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报告.doc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656561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报告范文/党政报告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报告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报告关于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报告村为文殊镇下辖行政村,紧靠兰新铁路复线,嘉-祁县级公路横贯境内,村域位于镇区西北部,与嘉峪关市双泉农业综合开发区相连,距离市区8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是文殊镇总体规划的中心村之一。一、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1、2、农业生产。全村现有耕地321.43公顷,人均2.84亩。2005年粮、经、饲结构达到10:81:9,其中,粮食作物面积407亩,经济作物3146亩(以蔬菜、瓜果为主),饲草地341亩。村因水资源较丰富,农业灌溉条件较好,是嘉峪关市主要的精细蔬菜供应基地,主要特色农产品有蔬菜、瓜果、大葱、优质马铃薯等。全村现有日光温室1000座。 4、林业与生态环境。现有农田林网1314亩,覆盖率32.9;村庄绿化面积475亩,村庄林木覆盖率11.9;河、沟、渠植树66亩。二、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利条件1、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村地处嘉峪关市城乡连接地带,距离嘉峪关市区仅有8公里,距离嘉峪关火车站6公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嘉-祁县级公路贯穿全村,是城市化的优势辐射区,随着嘉峪关市南区的开发,村即将与城市连接为一体。2、充足的水资源条件。村地处双泉水源地,地下水年溢出量近3000万方,为发展淡季蔬菜生产、高寒淡水养鱼及旅游观光提供了较好水资源条件。 4、稳固的农户经济发展基础。村是嘉峪关市精细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种植为本村的优势产业,种植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55.2,全村现有日光温室1000多座,占地面积1380亩,户均2座以上,每年向城市提供淡季蔬菜2500吨,大田蔬菜4000吨左右,农民仅从淡季蔬菜中获得的收入达3500元。近年来,随着双泉农业开发区的建设,农户养殖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公司 农户的养殖产业化运营机制正在形成。 三、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开发、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社会保障等项目建设,努力把村建成为“村美、户富、风气好、班子强”的新型小康村。(二)建设内容: 2、产业开发突出抓好“一村两业”建设(即,一个优势种植产业和一个特色养殖产业)。重点搞好食用菌产业化生产基地、花草苗木生产基地、精细蔬菜生产基地、肉牛肉羊养殖产业开发建设、村民俗渡假村、农贸市场、商业网点及养殖服务设施建设、示范村农民技术培训,通过以上七项工程的建设,大副度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户均有一个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的奋斗目标。3、社会事业重点建设文化先进、卫生完善、教育发达、社会保障的小康村。一是完善村组文化活动室,保证村文化、科技、体育等各项公共活动需要。二是按照九年义务教育建设要求,完善村小学教育设施,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加快村医疗所及计划生育辅导站建设,全面提高村级医疗设施及服务水平。4、生态环境建设按照生态环境优美、居住环境卫生标准化的要求,积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四旁植树等生态林业工程,提高村民住宅的设施水平,建设沼气池、暖棚圈舍,实现农村居家环境清洁、整齐、优美、标准。5、社会保障重点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农民参保意识,积极动员农民群众参加医疗保险,努力实现参保率达到85以上。6、加强村级政权建设,充分引导和发挥好村级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带头作用,在完善村级阵地建设的基础上,抓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通过以上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开发、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及“三个文明”六个方面的建设,把村建设成为产业特色明显、生态环境和谐、自然风光优美、社会各项事业发达的新型小康村。本*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