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64814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 :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一、积累与运用(共32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作者在近十年间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ji ge),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cu)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fn)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名著荐读”之平凡的世界(路遥)( )( )( )( )2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1)烈士暮年, 。 (2)春蚕到死丝方尽, 。(3)野火烧不尽, 。 (4)德不孤, 。 (5) ,观千剑而识器。 (6) ,无花只有寒(7) 一片孤城万仞山。 (8) ,春江水暖鸭先知。3下列语句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九年级五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B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C今年阅兵将是新中国第十四次,也是新世纪以来第一次阅兵。D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吃龙虾,会导致病情加重。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五一假期,我们徜徉在凤城河风景区,领略自然之美,品味人文之趣,真是怡然自得。 B“胡瑗读书节”活动中,语文名师就如何有效阅读的话题说长道短,同学们深感受益匪浅。 C近期,微信朋友圈中流行的一篇文章素颜徽州,言简意赅地介绍了徽州的众多美食。D泰州老行当展馆里的游人摩肩接踵,大家饶有兴味地观赏着那些承载着儿时记忆的物品。5名著阅读。(7分)(1)格列佛游记的作者 是_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书中主人公格列佛是以 身份,得以随船出游,周游世界的。(2)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极具讽刺色彩的小说,请概括写出其中两个讽刺性的故事情节。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9分)学校正开展“传统文化伴我成长”的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活动一】文化论坛。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参观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请你谈谈“去中国化”的后果 【活动二】精品店评。阅读下面材料,根据划线文字,简要说说你在表达技巧上学到了什么。在央视星光大道的一期节目中,对最后一关的两位选手,嘉宾梁宏达点评说:“我想做一下比较,3号的歌就像老家东北小烧一样,喝下以后浑身发热;6号的歌跟你老家山西杏花村汾酒一样,刚入口时挺棉的,但是后进挺大。如果说3号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6号就是洞庭波涛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活动三】建言献策。请你就如何更好地传承文化这个话题,向学校李校长提两条建议,你会怎么说呢? 二、阅读理解(共58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7-8题。(7分)送张四(王昌龄)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7首句中哪个词语点明了季节?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本句所呈现的画面。(3分)8.三四两句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作用。(4分)(二)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9-12题。(17分)(甲)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注释:适:满足。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畜:同“蓄”。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9.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4分)(1)渔人甚异之( ) (2)阡陌交通( )(3)颖脱不羁 ( ) (4)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 )10.翻译下列句子。(6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11.请从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3分)12.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4分) (三)、阅读短文,完成13-17题。 (20分)方块汉字前途之争(1)方块汉字的前途,是我国知识界争论的百年话题。(2)对于汉字的批评,首先来自其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五四”运动后推行白话文、拟定注音字母,进一步的主张就是废除方块字、实行拼音化。然而建国后的实践表明:通过汉字简化和义务教育,汉字完全可以为大众所掌握,本身并不是造成文盲的主要原因。(3)时至今日,废除方块字的主张不再活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不如拼音文字那样逻辑分明,因此汉字可以用来传承文化而不适用于发展科学。其实这里混淆了科学发展的传统背景和语言载体本身的特色。国人撰写的学术论文,无论用的是中文还是英文,往往有着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病,这里既有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遗传病,也有在近代封闭条件下形成的恶习惯。文字无辜,这些毛病不该记在文字头上。 (4)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各种文字的前途提供了重新排队的机会。对于二进制的计算机编码而言,一个汉字只相当于两个拼音字母。同一个文本,汉字的篇幅最短,输入计算机的速度也最快。汉字直观,承载的信息量远大于拼音文字。更重要的是汉字信息熵最高,有限数量的方块字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而依靠拼音字母的英文,需要不断制造新的单词才能表达不断出现的新概念。因此,汉字常用的只有几千字,而英语的词汇量早已超过40万,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并无优势。 (5)语言是文化传承的主角,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在科学创新中应当具有潜在的优势。一种文化能够保持几千年而不衰,其中必有原因。值得参考的是犹太民族,三千年历史有两千年流离失散,却始终坚守着犹太教和希伯来文。在外界压力下,犹太人凭着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以一千多万的人口,赢得了世界四分之一的诺贝尔奖。华夏文化同样具有尊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是不是也在深处蕴藏着科学创新的基因,从而也有问鼎世界科学顶峰的前景? (选自2015年2月27日文汇报,有改动)13.根据文意回答:有人认为汉字没有前途的理由是什么?(4分) 14.指出第(4)段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4分) 15.第(3)段中加点的“往往”一词能否去掉?请结合内容说明。(4分) 16.细读第(5)段,说出加点的“潜在的优势”所指的内容。(4分) 17.结合文章和下面材料说明:“砼”字体现了汉字在科学表达方面具有哪些优势?(4分)“为了方便读写,我国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将混凝土一词简化为人工石,后又将这三个字组合成一个新字砼(tng)。现砼字已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百度百科 (四)阅读短文,完成18-21题。(14分) (1)伍铜匠是皖北人,刚到我们这里时还不满十八岁。那时我们这里四面环水,交通很是不便。乡亲们要想买个物品,非得坐船渡过盘龙河,再走上十多里的土路,才能在邻近的集镇采购到想要的东西。因此,当伍铜匠摇着铜串子走进我们村时,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2)“小铜匠,给换个脸盆吧。” (3)“小铜匠,给做个铜勺吧。” (4)“好咧。”伍铜匠笑眯眯地应答着,随即在主人家的门前稳稳地放下担子,生起炭火忙碌起来。 (5)伍铜匠从小师从名匠,学得一手绝妙的手艺,祭器、文具、日用品几乎是无所不能。再加上他爱动脑筋,能够根据主人的喜好设计出各种形状和纹饰,所以很快赢得乡人的赏识,后来还赢得了一位姑娘的芳心。 (6)相中伍铜匠的那位姑娘是盘龙乡的美人,年纪轻轻的,家中的门槛就快被媒人踏破。但姑娘不为所动,却对伍铜匠情有独钟。 (7)伍铜匠没有辜负姑娘的厚爱,入赘不久就被推举参加县里的技术比武活动,并以一座创意独特、做工精巧、玲珑剔透的铜摆件耕牛闹春,捧回“能工巧匠”金色奖牌。 (8)文革期间,大队干部找到伍铜匠,请他帮宣传队打制一面铜锣。伍铜匠从未打制过响器,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他特地到县剧团考察,回来后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打制出一面音质清纯、音域宽广的铜锣。送到宣传队一试,声音浑厚似虎啸,立时倾倒现场所有的人。后来这事不知怎么传了出去,附近市县的一些剧团和宣传队纷纷慕名前来订货。一时间伍铜匠家门庭若市,热闹非凡,很有点“盘龙铜贵”的意思。 (9)自从伍铜匠顶起门户,无论是三年自然灾害,还是十年动荡岁月,一家人从来没有饿过肚皮。不仅如此,伍铜匠还创造了第一个购买家电,第一个建造楼房,第一个装上电话,儿子第一个考上大学的盘龙纪录。 (10)好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弹指间伍铜匠已到了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这时,包括铜匠在内的许多古老行当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伍铜匠望着闲置已久的铜匠担子,想着曾经享誉八方的快乐时光,心中常常有说不出的落寞。不过平心而论,伍铜匠还是很满足如今的小康生活的。如果不是“菩萨”事件,伍铜匠的晚年也许不会有太多的涟漪。 (11)那日,伍铜匠下海经商的大儿子突然带回一个陌生人。陌生人见到伍铜匠供奉的观音菩萨两眼立刻发起光来。大儿子就对伍铜匠说:“爸,您知道吗?这个菩萨可是个宝贝呢。您看这造型、这包装,少说也有几百年。尤其难得的是它还有个款识。这位朋友说了,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起码要值三十万!爸,您这房子也该翻翻新了,我也想买辆新车,咱们不如把这菩萨卖了,让它发挥发挥作用。” (12)“什么话?你竟然想拿菩萨发财?亏你想得出!”大儿子的话让伍铜匠很生气。伍铜匠做生意时曾收到不少的古钱币和古玩意,那些东西已被识货的大儿子陆续淘走,如今陪伴在身边的只剩下这尊菩萨。铜菩萨是伍家的祖传之物,也是父母留给伍铜匠的唯一念想。大儿子竟然连传家之宝都不放过,伍铜匠岂有不恼之理! (13)不料没过几天,二儿子也赶回家来。说是公司要提拔一些管理人员,不少人都在找关系钻门道。自己当了十几年业务员,这次如果再上不去,“仕”途算是完了。幸好头儿爱好收藏,咱就来个投其所好,把那尊菩萨送给他。 (14)“什么?用菩萨换帽子?亏你想得出!”二儿子话还没说完,伍铜匠又一次翻了脸。 (15)老伴见了伍铜匠把两个儿子都得罪了,就嘀咕道:“你也真是的,什么事都认死理,这些东西将来还都是他们的,你犯得着这么顶真?” (16)伍铜匠说:“我就看不惯他们这德行,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不能让人家看我的笑话。” (17)菩萨风波过去没几天,汶川发生了大地震。那些日子,伍铜匠天天心里发紧,有时还盯着电视掉眼泪。一日,伍铜匠的两个儿子同时回了家,说四川遭了大灾,党中央号召我们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咱们是不是把那个菩萨转让出去,让它更好地普渡众生。伍铜匠正苦于想不出办法援助灾区,儿子的话让他心里一动,踌蹰了一夜后,大清早就向儿子松了口。 (18)暑假期间,在县城上初中的孙子回家看望爷爷妈妈。饭桌上,孙子很惊奇地告诉爷爷,他的同学家里顾忌有个和咱家一模一样的铜菩萨,而且那个同学的爸爸还是爸爸的领导。 (19)伍铜匠闻言愣住了,联想到大儿子的新车,二儿子的晋升,立刻明白了一切。(20)伍铜匠蹒跚着走到门外,扒下门楣上“模范家庭”的牌牌,运足力气使劲一扔。那个牌牌在空中划了个弧线,然后一头栽进路旁的河沟里 (选自雨花,有删改) 【注】入赘:男子到女家结婚并成为女家的家庭成员。18.本文前半部分主要写了伍铜匠“享誉八方的快乐时光”,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填空。(2分) 来到盘龙乡- 赢得芳心并入赘女家-以耕牛闹春捧回“能工巧匠”奖牌- 创造多个盘龙记录19.下面对文中“铜菩萨”这一物件主要作用的分析,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始终。 B补充交代了伍铜匠的身世背景。 C说明伍铜匠有一定程度的迷信思想。 D折射出文中主要人物品行的高下。20.根据要求解答下列两小题。(6分)(1)第(8)段中用“盘龙铜贵”来形容伍铜匠什么?(3分) (2)简要分析第(20)段的深层意蕴。(3分) 21本文第(18)段划线部分安排小孩子来揭示真相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4分) 三、作文(60分)22现代汉语词典对“学习”这样注解: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效法。 请以“ 让我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补充完整后的文题抄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4)书写工整规范。(4分)响水县实验初级中学xx年秋学期学情监测初三年级语文学科答题纸合分人核分人得分一、积累与运用(32分)1.(4分) 2(8分)(1) (2) (3) (4) (5) (6) (7) (8) 3.(2分)( ) 4.(2分)( ) 5(1)(3分)( )( )( ) (2)(4分) 6.(9分)(1) (2) (3) 二、阅读与理解(58分)(一)(7分)7. (3分)8. 。(4分)(二)(17分)9.(4分)(1) (2) (3) (4) 10(6分)(1) (2) 11.(3分) 12(4分) 。(三)(20分)13(4分) 。14(4分) 15(3分) 。 16.(3分) 。17.(4分) 。(四)(14分)18(2分) 19.(2分) 20.(6分)(1) (2) 。 21.(4分) 。三、作文 (60分)初三语文参考答案一、(32分)1. (4分)纠葛 挫 繁2.(1)壮心不已 (2)蜡炬成灰泪始干。(3)春风吹又生(4)必有邻 (5)操千曲而知音(6)五月天山雪(7)黄河远上白云间(8)竹外桃花三两枝3. (2分)C 4. (2分)B5.(1)斯威夫特 、英 、随船医生(2)略6. (9分)【活动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不到有效的传承和发扬;青少年的成长就缺少营养丰富的文化食粮;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就会有所缺失。【活动二】:在说话或写作中要恰当的引用诗文名句,使语言富有内涵和美感。【活动三】:略(一)(7分)7.(1)(3分)暮。 画面:枫林尽染红了,太阳快要西坠,此时送张四,我满怀愁思! 8(4分)示例: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冷山与冷月“冷”字正点出了寂寞与孤独的处境;凄清的猿声就连猿也为之凄凄哀啼。因此,因景生情,情景互融。(二)(17分)9. (4分) (1)对感到惊异 (2)交错相通 (3)束缚,约束 (4)停止 10.(6分)(1)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2)只要能体味琴中的趣味,何必一定要有琴音呢!11.(3分)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12.(4分)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 (三)、(20分)13.(4分)汉字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14.(4分)列数字、作比较。通过具体数据的比较,更鲜明地突出汉字具有高信息熵的特点。15.(3分)不能去掉。“往往”表明大多数情况下如此,去掉就表示国人写论文都有“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病”,与事实不符,语言不严密。16.(3分)(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具有尊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意对即可)17.(4分)“砼”字读写方便,输入计算机的速度快;由“砼”的字形可以揣摩出“人工合成的石头”的意思,可见汉字直观,信息量大;“砼”这一新字由三个简单的字合成,可见汉字构造新词的信息熵高。(意对即可)(四)(14分)18(2分)赢得乡人的赏识 打制铜锣的影响(意对即可) 19.(2分)D 20.(6分)(1)“盘龙铜贵”形容伍铜匠的名声远播,业务繁忙,表现了伍铜匠的手艺不凡。(2)扒下牌牌扔进河里,表明了伍铜匠认为两个儿子的所作所为玷污了“模范家庭”的名声,也表明了伍铜匠对不择手段“升官发财”之类社会丑恶现象的深恶痛绝。(意对即可) 21. (4分)从情节上看,故事尾部(结局)通过小孩子的话来揭开真相。 孩子的话来交代铜菩萨的最终去向,推动故事的发展,引出伍铜匠扒下牌牌扔进河里的举动,主题上:表达出对不择手段“升官发财”的社会丑恶现象的深恶痛绝。(意对即可) 22.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