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部分教材系统复习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课时1溶液的酸碱性常见的酸和碱中和反应.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56980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部分教材系统复习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课时1溶液的酸碱性常见的酸和碱中和反应.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部分教材系统复习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课时1溶液的酸碱性常见的酸和碱中和反应.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部分教材系统复习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课时1溶液的酸碱性常见的酸和碱中和反应.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材同步复习,第一部分,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课时1 溶液的酸碱性 常见的酸和碱 中和反应,1酸碱指示剂 (1)概念: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剂,称为酸碱指示剂。 (2)常见的酸碱指示剂遇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的变色情况,知识要点 归纳,知识点1 溶液的酸碱性,【注意】1.指示剂遇到酸性或碱性溶液时,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酸性或碱性溶液。2.根据指示剂颜色的变化,能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但不能确定此溶液一定是酸或一定是碱。例如:有的盐溶液可能会显碱性,如Na2CO3溶液。,2酸碱性的强弱及表示方法 (1)溶液的酸碱度是指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可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2)溶液pH的测定【见第一章】 (3)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 pH_7,溶液显酸性;pH越_,酸性越_。 pH_7,溶液显中性。 pH_7,溶液显碱性,pH越_,碱性越_。,小,强,大,强,3溶液酸碱度的应用 (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pH溶液里才能进行。 (2)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 (3)测定雨水的pH(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5.6),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 (4)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1酸的定义 在水溶液中解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_的化合物叫做酸。 2生活中的酸 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_;食醋中含有的酸是_;汽水中含有的酸是_;汽车用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是_。,H,知识点2 常见的酸,盐酸,醋酸,碳酸,硫酸,3常见酸的物理性质,4.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不能干燥NH3等碱性气体)。 (2)强腐蚀性:浓硫酸滴到纸张、蔗糖上,会使纸张、蔗糖炭化。若不慎将浓硫酸滴到皮肤上,应迅速用干抹布擦拭后并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5浓硫酸的稀释(如图所示) (1)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容器内壁缓缓地加入水中,以防止_; (2)玻璃棒的作用:搅拌、加速稀释和散热。,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使水沸腾,造成液体飞溅,6常见酸的化学性质及用途,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H2,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 Fe2(SO4)33H2O,CuO2HCl=CuCl2H2O,CuOH2SO4=CuSO4H2O,NaOHHCl=NaClH2O,2NaOHH2SO4=Na2SO42H2O,Ca(OH)22HCl=CaCl22H2O,Ca(OH)2H2SO4=CaSO42H2O,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H2SO4=Na2SO4H2OCO2,H,1碱的定义 (1)概念:在水溶液中解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_的化合物叫做碱。 2常见碱的物理性质,OH,知识点3 常见的碱,3.常见碱的化学性质及用途,2NaOHCO2=Na2CO3H2O,Ca(OH)2CO2= CaCO3H2O,2NaOHCuSO4= Cu(OH)2Na2SO4,Ca(OH)2CuSO4= Cu(OH)2CaSO4,3NaOHFeCl3= Fe(OH)33NaCl,3Ca(OH)22FeCl3= 2Fe(OH)33CaCl2,HClNaOH= NaClH2O,2HClCa(OH)2=CaCl22H2O,H2SO42NaOH= Na2SO42H2O,H2SO4Ca(OH)2= CaSO42H2O,OH,知识点4 常见药品的保存,1概念 _与_作用生成_和_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2表达式 酸碱盐水,酸,知识点5 酸碱中和反应,碱,盐,水,3实质 酸中解离出的_和碱中解离出的_结合生成水的过程。,H,OH,4应用 (1)改良土壤的酸碱性。如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2)处理工厂废水。如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 (3)用于医药。如用胃舒平(含氢氧化铝)等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4)生活实际。如洗发时先用弱碱性的洗发剂,再用弱酸性的护发素,弱碱性洗发剂会弄伤头发,弱酸性护发素可以保护头发。,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2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1)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反应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重点实验 突破,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2)加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反应原理:Na2CO3Ca(OH)2=CaCO32NaOH。 (3)加入氢氧化钡(或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反应原理:Na2CO3Ba(OH)2=BaCO32NaOH(或Na2CO3CaCl2= CaCO32NaCl)。,3成分分析(变质情况): 不变质:NaOH 部分变质:Na2CO3和NaOH 完全变质:Na2CO3 4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 取样品少许放入干燥洁净的试管中,加水溶解,然后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或氯化钙)溶液,如果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未变质。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如果酚酞试液不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如果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特别提醒】在探究过程中不能将氯化钡(氯化钙)换为盐酸,因为足量盐酸不仅与碳酸钠反应,还会与氢氧化钠反应,影响后面氢氧化钠的检验,同样不能换为氢氧化钙,因为过量氢氧化钙溶液和生成的氢氧化钠同样显碱性,影响氢氧化钠的检验。,5实验拓展: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变质生成的碳酸钠,可将氢氧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滴入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直到不再生产沉淀为止,过滤。 6实验启示:氢氧化钠溶液(或固体)要密封保存。,【例1】在化学实验室,小刚和小强意外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他们对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变质,变质的原因是_ 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为检验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小刚和小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小刚: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若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变质。 小强: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入适量澄清石灰水,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2NaOHCO2=,Na2CO3 H2O,你认为上述实验方案错误的是_。理由是_ _。 请你设计另外一个方案,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并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交流反思】在实验室里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有很多,请你写出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 _。,小刚,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气泡生成,证明氢氧化钠已变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1变质原因: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 反应原理:Ca(OH)2CO2=CaCO3H2O。 2检验Ca(OH)2是否变质的方法 (1)分析:由于Ca(OH)2为微溶物,故不能通过观察是否有白色固体析出来判断久置的Ca(OH)2溶液是否已经变质。 (2)方法: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Ca(OH)2已经变质,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3探究Ca(OH)2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的方案设计 取样品少量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有白色沉淀产生,氢氧化钙没有完全变质,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全部变质。或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如果观察到滤液颜色变为红色,则证明氢氧化钙部分变质,若滤液不变色,则证明氢氧化钙全部变质。,【例2】通过学习碱的性质,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的“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1)提出问题:氢氧化钙是否变质? (2)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样品存在三种可能情况: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3)实验探究:如下表。,小结与思考:小蔓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确定该样品已部分变质,请写出实验步骤及操作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有气泡产生,有气泡产生,全部变质,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没有变质,CaCO32HCl=CaCl2H2OCO2,1中和反应的实质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即HOH=H2O)。,中和反应实验探究,2中和反应实验中指示剂的选择 一般选用酚酞试液。向氢氧化钠等碱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滴入稀盐酸或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标志着中和反应完成。一般不选择紫色石蕊试液,因为紫色石蕊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蓝色与紫色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 3操作要点(以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为例) 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如在烧杯中进行,则可以用玻璃棒搅拌);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时,停止滴入盐酸;振荡反应容器。,4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的判断 若是酸滴定碱,酚酞作指示剂,则实验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判断是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或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pH,当溶液的pH7时,即表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5酸、碱反应后溶液溶质的判断 在酸滴定碱中,当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可能酸碱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酸过量。检验酸是否过量的方法是(1)滴加石蕊试液;(2)用pH试纸检验;(3)加入比较活泼的金属;(4)加入碳酸盐。 6酸碱中和反应实验中的一些特殊现象 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如观察到有少量气泡产生,则所用氢氧化钠可能已经变质。,【例3】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方案一:测定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20) 现测得NaOH溶液的pH,其pH应_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滴加适量H2SO4后,测得其pH小于7。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_过量。,大于,稀H2SO4,方案二:观察_ _。(根据图示实验步骤,概括方案要点)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在滴加了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H2SO4观察是否有颜色改变,H2SO42NaOH=Na2SO42H2O,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想上的相同点是_ _。 为了进一步获取稀H2SO4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依据中和反应是_(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反应,采用同温下的稀H2SO4与NaOH溶液进行实验,整个实验中至少需要测定溶液温度_次。,测定溶液反应前后的酸碱性变化来确定两种溶液混合后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放热,3,【方法指导】,重点难点 突破,重难点1 酸的化学性质及应用,【例1】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C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紫色石蕊试液变红,Fe2O36HCl=2FeCl33H2O,(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CaCl2 猜想三:_ 猜想四:NaCl、Ca(OH)2和HCl,NaCl和Na2CO3,【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无沉淀产生,稀盐酸,(或稀硫酸),产生气泡,氢离子(或H),【变式训练】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 B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 C若X是稀盐酸,c不可能是单质 D若X是稀盐酸,d不可能是单质,C,【方法指导】,重难点2 碱的化学性质及应用,【例2】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通过实验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验证和总结,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问题。(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CaCl2Na2CO3= CaCO32NaCl),(1)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氢氧化钙溶液呈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酸碱指示剂除外)。 (3)丙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酸碱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请写出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_ _。,碱性,溶液红色褪去,氯化钙、氯化氢,氯化钠,氯化钙,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化钙(合理即可),【变式训练】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记录的现象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 A在Ca(OH)2 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B在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C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A,【方法指导】(1)溶液总质量的变化:先判断是否有沉淀和气体生成,再根据反应前溶液质量与沉淀和气体的质量差判断反应后溶液总质量;(2)溶液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变化:首先判断该元素在反应后是否转化为沉淀或气体,再对溶液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判断;(3)pH变化:结合反应方程式与曲线判断;(4)反应温度的变化:中和反应放出热量,恰好完全反应时温度达到最大值,继续加酸或加碱,温度逐渐降低,最终与反应前温度相同。,重难点3 中和反应的判断及相关曲线,【例3】某化学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 Cb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向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B,【变式训练】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