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4《逍遥游》学案(3) 北京版必修5.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56494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4《逍遥游》学案(3) 北京版必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4《逍遥游》学案(3) 北京版必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4《逍遥游》学案(3) 北京版必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4逍遥游学案(3) 北京版必修5二. 教学目标:1. 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2. 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3. 鉴赏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4. 对庄子的“逍遥之游”主旨的理解 三. 课文简析:1. 作家作品: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人。生活年代与孟轲相仿,可能稍后。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又称南华经,现存33篇。有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内篇7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其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处在社会大变革,大动乱的年代,周王室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对现实不满,却无力改变,然心又不甘,因此想用自己的一套思想和人生观来影响世人。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秋水)、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2. 内容结构:第一段:本段阐明世间万物都“有所待”。首先,作者以夸张的手法描写巨鲲大鹏,言其背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翼大,“若垂天之云”。这只鸟不仅大,它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其次,作者以“野马”“尘埃”的“以息相吹” 与大鹏的 “海运将徙”作对比,说明万物皆“有所待”。接着,作者以童话般的叙述,写蜩与学鸠对大鹏高飞远行的嘲笑,并以行路备粮的比喻予以反驳,表现了毫无自知之明的可笑与可怜。第二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辨(亦不自由)第三段:从自然界到社会的人,无不有所待,真正的逍遥者是不受外物的限制的他们无所待(无己、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逍遥的境界)本段作者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以现实社会中四种人的具体论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鴳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宋荣子已经淡漠了功名,看清了内外荣辱的界限,却“犹有未树”;子列子能御风而行,超然于世,但还是要依赖于风(即“犹有所待”)。这两个人都比众人高出一筹,但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何谓“逍遥”呢?庄子告诉我们:“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怎样才能达到“逍遥”呢?用庄子之言即为“无己”“无功”“无名”。3. 文意解析:什么是作者所谓的“逍遥游”呢?“逍遥”二字旧作“消摇”,是一种闲适自得的心理状态。细品课文之后,不难发现,“游”主要有两层含义: 无限的思维空间。既然摆脱了仁义是非的束缚,思想就可以自由遨游了,庄子称之为“游心”,是超脱功利和现实境遇的神游; 自由无碍的心境,可以真正做到无所忌惮,“安时处顺”的畅达,保持淳朴真实的自然心态。摆脱了世俗标准,心理状态成了惟一的尺度,如此自由的心境,人何以能不“逍遥”呢?4. 写作特点:(1)借用寓言说理。逍遥游运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例如本文中的鲲、鹏、学鸠、斥鷃,都纳入他的寓言中,寄托他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 (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如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何等壮阔。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3)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如第1段。写积水负舟是以水比风,以大舟比鹏鸟;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描写学鸠,赋与人的情性,是拟人。这些都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模拟试题】一. 基础知识: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旋风)而上者九万里。 B.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果然是这样)。C. 朝菌不知晦朔(每月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这里指一月的时间变化),蟪蛄不知春秋。D.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规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 下列各句中的“知”意义相同的两句是( ) A.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B.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C.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D.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 选出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A. 其翼若垂天之云B. 之二虫又何如 C.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D. 辍耕之垄上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吾其还也B.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矣C.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吾不欲匹夫之勇,欲其旅进旅退D. 去以六月息者也 夫差与之成而去也5. 对下列各句中“以”字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奚以知其然也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A. 与相同,与也相同 B. 与相同,与不同C. 与不同,与也不同 D. 与不同,与相同 二. 课内阅读:(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1. 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北冥有鱼”的“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其庙独冥 B. 一语开冥顽 C.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D.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2. 下列各项与“南冥者,天池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此天子气也 B.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C. 未之尝闻 D.齐谐者,志怪者也3. 句中加点词与“其名为鹏”的“名”意义相同的是( ) A. 莫名其妙 B. 名闻天下 C. 立名为皇帝 D. 有名无实 (二)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1. 下列句中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其翼若垂天之云 B.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C.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D.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2. 下列句中加点词与“风之积也不厚”的“也”用法相同的是( )A.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B. 其负大翼也无力 C. 陈胜者,阳城人也 D. 是何言也3. 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则风斯在下矣”的“斯”意义相同的是( ) A. 斯是陋室 B. 礼乐不可斯须去身 C. 有备斯可以无患矣 D. 何故至于斯4.“逍遥”,意思是不受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本段所写的鲲鹏能够高飞九万里,能够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海运”“扶摇”,意在说明什么? (三)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1. 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是( )A.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B.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D.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 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的“为”意义相同的是( ) A.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B.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C.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D. 为天下笑者,何也 3. 翻译文中画“”的句子。 4. 本段着重写蜩与学鸠对鲲鹏的讥笑,意在表明什么? (四)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予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平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定乎内外之分B. 若夫乘天地之正C. 犹有所待者也D. 以游无穷者2. 比较下列加点宇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夫列子御风而行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奚以知其然也 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A. 和不同,和也不同 B. 和不同,和相同。 C. 和相同,和不同。 D. 和相同,和也相同。 3. 比较下列句式特点,其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A. 奚以知其然也 B. 彼且奚适也 C. 彼且恶乎待哉 D. 辩乎荣辱之境4. 以下各项中的语句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 ) 其视自也,亦若此矣。 彼于致福者。A. 他们看待自己也像过去一样。 列子对于求福的事。 B. 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斥鹅之类一样。 列子对于求福的事。 C. 他们看待自己也像过去一样。 他们对于求福的事。 D. 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斥鹁一样。 他们对于求福的事。5. 以下各项中的语句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 ) 虽然,犹有未树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A. 即使如此,他还是没有树立起威信。 他这样做,即使免去了行走的劳苦,可还是有所依凭呀。 B. 虽然如此,他还是未能树立的(方面)。 他这样做,即使免去了行走的劳苦,可还是有所依凭呀。 C. 虽然如此,他还是未能树立的(方面)。 他这样做,虽然免去了行走的劳苦,可还是有所依凭呀。 D. 即使如此,他还是没有树立起威信。 他这样做,虽然免去了行走的劳苦,可还是有所依凭呀。6. 翻译文中划线语句。(1)行比一乡,德合一君。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四. 课外阅读: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 “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 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庄子说剑,有删节)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 谋:为谋划。B. 请治剑服 治:备办。C. 庄子入殿门不趋 趋:小步快走D. 王乃校剑士七日 使较量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日夜相击于前 B. 甚矣,汝之不慧 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C.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 D.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太子乃与见王3. 下列句子中直接讴述庄子言行机智的一组是( ) “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 “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 “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A. B. C. D. 4. 下列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B. 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C. 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 斗,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2)赵国何求而不得也!(3)夫子休,就舍待命。 【试题答案】一. 基础知识:1. C 果然:很饱的样子。2. BD(A管理 B通“智”智慧 C知道 D通“智”智慧)3. D(A的 B这 C取独 D到)4. D(A难道 ,商量语气 B就 ,这样 C匹敌,逞勇无谋的人 D离去)5. C( 用 凭借 来,目的连词 用)二. 课内阅读:(一)1. D( 例句中“冥”,通“溟”,大海。)2. C(例句与A、B、D三句均为判断句式。C项为宾语前置句。)3. C(例句中“名”,名字、名称。A项中“名”,说出;B项中“名”,名声;D项中“名”,名声。) (二)1. C(A、B、D三项中“其”,代词;C项中“其”,加强推测语气。)2. B(例句中“也”表句中停顿。A项中“也”为并列连词;B项中“也”同例句;C项中“也”表判断;D项中“也”表句末语气。)3. C(例句中“斯”,则、就。A项中“斯”,为代词;B项中“斯”,与“须”组合,表时间副词;C项中“斯”,与例句同;D项中“斯”,代词,这。)4. 意在说明鲲鹏是有所待而不逍遥不自由的。 (三)1. D(A果然,充实之状;B妻子,妻子和孩子;C小年,短寿命。)2. C(例句中“为”,句末语气词,表反问或感叹。A项中“为”,叫、称作;B项中“为”,给;C项中“为”与例句同;D项中“为”,被。)3. 哪用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到郊野去的人,只须准备一天的粮食,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 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4. 意在表明这种以小自矜,也是不逍遥不自由的。 (四)1. D 2. A 3. D 4. B 5. C 6.(1)(他的)善行能让一乡的人联合起来,她的品行能让一个国君满意。(2)整个社会的人都称赞他,他也不因此而奋勉;整个社会的人都非难他,他也不因此而沮丧。(3)至人、神人、圣人他们心中都没有自己,没有功利,没有名誉。 四.1. 答案:A解析:A.“谋”的意思应为“图谋(进攻)”。2. 答案:C解析:C项两个“而”都表修饰关系;A项两个“于”的意思分别是“在”和“到”;B项第一个“之”是代词,代赵文王喜欢让剑客日夜相击一事,第二个“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两个“与”分别是“和”和“帮助”的意思。3. 答案:D解析:抓住题干中“直接”和“言行机智”的要求。 不属于直接描写,而是间接描写; 表现的不是机智,而是处事的冷静,看问题的透彻、长远; 表现的是他的自信和沉着。4. 答案:B解析:A项错在庄子并非真的剑术如此高明,是庄子为了劝谏赵文王而夸张的,以引起赵文王的谈话兴趣。C项正确的说法应是庄子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的是庶人之剑而非天子之剑。D项从原文可看出庄子劝谏赵文王要有天子气魄,使天下臣服,而非无为思想。5. 答案:(1)听说太子想要用我,意欲断绝赵王对剑术的爱好。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闻”。欲“绝”的准确翻译,整个句子要流畅。(2)答案:在赵国这片天地上,我希望得到什么难道还得不到!解析:此题的关键在于要看出这是一个反问句,联系上文,这个句子的主语应是“我”,“赵国”是状语,“何求“是宾语前置。 (3)答案:先生休息一下,暂回馆舍等待通知。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休”“就舍”的翻译。译文:当年赵文王喜好剑术,击剑的人蜂拥而至,门下食客三千余人,在赵文王面前日夜相互比试剑术,死伤的剑客每年都有百余人,而赵文王喜好击剑从来就不曾得到满足。像这样过了三年,国力日益衰退,各国诸侯都在谋算怎样攻打赵国。太子悝十分担忧,征求左右近侍说:“谁能够说服赵王停止比试剑术,赠予他千金。“左右近侍说:“只有庄子能够担当此任。”太子于是派人携带千金厚礼赠送给庄子。庄子不接受。跟随使者一道,前往见太子说:“听说太子想要用我,意欲断绝赵王对剑术的爱好。假如我对上游说赵王却违拗了赵王的心意,对下也未能符合太子的意愿,那也就一定会遭受刑戮而死去,我还哪里用得着这些赠礼呢?假如我对上能说服赵王,对下能合于太子的心愿,在赵国这片天地上我希望得到什么难道还得不到!“太子说:“是这样的。父王的心目中,只有击剑的人。“庄子说:“好的,我也善于运用剑术。”太子说:“如今先生一定是穿儒服去会见赵王,事情一定会弄槽。“庄子说:“请让我准备剑士的服装。”三天以后剑士的服装裁制完毕,于是面见太子。太子就跟庄子一道拜见赵王。庄子不急不忙地进入殿内,见到赵王也不行跪拜之礼。赵王说:“你想用什么话来开导我。”庄子说:“我听说大王喜好剑术,特地用剑术来参见大王。“赵王说:“你的剑术怎样能遏阻剑手、战胜对方呢?”庄子说:“我的剑术,十步之内可杀一人,行走千里也不会受人阻留。“赵王听了大喜,说:“天下没有谁是你的对手了!”庄子说:“击剑的要领是,有意把弱点显露给对方,再用有机可乘之处引诱对方,后于对手发起攻击,同时要抢先击中对手。希望有机会能试试我的剑法。”赵王说:“先生暂回馆舍休息,等待通知,我将安排好击剑比武的盛会再请先生出面比武。”赵王于是用七天时间让剑士们比武较量,死伤六十多人,从中挑选出五六人,让他们拿着剑在殿堂下等候,这才召见庄子。赵王说:“今天可让剑士们跟先生比试剑术了。“庄子说:“我已经盼望很久了。”赵王说:“先生所习惯使用的宝剑,长短怎么样?”庄子说:“我的剑术长短都适应。不过我有三种剑,任凭大王选用,请让我先作些说明然后再进行比试。”赵王说:“愿意听听你介绍三种剑。”庄子说:“有天子之剑,有诸侯之剑,有百姓之剑。“赵王说:“天子之剑怎么样?“庄子说:“天子之剑,拿燕豁的石城山做剑尖,拿齐国的泰山做剑刃;用中原以外的四境来包扎,用四季来围裹;靠五行来统驭,靠刑律和德教来论断;这种剑向上割裂浮云,向下斩断地纪。这种剑一旦使用,可以匡正诸侯,使天下人全都归服。“赵文王听了茫然若有所失,说:“诸侯之剑怎么样?”庄子说:“诸侯之剑,拿智勇之士做剑尖,拿清廉之士做剑刃;这种剑,对上效法于天而顺应日月星辰,对下取法于地而顺应四时序列,居中则顺和民意而安定四方。这种剑一旦使用,就好像雷霆震撼四境之内,没有不归服而听从国君号令的。这就是诸侯之剑。“赵王说:“百姓之剑又怎么样呢?“庄子说:“百姓之剑,全都头发蓬乱、鬓毛突出、帽子低垂,瞪大眼睛而且气喘语塞。相互在人前争斗刺杀,上能斩断脖颈,下能剖裂肝肺,跟斗鸡没有什么不同,一旦命尽气绝,对于国事就什么用处也没有。如今大王拥有夺取天下的地位却喜好百姓之剑,我私下认为大王应当鄙薄这种做法。“赵文王于是牵着庄子来到殿上。厨师献上食物,赵王绕着坐席惭愧地绕了三圈。庄子说:“大王安坐下来定定心气,有关剑术之事我已启奏完毕。“于是赵文王三月不出宫门,剑士们都在自己的住处自刎而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