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53184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2.掌握西进运动及美国的领土扩张。3.理解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过程、影响。4.掌握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的背景、过程、意义。5.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改革措施及意义。二、德育目标1.通过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农奴制是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绊脚石,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2.通过对美国西进运动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西进运动虽然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灾难,但它实质上是美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西部的扩展,加速了美国西部经济的发展。3.通过美国内战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维护了美国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4.通过对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统一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5.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收回了国家权益、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成为亚洲的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这为亚洲各国民族振兴提供了经验、树立了榜样。三、能力目标1.通过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分析评价,使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2.通过对美国西进运动的讲述,增强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能力。3.通过对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比较,提高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原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4.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有关问题的认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美国内战2.德意志统一3.日本明治维新教学难点1.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彼得一世改革2.比较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3.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异同4.俄、日、德、意改革的共性教具准备1.投影仪2.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方法1.讲述法:在教学中,教师对本节中一些重点或难点问题,要通过重点讲述,使学生加深理解。2.综合分析法:教师教学中应对综合性较强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例如比较俄、德、意、日革命的共性。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教学中,对于一些学生易于理解的问题,可设问启发,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4.创设课堂思维情境:教师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课堂思维情境,引人入胜的向学生展示各种历史地图、图片,加强教学真实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时安排三课时课堂构思本节课主要讲述十九世纪中期美、俄、德、意、日等资本主义列强进行革命和改革的成果,教学内容较多,分三课时教学。教学中应注意下列问题:一、教学思路明确,教学中注重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分析。本节课思路非常明确,主要分析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世界进步历史潮流资本主义国家革命和改革的浪潮。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始终把握住这一浪潮。对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重点问题分析到位。二、对相关问题要综合、比较,得出结论。教师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把握相关问题,并对其进行论证、比较。例如:比较俄国历史上两次重要改革、比较德、意统一等问题。三、创设开放式课题研究,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教学效果。四、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充实课堂氛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十九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农奴制严重阻碍着俄国经济的发展,要振兴民族、使国家富强,就必须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废除农奴制这一绊脚石。板书第四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一、俄国1861年改革1.改革的背景教师讲述第一,农奴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十九世纪上半期,英、法、美各国相继完成和开始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获得重大发展的同时,俄国仍然是一个农奴制盛行的封建国家。俄国受工业革命的影响,资本主义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工人大多是农奴,毫无人身自由,过着贫困生活,任农奴主随意买卖。农奴主为牟取暴利,残酷压榨农奴。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原料、资金、市场无法解决,俄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各国。农奴制这种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已成为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俄国社会要进步、要发展,必须首先铲除农奴制。第二,农奴制的存在又导致俄国对外侵略扩张的失败。农奴制的存在导致俄国社会经济的落后,社会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对外侵略扩张战争的失败。1853年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由于经济落后,俄国装备极差,再加上国内阶级矛盾尖锐。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社会矛盾。战后,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战后农民起义的风起云涌,表明一个严峻现实,必须废除农奴制。因为正是农奴制的存在,阻碍了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了沙俄的对外扩张,并造成严重的政治危机。为了挽救统治危机,俄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2月19日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投影显示根据上述新法令,农奴在适当的时候将获得自由农村居民的一切权利。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他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不仅如此,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1861年2月19日沙皇颁布的解放农奴的宣言板书2.改革的内容教师提问通过阅读上述资料,请同学们概括指出,1861年沙皇进行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学生回答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以高价出钱赎习。”板书3.改革的评价投影显示1.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一次谈话2.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三天劳役的办法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教师讲述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是一次为挽救统治危机而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在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使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迅速增长,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所以说,这是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转折点。改革使农奴获得了解放,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上述材料表明,1861年农奴制改革很不彻底,它实质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合法”掠夺。它是在保护地主阶级利益前提下进行的。农奴并不能真正获得解放,因为农民所得份地不仅要比原来耕种的份地小,而且还要缴纳高出地价两三倍的赎金。所以,当农民获得“解放”以后,实际上已变得一贫如洗了。农民阶级无法生存,阶级矛盾重新激化,农民起义又发展起来,为争取合法权益而斗争。1861年改革并没有触及沙皇专制统治,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使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仍然落后于西方各国。投影显示18世纪初和1861年俄国两次的改革都是沙皇推行的,这表明他们A.已无力阻挡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潮流B.已意识到国家摆脱落后追赶先进的必要性C.已看到农奴制是俄国落后的根源D.迫于国内矛盾的尖锐化,只得以改革避免革命答案:B教师分析在俄国历史上发生了两次著名的改革,18世纪初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本题考查两次改革的共同之处。这两次改革都是由沙皇推行的,而且在改革之时,他们都意识到改变落后面貌、追赶先进的重要性。彼得一世为寻求国家富强,向西方学习文化、教育,进行改革,但没有触及农奴制,反而加强了封建统治势力。故A、C不能入选。D项是1861年改革的背景,所以只能选B。教师提问刚才,我们通过这一道选择题,认识了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年改革的共性,那么,它们又有哪些区别呢?下面我们列表分析。类别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改革性质封建农奴制军事、经济改革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经济前提刚出现手工工场,经济发展缓慢资本主义工业有一定发展内容以加强军事力量、发展经济为主废除农奴制度作用巩固了专制统治,增强了军事实力,为俄国对外扩张创造了条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对农奴制度的影响农奴制度被移植到手工工场,农奴制得到加强废除农奴制,却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板书二、美国内战1.美国的领土扩张多媒体显示美国的领土扩张地图教师讲述美国独立战争后,就制定了对外扩张领土的政策。仅七十余年,先后通过赎买、武装颠覆或入侵等手段,从法国、西班牙、墨西哥、英国手中取得五百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19世纪中期,美国领土已经由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投影显示美国领土扩张简表领土原来的归属国取得的手段获取领土名称法国低价购买路易斯安那西班牙先强占、后低价购买佛罗里达墨西哥入侵得克萨斯 新墨西哥 加利福尼亚英国购买俄勒冈俄国购买阿拉斯加西班牙战争夏威夷群岛教师讲述在美国扩张领土期间,许多移民由东部移居西部,形成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西进运动。板书2.西进运动投影显示材料1 (美国西进运动是)向北美大陆西部移民拓殖、掠夺印第安人土地的运动,也是美国资本主义向宽广方面发展的过程。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材料2 一批批的东部移民像洪水似地涌入西部地区,一望无际的西部荒原逐步得到开发。西进运动推动美国农业较早地实现了机械化。随着西部工业的兴起,西进移民的开拓能力进一步增强从而把工业革命的浪潮进一步引向西部边远地区,直至太平洋沿岸60年代前,大西洋沿岸各州生产的工业品约占全国的80%,到1890年降为58%中西部各州发展成为新的工业中心。受西进运动的影响,美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特别迅速从30年代起,在政府的鼓励和资助下,全国掀起修筑铁路的热潮,在几十年内便建成了横贯大陆的5条铁路干线。正是在西进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美国先于法国、德国迅速完成了工业革命,一跃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工业强国。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教师提问问题1:从上述材料中,可归纳出关于美国西进运动的哪些主要论点?学生回答主要论点包括:西进运动是资本主义向宽广方面的发展;是对印第安人的掠夺;是东部普通群众的大迁移运动;推动了西部的开发和美国经济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发展。教师提问问题2:请大家阅读材料2,指出西进运动使美国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了什么重要结果。学生回答西部得到开发,农业实现了机械化;西部形成了新的工业区;筑成了5条横贯大陆的铁路干线。结果使美国早于法、德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工业强国。教师提问问题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进运动的认识。学生讨论学生回答西进运动既是对印第安人的屠杀、驱逐和掠夺,又是加速美国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的推动力。在这两重作用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后者。教师总结这是有关西进运动的一组材料和问题。通过美国西进运动这个重点问题理解,进一步使我们独立分析论证问题能力增强。我们对西进运动的认识,要作一分为二的分析,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西进运动推动美国西部大开发,加速了美国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总之,西进运动既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始资本积累过程,也是美国经济创业发展的过程,它促进了西部广大地区的开发和美国经济的发展。板书3.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教师讲述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指在美国建立前就存在的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的种植园经济。两种经济同属于资本主义经济,但有很大差异,并存在着矛盾。美国独立战争后,联邦政府长期为南方奴隶制种植园主阶级所把持。他们利用国家权力,顽固地坚持推行奴隶制,受到广大人民和北方资产阶级的强烈反对,由此引发了废奴运动。十九世纪上半期,美国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成为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阶级关注的焦点问题。这是因为当时伴随着美国领土扩张,工业革命的扩展,北部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市场、原料。北方资产阶级迫切希望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取消奴隶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对北方资产阶级来说,废除奴隶制,不仅可以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大量廉价的自由劳动力,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削弱南部的经济实力,使自己在政治上获得更多的权力。但是,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为了牟取高额利润和控制国家政权,主张降低关税,扩大进口,从英国输入大批廉价工业品;向西部扩充奴隶制,增加蓄奴州数量,这种作法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西部扩展是不相应的。所以,奴隶制的存在,已经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在政治上成为美国国家分裂的潜在危险因素。十九世纪上半期,废奴运动高涨。广大资产阶级、工人、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奴隶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1859年,约翰布朗起义把废奴运动推向了高潮,美国国内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奴隶制存废问题已经发展到必须用战争解决的地步。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已经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这是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板书4.美国内战的经过和意义投影显示问题1:美国内战的导火线是什么?问题2:战争初期的形势怎样?问题3:美国内战中,联邦政府为扭转战争局势,颁布的重要革命措施有哪些?问题4:美国内战的结果怎样?问题5:美国内战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回答问题1:林肯当选美国总统是美国内战爆发的导火线。教师分析问题1:林肯,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的一个农民家庭。1860年11月,依靠人民的支持,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他要求限制奴隶制向西部扩展,但他反对用暴力手段去推翻奴隶制,主张用和平方式废除奴隶制度。林肯对奴隶制的温和态度,反映出北方资产阶级对待奴隶制的妥协立场,也反映出林肯这个政治家的阶级局限性。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引起南方奴隶主的恐慌。因为他们害怕把奴隶制扩展到西部的希望化为泡影,他们决定发动叛乱战争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林肯当选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内战爆发的一个导火线。学生回答问题2:1861年2月,南方种植园主定都里士满,公然发动叛乱战争。美国内战爆发了,在内战初期,南北力量相差悬殊,北方有强大的工业、众多的人口,在人力、财力、物力都比南方优越。但是,林肯政府希望同南方奴隶主妥协,不发动群众,又缺乏战争准备,致使北军在战场上接连失利,首都华盛顿险些失守。问题3:为扭转战争形势,争取战争胜利,1862年,林肯政府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调动广大民众的积极性。投影显示宅地法(1862年5月20日颁布)节录使公有土地上实际移殖者获得土地的法案。应制定,凡身为家长者,或已达21岁的年龄并为合众国公民者,或决定依照合众国入籍法的规定填写志愿入籍声明书,同时从没有持械反抗过合众国政府,支援或教唆合众国的敌人者,应从1863年元月1日起有权登记1/4平方英里或以下尚未分配给私人的公有土地;上述之人可提出一优先购买的申请,申请之时即可以每英亩一美元二角五分或更低的价格优先购买土地;或应在测量之后,按照公有土地法定的再分割办法登记坐落在一块的80英亩或以下的此种尚未分配给私人占有的公有土地,那是每英亩二美元五角;应规定,凡占有土地或居住该地者,根据本法案的规定,可另行登记邻近于其原有土地的土地,连其原来所有的土地及占有土地在内,总数不得超过160英亩。教师分析为了挽救联邦政府统治,林肯政府下决心以革命的方式来进行战争。1862年5月颁布宅地法,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法令规定凡美国公民只要交付10美元的手续费,就可以在西部获得一块相当于64公顷的土地;连续耕种五年以上,这块土地即成为私有财产。1862年9月又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叛乱州的奴隶都成为自由人,可以参加联邦政府的军队。这两个法令的颁布,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把美国内战推向了革命战争的阶段。两部法令的颁布,使广大工人、农民、黑奴积极参加革命战争,战争向胜利方向发展。学生回答问题4:1863年,南北军队在葛底斯堡决战,北军获胜,掌握战场主动权。1865年,北军攻占里士满,内战结束,美国恢复统一。教师讲述北方政权顺应人民意愿,平定南方叛乱,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但是,南方奴隶主并不甘心于失败。内战刚一结束,就派人刺杀了林肯。林肯领导美国人民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美国历史的发展,一百多年来,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是美国历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学生回答问题5: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战后,美国资本主义开始进入一个广泛、迅速发展的新时期。教师分析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是北美独立革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延伸和扩大。这场战争的领导权虽然掌握在工业资产阶级手中,但是广大人民群众用自己的鲜血保证了胜利的到来,并用革命的行动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这场内战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和广泛的民主性、群众性。美国内战废除了种植园奴隶制度,扫除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解放了生产力,为形成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美国内战主要是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对南方种植园奴隶主的胜利。战争改善了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使之更加适应美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它加强了联邦的统一,保证了工业资本主义的统治。但是,美国内战没有彻底消灭种族歧视,尽管黑人在法律上被承认为美国公民,但在政治上、经济上仍然受着白人统治者的歧视和残酷剥削。课堂总结这一节课,我们一共学习了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和美国内战两个重点问题,俄、美两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都是在工业革命冲击下进行的。两国的革命和改革都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是世界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板书设计第四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第一课时一、俄国1861年改革1.改革的历史背景2.改革的内容3.改革的评价二、美国内战1.美国的领土扩张2.西进运动3.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4.美国内战及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