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域性中心福利院建设模式思考.doc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652754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区域性中心福利院建设模式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区域性中心福利院建设模式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得体会范文/工作心得体会 关于区域性中心福利院建设模式思考 关于区域性中心福利院建设模式思考*县地处鄂西北山区,是偏远山区县、三峡库区县、革命老区县,国土面积 2327平方公里,辖2乡6镇,总人口18.5万人。全县有五保供养对象1020人,其中集中供养482人,分散供养538人。20xx年,*县从改善五保老人的居住环境,提高五保对象的生活质量入手, 加大对农村福利院整改力度。确定了“整合资源、建区域性中心福利院”的办院思路,将全县8所乡镇农村福利院撤并为5所,建立起跨乡镇的区域性中心福利院,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使我县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走出了一片艳阳天。一、“一乡一院”办院模式弊端20xx年以前*县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由村级负担,乡镇统筹,20xx年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由省财政转移支付。但是,省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有限,加上地方财力不足, 难以满足五保老人供养需求,致使农村福利院建设与管理存在一些的问题。一是五保供养经费难以落实。农村税费改革后,五保供养经费由县财政直接转移支付到各乡镇,各乡镇不同程度的存在挤占、挪用,五保供养经费不能及时到位。二是管理、服务人员不落实。由于乡镇财力匮乏,农村福利院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工资和必要工作经费不能落实,无力按要求配备福利院院长,院长一般是由民政助理兼任,他们精力有限;服务人员也是临时聘请的,他们文化素质低、责任心不强、加上工资待遇偏低,服务热情不高。三是乡镇对福利院疏于管理。部分乡镇认为福利院建设与管理是民政部门的事,民政部门给钱就办事,多给多办,少给少办,有的甚者给钱了也不办事,把钱挪作他用,造成福利院硬件设施不完善,老人生活质量低。四是五保户集中供养率低。由于办院水平不高,加上管理又跟不上,致使五保老人不愿到福利院居住,有的老人在福利院住一段时间,就又要求回去居住。五是农村福利院安全隐患多。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农村福利院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有两所福利院地处滑坡险段,改革现有农村福利院办院模式,势在必行。二、科学规划,建设高标准区域性中心福利院面对五保老人的生活现状和乡镇福利院的困境,*县决心对现有农村福利院进行改革,科学规划,着力建设高标准区域性中心福利院,使农村福利院建设既符合县情民意,又做到资源有效利用。主要做法是:1、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民政局成立了一把手局长亲自抓,分管局长重点抓,工作人员具体抓的福利院建设工作专班。局长亲自带队走乡入村,深入调查研究,与基层干部座谈,到福利院和五保老人家中,了解感受他们的生活,详细询问他们的困难和想法,认真分析福利院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局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大家一致认为:抓好福利院建设,改善五保老人的生活环境,是认真落实十七大关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老有所养的具体体现,直接关系到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工作宗旨是否落实,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要办好福利院,搞好五保供养工作,就必须突破原有乡乡镇镇办福利院的模式,创办相对集中、档次较高的区域性福利院,实现规模效应。方案一经确定,我们立即向市民政局领导和县委、县政府汇报,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同时我们以福利院“双创”为契机,在高阳镇中心福利院召开乡镇民政办主任和福利院长参加的*县农村福利院双创工作现场会议,使全县上下统一思想,明确思路,坚定了建区域性福利院的决心。2、整合资源,科学布局。在考虑到原乡镇福利院基础条件和老人居住习惯的基础上,我们将原来规模不大、发展空间小、位置相对偏僻的榛子乡农村福利院撤销,合并到黄粮镇,利用黄粮镇福利院闲置两栋楼房,建立了黄粮镇中心农村福利院;将地处滑坡险段的高桥乡福利院、古夫镇福利院撤销,合并到高阳镇,建立了高阳镇中心农村福利院。将撤销的福利院院内设备、设施一并合入现中心福利院,同时双方签订协议,由撤销福利院的乡镇政府,每年给中心福利院划拨1万元的经费,用于工作人员的工资,其五保对象供养金由县财政通过信用社直达个人帐户,中心福利院统一掌握使用,五保对象的安葬由原乡镇政府负责,乡镇政府每年还在重阳节和春节进行两次慰问,其他未尽事项双方协商解决。3、加强督导,狠抓落实。思路明确后,县民政局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从每一所福利院改造方案制定,图纸设计、室内布局、园内绿化、水池修建,到资金筹措、资源整合、工程建设质量到管理机构设置、规章制度建立都全程跟踪指导督办,有力的促进了工程的顺利实施。为保证工作进度和质量,每一项工程全部实行公开招标,采用先施工后结算、分期付款或赊欠的办法,力求用最少的钱,最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建设效果。县民政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经常到福利院现场办公,解决问题,确保福利院建设各项工作落到 实处。 4、多方筹资,建管并举。改革农村福利院的办院模式,我们本着建立生活设施齐全,管理运行规范,院内环境整洁,无安全隐患,保证老人安度晚年的集中供养场所的指导思想,采取多种措施。一是争取领导重视,加大投入。我们在确定新的办院思路基础上,积极向市民政局和县政府领导汇报,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支持。20xx年县民政局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筹资200多万元,对撤并后的5所农村福利院进行改造、扩建。黄粮镇中心农村福利院改建一栋综合楼,新建了厨房餐厅,购置了餐厅、会议室、接待室、活动室等室内设施;南阳镇福利院新建一栋院民住宿楼,购置了室内配套设施;水月寺福利院改建一栋办公楼,配备院长工作人员办公桌、档案柜,活动室,接待室等室内设施。二是改变农村五保供养资金拨付方式,确保五保供养资金足额及时到位。20xx年我县五保供养资金由原来县财政直接拨付乡镇财政,转为由县财政拨付到县民政局,县民政局直接拨付到乡镇民政办,由一年一拨付转为半年一拨付,从20xx年7月起,所有五保供养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由信用社直达个人帐户,集中供养对象的供养资金由福利院统一掌握使用,确保五保供养资金及时到位。三是为弥补集中供养对象供养资金的不足,我们将福利院院民全部转为集体非农业户口,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按人月均120元标准保障,20xx年对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按每人每年500元标准发放门诊救助金,加上院办经济等其他收入,院民年人均生活水平达到4000多元,同时集中供养五保对象患病住院的,除合作医疗报销外,所有费用予以全额救助。四是明确责任和义务,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首先配好院长,针对各乡镇农村福利院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待遇偏低、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县民政局从选配一个好院长入手,加大对全县农村福利院管理力度。水月寺镇、峡口镇、南阳镇由乡镇人民政府安排了一名政府干部专职担任福利院院长;黄粮镇中心农村福利院通过公开招聘、择优录用的办法选配了一名院长。院长待遇按年人均13000元标准纳入财政预算。推行农村福利院购买服务,工作人员实行院长聘任制,由院长负责选聘,实行百分制考核,与工资和奖励挂钩,从而激发了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是完善制度。为规范福利院管理,全县统一制定了福利院院长工作责任制、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院民守则、安全制度、生产生活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一整套管理制度,所有制度公开上墙,用制度来规范管理、规范院民行为。再次是强化了日常服务。以家庭式关怀作为服务标准,在管理制度、服务方式等各方面都以院民的意愿为导向,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融入与院民的亲情交流中。对院民进行生活安全、保健常识教育,提高自我服务能力,开展了互助互济、五好院民、十佳老人评比活动,培植了亲情,增进了友情,畅快了心情。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中热情服务,周到护理。院民每月发零用钱,集体过生日,患病及时就医,从过去低层次的“五保”转变为现在的物质精神生活等多方面保障,院民衣食无忧,生活稳定,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区域性福利院建设使我县五保供养工作出现了“三减少三提高”的变化:一是福利院数量减少了,福利院档次提高了。我县原有8所福利院,调整后现有农村福利院5所,5所福利院均达到省合格福利院标准,基础设施完善,院民满意;二是福利院管理人员减少了,管理水平提高了。区域性福利院业务由县民政局直接管理,每所福利院按要求配备了院长、服务人员,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和要求,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三是福利院安全隐患减少了,集中供养率提高了。建区域性福利院后,由于硬件设施得到加强,软件管理也相应提高,使院民实际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院民增多,院内也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许多福利院代养及分散供养老人纷纷要求入院生活。 三、几点思考建设农村区域性福利院是一项利国利民,符合山区县实情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如何保证福利院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我们认为:一是争取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的支持。继续加大对乡镇福利院的投入,在县财力可能的情况下,适当提高五保对象的供养标准,确保五保老人实际生活水平。二是积极发展院办经济,增加办院收入。各乡镇福利院应结合实际,发展1-2个院办经济实体,并与我县蔬菜、茶叶、畜牧业等立县产业项目接轨,争取更多的扶持政策,县民政局也将加大资金投入,力争院办实体落到实处,增加经济效益,增强造血功能。三是动员社会力量,关注弱势群众。大力开展对口帮扶和社会捐助活动,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既提高和改善院民的生活水平,又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及全社会对五保老人的关怀,促进了社会和谐。我县区域性农村福利院建设一年多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只是一个雏形,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进一步把我县五保工作与全县的经济发展相结合,与推动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努力把我县区域性中心福利院建设成为老人安度晚年的幸福乐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