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4.15赤壁赋教案 粤教版必修2(1)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2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旷达风貌之下满腔的悲愤。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3品味如散文诗一般精练优美的语言。二、过程和方法诵读、感受、理解、讨论、鉴赏、背诵。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教学设想1本文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写景与抒情、议论紧密结合;二是像意味深长的散文诗。教学中要注意突出这两个特点。课前预习,可要求学生分别画出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或段落。在教读中,又可要求学生找出标志情、景、理三者转换的语句。这样,既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又便于学生对全文结构的把握。2这篇课文为辞赋,特别注重声韵美。在预习和教读中,宜让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让学生注意韵脚和对偶句。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是理解鉴赏上的难点。解决办法: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预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通读两遍。分别画出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或段落。二、导入联系文学人物,背诵名句,激发情感。面对不幸,他们面对亡国的悲痛,屈 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识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面对权贵的淫威,李 白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面对现实的苦难,杜 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面对被贬的遭遇,柳宗元以愚辞歌愚溪,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如何对待的呢?我们今天一块来学习赤壁赋三、范读配乐朗诵课文。1指导学生注意以下押韵字和换韵情况。第一自然段间天然仙第二自然段桨光方慕诉缕妇第三自然段稀飞诗昌苍郎东空雄鹿属粟穷终风第四自然段往长瞬尽主取月色竭食酌藉白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按现代汉语语音来读,有些字今天已不再押韵,这是由于语音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而变化了的缘故,在北宋时期,它们都是押韵的。至于其间发展演变的规律怎样,那是音韵学研究的课题。这一点,向学生交代一下即可,不必求之过深。2注意下列带点字的读音。举酒属(zh)客歌窈窕(yotio)之章少(sho)焉徘徊于斗(du)牛之间冯(png)虚御风扣舷(xin)而歌桂棹(zho)兮兰桨溯(s)流光幽壑(h)嫠(l)妇苏子愀(qio)然山川相缪(lio)舳舻(zhl)千里酾(sh)酒临江横槊(shu)赋诗江渚(zh)一叶之扁(pin)舟举匏(po)樽而相属(zh)寄蜉蝣(fyu)于天地天地曾不能以一瞬(shn)造物者之无尽藏(zng)也洗盏更(gng)酌肴核(yoh)既尽杯盘狼藉(j)相与(y)枕藉(ji)四、诵读、感悟、背诵学生诵读、感悟。教师从句法、层次理路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记诵速度,逐段练习背诵。(一)研习第一自然段。1.提问:(1)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什么样的景?找出语句。(2)看到这样的景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2.点拨:景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月出东山 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果然秋景如画,风月无边,一路乐景。看了这样的文字,我们真的很佩服苏轼:“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正是这美景激发了作者的心旷神怡之情。此一乐也:山水之乐,诗酒之乐。本段展示了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 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3.强调:重点词语 :既望 属 牛斗(气冲牛斗)冯(暴虎冯河) 之 羽化交待时、地、人,这是写赋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前的小序。景以风、水为主,分月出之前、月出之后,为第三、四自然段张本。句子特点:互文、对偶,骈散结合;韵脚an,富声韵之美节奏之感。 背诵(主动背、点名背,男女生分别背、齐背)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徐,景象澄沏。事: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情:舒畅飘逸,怡然自得,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先景后事,由事生情。熟读成诵。(二)研习第二自然段。提问:(1)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歌声和箫声的内容是什么呢? 点拨:由乐到悲,营造一种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承上启下,引出主客对答。歌声用楚辞句法抒怀:美人指一种理想追求,显然是倾心而不可得,暗含惆怅之意。美人比君,写出忠君之殷切,为宋王朝分忧,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但形势不利,便力求豁达,顺应自然。箫声运用生动的比喻,借助夸张想象,描写悲咽低回的哀音十分形象真切,托出作者矛盾心理、复杂思想。“主乐客悲”是明显的,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就在此处,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了。强调:而(修饰)溯 和 舞、泣(使动)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背诵。五、布置作业1巩固第一、二自然段,熟读第三、四自然段。板书设计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景月出东山,徘徊斗牛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泛舟赤壁,(一)事举洒诵诗遗世独立,情羽化登仙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二)事客吹洞箫,倚歌而和如泣如诉,舞蛟泣妇悲第二课时一、齐背第一、二自然段二、诵读、感悟、背诵。(一)研习第三自然段。当无尽的忧伤随着箫声传入苏轼的耳膜又扩散到辽阔的江面上,那是怎样一种宏壮扩大又无限悠远的忧伤啊!提问:(1)本段感情如何? (2)写曹操的用笔重点在哪里? (3)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 点拨:(1)写“客”的回答,阐发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2)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3)客之三悲: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英雄不存)由个人短暂(寄蜉蝣)自然(长江无穷)感触生悲(人生不永)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脱世不得) 解说:在客的心中,不管是失意的英雄亦或霸气的英雄,他们巨大的失败也罢,辉煌的胜利也罢,都轻轻的走了,“而今安在”才是让人神伤的感喟。延伸:有哪些诗句体现了人生的短暂或英雄成为历史积淀的感慨呢?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许 浑:英雄一去豪华尽,唯有青山似洛中苏 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杨 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强调: 1.乌雀南飞(南) 2.西望夏口(西) 3.东望武昌(东) 以上三个词都是名词做状语,可译成:向南(西,东)。 4.顺流而东也东:名词活用做动词,可译成:向东进军。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破:形容词做动词,大破,攻下;下:名词做动词,攻下.。6而今安在(宾语前置) 何为其然也?(介词的宾语前置)熟读成诵。(二)研习第四自然段。提问:(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2)苏轼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4)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点拨:(1)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表现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感情变为喜悦,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2)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著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3)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的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4)“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这样深奥的道理,远隔千年的描述,今天我们读来并不感到晦涩难懂,为什么?(引导学生品味哲理性语言)变不变 结论水逝者如斯未尝往也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月盈虚者如彼卒莫消长物与我皆无尽举例:教室内事物,老师学生关系,人类的生死及繁衍。正是用这种观点看待万事万物,作者的悲怨也就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脱。回归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静、气氛清新的清风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可以说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随遇而安的慰藉,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苦难后深悟的旷达。思想矛盾解决了,心胸也随之旷达超脱起来。总评苏轼,展现其人格魅力你从拯救到超越,坚强乐观使你如春风,掠过千山万水,使你如雄鹰,翔过精神家园。熟读成诵。三、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板书设计:孟德周郎,而今安在?客(哀)主客蜉蝣寄身,沧海一粟问答盈虚有数,物我无尽(理) 主(乐)(苏子)清风明月,与子共适第三课时一、齐背全文二、品味三、鉴赏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重点:景、情、理的关系。 点拨:常言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作者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之中而忘怀了世俗的欢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达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那么,前后两“乐”相同吗?为什么? 景(乐山水之乐) 理(乐达观之乐) 景:水月流光。情:哀乐相生。理:物我相适。情因景生,景以情显,移情于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四、布置作业1.课外自读后赤壁赋,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比较阅读。提示:两赋写于同一年,中间相距三个月,是各有千秋的姊妹篇。前赋所写,限于舟中,后赋则主要写岸上;前赋字字秋色,后赋句句冬景;前赋主要谈玄说理,后赋则侧重叙事写景;前赋主调旷达乐观,后赋略为虚无缥缈。两赋同是苏轼得心应手的力作名篇。古人的评点甚多,不无借鉴之处,兹转录数条如下:古文观止评语:“前篇写实情实景,从乐字领出歌来;此篇作幻境幻想,从乐字领出叹来。一路奇情逸致,相逼而出,与前赋同一机轴,而无一笔相似。”李扶九评语:“后篇亦写客、写歌、写风、写月、写乐、写酒、写肴一一与前篇同,而各位置不同。前篇同在舟中,次早还在;此篇有登岸一举,半夜即归,则前篇所未有也;前篇借客生波,尚似实情;此篇忽鹤忽道士,奇幻极矣,乃神似南华(庄子),非袭其貌也;至前篇说悲处,在客口中;此篇悲则公自言矣。”以上两段从同与不同两方面分析了两赋的特点,李评较详。林西仲评语:“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见古文笔法百篇)这里说的是两赋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至于两赋的高下,前人也有评论,元代文学家虞集说:“陆士衡(陆机,晋文学家,著有文赋)云:赋体物(体味研究事物)而浏亮(清晰明亮)。坡公前赤壁赋已曲尽其妙,后赋尤精。于体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皆天然句法。末有道士化鹤之事,尤出人意表。”(道园学古录)无独有偶,据黄州的同志说:“陈毅同志生前参观黄州东坡赤壁中的二赋堂时,对后赋备加赞赏,认为后赋超过前赋,看来这后赋更着力于意境的创造,写得含蓄、深沉,比前赋由议论化妆的主客问答或许略高一筹,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吧!”(见东坡文论丛39页)2.作文:以“如何面对不幸”为话题。3.随笔逆境中的超脱-我看苏轼。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傅雷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遇顺境处之淡然,逢逆境处之泰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