彼得格勒占33.5%,而在5月仅为20%;在莫斯科区议会的选举中布尔什维克所获得的选票从7月的11%上升到10月的51%。材料不能说明()A.和平夺权仍有很大的可能性B.布尔什维克党已掌握苏维埃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岌岌可危D.十月革命的条件已基本具备【解析】选B。依据时间1917年10月可知,材料叙述应在十月革命以前,而B应该是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正确。8.(xx湖北重点高中联考)俄国立宪会议选举于1917年11月举行,尽管布尔什维克党得到了城市工人和前线士兵的广泛支持,但俄国社会革命党则获得了来自乡村地区农民的大量选票,使其最终以明显优势胜出。这说明()A.给农民分配土地使列宁赢得了民心B.布尔什维克党在广大地区获得了支持C.工人和士兵是苏维埃政权的支柱D.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阶级多元化【解析】选C。“布尔什维克党得到了城市工人和前线士兵的广泛支持”说明工人和士兵是苏维埃政权的支柱,故C正确。9.(xx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道:“无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理解他的话。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分歧”主要是围绕()A.“四月提纲”中的主张B.和平法令中的规定C.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D.土地法令中的规定【解析】选A。列宁的“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和计划,而当时的革命者还幻想与资产阶级共同掌权,这是二者的分歧。【加固训练】(xx无锡模拟)1917年,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加米涅夫曾这样说:“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我认为它还没有结束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他的这番言论主要针对列宁()A.要求推翻沙皇统治的主张B.退出帝国主义世界战争的想法C.提出转变革命任务的要求D.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决定【解析】选C。二月革命已经推翻了沙皇的统治,与题目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退出帝国主义世界战争的想法是在十月革命以后,当时十月革命还没有爆发,故B项错误;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俄国革命应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与题目相符,故C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十月革命以后,与题目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10.(xx湛江调研)某班黑板报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俄历1917年10月,列宁领导工人和革命士兵,在俄国首都彼得格勒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文中史实错误的有()A.1处B.2处C.3处D.4处【解析】选B。根据题干“俄历1917年10月”的信息,可知该事件是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因此文中史实有2处错误,故B正确。11.(xx湖北联考)十月革命后,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下设陆海军、外交、财政、司法、内务、民族事务等13个人民委员部,执行无产阶级国家的各种职能。人民委员会的主要特点是()A.民主集中B.议行合一C.党政不分D.三权分立【解析】选B。材料主要反映了人民委员会的职能,没有反映民主集中的特点,故A错误;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拥有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因此议政和执行合一,故B正确;人民委员会由选举产生,不能说明党政不分,故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三权分立的问题,故D错误。12.以下为国际工人运动整体发展的示意图,与数字处填入内容对应的分别是()A.理论到实践、理想到现实、空想到科学B.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理想到现实C.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理想到现实D.空想到科学、理想到现实、理论到实践【解析】选B。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是从空想到科学;1871年巴黎公社进行无产阶级专政第一次尝试,是从理论到实践;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从理想到现实,故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52分)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出版(1894年)后,奥地利经济学家斯班称马克思的“每一学说”“皆属错误的”,而且“马克思的主要学说”“皆非出于独创”;不过,他还是承认“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说中,确有一段真理”: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之下”,劳动者与资本家“所得的各自部分”“实在未能公允,实在应谋改革”。陈韶华、郭广迪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态度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材料二在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理论家当中,马君武、朱执信、孙中山、廖仲恺、宋教仁、冯自由先后在译书汇编浙江潮民报等报刊上介绍过各种社会主义学说。朱执信在民报(1907年)上相继发表的文章中介绍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主要内容,并节译了其中的片段。朱执信指出:“顾自马尔克(马克思)以来,学说皆变,渐趋实行,世称科学的社会主义。”但是这些介绍只是零星的,不成规模和系统,而且传播的范围非常小。李军伟、张瑜从精英到大众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材料三“大危机”爆发后,在西方知识分子中“出现了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热烈气氛”。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42年就用“伟大”一词来形容“马克思的道理”,指出“马克思的分析是这个时期产生的唯一真正进化的经济理论”。陈韶华、郭广迪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态度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材料四德国电视二台最近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部名为马克思和阶级斗争的10集纪录片。纪录片中称,“没有一个德国人对世界的影响能超过马克思”,学者认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几乎所有德国大学都有研究马克思的项目。(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态度的原因。(8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当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如何“从精英到大众”的。(8分)(3)材料三、四较之材料一反映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有何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6分)(4)综合材料一、三、四,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4分)【解析】第(1)题注意结合材料概括研究者的观点:二者有共同之处,就是能够指出缺陷与价值。原因考虑当时的社会形势和二者的阶级属性。第(2)题注意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这些介绍只是零星的,不成规模和系统,而且传播的范围非常小”。第(3)题通过比较可知材料四更多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肯定,变化因素应该联系当今西方面临的经济危机来加以分析。第(4)题应从认识人类文化的高度来展开回答。答案:(1)比较重视马克思主义,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主要采取批判的态度,肯定了其中的少数内容。(2分)原因: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资产阶级企图通过批判马克思主义来压制无产阶级革命;同时西方学者希望借鉴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理论使统治者改善劳动人民的处境,缓和社会矛盾。(6分)(2)状况:20世纪初开始传播,只是零散的,不成规模和系统,传播的范围非常小。(2分)“从精英到大众”: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十月革命的推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使马克思主义迅速大众化;新中国成立以来,使马克思主义更进一步大众化。(6分)(3)变化:由批判为主转为赞扬为主,研究更加热烈了。(2分)原因:经济危机使西方学者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缺陷,他们想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寻找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材料中涉及的两个时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相对缓和。(4分)(4)认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理论是可以相互借鉴的。(4分)14.(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洲的资产阶级要比俄国的克伦斯基之流强大和聪明,他们成功地做了一些安排,以至于要使群众起来奋战就比较困难。列宁全集第26卷材料二我们之所以走在前面,不是因为我们比其他国家的工人能干,不是因为俄国的无产阶级比别国的工人阶级高明,而仅仅是因为我国过去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列宁全集第27卷材料三我们的革命是开头容易,继续困难;而西方的革命是开头困难,继续容易。列宁全集第27卷(1)以英国为例说明你对材料一的理解。(8分)(2)在材料二中,列宁强调的“我国过去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具体应怎样解释?(8分)(3)材料三中列宁说俄国革命“继续困难”,主要是指哪一方面的困难?为什么?西方“开头困难”又主要是指哪一方面的困难?为什么?(8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列宁强调革命必须重视什么?(2分)【解析】解答本题,一是要注意准确把握导致革命的两大主要原因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最严重障碍和残酷压迫使人民无法照旧生活下去。二是要注意在提取材料中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联系俄国爆发革命和欧洲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发生革命的历史背景,准确理解材料解答。答案:(1)进入垄断资本主义以后,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内进行了社会政治改革,扩大了民主范围,允许工人政党合法存在,例如英国工党。合法斗争的条件存在,不容易爆发革命。(8分)(2)俄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最落后的国家,主要表现在经济上还有封建贵族地主经济,政治上还保留了沙皇君主专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8分)(3)“继续困难”指经济方面的困难。因为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新课题,容易出现失误。(4分)“开头困难”指政治方面的困难。因为工人阶级通过合法斗争能达到自己的一些政治目标,不必进行激烈的政治革命。(4分)(4)要重视研究革命的客观条件。(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