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阶段测评二(第三、四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9分,每小题3分)“小清新”,这个流传已有一段时间的热词,恰如孕育它的这个时代一样复杂。既可以是一种审美趣味,也可以是一种人生姿态;既有大量拥趸,也招来很多非议以至于“最烦小清新”一度成为配套的流行词。围绕小清新产出的各种现象,或许正可以成为一个断面,让我们观察当今时代的文化图景。咧开嘴向着镜头笑自然别有率真的韵味,但“45度角仰面看天”难道不是大胆表现自我的突破?比起高大全的正面形象,穿着帆布鞋的脚丫特写也确实会给人更多有关青春的联想。从这个角度看,小清新未尝不是年轻人追求个性、追求美好的脚注。实际上,小清新本身就有对流行文化的刻意躲闪,有关注自我的人文主义,有对物欲、商业的天然抗拒;而满含对青春的伤感式怀恋、对童年的乡愁式叙事,小清新也关乎一代人普遍的生存状态。小清新自有其审美情趣。忧伤、朦胧、淡淡,都是不同的风格。但从一些小清新的标志性语汇中,或许也能看出一种思想倾向:撷取的是一己的小思绪,陶醉的是一方的小意境,沉浸的是一人的小感伤偏向于感性,偏向于个人,偏向于幻想,因而显得格局稍小、内容稍空、分量稍轻。更重要的是,虽然文化风尚总是互相影响,但蜂拥而至的模仿难免让人倒了胃口。小清新会成为一个略带贬义的标签,原因也正在于此。有段子说,小清新“至少毁了两种衣物,格子衬衫和棉布长裙;至少毁了两个景点,丽江和凤凰”等。的确,如若想象力孱弱、创造力缺失,如若只知跟随、不愿深入,反而会在追求个性的时候丧失了个性,让小清新退化成肤浅的符号,变成矫情的无病呻吟。光有小清新也是不够的。只是沉浸在个人小世界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只是感伤于个人哀乐而无法仰望群星,最终会失去了更深刻的感知能力、思考能力,就算走遍天涯海角,也不过是在顾影自怜。而对于一个时代而言,小清新成了追逐的对象、流行的风尚,求平求淡求忧伤,更有可能让文化失去活力。试想,宋词如果没有铜琵琶唱大江东去,而只有红牙板歌晓风残月,怎能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象征?所以,套用非常“小清新”的话来说,当我们谈论小清新时我们谈些什么?当我们谈论小清新时,我们谈的是一种个性的缺失,追求个性走到反面变成丧失个性,让“银镯碎花帆布鞋”烂了大街。当我们谈论小清新时,我们谈的是一种创新的乏力,我们的时代如何才能有改变亿万人心灵版图的文化叙事,如何才有引领流行文化风潮的精品力作?当我们谈论小清新时,我们谈的是一种价值的回归,厌倦了曾有的宏大说辞却又困顿在了个人私语的丛林,是不是也可以放宽视野,打开胸襟,去追求更刚健的审美情怀、更宏大的个性文化?作为个人的审美追求,小清新可以有。但在整个时代的文化建构中,小清新也该不断成长。或许,只有走出“一个阳光照射的角落”、走出“一个人孤独的时刻”,才能真正找到除了“你离开我”之外人生旅程更重要的意义。(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1月23日04版有小“清新”,也应该有大情怀,有删改)1.下列对“小清新”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小清新是一个时代流行词,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生活方式,由此产生了各种文化现象,代表了当今时代的文化图景。B.小清新一词诠释了年轻一代普遍的生存状态,他们刻意躲闪流行文化,关注自我,抗拒物欲、商业,对青春满含怀恋。C.“45度角仰面看天”“格子衬衫和棉布长裙”“丽江和凤凰”“银镯碎花帆布鞋”成为小清新的流行符号。D.小清新现象的复杂性是指一方面求平求淡求忧伤,另一方面又在追求个性、追求美好、大胆表现自我。解析:A项,“代表了当今时代的文化图景”错,以偏概全。B项,“诠释了年轻一代普遍的生存状态”错,曲解原文。D项,小清新现象的复杂性不仅仅是选项中说的两方面,以偏概全。答案:C2.下列对小清新成为一个略带贬义的标签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清新体味的是一己的小情绪,其思想偏向于感性、个人、幻想,格局稍小,内容稍空,分量稍轻。B.由于大众对小清新一拥而上的模仿,出现了只跟随、不深入的问题,导致了个性丧失、想象力缺失的后果。C.只有小清新,没有大情怀,会让人失去深刻的感知能力和思考能力,困顿于私人情感,无力观照现实。D.对时代文化的建构而言,小清新无法担当象征时代文化的重任,甚至有可能让文化失去活力。解析:B项,“只跟随、不深入”“个性丧失、想象力缺失”错,原文只是假设。答案:B3.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段点明“小清新”是一个时代热词,接着指出由此产生了各种文化现象,从而引起下文。B.第段先列举了“小清新”的具体表现,接着对“小清新”这一概念下定义,然后阐释了“小清新”的内涵。C.第段分析了“小清新”的审美趣味,第段由“小清新”的不足之处继而剖析其对个人与时代的影响。D.第段明确小清新不能仅仅是个人的审美追求,它需要成长,从而实现更刚健、更宏大的追求。解析:B项,“下定义”错,原文并没有给出定义,无中生有。答案:B二、课内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10分)索尼亚晚间很迟回来时,来到娜塔莎的房里,令她惊异的是,她发现娜塔莎还没有脱下衣服,睡在沙发上。在旁边的桌上放着一封打开的阿那托尔的信。索尼亚拿了信,开始看信。她一面看信,一面注视睡着的娜塔莎,在她脸上寻找她所看的这信的说明,却没有找到。她的脸是安静的、温顺的、幸福的。索尼亚抓着胸口,避免气闷,她脸色发白了,因为恐惧和兴奋而颤抖着,坐在圈椅上流泪。“我怎么一点也没有注意到?怎么这件事会弄到这种地步呢?难道她不爱安德来公爵了吗?她怎么会让库拉根这样?他是骗子,是恶徒,这是很明显的。尼考拉,亲爱的高贵的尼考拉,知道了这件事,他要怎么办呢?这就是前天、昨天、今天她兴奋的、坚决的、不自然的面色的含义,”索尼亚想,“她爱他,这是不可能的!也许她打开了这封信,不知道是谁寄来的。也许她生气了。她不会做出这种事的!”索尼亚拭去眼泪;走到娜塔莎那里,又注视着她的脸。“娜塔莎!”她说得几乎听不见。娜塔莎醒来,看见了索尼亚。“啊,回来了?”然后她带着睡醒时所常有的那种坚决和温柔,抱着她的朋友,但是注意到索尼亚脸上的迷惑神情,娜塔莎的脸上表现了慌张和怀疑。“索尼亚,你看了信吗?”她说。“是的。”索尼亚低声说。娜塔莎狂喜地微笑了一下。“不,索尼亚,我不能够再这样下去了!”她说。“我不能够再瞒你了。你知道,我们彼此相爱!索尼亚,亲爱的,他写信索尼亚”索尼亚,好像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睁大了眼睛望着娜塔莎。“但是保尔康斯基呢?”她说。“啊,索尼亚,啊,只要你知道我是多么幸福就好了!”娜塔莎说。“你不知道,爱情是什么样的”“但是娜塔莎,难道那一切都完结了吗?”娜塔莎瞪着大眼睛望着索尼亚,好像不明白她的问题。“那么你要拒绝安德来公爵了吗?”索尼亚说。“唉,你什么也不明白,你不要说蠢话,你听。”娜塔莎暂时恼怒地说。“不,我不能相信这个,”索尼亚说。“我不明白。怎么你整年地爱着一个人,忽然其实你只看见他三次。娜塔莎,我不相信你,你在说笑话。三天之内忘掉一切,那样”“三天,”娜塔莎说,“我觉得,我爱了他一百年了。我觉得在爱他之前,我从来没有爱过任何人。你不会懂得这个的,索尼亚,等一下,坐到这里来。”娜塔莎又抱她又吻她。“我听说过,这种事是常有的,你当然也听说过,但我直到现在才感受到这种爱情。这不是从前那样的。我一看见他,我就觉得,他是我的主人,我是他的奴隶,并且我不能不爱他。是的,奴隶!他命令人做什么,我便做什么。你不懂得这个。我要怎么办呢?我要怎么办呢,索尼亚?”娜塔莎带着幸福的惊惶的面色说。“但你要想想看,你在做什么,”索尼亚说。“这件事我不能够让它这样的。这些秘密的信你怎能让他弄到这个地步?”她带着恐惧和那难以掩饰的憎恶说。“我向你说过,”娜塔莎回答,“我没有意志了,你怎么不懂得这个:我爱他!”“这件事我决不让它这样的,我要说的,”索尼亚眼泪迸流,大声地说。“你是什么意思?为了上帝的原故,假使你要说,你就是我的敌人,”娜塔莎说,“你想要我不幸。你想要我们分裂”看到娜塔莎的这样的恐惧,索尼亚为她的朋友流下了羞耻和怜悯的泪。“但是你们当中发生了什么?”她问。“他向你说了什么?为什么他不到家里来?”娜塔莎没有回答她的问题。“为了上帝的原故,索尼亚,不要告诉任何人,不要折磨我,”娜塔莎请求,“你记着,人不能够干预这类事情的。我向你公开了”“但是为什么有这些秘密?为什么他不到家里来?”索尼亚说。“为什么他不直接来向你求婚呢?要知道安德来公爵给了你完全的自由,假使是如此;但我不相信这个。娜塔莎,你想过没有能有些什么样的秘密的原因吗?”娜塔莎把惊讶的眼睛望着索尼亚。显然她是第一次遇到这个问题,她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是些什么样的原因,我不知道。但一定是有原因的。”索尼亚叹了口气,不相信地摇摇头。“假使是有原因”她开始说。但是娜塔莎猜中她的怀疑,惊恐地打断了她的话。“索尼亚,不能够怀疑他的,不能够,不能够,你懂了吗?”她大声说。“他爱你吗?”“爱我吗?”娜塔莎对她的朋友的话缺乏了解,带着可怜的笑容重复说,“你看过了信,你看见过他。”“但是假使他不是高尚的人,怎么办?”“他!不是高尚的人?你要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那就好了。”娜塔莎说。“假使他是高尚的,那么或者他应当说明他的意思,或者不再和你见面;假使你不愿做这件事,我就要做,我写信给他,我告诉爸爸。”索尼亚坚决地说。“但我没有他便不能生活!”娜塔莎大声说。“娜塔莎,我不了解你。你在说什么!想想父亲和尼考拉吧。”“除了他,我什么人也不需要,我什么人也不爱。你怎么敢说他不高尚?你难道不知道我爱他吗?”娜塔莎大声说。“索尼亚,你去吧,我不想和你争吵,你去吧,为了上帝的原故,你去吧:你知道,我多么苦恼。”娜塔莎用克制的愤怒和失望的声音,生气地说。索尼亚哭泣着跑出房去了。娜塔莎走到桌前,没有片刻的思索,便给玛丽亚公爵小姐写了她整个早晨写不出来的回信。在这封信中她简短地向玛丽亚公爵小姐说,她们所有的误会都消释了,安德来公爵出国时给了她完全的自由,说她要利用安德来公爵的宽宏大量,她请玛丽亚忘记一切,并且假使她有得罪她的地方,就请她饶恕她,但是她不能做她哥哥的妻子了。这时候,她觉得这一切是那么轻易、简单和明白。4.请简要概括选段的内容。(3分)解析:要围绕主人公看发生了什么事件,扼要说明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及结果。参考答案:娜塔莎因为孤独与寂寞,受阿那托尔的诱惑而背叛了安德来,并与好友索尼亚发生争执。5.你认为此时的娜塔莎所表现出来的爱情与她对安德来的爱情有何异同?(3分)解析:结合全文,由对娜塔莎的思想性格的分析,看娜塔莎对阿那托尔和安德来的感情实质及感情产生的基础。参考答案:此时娜塔莎的情感是真挚的。但这种感情是建立在别人的谎言之上的,这种痕迹在前面舞会上娜塔莎的言行和心理就已经有了体现热情而冲动,带有一点虚荣。课文第二部分她对安德来的爱情应该也是真诚的,然而这种爱情是建立在一位少女朦胧渴望爱情的基础上的。6.你喜欢这位托尔斯泰精心塑造的女主人公吗?请说说理由。(4分)解析:娜塔莎这一人物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具有“圆形人物”的特性。也正因为这样,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就更具有典型人物的经典意义。只要能结合课文内容,阐述自己的理由即可。若适当拓展也可,如联系一些对爱情忠贞不移的人物刘兰芝、李香君,对爱情执着追求的人物杜十娘。答案:略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题。(21分)俄列夫托尔斯泰在火车进站的时候,安娜夹在一群乘客中间下了车。她想着,如果没有回信就准备再乘车往前走。她拦住一个挑夫,打听有没有一个从渥伦斯基伯爵那里带信来的车夫。她正询问时,那个面色红润、神情愉快、穿着一件挂着表链的时髦外套、显然很得意那么顺利就完成了使命的车夫米哈伊尔,走上来交给她一封信。她撕开信,还没有看,她的心就绞痛起来。“很抱歉,那封信没有交到我手里。十点钟我就回来。”渥伦斯基字迹潦草地写道。“是的,果然不出我所料!”她含着恶意的微笑自言自语。“好,你回家去吧,”她轻轻地对米哈伊尔说。她说得很轻,因为她的心脏的急促跳动使她透不过气来。“不,我不让你折磨我了,”她想,既不是威胁他,也不是威胁她自己,而是威胁什么迫使她受苦的人。她顺着月台走过去,走过了车站。几个年轻人盯住她的脸,怪声怪气地又笑又叫,从她旁边走过。站长走过来,问她乘车不乘车。一个卖汽水的男孩目不转睛地望着她。“天哪,我这是到哪里去呀?”她想,沿着月台越走越远了。她在月台尽头停下来。几个太太和孩子来迎接一个戴眼镜的绅士,高声谈笑着,在她走过来的时候沉默下来,紧盯着她。她加快脚步,从他们身边走到月台边上。一辆货车驶近了,月台震撼起来,她觉得自己好像又坐在火车里了。突然间她回忆起和渥伦斯基初次相逢那一天被火车轧死的那个人,她醒悟到她该怎么办了。她迈着迅速而轻盈的步伐走下从水塔通到铁轨的台阶,直到匆匆开过来的火车那儿才停下来。她凝视着车厢下面,凝视着螺旋推进器、锁链和缓缓开来的第一节车的大铁轮,试着衡量前轮和后轮的中心点,估计中心点对着她的时间。“到那里去!”她自言自语,望着投到布满砂土和煤灰的枕木上的车辆的阴影。“到那里去,投到正中间,我要惩罚他,摆脱所有的人,摆脱我自己!”她想倒在开到她身边的第一节车厢的车轮中间。但是她因为从臂上往下取小红皮包而耽搁了,已经太晚了;车厢中心开过去了。她不得不等待下一节车厢。一种仿佛她准备入浴时所体会到的心情袭上了她的心头,于是她画了个十字。这种熟悉的画十字的姿势在她心中唤起了一系列少女时代和童年时代的回忆,笼罩着一切的黑暗突然破裂了,转瞬间生命以它过去的全部辉煌的欢乐呈现在她面前。但是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开过来的第二节车厢的车轮,车轮与车轮之间的中心点刚一和她对正了,她就抛掉红皮包,缩着脖子,两手着地投到车厢下面,她微微地动了一动,好像准备马上又站起来一样,但又扑通跪了下去。就在这一刹那,一想到自己在做什么,她吓得毛骨悚然。“我这是在哪里?我这是在做什么?为了什么呀?”她想站起来,闪开身子,但是什么巨大的无情的东西撞在她的头上,从她的背上碾过去了。“上帝,饶恕我的一切!”她说,觉得无力挣扎。一个正在铁轨上干活的矮小的农民,咕噜了句什么。一支蜡烛,她曾借着它的烛光浏览过充满了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的书籍,比以往更加明亮地闪烁起来,为她照亮了以前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哔剥响起来,开始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选自安娜卡列尼娜,周扬、谢素台译,有删改)7.本文前五段写出了安娜的绝望,请简析其具体内容。(6分)解析:从“还没有看,她的心就绞痛起来”“果然不出我所料”看出她没收到回信时已经对渥伦斯基绝望,从看信后“她含着恶意的微笑自言自语”看出她对他彻底绝望,从“既不是威胁他,也不是威胁她自己,而是威胁什么迫使她受苦的人”看出她对整个生存环境的绝望。参考答案:尽管期待渥伦斯基的回信,但先已绝望;看信后对两个人情感的彻底绝望;由此推广到对生存背景(人生、世界、命运等)的绝望。8.第段中对安娜周围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5分)解析:题干中“对周围的人的描写”提示是环境描写。第段一方面对环境作了客观的描述,另一方面用“她想”“她觉得”来表现安娜的心理活动,因此这段描写是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进行的。分析作用时要注意把握环境与安娜此时心理状态的关系。参考答案:特点:既是客观描写,又体现出安娜主观的感受。作用:从侧面写出了安娜恍惚、敏感、神经质的心理状态。9.安娜投到铁轨上之后有什么样的内心活动?这样写有什么意义?(4分)解析:分析内心活动时,不仅要分析具体的心理描写,还要注意分析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所体现出来的人物的心理特点。“吓得毛骨悚然”看出她对死亡的恐惧,一连串的问句表现出她内心的迷惑,“她想站起来,闪开身子”及请求上帝饶恕,表明她并不想死,有悔恨之意。这段描写到最后让读者发现安娜并不想死,却最终走向死亡,无疑增加了悲剧色彩。参考答案:内心活动:恐惧、迷惑、悔恨。意义:表现了安娜之死的偶然性,增强了悲剧意味。10.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6分)解析:画线句子是一个比喻句,答题时首先要找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句中的喻体是蜡烛,本体是安娜的意识。蜡烛“比以往更加明亮地闪烁起来”,比喻安娜的意识在死亡之前异常清醒;而蜡烛“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则体现出安娜的意识逐渐模糊直至消失,暗示了安娜的死亡。另外还要考虑结尾句的作用,通常是画龙点睛、深化情感。参考答案:“蜡烛”的比喻,写出了安娜死亡前意识从异常清醒到渐趋模糊、直至消失的过程。这句话表现了安娜临终前的内心感受,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安娜之死的总结。画龙点睛,暗含着作者的喟叹同情。表达题(共80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某市纪委书记在职期间,舞文弄墨,贪赃枉法,使得不少不法分子逍遥法外。B.近几年,居高不下的房价让好多人发出了“问苍茫大地,难觅方寸之地”的感慨。C.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溘然长逝,举世哀悼,他光明磊落、无私无畏,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光辉的岁月和美丽的彩虹,高山景行,令人仰慕。D.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也为了保证老百姓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天津市政府决定从长计议,打算多方论证,然后再对海河进行改造。解析:B项,望文生义,“方寸之地”指人的内心,心绪。答案:B1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原乡这部戏围绕着台湾老兵回乡这一事件为中心展开,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一段特殊历史背景下小人物命运变迁的动人故事。B.湖南卫视明星亲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自开播以来,众多粉丝除了关注五对父子的一举一动,也为节目组设置任务出谋划策。C.体坛圈子最近频频发生兴奋剂事件,这不仅让一些知名的体育运动员的个人形象大打折扣,也对年轻一代造成了负面影响。D.新年伊始,接连发生在云南独克宗古城和贵州报京乡侗寨的两场大火,使得这些独具价值的历史建筑顷刻间化为乌有。解析:A项,“围绕为中心展开”句式杂糅。B项,中途易辙,前后主语不一致。C项,重复,“体坛”即体育圈。答案:D1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意象,即心象,是诗化了的感觉。,。在诗歌创作中,它既不是单纯的外在描摹,也不是直抒胸臆的感情喷发,而是因情造景,寓意于象的单体形象。意象在诗中的运用,并从而增强诗的内蕴张力。它是诗人在某一瞬间表现出来的理性和感性的复合体具有具体的坚实的质感它暗示着诗人的内心图景便于诗人获得心灵创造的自由更好地抒发他复杂、流动、多变的生命体验有利于打破生活原型的束缚和局限A.B.C.D.解析:句是对前文“诗化了的感觉”总的解说,句式上也与前一句用“是”表示的判断句一致,因此第句排在最前面,故排除C、D两项;按逻辑顺序,先有“打破束缚和局限”,才有“获得自由”,故应在之前,再排除A项。答案:B14.提取下面材料的要点,以“过度包装”为开头,组合成一个单句。(5分)过度包装背离了包装的基本功能。过度包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过度包装损害了社会的利益。过度包装是广泛存在于商品包装之中的一种包装现象。不少企业宣传中也存在过度包装的情况。参考答案:过度包装是指广泛存在于商品包装或企业宣传之中的背离了包装的基本功能而损害了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的包装现象。15.仿照下面的示例,续写两句话,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内容协调一致。(6分)如果你不吝于绽开一抹暖心的微笑,那么你就可能收获一片明媚的阳光;。解析:例句使用了比喻修辞,答题时要注意比喻贴切、句式相同、整体内容合理。答案示例:如果你不吝于敞开一扇紧闭的心扉,那么你就可能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如果你不吝于投去一个鼓励的眼神,那么你就可能谱就一首成功的乐章五、写作(60分)1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一种鸥鸟,常数万只聚在一起飞行,而它们飞行的步调惊人地一致,好像有一个总指挥在指挥着它们。其实,每只鸥鸟是通过观察身边七只鸥鸟行动的变化而随时调整自己的飞行姿态,以便与身边七只鸥鸟的飞行保持一致。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必须符合文体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寓言类的材料作文。审题时应把握整体寓意,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从材料本身来看:“其实”一句是揭示寓意的关键语句,这句话中有三个关键词“通过观察”“随时调整”和“保持一致”,三个短语中,前两个与后者构成因果关系,即“要在团队中保持一致,就应通过通过观察并随时调整”。据此,就可以提炼出中心论点。还可以这样看:“身边七只鸥鸟”的行为影响了这只鸥鸟,这只鸥鸟也是团队的一员,它也影响着“身边七只鸥鸟”。通过彼此影响,从而达到“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影响着你的是你身边的人,你同时也影响着你身边的人。立意参考:从个体(一只)的角度看: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社会;(成为社会的边缘人,往往就是不能通过观察,调整自己)先做好自己,再影响你身边的人(家庭、集体、社会)。从集体的(一只和七只的角度)看:团队中应彼此适应、相互影响;(谈如何合作和保持步调一致)每人都是团队的一员,要使团队“保持一致”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就应该关照彼此、相互包容、相互影响(不内讧、相拆台)。参考例文:做一只合格的鸥鸟陈云玲席慕蓉曾言:每一条路都有它不得不跋涉的理由;每一件事都有它不得不做的理由。每一只鸥鸟都做同一件事使得它们的队伍总是那样整齐。我们要做一只合格的鸥鸟,随时调整自己的飞行姿态,不连累集体,为集体造福。假设,鸥群里有一只鸥鸟没有随时调整自己的飞行姿态以便与身边七只鸥鸟保持一致,那结果会怎样呢?我们会看到七只整齐的鸥鸟和一只飞奔离群的鸥鸟。再假设,八只鸥鸟都不遵守那“无声的指挥”,我们会看到满天喳喳叫的鸥鸟,再也没有艺术美的存在。到时,惊弓之鸟何止一只呢?“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独臂军官,因功绩显赫而到一山区做指挥。但每次部队集合时,他总是最后一个到达的人。看着同志们同情的目光,他十分难受。于是,他开始反复练习整理包裹,每次都练得鲜血淋漓,但他不放弃,最后他成为部队里做得最快的人,再也不拖后腿,部队因此在每次作战时都快了很多。部队里的每个人包括独臂军官在内的人都做好了自己的事情使得部队得到利益。他们每一个都是一只合格的鸥鸟,他们不连累集体,为集体造福。法国诗人里尔本说:灵魂是身体的庙宇,失去了灵魂,雨水就会滴在身上。我们体内的每一个零件每天都做着自己的事情,使我们的身子能正常运作,使我们安然,健康。集体是我们的灵魂,它承载着一切。在这里,也许我们都是大众脸,无法让外人看到我们独特的美,但外人也因我们的集体而赞美我们。但若离开这里,我们将是独孤,没有一个庙宇,一个幸福安全的港湾为我们随时随地地遮风挡雨。做一只合格的鸥鸟,这会使你收益良多。因为希腊每一位哲人的倾心研究,才会有智者学派的光辉;因为每一个游泳运动员都认真做事与整体保持一致,才会有游泳集体奖项落入我们的怀抱;因为为你读诗的每一位成员都认真学习,认真做事,认真地做一只鸥鸟,才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效应伴随着它,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它,使它成功。米兰昆德拉说过,生命是一棵结满可能的树。当每个人都做好一只鸥鸟该做的事,这世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整齐的美。集体的美就是你的美,那是所有共同的努力,做一只合格的鸥鸟吧,和你的伙伴保持一致,一切因你而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